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昵 稱:冬青樹</b></p><p class="ql-block"><b>美篇號:8153398</b></p><p class="ql-block"><b>創作者:冬青樹</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彈指一揮間,我伴隨新中國走過了73個春秋。我是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50后,是偉大的祖國給了我母親般的溫暖,給了我成長的動力、進步的階梯、前行的方向。我愛我的祖國,我努力堅守和傳承祖國的偉大精神。特別是我參軍后直接服務國防、保衛祖國的生涯里,更有資格和機會宣傳和傳承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在人間最美四月天里,我的腦海里浮現出54年前作為小學母校輔導員,為全校師生講的那堂特殊的“課”和以后繼續做校外輔導員的事。</p> 縣城孩子在山區小學上學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小時候的全家人合影,右一是我,背景是含瑞小學</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出生在四川省(現重慶市)奉節縣城關鎮,是一個吃商品糧的縣城孩子。1956年不滿5歲的我跟隨父母親支援山區社會主義建設,走進了大山深處的興隆區含瑞公社,在公社所在地的街上安家落戶。至此,含瑞成為了養育我的故土,成長的家園。7歲那年,我挎上書包走進了含瑞中心小學讀書,人生知識啟蒙的大門從這里開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時,我剛上學年幼無知,還不知道含瑞小學是一所什么樣的學校,到了高年級才逐漸知道,含瑞小學是全縣為數不多的一所中心小學,校長、教導主任都是全縣最棒的教育管理行家,教資力量很強,教學工作在全縣位于前列。后來校長當了中學的校長,教導主任當了縣教育局局長。我在這所小學讀書感到無比光榮和自豪,我愛這所學校,我也努力學習,以解放軍戰士雷鋒等英模人物為榜樣,在德智體方面全面發展,我從低年級開始就是學生班的班長,少先隊中隊長、大隊長,每學期都被學校分別評為“紅孩子”、“優秀學生”、“優秀少先隊干部”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6年6月我小學畢業,告別了含瑞小學,考進了離家門30來里路的興隆中學。但我永遠不會忘記含瑞小學,永遠不會忘記含瑞小學的校領導和老師們。每每從中學回家過周末,我都要路過含瑞小學那棟只有三層帶連廊的教學樓,那時小學沒有圍墻、沒有校門。路過小學時我都要扭頭多看幾眼它的模樣。</p> 走出大山參軍衛國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參軍時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7年冬,全國征兵的命令,猶如一陣暖風穿過寒冬,吹進大山,吹進含瑞公社,飄進了我的耳朵,暖熱了我的心房。此時,初中沒有畢業的我腦子里涌動著參軍的思緒,我把這一想法告訴了父親,有病在身的父親沒有絲毫猶豫,支持我參軍。于是,我自個到公社人武部報了名,不久通過了征兵體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實現了參軍衛國的心愿,1968年2月我走進了駐四川重慶的一支英雄部隊。在部隊這所大學里,我努力學習、努力鍛煉、努力提高,積極接受英雄部隊優良傳統和作風的熏陶,自己在迅速成長,不斷進步,參軍第一年入團入黨,被評為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第二年剛滿18歲的我提升為干部。轉眼間,我在部隊度過了3個多春秋,1971年6月20日我收到了弟弟發來的“父親病重,極速回家”的電報,我參軍后第一次請探親假,兩天后我回到了闊別3年多的家鄉含瑞。</p> 給母校師生講“課”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為小學師生們講“課”,圖片來自網絡</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回到老家見到了生病的父親,見到了外婆和弟弟。我探親回到含瑞的消息也很快傳進了母校含瑞小學校領導的耳朵里。一天上午,杜校長和幾位老師來到我家,一是來看望我的生病父親;二是給母校的曾經學生、現在是解放軍干部的我,安排一個任務,邀請我給全校師生們講一講解放軍里的英模故事和光榮傳統。老師給學生布置的任務,我沒有絲毫含糊,馬上給予回答,痛快地接受了這一光榮任務。杜校長說,“安排好時間后我再通知你。”我回答說,“好的,我抓緊準備,講好這一課。”第三天上午,我接到學校通知,穿上綠色軍裝,精神抖擻地走進了久違的母校含瑞小學的大操場,給全校師生講一堂“優良傳統”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環顧坐滿操場的師生們,他(她)們都向我投來熱情的笑容,靜靜等候我的“講課”。此時,杜校長開啟了短暫的開場白,并向師生們介紹了我,他說,解放軍黃同志曾經是我們含瑞小學的優秀學生,含瑞小學是他的母校。黃同志16歲參軍,在部隊進步很快,現在是解放軍的干部了。我們全校師生都要向黃同志學習,在小學要好好學習,打好基礎,不斷成長進步。今天,我們有幸請來解放軍黃同志給大家講一講解放軍的優良傳統和英模人物,大家要認真聽,好好學,向解放軍學習,向英模人物學習。同時,我宣布學校決定,從今日起,聘請黃同志為我校校外輔導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杜校長的話音剛一落,頓時,操場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馬上回復了掌聲,“同學們好!” 我向師生們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下來,我便開始了這堂特殊的“講課”:今天,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回到了我的小學母校,回到了這個夢想初生的地方。1968年初,我帶著對軍營的憧憬和對家鄉的不舍,走出大山踏上了參軍的征程。今天,我作為解放軍的一名年輕干部,帶著對祖國的忠誠和對家鄉的熱愛,回到了家鄉,走進母校,來到師生們中間,與大家分享我在軍營中的所見所聞所感,以及我所服役的部隊的光榮傳統和英勇作戰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所在的部隊,是一支有著悠久歷史和光榮傳統的英雄部隊,誕生于戰火紛飛的年代,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還是在和平時期的國防建設中,都立下了赫赫戰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們的部隊參加了包括金城戰役在內的254次大小戰斗,殲敵7000余人。在這場戰爭中,我們的部隊展現出了頑強的戰斗意志和不怕犧牲的精神。其中,戰斗英雄王占山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在1953年7月的金城戰役中,帶領戰友們堅守高地浴血奮戰,擊退了敵人30余次進攻,戰斗4天4夜,直到最后只剩下10人。王占山的英勇事跡,激勵著我們每一位軍人,我們要像他那樣,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21年7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之際,王占山老英雄又榮獲中共中央頒發的“七一”勛章。</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的部隊不僅在戰場上英勇無畏,在和平時期也積極參與國家建設。在西藏平叛、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等重大歷史事件中,我們的部隊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為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做出了巨大貢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為一名軍人,我深深地為我們的部隊感到自豪。我們的部隊有著嚴格的紀律和優良的作風,無論是在訓練還是在生活中,都要求我們做到最好。我們的部隊注重培養軍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讓我們明白作為一名軍人的使命和擔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我站在這里,不僅是向師生們講述我們部隊的故事,更是為了弘揚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讓共和國的新一代人能夠了解歷史,銘記英雄,繼承和發揚先輩們的光榮傳統和英勇精神。希望大家能夠從我講的故事中汲取力量,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貢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我用一句話結束我的“講課”:紅色基因是我們的根和魂,我們要永遠傳承下去,確保紅色江山后繼有人、代代相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近2個小時“講課”結束了,杜校長帶頭鼓起掌來,頓時熱烈的掌聲在操場上再次響起。我向師生們敬一個軍禮,隨后,杜校長把我領進他的辦公室。我剛一落座,杜校長對我的這次特殊“講課”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夸我在部隊表現優秀,是我們學校的驕傲。作為母校校外輔導員,第一課講得很好,對大家受益匪淺。希望我繼續為母校傳授解放軍的優良傳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原含瑞小學更名為龍橋小學</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從學校回到家里,把自己被學校聘為校外輔導員的事和今天為全校師生們講“課”的情況告訴了父親。頓時,父親的臉上綻放出笑容,連聲說“好,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探親假將至,我告別了父親、外婆和弟弟,告別了母校,提前回到了部隊。我沒有忘記小學母校的重托和聘任,認真地履行校外輔導員的責任,不定期地通過書信傳遞解放軍的紅色故事,傳承部隊的優良傳統,不時還自購一些解放軍英模人物故事連環畫冊或正能量書籍寄給母校,供同學們閱讀。前些年回家鄉時,我都要回到小學母校看望老師和同學們,有時還參加座談會,介紹部隊和自己一些正能量的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后,含瑞公社變成了含瑞鄉,再以后含瑞和龍橋合并為龍橋土族鄉,母校也改名為龍橋小學,校領導換了一茬又一茬。如今的小學沒有了舊模樣,有了圍墻,有了校門。我也退休了,也很少回家鄉了,我的校外輔導員任務也自然終結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撰稿:冬青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圖片:冬青樹/網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音樂:軍魂/美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編輯:冬青樹</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州市|
西吉县|
女性|
永和县|
贵南县|
大丰市|
井冈山市|
泰安市|
古丈县|
梨树县|
迭部县|
恩平市|
井研县|
白朗县|
九寨沟县|
武宣县|
诏安县|
油尖旺区|
潼关县|
玉山县|
遂昌县|
玛多县|
定襄县|
平阴县|
桑日县|
绩溪县|
光泽县|
衡山县|
岑巩县|
根河市|
聂荣县|
黔东|
遵义市|
西安市|
库尔勒市|
莒南县|
绥滨县|
晋宁县|
鄂尔多斯市|
杭锦后旗|
鄂托克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