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3月19日 上午11點到達皮斯科的雷南艾里亞斯奧利維拉上校機場開啟二個多小時的飛行,乘小飛機在300米高空尋找納斯卡大地畫,由於飛機需要傾斜飛行以便讓遊客觀看,很多人都會暈機,加上網上視頻的各種暈機,昨天我想還是不參加了,經過一晚的功略,給自己立了如果不下雨,那就飛吧。就是圖中的小飛機,上飛機前要核對護照,發坐位號,小飛機連駕駛員和副駕坐14人,副駕是講解,他<span style="font-size:18px;">會按Aerodiana公司的納斯卡線條飛行游覽圖,飛到</span>大地畫的地方講解地畫的品種。我的位置是5號,在飛機的中間,飛行緩慢拉升,從300米的高処.看皮斯科城和納斯卡大地畫。</p> <p class="ql-block">這是Aerodiana S.A.C.公司的登機牌 ,用于飛越納斯卡線條(OVER FLIGHT NAZCA LINES )的飛行。日期為2025年3月19日 ,線路是皮斯科全程(PISCO TOTAL),座位號為5 。納斯卡線條是秘魯納斯卡地區沙漠上由一系列巨大的地上繪構成的遺跡,是世界著名文化遺產,我們乘坐這個小飛機俯瞰地上的綫條圖案。</p> <p class="ql-block">登機了</p> <p class="ql-block">這是Aerodiana公司的納斯卡線條飛行游覽圖 。納斯卡線條位于秘魯南部納斯卡荒原,是由史前納斯卡人創造的巨型地上繪,有幾何圖形、動植物等圖案,因從空中俯瞰才能看清全貌而聞名。此圖展示了不同圖案位置,“Pisco Total”線路可讓游客在空中觀賞這些神秘圖案,是探索納斯卡線條的重要游覽指引 。</p> <p class="ql-block">乘小型飛機去尋找秘魯的納斯卡大地畫,納斯卡大地畫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古代遺跡之一,它位於秘魯南部的納斯卡沙漠,距離首都利馬約400公里,這些巨大的地面圖案由數千條線條和幾何形狀組成,並描繪了各種動物、植物和抽象圖形,如蜘蛛、猴子、蜂鳥、蜥蜴等,部分圖案長達數百米,甚至數公里。納斯卡大地畫的特點是規模巨大,這些圖案只能從300米以上的高空才能看清全貌,地面上僅能看到不規則的線條,最大的圖案之一是一隻長達300米的蜂鳥,而一隻蜘蛛的圖案長約45米。納斯卡人通過刮去地表深色的火山巖層,露出下方淺色的沙土,形成對比鮮明的線條條,線條寬度通常在10至20公分之間,最深可達60公分。這些地畫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公元前200年至公元600年</span>屬於納斯卡文化,部分可能更早,屬於帕拉卡斯文化晚期。由於當地氣候極度乾燥,這些圖案得以保存2000多年。關於納斯卡大地畫的謎團,根據天文曆法說,部分學者認為這些線條可能與天文觀測或星象有關。有宗教祭祀認為可能是古代納斯卡人舉行儀式的場所,用於祈求水源或豐收。瑞士作家馮·丹尼肯曾提出這些線條可能是外星飛行器的跑道,但這一說法缺乏科學依據。納斯卡人可能使用了簡單的測量工具,如木樁和繩索,但如何在如此大的範圍內保持線條的筆直和比例仍是一個謎。1939年美國考古學家保羅·科索克首次從空中發現這些地畫。德國數學家瑪麗亞·萊希畢生研究納斯卡線條,並致力於保護它們。1994年,納斯卡大地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納斯卡大地畫至今仍是考古學界的未解之謎,它們的存在不僅展示了古代文明的智慧,也激發了人們對歷史與宇宙的無限想象。</p> <p class="ql-block">帶尾巴的蜂鳥</p> <p class="ql-block">飛行即將結束時,我跑到機長那問他愿意和我們一起合照?機長説愿意,一段有意義的旅程和我們機上的全部人留下的合影,值得紀念。</p> <p class="ql-block">這是航空公司發給乘坐小飛機的人的証書。証明勇敢的我翱翔于荒漠之上探秘納斯卡大地畫的奇幻之旅。在秘魯南部那片廣袤荒涼的沙漠中,隱藏著人類文明最神秘的杰作之一納斯卡大地畫,這些由古代納斯卡人創造的巨型地面圖案,只有在300米以上的高空才能一覽全貌,構成了地球上最令人費解也最壯觀的考古奇觀之一。作為一名有幸親臨其境的旅行者,這段經歷不僅是一次普通的觀光,更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與兩千年前的文明心靈相通的奇妙體驗。這段飛越時空的旅程讓人留連忘返,從秘魯首都利馬出發,沿著泛美公路向南行駛約450公里,窗外逐漸由城市景觀變為無盡的沙漠戈壁。五個多小時的車程后,我們先抵達了瓦卡奇納沙漠,丈乘小艇游鳥島,再乘小飛機觀納斯卡大地畫,到達納斯卡小鎮,這里是探索大地畫的起點,小鎮本身樸實無華,卻因這舉世聞名的遺跡而充滿神秘色彩,在瑪利亞·萊希機場,該機場以畢生研究這些地畫的德國科學家命名,我們開始了這段空中探險。登機前的程序頗為特別,每位乘客都需要稱體重,這不是普通的商業航班,而是只能容納6至14人的小型螺旋槳飛機,重量分配對飛行安全至關重要,機艙狹小而簡樸,安全帶看起來更像是一種心理安慰,特別是當副駕駛員向我們演示如何手動鎖緊艙門時,一種冒險的刺激感油然而生。在空中隨著引擎轟鳴,我們的飛機慢慢升起來,納斯卡荒漠的全貌在窗前展開,起初地面只有一些看似隨意的線條和溝槽,但隨著飛行高度提升,奇跡開始顯現,那些從地面無法辨認的圖案,在空中突然變得清晰可見,第一幅映入眼簾的是著名的"蜂鳥"圖案,長達300米,其精致的喙部和展開的翅膀線條流暢得令人難以置信。緊接著是"蜘蛛"圖案,這只長達45米的節肢動物不僅形態逼真,科學家還發現其右腳末端的延長線精確描繪了蜘蛛的生殖器官,這種細節讓人不禁懷疑,古代納斯卡人如何能在沒有空中視角的情況下創造出如此精準的生物解剖圖呢?飛機不斷盤旋、傾斜,以便兩側乘客都能欣賞到地面的圖案。這種飛行方式對胃部是個考驗,我們機上有幾個人都出現了暈機,但當那只展翼128米的"禿鷲"圖案出現時,本來坐在我前面的大哥還在彔視頻時叨叨,突然就低搭腦袋不支聲了,可能己經不適,但我還是沒有任何不適,隨著飛行的前進,又看見它有兩只手的圖案,仿佛在向天空伸展。只要副機長叫Looking更多圖 案接連出現,有著108米長尾巴的卷尾猴,有的是被公路截斷的"蜥蜴"、神秘的唯一1個是刻在山坡上的圖案外星人圖案,在衛星圖像上也能清晰辨認,這些圖案中,只有禿鷲是當地常見的動物,其他如亞馬遜蜘蛛、猴子、鯨魚等,似乎與這片寸草不生的荒漠格格不入,這更增添了謎團的神秘色彩。關于這些地畫的用途,學界眾說紛紜。德國數學家瑪麗亞·萊希認為它們與天文觀測有關,約30%的線條確實與太陽、月亮及星星的軌跡相符。另一種理論認為,這些圖案可能是對地下水源路徑的標記,用于祭祀或祈雨儀式。當然,還有更富想象力的"外星跑道"假說,雖然缺乏科學依據,卻為這些地畫增添了更多傳奇色彩。從技術角度看,這些地畫的制作方式相對明確:納斯卡人移除了地表深色的火山巖礫石,露出下方淺色的沙土,形成對比鮮明的線條。線條寬度通常在10-60厘米之間,但由于當地極度干燥的氣候(年降雨量僅約20分鐘)和含有石膏的土壤形成的自然保護層,這些圖案得以保存兩千多年。如何在如此大的范圍內保持線條的筆直和圖案的比例精確,至今仍是未解之謎。考古學家推測納斯卡人可能使用了簡單的木樁和繩索測量技術,但對于長達數百米的復雜圖案,這種解釋仍顯不足。納斯卡大地畫于1939年由美國考古學家保羅·科索克從空中首次發現,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范圍包括納斯卡和鄰近的帕爾帕地區。近年來,新技術如無人機攝影和衛星圖像不斷幫助考古學家發現新的地畫,如2020年發現的一幅37米長的貓形圖案,被認為可能屬于更早的帕拉卡斯文明。乘坐小型飛機是欣賞這些地畫的唯一途徑,雖然飛行可能令人不適,但那種親眼目睹人類古老智慧的震撼感,絕對是值得的,飛行結來后,獲得了如圖的紀念證書,見證這段獨特的探險經歷。回到地面后我的腦海中仍盤旋著那些巨大的圖案。納斯卡大地畫最迷人的地方或許不在于我們已經了解的部分,而在于那些仍未解開的謎團,這些圖案是為誰而作?為什么選擇這些特定的形象?古代納斯卡人如何在沒有現代技術的情況下完成如此精確的巨型藝術作品?坐在飛機上既感迷人的納斯卡大地畫,面對浩瀚的沙漠和千古之謎,感到人類的偉大,我們的祖先竟能創造出如此超越時代的杰作,納斯卡大地畫不僅是秘魯的國寶,更是全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它們沉默地躺在荒漠中,等待著未來某天,我們能真正讀懂這份來自遠古的訊息。</p> <p class="ql-block">行程結束開車回利馬。</p> <p class="ql-block">3月20日 晴,在酒店用過早歺后往機場飛巴西圣保羅。</p> <p class="ql-block">13:41時至19:57時從利馬飛巴西圣保羅,秘魯利馬和巴西圣保羅的時差是2小時。圣保羅時間比利馬時間早2小時。飛行時長3小時20分鈡,到圣保羅己經是晚上了。</p> <p class="ql-block">3月21日,晴 早飯后往機場搭乘中國航空至馬德里→北京,飛行時長應該是21小時,到北京是晚上7點多,在北京住一晚。</p> <p class="ql-block">到北京后國航發消息取消了我們入住的酒店,聽團友説我們同團有二人在秘魯就脫團再參中美洲的團,不知道是否取消這二人的入住,把我們廣州的人也全取消了,還好有領隊小王処理,処理好後我們入住了這間凱興盛豐國際酒店,酒店的早歺很半盛。</p> <p class="ql-block">3月23日 晴 今天乘9:55時至15:25時從北京國際機場飛廣州白云機場,終于結束26天的南美之行。</p> <p class="ql-block">圖上的冰箱貼我帶給自己的禮物,3月23日下午5半終于到家了,南美26日云端上的奇幻之旅,2月26日我從廣州踏上前往北京的航班,開啟了一場跨越半球的南美之旅。在首都機場短暫停留后,便搭乘飛往巴西圣保羅的班機,一頭扎進了充滿未知與驚喜的遠方。抵達圣保羅這座熱情洋溢的城市,正趕上巴西狂歡節,它獨特的活力穿梭在大街小巷,感受著巴西人民的奔放與豪邁,街邊的音樂、舞蹈,還有飄香的美食,無一不讓我沉醉其中。然而,旅行從不會一帆風順,在之后的行程里,我陸續前往阿根廷和智利,領略了阿根廷廣袤草原的壯美,智利安第斯山脈的巍峨。每一處風景都如同畫卷般在眼前展開,世界最南端的烏斯懷亞和大冰川,每一個瞬間都值得珍藏。3月9日,當我滿心期待前往世界盡頭——烏斯懷亞時航班因為壞在大冰川,飛行被取消了,計劃被打亂的焦慮與無奈涌上心頭,原本安排好的3月10日烏拉圭行程也只能被迫放棄。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化,我雖心有不甘,卻也只能重新調整行程,轉而前往秘魯,秘魯古老神秘的文化遺跡,如馬丘比丘,復活節島又為我開啟了一段別樣的探索之旅,那些歷經歲月洗禮的石墻、建筑,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輝煌。3月21日,我踏上了返程之路,從圣保羅飛回北京,這趟旅程竟耗時21個小時。漫長的飛行中,我的思緒不斷回溯著這一路的點點滴滴,疲憊與不舍交織。3月22日我終于入住北京,稍作休整后,3月23日又從北京首都機場啟程,飛向廣州,那是我熟悉的溫暖港灣。細數下來,在這短短數十天里,我竟完成了19次飛行,另外還有一次6人小飛機觀看伊瓜蘇瀑布,另一次是在秘魯乘12人的小飛機觀看納斯卡大地畫,21次飛行在云端的起落,都是一次對未知的探索,一次與不同文化、風景的邂逅,有過航班取消的無奈,也有邂逅絕美風景的欣喜,有過行程被打亂的無奈,也有發現意外之美的驚喜。這段南美之行,如同一場奇幻的夢境,雖然充滿波折,但也正因這些不完美,才讓它顯得更加真實而難忘,成為了我人生中一段獨一無二、熠熠生輝的記憶。整個行程總費用1. 團費87999元 2. 自費項目180美元x7.3=1314元3. 購物及其它大約1100元 4. 烏拉圭行程取消旅行社和保險公司共理賠3026元 總支出86073元</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玛县|
石泉县|
长宁县|
洮南市|
灌南县|
普兰店市|
乡宁县|
思茅市|
祁门县|
临西县|
马鞍山市|
陆良县|
曲松县|
临汾市|
巢湖市|
溧阳市|
京山县|
遂昌县|
南皮县|
九龙城区|
桃园县|
普格县|
惠州市|
文登市|
宝应县|
乌鲁木齐县|
敦化市|
鹰潭市|
西乌珠穆沁旗|
芒康县|
县级市|
赣州市|
喀喇沁旗|
盐边县|
太仓市|
镇坪县|
新邵县|
扎兰屯市|
洱源县|
湖北省|
岳普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