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李永平老師《粵滇一脈水 共繪珠江情》曲靖站中國畫展今天上午十時在風景如畫的曲靖美術館開幕!</p> <p class="ql-block">開幕式嘉賓</p> <p class="ql-block"> 珠江源頭”粵滇一脈水·共繪珠江情——李永平中國畫展(曲靖站)由曲靖市美術館、曲靖市美術家協會、汕頭市美術家協會、汕頭市現代中國畫研究院主辦,承辦單位,曲靖畫院。</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師贈曲靖市美術館《珠江源》指畫作品,曲靖市美術館李永剛館長向李永平老師頒發證書。</p> <p class="ql-block"> 展覽時間2025年4月29日-2025年5月20日。展覽地點:曲靖市美術館1/2/3號展廳。這次展覽共展出李永平老師近期創作的中國畫作品140件。</p> <p class="ql-block"> 在李老師《萬紫千紅總是春》6張丈二拼接的巨幅大畫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嘉賓參觀畫展</p> <p class="ql-block">李老師現場示范指墨畫創作</p> <p class="ql-block"> 江河奔涌,文脈相連。當嶺南的風掠過珠江源頭,當滇東的云映照著韓江潮影,一場文化對話正以筆墨為舟,在丹青的長河中欣然啟程。作為從潮汕文化沃土中走出的畫家,李永平先生攜數十年積淀的藝術成果,于曲靖市美術館鋪展畫卷,以 "共飲一江水" 的天然紐帶,串聯起粵滇兩地同源共流的文化基因,開啟一場跨地域的精神晤談。</p><p class="ql-block"> 李永平的藝術生涯,是一部“以手問道”的傳奇。早年師從粵東名家劉昌潮,于花鳥山水間深研古法,又在二十載跋山涉水的寫生中,將造化神工化為胸中氣象。其筆下花鳥骨力通透、墨色清逸,山水則大開大闔,筆意縱橫。尤為可貴者,是他對指墨技藝的承古拓新——以指尖代筆鋒,于墨瀋淋漓間勾皴點染,既得傳統指畫的拙樸,又賦予當代視覺的張力。十指連心,墨跡即心跡,這種“離筆見性”的創作,恰似珠江之源:不拘一器,不囿一法,唯以赤誠直抵藝術本真。這種既恪守傳統正脈,又擁抱天地自然的創作路徑,既承載著廣東開放包容的文化特質,亦與曲靖 "入滇鎖鑰" 的多元文化品格遙相呼應 —— 正如珠江水系滋養著兩岸土地,中華美學精神始終是聯結不同地域藝術的文化根脈。</p><p class="ql-block"> 此次展覽,是珠江水脈的一次深情共振。曲靖的層巒疊嶂與嶺南的蕉風竹影,在宣紙上相望;高原的渾厚蒼茫與三角洲的秀潤華滋,于指墨間交融。李永平的作品,既是個人“師古人亦師造化”的藝術宣言,更成為串聯珠江文明的文化紐帶——那些以指尖摩挲出的山石肌理,以掌紋皴擦出的流云水波,皆在訴說:縱然千里相隔,共飲一江之水的人們,始終共享著對天地萬物的虔敬,對筆墨精神的堅守。</p> <p class="ql-block">部分作品賞析</p> <p class="ql-block"> 【李永平簡介】</p><p class="ql-block"> 李永平,號半樓主人,齋號樂遠草堂。1955 年出生于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民協手指書畫專門委員會副主任,汕頭市現代中國畫研究院院長,陜西省山水畫研究會潮汕分會主席。自幼習畫,后師從粵東國畫名家劉昌潮。20 世紀 90 年代初進修于天津美術學院國畫系。擅長花鳥、人物、山水,尤擅指畫。</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兰县|
乐平市|
会同县|
碌曲县|
湟中县|
松潘县|
吉木乃县|
珠海市|
普格县|
淄博市|
南平市|
绍兴县|
吉林省|
辛集市|
新巴尔虎左旗|
台中市|
社旗县|
沈丘县|
嘉荫县|
曲麻莱县|
乐业县|
珲春市|
通河县|
河间市|
鹤山市|
沙湾县|
内丘县|
时尚|
华容县|
汉阴县|
沾化县|
武威市|
泰顺县|
大竹县|
武乡县|
鄄城县|
武强县|
屏山县|
喜德县|
恩平市|
甘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