<p class="ql-block"> 文潤李莊 </p><p class="ql-block"> 中國長江第一古鎮李莊,其名號之大,其地位之尊,其內含之深,其影響之廣,在全國鄉鎮古鎮中恐是獨一份。誰敢相信一個鄉村古鎮,竟與重慶、成都、昆明齊名,位列中國歷史四大文化之都。誰敢相信一個在地圖上都很難找到的鄉村,在國外寄東西只要寫上中國李莊,就會準確無誤的投寄過來。足見李莊在世界上影響有多大,足見李莊在中國的名聲有多響。</p><p class="ql-block"> 追朔李莊地位的突起,一切緣于八十多年前的抗日烽火,在那艱苦卓絕的抗戰歲月里,中國內地的大學大規模南遷,遷入最多的便是重慶、成都、昆明。當時56所大學遷入四川,時值戰局吃緊,兵荒馬亂,一下湧入這么師生,吃喝住行皆是當緊。李莊做為一個偏遠小鎮。卻有開明而富有遠見的鄉紳羅南陔、張官周、楊君慧等人,聞知同濟大學正在尋找校址,便共同商議簽發了一份電報: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給。這十六字的電報,徹底改變了李莊的命運。在當時的艱難歲月里,四川人的擔當與大氣,令人贊嘆與欽佩。于是一個只有三千人的秀麗村莊,拆光了九宮十八廟,把奉若神明的菩薩請到地下埋了起來,騰光了所有能騰的房子,有的大戶人家把院子騰了出來,還有剛修好院子的鄉紳,一天未住便奉獻了出來,家家戶戶都把能騰的房舍都騰了出來,接納了同濟大學,北京大學文科所,金陵大學文科所,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國營造學社等十余所高校科研機構一萬多師生。著名大師陶孟和、梁思成、林薇因夫婦,梁思永、童弟周等都遷居李莊。當地人戲說,過去見不著一個教授,現在樓上掉個衣服桿桿,一下就能砸到兩三個教授的腦殼。回顧歷史,不管當時的蔣總統如何想的,憑他一句娘希匹,文化沒有了一切都沒有了。說明蔣介石對文化的認識深入了骨膸。同濟大學的遷入,徹底改變了李莊的文化環境,建立了從幼兒園到髙中的完整教育體系,使李莊的孩子們都進入了學堂,朗朗的讀書聲,伴隨著李莊碼頭的漿聲漂蕩在長江,師生們的新思想,打開了李莊封閉的空間,拉升了李莊的文化認知,奠基了李莊文化的根基。在李莊六年的歲月里,同濟大學出了一大批教研成果,李莊也出了一大批學子,直至現在,同濟大學還在以各種方式,回饋李莊的教育和各項建設。2022年同濟大學投資援建的李莊同濟紀念碑廣場,高高樹立的帆形碑,訴說著同濟與李莊患難與共的真情,青石板構筑的廣場地面,深深的鐫刻著同濟大學從1907年創辦以來的足跡,記載了走過抗戰,走到李莊,走到勝利,走向未來的不易。紀念碑面向長江,正對東岳廟。因為同濟工學院就在東岳廟,同濟本部就在鄰近的禹王宮,李莊中學就緊鄰禹王宮。</p><p class="ql-block"> 民間老人常說,你可以不信佛,但你得信因果。自從同濟大學的師生入住了九宮十八廟,似有神靈相助,李莊無鬼邪之事,天地風調雨順,李莊碼頭生意興隆,這也許就是神靈的庇佑。六年的文化浸潤,李莊文風日盛,文脈充盈。六年的文化奠基,李莊重教成風,育人成習,這也許就是輪回的因果。至今李莊古鎮商業化不是那么嚴重,估計與李莊人的文化熏陶有著莫大的關系。</p><p class="ql-block"> 我本無意下江南,無奈李莊入我心。我曾來過宜賓,看看三江口,逛逛五糧液酒廠,吃吃燃面,嘴喝小酒,便匆匆離去,唯失李莊。四月十六日,我們游完蜀南竹海,直奔李莊,以補缺憾。</p><p class="ql-block"> 李莊這座有著1500年建制的古鎮,以前是個小漁村,據說是李姓兄弟一族在此繁衍生息,人丁興旺,發展的越來越大,曾名李村,李樁,后來官府建制改稱李莊。再后來這里成了盛極一時的碼頭,商賈顯貴云集,官府衙門俱全,酒肆館驛林立,車水馬龍繁華,成了長江重鎮。自明、清以來的蒼樸時光里,李莊遂漸形成了棋盤狀的格局,十八條街巷縱橫其間,石板街整齊排列,兩旁的民居,雕花門窗和風火山墻凸顯了川南的傳統特色,許多宅院,祠堂,廟宇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文物。臨江碼頭層層疊疊的石板階梯,印記了李莊碼頭的風雨蒼桑,長江天成了李床江導岷山,流通楚澤,峰排桂嶺,秀毓仙源的自然景觀。梁思成夫婦在李莊月亮田居住的日子里,考查李莊時曾將張家祠百鶴窗,文昌宮,奎星閣,禹王廟九龍碑並稱“李莊四絕”,並寫入了中國建筑史。而現在的月亮田已被打造成李莊水鄉,媲美周莊,不輸江南。尤其是在夜晚,在燈光的夢幻里猶如仙景,美侖美奐。當你乘船徜徉其間,似有飄飄欲仙,恍入龍宮天府相游,讓人留戀不舍。</p><p class="ql-block"> 我出游不太愛做功課,在喜歡的地方,喜歡信馬由韁的瞎逛蕩,喜歡詢問當地人喜歡去吃的美食,喜歡打聽當地人愛逛的地方。聽說這十八條街巷里,草席巷保存最為完整,屬于前店后坊的結構,六十米長的短巷,這讓我想起了小時候課文寫賣草席的睡光床。我們循街而進,細細尋覓街巷里師生們曾經的歡快,慢慢品味街巷里學子時興的風雅,定定觀看街巷里曾經充滿生機的舊址,輕輕的聆聽街巷里曾經爽朗的笑聲,匆匆走過喧囂的街巷,以免打擾我對以往的想象。那溶在山墻里的記憶,無不飄散著書香的氣息,那印在石板上的時光,無不浸透著文化的色彩,那飄在街巷的裊裊炆煙,無不飄蕩著食味酒香。李莊的靈魂是文化,李莊的特色是味蕾。李莊的三白天下聞名:即白肉、白酒、白糕。而白肉過去曾被稱為裹腳肉,因其白、薄、長,猶象古時女人的裹腳布而得名。記不起名的一位大家來品嘗白肉,改其俗而名白肉。方有李莊三白之絕。因我不慎崴腳,行走多有不便,沒有深度浸透式觀覽李莊,亦不能隨行恩施,趙軍兄盛情款待品嘗李莊白肉,以饗味蕾,以酒話別。趙軍兄一行赴恩施之游,我們一行打道回府。</p><p class="ql-block"> 李莊:是一個播灑紅色火種的文化名鎮,一個讓人懷念的川南水鄉,一個讓人充滿敬意的的村莊,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文化脊梁,對李莊的精準定位。</p> <p class="ql-block"> 這口雙眼井,師生的甜水之源。</p> <p class="ql-block"> 到處都是寫生的學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阳市|
民权县|
彭州市|
定陶县|
当涂县|
施甸县|
肇东市|
仁怀市|
南充市|
丹巴县|
剑阁县|
太康县|
淮阳县|
沙河市|
渭源县|
墨竹工卡县|
绵竹市|
东安县|
清流县|
肃北|
巴塘县|
天津市|
虹口区|
呼图壁县|
唐河县|
盘锦市|
六盘水市|
九龙城区|
淮北市|
宁德市|
成安县|
小金县|
板桥市|
西藏|
印江|
登封市|
长垣县|
革吉县|
灵丘县|
信丰县|
偏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