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4月18日至20日,隨福建省新四軍研究會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考察學習組到永新、蓮花、寧岡。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最令人難以忘懷的是巾幗英雄賀子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們來到了湘贛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原湘贛省委所在地永新縣,參觀賀子珍紀念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永新縣有近10萬人參軍參戰,占當時全縣人口的近一半,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達8000多人,“二萬五千里長征路,每里路都倒下一位永新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07年11月18日,毛澤東患難妻子、井岡山第一位女紅軍“賀子珍紀念館”在江西永新縣正式開館,紀念館運用多種現代化手段再現了“永新一支花”奇女子賀子珍一生的傳奇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走進紀念館,第一層展出賀子珍生平事跡,全面再現了賀子珍革命的一生,艱苦奮斗的一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賀子珍,毛澤東第二位妻子,原名桂圓,又名自珍,生于1909年,江西永新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畢業于永新女子學校。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投身游擊戰爭,是井岡山第一位女黨員。</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九二八年五月,賀子珍與毛澤東在永新縣城結婚,此后她伴隨著毛澤東過著轉戰游擊的生活。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遭遇敵機轟炸時,她曾為保護傷員,頭部、背部炸傷了十七處,其中胸部有一塊彈片直到一九八四年病逝后才取出。</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賀子珍作為毛澤東的患難妻子、井岡山第一位女紅軍、女共產黨員而聞名于世。在井岡山斗爭時期,賀子珍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智慧,她不僅協助毛澤東完成《永新調查》,為井岡山土地法奠定了基礎,還積極參與革命斗爭,協助毛澤東處理日常事務,為紅軍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戰場上,她表現英勇,能雙手使槍百發百中,有“雙槍女將”的名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生活中,她關心同志,樂于助人,深受大家的喜愛,是紅軍戰士們心中的“好大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長征途中,她所在的紅軍總衛生部休養連突然遭到國民黨飛機的襲擊。為保護擔架上的傷員,賀子珍撲在傷員的身上,擋住了飛來的彈片。傷員沒有再受傷,而賀子珍身上中了17塊彈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賀子珍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艱苦奮斗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忠誠的一生。她為中國革命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將永遠銘記在人民心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李敏在《我的父親毛澤東》一書中說: “我的父親毛澤東時又以吹吹洞簫來排解自己一腔的煩惱與憂愁。媽媽在爸爸連遭打擊身處逆境甚至牽連到自己時,她毫無怨言,卻更加關心體諒爸爸。媽媽拖著孱弱的身子,硬是挺著,把苦埋在心里,把笑放在了臉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革命最艱難的時期,賀子珍和毛澤東一起度過了崢嶸戰斗歲月,在通往革命勝利的道路上,留下了她光輝的足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陳士渠這樣評價 : "賀子珍立下了他人不可代替的巨大功勞。至今,我仍然懷著崇敬之情深深地懷念這位中國革命史上的杰出女戰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賀子珍紀念館】位于永新縣城的三灣公園內,展示了賀子珍的革命事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賀子珍,這位平凡而偉大的女性走完了她艱難坎坷的人生之路,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共和國永遠不會忘記她。在中國革命最艱難的時期,她和毛澤東結為伴侶,一起度過了崢嶸的戰斗歲月,在通往革命勝利的道路上留下了她光輝的足跡;中國革命歷史的豐碑上將永遠鐫刻著她熠熠閃光的英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一部分:革命家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賀子珍的一家是革命的一家。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為推翻反動統治,她們一家投身革命,跟隨毛澤東南征北戰。她的父母暮年參加革命,矢志不移;哥哥戎馬倥傯幾十載,是最早上井岡山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賀子珍、賀怡兩姐妹分別與毛澤東、毛澤覃兄弟結為伴侶,志同道合,為革命英勇奮斗,義無反顧;小弟犧牲在長征路上;小妹被敵人剜去雙眼而死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部分:投身革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賀子珍出生在一個內憂外患,民不聊生的黑暗年代,她聰穎好學,自小憐憫窮苦百姓,富有反抗精神。她16歲時就在歐陽洛、劉真等共產黨人的指引下,接受革命思想,帶頭組織并參加各種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動,永新“6·10”反革命事件后,策劃并領導了為營救被捕革命同志的永新暴動,表現出很強的組織才能和犧牲精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三部分:井岡烽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27年8月初,賀子珍隨兄賀敏學上了井岡山。此后與袁文才、王佐以及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等一大批無產階級革命家一道為開創、保衛、建設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艱難奮戰,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她是井岡山第一位女紅軍、共產黨員。在井岡山血與火的戰斗中,賀子珍與毛澤東從相識到相愛,結成了相濡以沫的革命伴侶。</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四部分:轉戰蘇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為了打破湘贛兩省敵人對井岡山的第三次“會剿”,1929年1月賀子珍隨紅四軍主力離開井岡山,開始了長達六年創建中央蘇區的偉大斗爭。這時,她除了完成機要科長的本職工作及宣傳動員群眾參加反“圍剿”外,還要為毛澤東收集譽寫大量資料。期間,在毛澤東受到“左”傾錯誤領導者的排擠、打擊及身患疾病時,賀子珍晝夜操勞,對丈夫精神上安慰,生活上體貼關懷,做了一個妻子和戰友能做的一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五部分:離別延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紅軍到達延安后,中國革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賀子珍為了系統地學習革命理論,提高自己的政治、文化水平,同時為了治病,她不顧毛澤東多次勸阻和挽留,仍然離開延安,赴蘇聯治病和學習。從而,造成了與毛澤東分手的愛情悲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六部分:異國蹉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賀子珍在蘇聯遭遇到太多的艱辛和磨難,不幸接踵而至,使她精神受到重大打擊。加上生活極度困難,賀子珍身心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但她堅強地挺過來了。她自己織衣種菜,節衣縮食,對女兒嬌嬌以及毛岸英、毛岸青兄弟盡心照顧,他們艱難地活了下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七部分:回歸祖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賀子珍從蘇聯回國后,她誠懇而迫切地要求工作。但由于歷史及健康原因,在回國后幾十年的日子里,她大部分時間只能在治療和休養中度過。這期間,她有和親人們在一起的歡樂,有在沉寂生活中的悲愴,更多的是對毛澤東不盡的思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走上階梯,第二層為永新籍將軍陳列,展現了永新籍41位開國將軍和45位未授將軍銜的副省(部)軍級以上老紅軍的生平和風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開國將軍們,揚鞭躍馬縱橫沙場,大智大勇,立下了赫赫戰功,一個個戰斗傳奇故事,膾炙人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參觀完賀子珍紀念館,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這里的一件件展品、一張張照片,仿佛都在訴說著她不平凡的一生。從革命斗爭到生活點滴,每一個細節都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這位偉大女性的精神世界。她堅韌不拔的品質和無私奉獻的情懷,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走出紀念館,我仿佛還能聽到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在耳邊回響,激勵著我們繼續傳承和發揚革命先輩們的崇高精神。</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ctxptik"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b>《青山聳翠,碧波蕩漾》</b></a></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彝良县|
玉林市|
东至县|
金阳县|
泸溪县|
涪陵区|
竹山县|
乐东|
剑阁县|
六安市|
玛曲县|
南城县|
浦东新区|
花莲市|
玉林市|
广安市|
修水县|
乐亭县|
全南县|
贵州省|
常州市|
玉环县|
安化县|
宜良县|
马公市|
岚皋县|
西城区|
玉环县|
富锦市|
漠河县|
巨野县|
高台县|
噶尔县|
游戏|
佛坪县|
绥宁县|
象州县|
中宁县|
武鸣县|
普定县|
大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