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宏村位于安徽省黟縣宏村鎮,村域面積19.11公頃,始建于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年),地理布局似牛形,又被稱為“牛形村”,其傳統建筑與自然資源的結合形成了“畫里鄉村”。</p> <p class="ql-block">宏村古建筑為徽式建筑,粉墻青瓦分列規整,檐角起墊飛翹,整個村落選址、布局和建筑形態,強調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理想境界,使村落的整體輪廓與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風光和諧統一。</p> <p class="ql-block">現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主要景點有:月沼、南湖、南湖書院、承志堂、宏村水圳、古樹、樹人堂、明代祠堂、樂敘堂等。</p> <p class="ql-block">宏村是國家級AAAAA級旅游景區,2000年,以宏村為代表的皖南古村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5];2012年,宏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并屢獲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歷史文化名村等榮譽。</p> <p class="ql-block">宏村,最早稱為“弘村”,《汪氏族譜》記載,當時因“擴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間更為宏村。</p> <p class="ql-block">宏村始建于南宋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已有800余年。南宋戰亂時期,該地地形險阻,交通不便,大批中原百姓到此避難。先祖汪彥濟一族于曹崗山建造住所、開拓村落,是宏村之始。</p> <p class="ql-block">明朝初期,當地程朱理學發展鼎盛,汪氏一族經商從官,積攢了大量財富,為振興家族地位,在當地修建房屋、整治道路、開拓良田。明朝中后期,宏村一代宗法制度興盛,宗族規定制度趨于完備,形成以東土道制(龍排廟)、南土水質(紅楊、白票)、北土土質(雪阜榛子林)和西土佛制(觀音亭)的水口布局(風水屏障),開啟了以姓氏為宗族、以地緣為宗族的居住部落,社會生活得以穩定發展。</p> <p class="ql-block">清朝康熙元年,宏村宗族精英投資建設,進行村中公共設施修建,如:祠堂、南湖書院、承志堂、樹人堂等。</p> <p class="ql-block">宏村現存明清民居140余幢,主要景點有承志堂、桃園居、南湖書院、月沼春曉、牛腸水圳、雙溪映碧、亭前大樹、雷崗夕照、樹人堂、明代祠堂樂敘堂等。</p> <p class="ql-block">承志堂始建于1855年左右,占地2100平方米,被譽為“民間故宮”,是村中最大的建筑群,建筑圍繞著九個天井布置,共60余間房屋。正廳和后廳均為三間回廊式建筑,兩側是家墊廳和魚塘廳。風格呈精雕細鏤、青磚門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全宅有木柱136根,木柱和額仿間雕刻著“漁椎耕讀”、“百子鬧元宵”、“郭子儀拜壽”字樣,前堂騎門梁上刻有大型浮雕“唐肅宗宴宮圖”。</p> <p class="ql-block">桃園居建于清咸豐十年(1860年),占地面積600平方米。桃源居共前后三間,因院內植一稀有品種的桃樹而得名。門樓上磚雕刻精細,層次較多,門樓以水磨磚砌成弧形門,雕有“清獅白象”“八駿馬”等動物,刻有雕花“松鼠葡萄”。</p> <p class="ql-block">南湖位于宏村南端,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宏村將村南百畝良田,鑿深數丈,周圍四旁砌石立岸,仿西湖平湖秋月式樣,建成南湖。湖成大弓形,湖堤分上下層,上層寬4米。南湖歷史上大修三次,1986年重建中堤,造‘畫橋’可東西劃舟。明朝末期,宏村人在南湖北畔修建了六間私塾,稱“依湖六院”。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六院合并后,取名“以文家塾”,又稱“南湖書院”。</p> <p class="ql-block">樂敘堂,又名“眾家廳”,建于明朝永樂年間(1430年),位于月沼北畔正中,為汪氏宗祠,占地1600平方米。整個祠堂位于宏村中心地帶,空間序列設計,背山面水,結構為門樓廳、前院、議事廳、享堂組成。門樓廳建筑風格樸素大方,四周雕有獅子戲球、雙龍戲珠等圖案;前進門樓基本保持原貌,雕有牌匾“思榮”“世德發祥”;梁架具有典型的明代風格,雕刻有月梁、叉手、雀替、平盤斗等。議事廳供著汪氏家族祖先彥濟公、遠祖汪候、顯祖汪華。</p> <p class="ql-block">汪大燮[xiè]故居,又名振綺堂,位于宏村街中段南向,占地291平方米。建筑結構為二樓前后三間,正屋為背向3間2樓結構,堂前額枋、扇門等部位設有儀門。</p> <p class="ql-block">樹人堂,建于同治元年(1862年),為汪氏91世祖汪星聚所建。建筑風格以傳統徽派建筑為主,中規中矩,廳堂高大,分為正廳和偏廳,建筑結構為六面體,引進宏村水系活水;塘南建有玻璃廳一間。門窗雕有寶瓶、寶鼎、松鼠、葡萄;門欄板雕有“周文王仿賢圖”和“堯帝讓賢圖”。</p> <p class="ql-block">宏村水系于明代永樂年間,系汪氏家族后輩汪辛,運用傳統八卦陰陽學說,建設了水圳、月沼,花費三余年時間,初步完成宏村水系雛形;1607年,汪氏后人汪奎元等十七人擴建,建成南湖。宏村古水系歷經數百年之久建成了一個古水系網絡,其中的“月沼”“甫湖”為徽州古水系文化的標志性景觀。</p> <p class="ql-block">宏村具有皖南古村落特有的景觀風貌,多年來深受受海內外電影電視制作人及導演的青睞,是天然影視拍攝基地之一。如由張藝謀、李安導演的經典古裝動作片《臥虎藏龍》在宏村南湖取景,以及《武林外傳》《小花》《菊豆》《徽州女人》《走出藍水河》等影視作品,和浙江衛視和江蘇衛視聯合攝制的紀錄片《中國村落》在宏村取景拍攝。</p>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9日于安徽省黃山市宏村鎮</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高县|
克东县|
墨玉县|
青铜峡市|
环江|
洪雅县|
沙洋县|
萝北县|
贵定县|
乌兰县|
图木舒克市|
虞城县|
江口县|
岑巩县|
水富县|
个旧市|
广河县|
大厂|
秀山|
绿春县|
德阳市|
淮北市|
会理县|
长寿区|
揭阳市|
新蔡县|
七台河市|
鹤岗市|
柯坪县|
贡山|
西盟|
盐津县|
西平县|
防城港市|
苗栗县|
新巴尔虎左旗|
呼图壁县|
丰台区|
纳雍县|
濉溪县|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