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4日下午5點半進哈爾濱火車站,6點發車前往塔河。查了查哈爾濱至塔河距離還有1007公里,抵得上從長治到跨躍河南、湖北到長沙的距離(1012公里),黑龍江省真是大呀!面積47、07萬平方公里,朝我們15萬6千700平方公里的山西省三個還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 車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坐在向北疾馳的火車上,想用美篇記記這兩天的游記,怎奈手機信號時有時無,時強時弱,不能如愿。猜想,這地方人煙稀少,為節省成本,有村莊的地方才裝信號塔,才能收到信號,反則,即使有流量也沒用,"全球通"的說法是騙人的。</p><p class="ql-block"> 手機不能用,泡了包方便面一喝,配了個面包一吃,早點睡覺,一夜無話。</p><p class="ql-block"> 天還不明,我還在睡夢中,老和兄告我說,冰天雪地的,這地方真冷。我問,下雪了?他說你下來瞧瞧!</p><p class="ql-block"> 我下來朝窗外看去,大地真的是白茫茫的,同我們壺關過冬天下雪后一個樣。這幾天沒下雪,這一定是冬天沒消的積雪。</p><p class="ql-block"> 上午十點半才到塔河縣,下了火車,站前廣場上有"熱烈歡迎華運專列貴賓"的橫幅,有四五十個人組成的東北大秧歌隊扭著秧歌歡迎我們,沒想到這輩子還能當當貴賓,還能享受到這么高的待遇。</p><p class="ql-block"> 秧歌隊員們個個穿著華麗的服裝,扭得也很喧,走近從臉上圪蹙皮估計,年輕些的也超過60歲了,老的在80歲以上。</p><p class="ql-block"> 下了火車倒汽車,公路兩邊是森林,森林中多是松樹和樺樹,樹很直,但很細,才是做椽的料。發了個位置查查,顯示是大興安嶺地區。過去唱歌是"高高的大興嶺",以為很高,起碼比老橫嶺要高吧,誰知都是低低的山,矮矮的嶺。</p><p class="ql-block"> 午飯在漠河縣城解決,飯名是"東北鐵鍋燉“。一桌中間鑲一個大鍋,鍋內有幾塊大骨頭,一人一塊。主要以蔓菁圪瘩,很大,好像是大囫圇蔓菁削削皮一分為二燉上的,平生第一次吃這樣大的蔓菁塊,燒蔓菁除外。其次,配有少量粉條白菜。這是第一次吃東北鐵鍋燉,鹽味不足。</p><p class="ql-block"> 接地導游叫王文龍,漠河本地人,自稱哈爾濱旅游大學畢業,從事導游工作10年時間,是漠河旅游公司導游隊長,說百把導游都歸他管。當導游的個個能說會道,巧舌如簧,王文龍的巧舌更如簧,在簧上還抹了不少蜜,能把歪理說成正理,能把死人說成活人。他主要目的是鼓動一車人上觀光塔,觀看黑龍江開江,大冰塊互相碰撞,非常壯觀,更重要的是觀看對面俄羅斯小村的風光,每人自費200元,不交錢上不了塔,看不上俄羅斯,等于跑了幾千里地白來,忽悠的一車44個人,有38個人交了錢,我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觀光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漠河縣城到北極村80公里,進村后第一站就是上觀光塔。觀光塔離黑龍江邊估計有200米遠,并不是理想的觀光地。</p><p class="ql-block">塔高53米,代表北緯53度,坐電梯很快就上去了,上面是個圓型,地方也不小,面積在100平米以上。在塔上一眼能看見對岸俄羅斯的一個叫小村,能看出房屋的高高低低,能看見房頂是紅色還是灰色,看不到村中的人,更看不到狗。</p><p class="ql-block">塔上有講解員,她說俄羅斯這個小村子叫依格那斯依諾村,全村100多戶人家,還說,僅有的一座二層小樓是村長家。</p><p class="ql-block">兩村相距1公里左右,和南北塔底距離差不多,盡管黑龍江上每年結冰半年,抬腿須臾可達,但和我們這邊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p><p class="ql-block">還說,黑龍江北是外興安嶺,原來都是我們國家的神圣領土,總共300多萬平方公里,全讓蘇俄侵占了。這段歷史我早知道,今天重提,心里仍然忿忿不平,咬牙切齒。</p><p class="ql-block"> 塔上有大望遠鏡,咱技術不行,老是對不準焦距,還不如我的肉眼。</p><p class="ql-block"> 3、黑龍江畔</p><p class="ql-block"> 觀光塔下來,車拉上我們去看知青紀念館,沿黑龍江岸邊行駛,導游說的開江看得很清,也就是河里漂著大大小小的冰塊順流而過,一點也不壯觀。我見過黃河封河前的大冰塊才叫壯觀。</p><p class="ql-block">1966年我們班王書根、張小胖、向書考、張虎龍、韓有貴、來書平和我共7個人響應偉人號召,徒步大串聯,步行經大寨到太原,又從太原經文水、汾陽、孝義、永和過黃河到延安。過黃河時1月20號左右還沒封河,都是吃洞、箱子大的雪疙瘩順流而下,我們是坐著大木船劃過去的,真是危險。</p><p class="ql-block"> 對面的小村莊,因為離得近了,比在觀光塔上看得清得多。至此大家都悄悄說上當受騙了,這200元錢白花了,以后再不聽導游忽悠了。</p><p class="ql-block"> 4、知青紀念館</p><p class="ql-block">知青紀念館展出的是當年在東北三省插隊知青的艱苦生活,奮斗精神,有很多當年的實物,實物同我們壺關的老物件差不多,我都用過,見過。還有放大的老照片,真實地紀錄了當年知青們的生活、生產情況。</p><p class="ql-block"> 知青插隊是一個時代的悲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鄂倫春博物館</p><p class="ql-block">鄂倫春族是世居我國東北部地區的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現在人口才9168人。鄂倫春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沒有文字,現在主要使用漢語漢文。</p><p class="ql-block">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布特哈旗和黑龍江省北部的呼瑪、遜克、愛輝、嘉蔭等縣。黑龍江省有鄂倫春族3871人,占鄂倫春族總人口的47%;內蒙古自治區有3573人,占44%。</p><p class="ql-block"> 鄂倫春族人是1953年才從原始部落下了山,開始接觸現代文明,直接從原始社會跳躍進社會主義社會。幾十年來,還出現了多位名人。</p><p class="ql-block"> 6、熊圈</p><p class="ql-block"> 又一個景點是養熊基地,其實是個四五米深,三畝地下的大坑,周圍用磚石砌起來,距地面四五米高,熊跑不出來。養羊有羊圈,養豬有豬圈,這就是大熊圈。熊圈里養著大小8個熊,游客投喂就站起來用嘴接,有點憨態可掬。</p><p class="ql-block"> 觀罷熊,導游不管了,告訴大家順黑龍江畔一路向東,自由觀賞。</p><p class="ql-block">7、北極廣場</p><p class="ql-block">我感覺沒有什么可看的,都是現代人造景觀,有[北極廣場][中華北陲][雄雞之冠],中國最北人家,"找著北了",連廁所了也是最北廁所。還有北極星北斗星造型;在偉人的"北國風光,千里冰封”里,在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等詩詞里,把“北”改成顯眼的紅色字。</p><p class="ql-block"> 總則,一路盡是與北有關的設施和含意。</p><p class="ql-block"> 從黑龍江畔返到村中,又是看北,中國最北供銷社,最北郵局……</p><p class="ql-block"> 對我個人來說,從哈爾濱千里迢迢來到這里,只能說是到過祖國的最北邊,和朋友,鄉友說起來有吹牛的資本,吹吹牛而已。</p><p class="ql-block"> 8、農家樂</p><p class="ql-block"> 吃過晚飯后天就黑了,入住農家樂。</p><p class="ql-block"> 北極村原名漠河口,是近些年才改為北極村的。全村1000多口人。</p><p class="ql-block"> 我們壺關12人,還有河南幾個人住一家。</p><p class="ql-block"> 一進屋,立即被溫暖包圍,感覺很舒服。問房東,是集體供暖,5月底才結束,一年供暖9個月,只有6、7、8三個月沒暖氣。</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是同和龍計兄同住一屋。我們放下行李,決定出外溜達溜達。</p><p class="ql-block"> 院子很大,用腳丈量,南北30雙步,粗說50米,東西約40米,粗說3畝地,面積朝我們壺關普通家戶的十倍。西屋與堂屋連著,十來間房子。</p><p class="ql-block">房東家背后一家的院子更大,估計有5畝之多,總之家家都是大院子,家家都有十幾二十間客房,家家以旅游業為主要收入。我們這趟專列,大約千人,僅住宿費一項就是不菲的收入。不知一年能接待多少游客。</p><p class="ql-block"> 本想在村里觀觀夜景,又怕走遠找不回來,轉了一小圈就回來了。</p><p class="ql-block"> 被子,床單、枕頭都是干干凈凈的,很醒眼,洗了個熱水澡,入睡,睡了個好覺。</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也在這家吃,米湯盡喝,餅子盡吃,雞蛋一個。交談中,知道這家人祖籍山東。光緒年間闖關東來到的北極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我們又受騙了</p><p class="ql-block"> 我問女主人,你們北極村周邊有幾個村?答:近處沒有,北極鎮共有三個村,有個北紅村,離我們這里100公里。還有個洛古河村,也老了遠了。</p><p class="ql-block"> 離開北極村后,我上網查了查。北極鎮下轄三個村。總面積2798平方公里,差不多有三個壺關縣大。下轄洛古河村,距里黑龍江源只有9公里。僅40多戶,100余人。</p><p class="ql-block"> 北紅村,也隸屬于北極鎮,<span style="font-size:18px;">紅村100余戶人家,40%是俄羅斯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北紅村在</span>北極村東北方向,比北極村還北5公里。北極村坐標是北緯53度30分,北紅村是北緯53度33分,更靠北5公里。這才是中國的北極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什么也造假?為什么要騙游客呢?</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黑龍江及對面的eLS小村</p> <p class="ql-block">正在建造的賓館</p> <p class="ql-block">北極村的耕地,據說能長早熟玉米</p> <p class="ql-block">北極哨所</p> <p class="ql-block">北極漁村展覽館,其中包括知青展覽。</p> <p class="ql-block">東北步犁</p> <p class="ql-block">知青用過的馬燈</p> <p class="ql-block">知青用過的臉盆</p> <p class="ql-block">知青事跡簡介</p> <p class="ql-block">當時的結婚證書</p> <p class="ql-block">赤腳醫生包</p> <p class="ql-block">梳子等用具</p> <p class="ql-block">鄂倫春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138號界碑,位于黑龍江畔</p> <p class="ql-block">我們住的農家樂</p> <p class="ql-block">農家樂大院。沒有院墻,都是籬笆代替。</p> <p class="ql-block">北極村里的路</p> <p class="ql-block">家家有賓館</p> <p class="ql-block">老板娘</p> <p class="ql-block">我與北極人合了個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家居|
安塞县|
丹东市|
濉溪县|
抚顺市|
平安县|
当阳市|
永康市|
龙山县|
靖宇县|
延川县|
元阳县|
淅川县|
剑川县|
阳原县|
泰和县|
乐业县|
广河县|
鲜城|
临夏县|
麻阳|
张北县|
治多县|
保定市|
长治县|
巴林左旗|
东乌珠穆沁旗|
尉犁县|
荣成市|
孙吴县|
浠水县|
罗田县|
大连市|
六盘水市|
德昌县|
河东区|
柳林县|
呼伦贝尔市|
积石山|
佛坪县|
台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