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仙霞古道,這條鐫刻著千年風云的人文長卷,由唐末黃巢起義軍揮鋤鑿石而成,蜿蜒于浙閩贛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嶺間。它既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更是一部凝固的軍事史詩,“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磅礴氣勢,至今仍在崇山深谷間回蕩。千年來,它承載著金戈鐵馬的征戰喧囂,見證著商賈往來的繁華盛景,被譽為“東南鎖鑰”,而今,則成為無數觀光客與徒步愛好者心馳神往的圣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一前夕,踏上衢州、麗水的探秘之旅。上午我們沉浸于江郎山的奇絕壯麗;午后,便奔赴廿八都。途中,仙霞關的歷史召喚難以抗拒,我們毅然踏上了徒步仙霞古道的征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仙霞古道設四道雄關,全長相距1500米,依次相距為為1200米、200米、100米。前三關皆為上坡險途,第四關則隱匿于下坡之境。腳下的古道,由大小各異的麻石鋪就,歲月的磨礪讓路面變得凹凸不平,亂石嶙峋間,千余級不規則臺階蜿蜒而上。關隘遺址歷經風雨,依然保存完好,黃巢石像巍然屹立,仿佛在訴說往昔的崢嶸歲月。最令人心潮澎湃的是那段抗戰往事:日軍妄圖打通此戰略要道,卻在第一關前折戟沉沙——落馬橋畔,日寇指揮官被擊斃墜馬;第二關前,千余敵軍折損于此,終究未能突破這道天險。至今,仙霞關成為觀光者的天下和徒步者心中的“朝圣之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作為徒步愛好者,登完江郎山的疲憊,僅打算在第一關打卡便罷。然而,當真正踏上古道,竹海搖曳,山泉叮咚,仿佛在不斷激勵我前行。“不到長城非好漢”,我一鼓作氣攀上第二關。當看到指示牌顯示第三關僅200米之遙,內心的挑戰欲被瞬間點燃;抵達第三關后,第四關98米的距離更似無聲的召喚。我繼續發力,一步一步,將四道雄關逐一征服。盡管沿途景致并非瑰麗奇絕,關隘門樓也不見太多文字記載,但在征服江郎山之后,又成功穿越仙霞四關,這份成就感讓我欣喜若狂。即便下山時肌肉酸痛,疲憊不堪,但心中充滿喜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立于仙霞關巔,極目遠眺,群山蒼茫,往昔的戰火硝煙早已消散在歷史長河中。唯有蜿蜒如龍的古道,在翠竹掩映間訴說歲月故事;陣陣竹濤,似在吟唱著亙古未絕的旋律。這里不僅是地理意義上的咽喉要沖,更是承載文明傳承的精神脈絡。隱于密林深處的座座關隘,無聲地詮釋著永恒的命題:人類如何以智慧與勇氣,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書寫不朽傳奇。作為花甲之人,我憑借毅力、意志與體力,征服仙霞四關,為此次旅程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在自己的美篇上,留下了熠熠生輝的印記。</p> <p class="ql-block">仙霞古道(文字不明顯)</p> <p class="ql-block">古道第一關前落馬橋碑,記載擊斃曰軍指揮官。</p> <p class="ql-block">途中亭子。</p> <p class="ql-block">東南鎖鑰</p> <p class="ql-block">黃巢塑像</p> <p class="ql-block">途中碑廊,記載千年來人文墨客的碑文</p> <p class="ql-block">第二關</p> <p class="ql-block">第三關</p> <p class="ql-block">第四關北</p> <p class="ql-block">第四關南</p> <p class="ql-block">第二關下攝修竹茂林</p> <p class="ql-block">景區入口</p> <p class="ql-block">古道陳列館</p> <p class="ql-block">陳列館內景</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鲁山县|
琼结县|
合阳县|
崇信县|
高邮市|
武宁县|
莎车县|
抚远县|
汕尾市|
寿光市|
咸丰县|
冕宁县|
崇文区|
广饶县|
建始县|
道孚县|
韩城市|
阳东县|
台江县|
招远市|
密云县|
刚察县|
鲁甸县|
巫溪县|
九龙县|
伊春市|
公主岭市|
延津县|
平邑县|
河南省|
乌鲁木齐县|
丰原市|
延安市|
马鞍山市|
宽甸|
澄城县|
固镇县|
杭锦旗|
青河县|
德保县|
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