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4月27日</p> <p class="ql-block"> 唐閘鐘樓</p> <p class="ql-block"> 曾經是唐閘地區最早的地標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 大鐘始建于1915年,原是大生紗廠門樓,為職工上下班提供報時。鐘樓高12米,上下5層,呈長方體,四周鐘面全都標刻著羅馬數字標明時間。</p> <p class="ql-block"> 通揚運河,古稱邗溝,是貫通江蘇省南通、泰州、揚州3市的人工河道。 始建于西漢文景年間(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41年),由吳王劉濞主持開鑿,用以運鹽,亦稱運鹽河、鹽河。經歷代改建和延伸而達南通。清宣統元年(1909年)改稱通揚運河。</p> <p class="ql-block"> 唐閘鎮,南通市崇川區下轄鎮</p> <p class="ql-block"> 唐閘,又稱“唐家閘”,介于內河(通揚運河)外江(長江)之間,通揚運河(古運鹽河)穿鎮而過。</p> <p class="ql-block"> 《通州直隸州志》記載: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通州知州鄭重于通揚運河的唐家壩上疊石造閘,名曰“唐家閘”,唐閘鎮名由此而來。</p> <p class="ql-block"> 19世紀末,張謇在唐閘鎮創辦大生紗廠,而后相繼創建一系列配套工廠和企業:資生冶廠股份有限公司、資生鐵廠、大興機器磨面廠、廣生榨油股份公司、大隆皂廠、大達公電機碾米公司、大達輪船公司、頤生罐潔公司、阜生蠶桑織染公司等。至20世紀初,唐閘逐步成為新型的工業城鎮。</p> <p class="ql-block"> “……唐閘形成一個完整而獨立的工業區,工廠外圍面向運河的一段,留有空地建成以兩層商店為主的商業街,支河與工廠之間空地建有倉庫堆棧,工人住宅區則建于工廠附近,多系磚木結構平房。運河的另一側設有唐閘公園。”---《中國城市建設史》。</p> <p class="ql-block"> 昔日唐閘,工業原料和產品進進出出;水陸車船來來往往;上下班的工人如水似潮。時人稱繁榮的唐閘,如“小上海”。</p> <p class="ql-block"> 復興街</p> <p class="ql-block"> 昔日廠</p> <p class="ql-block"> 復興面粉廠</p> <p class="ql-block"> 復興面粉廠傳送設備(構件)</p> <p class="ql-block"> 大生紗廠設備齒輪</p> <p class="ql-block"> 繁忙的通揚運河</p> <p class="ql-block"> 大生紗廠鐘樓。</p> <p class="ql-block"> 大生紗廠(今江蘇大生集團)。</p> <p class="ql-block"> 大生碼頭</p> <p class="ql-block"> 張謇廣場</p> <p class="ql-block"> 昔日倉庫</p> <p class="ql-block"> 大生油碼頭</p> <p class="ql-block"> 昔日浴池--三新池,今崇川職工風采館</p> <p class="ql-block"> 廣生制皂文化體驗館</p> <p class="ql-block"> 紗廠熱氣管道</p> <p class="ql-block"> 運河邊老舊建筑</p> <p class="ql-block"> 昔日大達公電機碾米公司。今時光印記活字印刷體驗館。</p> <p class="ql-block"> 大達內河輪船公司。</p> <p class="ql-block"> 大生紗廠煙囪。其高度,無疑是古鎮地標。</p> <p class="ql-block"> 為紀念張謇而建(2006年)</p> <p class="ql-block"> 大生內河輪船公司碼頭。舵、錨組合</p> <p class="ql-block"> 百年前,張謇以其“父教育,母實業”的興國理念,在唐閘建工廠,辦學校,修公園,造公路……興起了一座工業重鎮。歲月如煙,今天走在古鎮,舊蹤可覓,新顏漸展。</p> <p class="ql-block"> 吳良鏞院士贊譽為“中國近代工業遺存第一鎮”。</p> <p class="ql-block"> 此次沿海行,自從進入江蘇開始,張謇的名字和事跡一直出現并伴隨著我們的行程,從連云港隴海鐵路到大豐荷蘭花海,直到南通、唐閘。從最初的認識,到逐漸清晰,逐漸全面深入。</p><p class="ql-block"> 我們去了張謇的祖居西亭鎮,到了他在南通生活居住地(南通博物苑、狼山),到了他創辦中國近代工業施展抱負地--唐閘,也到了他的人生歸宿地--嗇園。</p><p class="ql-block"> 張謇的一生,創造了許多中國第一。他的生平業績在我的美篇里陸續作過介紹,但是限于時間和篇幅,介紹的不全面、不系統、不詳細。張謇,我們應該了解他,起碼記住他。</p> <p class="ql-block"> 東行90公里,前往江陰市</p> <p class="ql-block"> 江陰長江大橋</p> <p class="ql-block"> 江陰街景</p> <p class="ql-block"> 國民黨江陰要塞司令部舊址。</p> <p class="ql-block"> 全國文保</p> <p class="ql-block"> 此建筑原由江陰實業家吳汀鷺建造(1917)的私宅。1937年被日軍侵占,抗戰勝利后由國民黨軍隊接收,1947年成為江陰要塞司令部。</p> <p class="ql-block"> 吳宅建筑最有價值的是雕刻三絕:木雕、石雕、磚雕。</p> <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中共地下黨成功策動要塞7000余名國民黨官兵起義,為渡江戰役突破長江防線奠定基礎。</p> <p class="ql-block"> 內展</p> <p class="ql-block">? 江陰也是人民海軍誕生地?</p><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28日,張愛萍將軍根據中央軍委命令,在此宣布華東軍區海軍成立,標志著人民海軍正式組建。</p> <p class="ql-block"> 我四十七年前,成為人民海軍的一員。</p> <p class="ql-block"> 海軍建設介紹</p> <p class="ql-block"> 江陰街景</p> <p class="ql-block"> 江陰學政署衙舊址</p> <p class="ql-block"> 中山公園(老門)</p> <p class="ql-block"> 忠邦亭</p> <p class="ql-block"> 孫中山先生紀念塔</p> <p class="ql-block"> 叫全國的文明從江陰發起---孫文</p> <p class="ql-block"> 1912年10月19日,孫中山蒞臨江陰視察,提出"叫全國的文明,從江陰發起"的號召。</p> <p class="ql-block"> 中山公園票友</p> <p class="ql-block"> 120公里,住揚州</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寿县|
寿光市|
南木林县|
佛山市|
德州市|
阳原县|
招远市|
常熟市|
永仁县|
芷江|
大石桥市|
荆州市|
安岳县|
洛南县|
读书|
巴林左旗|
上栗县|
孟津县|
揭东县|
独山县|
搜索|
武安市|
林西县|
海城市|
磐安县|
平湖市|
五常市|
和静县|
钟祥市|
桂阳县|
上犹县|
仙游县|
鹿泉市|
托里县|
蓝田县|
蕉岭县|
阿勒泰市|
城步|
阿坝县|
江都市|
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