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王桂荃(1886一1968)是梁啟超的第二位夫人,但一生無名無分,卻以堅韌與奉獻精神養育了梁家九名子女,其中三人成為院士(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禮),被譽為“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偉大母親。</p> <p class="ql-block"> 王桂荃(1886一1968),原名王來喜,四川廣元人。4歲時,父親猝死,隨后被繼毋販賣。她先后被轉賣4次,后來被賣到了李惠仙的娘家。1894年,梁啟超夫人李蕙仙回娘家探親,把她帶到梁家作貼身Y環,梁啟超為她取名桂荃。從此年幼的王桂荃走進了梁家。1898年,梁啟超全家逃亡日本后,王桂荃很快便自學并掌握日語,而且還能講標準、流利的東京語,從此梁啟超及家庭的對外聯絡便由她來承擔。</p> <p class="ql-block">1889年,17歲的梁啟超參加廣東鄉試,中了舉人。那時,清朝禮部尚書李端棻是閱卷人,他看了梁啟超的文章后,很欣賞他。便把自已的堂妹李蕙仙許配給梁啟超。兩年后結婚,那時梁啟超19歲,李蕙仙24歲。雖然是許配的,且梁家家境貧寒,但李蕙仙一點也不嫌棄,兩人十分恩愛。婚后,李蕙仙便為梁啟超生了一個女兒。8年后,她又生了一個兒子取名梁思成。梁思成的出生讓全家人樂壞了,也讓李蕙仙松了一口氣,畢竟有人繼承香火了。</p> <p class="ql-block">誰知梁思成出生后,體弱多病,隨時可能夭折,生怕這唯一的香火斷了。家里老人為此叫李蕙仙多生幾個兒子,這樣保險一點。李蕙仙按照老人的意思辦,折騰幾年后,始終沒能懷上孩子。家里的老人開始急了,李蕙仙也覺得自己年紀大了,有心無力,便催促梁啟超納妾,可梁啟超是“一夫一妻”的倡導者,那里肯答應。李蕙仙深怕梁思成如有意外,對不起梁家也同意納妾,又擔心納妾后自己的地位受影響,于是她想到了王桂荃。</p> <p class="ql-block">王桂荃是個苦命的孩子,但很聰明且勤快,進了李家后,李家人對她很好,尤其李蕙仙,更是把她當姐妹對待。王桂荃也是個懂得感恩的人,因此當她得知李蕙仙的想法后,便毫不猶豫的答應了。李蕙仙開始做梁啟超的思想工作。為了開導丈夫,李蕙仙說:“你和王桂荃只行夫妻之實,不辦婚禮,不對外公布,又有誰知道你娶兩個老婆呢?”李蕙仙感覺丈夫聽進去了,又說:“在家里她還是Y環身份,讓出生的孩子不叫她媽,叫她王姨,如此這般,更不會有人知道她的真實身份了。”梁啟超也為了后代原先繃著的表情變得自然了起來,才同意妻子的安排。</p> <p class="ql-block">因年輕,身體好,王桂荃很快就為梁家生了個兒子,取名梁思永。孩子出生后,王桂荃知道自已的身份,她沒有讓孩子叫自己媽媽,只叫王姨。在生孩子的同時王桂荃也不忘記承擔Y環的工作。戊戌變法失敗,梁啟超逃往日本。李蕙仙因身體原因,沒跟丈夫一起去日本,便讓王桂荃單獨陪丈夫身邊照顧。此期間,王桂荃便開啟了高產模式,又連續生了5個孩子。</p> <p class="ql-block">1924年,李蕙仙因病去世,終年55歲。5年后,梁啟超也去世了。李蕙仙去世后,留下了1男2女共3個孩子。王桂荃將李蕙仙的孩子視為已出,大力培養。加上自己生的6個孩子計9個孩子。梁啟超走時除了新舊兩座房子外沒有留下多少積蓄,全家10個人口的生計都壓在她一個人的身上。王桂荃把房子租出去,除了照顧孩子外,還出外做小工補貼家用,生活非常艱辛。自已省吃儉用,千方百計教育孩子努力讀書,送他們出國留學。在她的培養下,9個孩子后來都成了國家的棟梁之材,其中有3人后來成了院士,他們分別是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禮。而其他的六個孩子中,梁思順是詩詞研究專家,梁思忠是炮兵上校,梁思莊是圖書館專家,梁思達是經濟學家,梁思懿是社會活動家,梁思寧是革命軍人。看著9個孩子茁壯成長,且在各個領域都有成就,王桂荃感到十分的欣慰。</p> <p class="ql-block">到了文革特殊的時期,82歲的王桂荃因為是舊時代人物的老婆,遭到了批斗,家產被抄,房屋被占,被下放到了農村,每天還要上街勞動。當時幾個孩了都在外地,也都自顧不暇,對于王桂荃的遭遇也無法得知。王桂荃因此與幾個孩子分散了。臨終前,她獨自住在農村一間破舊的老屋里,身邊一個人都沒有。對于這般遭遇,王桂荃沒有怨恨,甚至有欣慰。她欣慰自已能以“梁太太”的身份被罰,大家終于知道她是梁啟超的夫人了。最后在牛棚中走完她82年凄苦的一生,沒有一個子女在她身邊,甚至后來連墳堆也沒找到。</p> <p class="ql-block">穿過歷史的風云,我們無從知道王桂荃對她自己這一生最真實的感概,只能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但毫無意外,她是一個傳奇的女子,用自已樸實、忠厚、善良、堅韌書寫了一個偉大母親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1995年4月23日,在梁思達和梁思禮的主持下,全家在梁啟超的墓旁種下一棵白皮松,名曰“王桂荃樹”以紀念母親王桂荃。</p> <p class="ql-block">王桂荃是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她對子女的影響很大。在李蕙仙、梁啟超先后去世后的歲月里,她以一個女人柔弱的肩膀,艱難地挑起了照顧全家九個子女的重任。她勤儉持家、吃苦耐勞,在艱難中將梁家兄弟姐妹拉扯大,而且她的這些品質,也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們。她很愛國,以傳統的方式表達愛國情懷。</p> <p class="ql-block">附:梁啟超及九位子女的成就:</p> <p class="ql-block">梁啟超曾擔任過清政府內閣大學士、教育部長、參議院議員等政要職務,是近代中國先進思想的代表之一,倡導“中西合璧、以中興世”的主張,主張“變法維新”,提出“教育救國”“洋務興國”、“君主立憲”、“廢除科舉”的系統倡議。主張推進國家現代化、提高國民素質,力圖改革國家體制。雖然他所主張的變革最終未能成功,但對中國近代歷史和政治思想的進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長女梁思順:詩詞研究專家,著有《藝衡館詞選》,是研究梁啟超學術思想的重要參考資料。新中國成立后,擔任北京東城區政協委員和中央文史館館長,曾是民國外交官周希哲的夫人。</p> <p class="ql-block">長子梁思成:清華大學畢業后,與林徽因一同赴美留學,編撰了我國第一部《中國建筑史》。著名建筑專家,中國建筑學的奠基人,參與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和國徽,1948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首屆院士。曾任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政協常委。</p> <p class="ql-block">次子梁思永:清華畢業后,赴哈佛大學留學,著名考古學家,中國科學田野考古的開創者,著有《梁思永考古論文集》,擔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當選中國科學院首屆院士。</p> <p class="ql-block">三了梁思忠:畢業于清華大學、美國西點軍校,曾參加淞滬會戰,擔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炮兵上校。年僅25歲因病服錯藥而英年早逝。</p> <p class="ql-block">次女梁思莊:先后赴加拿大、美國留學,著名圖書館學家,精通英、法、德、俄等語言,曾任中國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p> <p class="ql-block">三女梁思懿:著名社會話動家,在燕京大學歷史系學習期間,投身學生運動,曾任中國共產黨外圍組織“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大隊長,是“一二.九”運動中的學生骨干、燕京大學生領袖,為“燕京三杰”之一。曾任山東省婦女聯合會主席,后調到中國紅十字會國際聯絡部仼副部長、顧問工作,多次代表中國參加國際紅十字會議,全國第六屆政協委員。</p> <p class="ql-block">四子梁思達:南開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著名經濟學家,抗戰時在重慶中國銀行總管理處任職,49年調北京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秘書處、調研處任統計科科長。曾參加中國科學院經濟所編寫《中國近代經濟史》。</p> <p class="ql-block">四女梁思寧:曾投身新四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陳毅元帥的部下,成為革命軍人。離休后一直你在濟南某部隊干休所。享年90歲。</p> <p class="ql-block">五子梁思禮,著名火箭控制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他先后領導和參加了多種導彈和運載火箭的控制系統研制試驗。他還是我國向南太平洋發射的遠程液化火箭和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的副總設計師、控制系統工作的負責人。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97年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199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和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1994年當選為國際宇航聯合會副主席,1997年9月榮獲“中國老教授科教興國貢獻獎”。此外,還擔任過航天工業總公司科技委員會副主任等職,他為新中國的航天事業做出卓越貢獻。</p> <p class="ql-block">總之,梁啟超及其子女在中國近代的政治、文化、恩想、教育等領域都有卓越的成就和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令人敬佩的杰出人物。</p> <p class="ql-block">位于天津市的梁啟超故居。(以下照片為林微容同學提供)</p> <p class="ql-block">全國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梁啟超(1873一1929),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動家、思想家和成就卓著的學者。</p> <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圖片:網絡,致謝原作者。</p><p class="ql-block">文字:紫山蘭水。據網上資料編輯。</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班玛县|
三穗县|
泰兴市|
铁岭县|
石柱|
安吉县|
小金县|
清原|
敦化市|
惠水县|
巴楚县|
本溪市|
淮北市|
那坡县|
永靖县|
昌黎县|
东阳市|
项城市|
盐亭县|
双柏县|
洛扎县|
营山县|
凤山县|
沂源县|
东丰县|
法库县|
长子县|
杭锦旗|
岳普湖县|
玉龙|
灵武市|
工布江达县|
黄大仙区|
汉源县|
赣州市|
九台市|
阿拉善右旗|
康保县|
慈利县|
乌兰察布市|
长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