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想瞻仰住地附近的革命烈士紀念設施,在網上搜尋后按百度地圖指引先乘地鐵后轉公交車來到了“龍崗烈士紀念碑公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里曾為原東江縱隊抗擊敵頑的戰場。龍崗區人民政府采納東江縱隊老戰士們的建議,將在此衍生出的一眾采石場關閉,修建成緬懷革命先烈的“紅花嶺烈士紀念公園”,繼而又易名為“龍崗烈士紀念碑公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為公園的主體建筑,烈士紀念碑位于公園正門入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紀念碑背面底部圍坐刻有碑文和龍崗區范圍內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542位革命烈士的英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在這里也看到了劉黑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紀念碑碑體底部長4.15米,寬3.36米,碑體高度為18.6米,加上4個戰士塑像則高20多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想,先烈們俯瞰著蓬勃發展、日新月異的鵬城理應為自己死得其所而心安神慰,后人則更該勵精圖治令偉業長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龍崗人、深圳人對革命先烈的景仰愛戴是真摯虔恭的,對革命先烈紀念設施的保護工作是認真到位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公園經過一系列改擴建,形成現在的規模和面貌,作為一個能夠體現龍崗特色的革命性紀念設施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正在發揮著巨大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紀念碑后面的主游道兩側樹立著我軍各個時期英雄模范畫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軍方將淘汰的老舊裝備贈送給地方,支持革命先烈紀念設施建設和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為紀念公園增添了濃重的鐵血勇武神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粵贛湘邊縱隊老戰士、老首長、老英雄尹林平題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尹林平(1908.7-1984.9.8)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高興鎮蒙山村人,曾任中國工農紅軍閩南獨立第三團團長、閩南紅軍第二支隊支隊長、中共廈門臨時工委書記、東江縱隊政治委員,中共廣東區委書記、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副書記、中共粵贛湘邊區委員會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副書記、廣東軍區副政治委員、廣東省支前司令部司令員、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廣州市軍管會委員,華南軍區黨委常委、干部部長,中南軍區公安軍兼廣東省軍區第二政治委員、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廣東省政協主席、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等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尹林平(林平)在1945年向中央報告工作時顯露出的卓越才識受到過毛澤東主席的特別關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8年8月3日凌晨,國民黨軍集結2000余人突襲龍崗樓下、石竅村,企圖攔擊準備東移的江南支隊主力。江南支隊迅速組織兵力搶占紅花嶺高地,經過九個多小時的激戰,擊退敵軍十三次進攻,共斃、傷敵軍300余人,我方犧牲20余人。“紅花嶺阻擊戰”和“沙魚涌奔襲戰”、“山子下伏擊戰”的重大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二期清剿”計劃,使廣東敵我雙方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變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東江縱隊老戰士、老首長、老英雄曾生題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曾生(1910年12月-1995年11月)深圳龍崗坪山鎮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3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兩廣縱隊司令員,為東江縱隊和華南敵后抗日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為發展華南敵后抗戰和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重大的歷史貢獻。1947年8月—1949年秋率領兩廣縱隊參加豫東、濟南、淮海、解放廣東等戰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任廣東軍區副司令員兼珠江軍分區司令員、政治委員,中共珠江地委書記,中共華南分局委員,華南軍區第一副參謀長,中南軍區赴朝實習團團長,中國人民志愿軍第十二軍副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黨委委員,海軍南海艦隊第一副司令員,中共廣東省委常委,中共廣州市委第三書記,廣東省副省長兼廣州市市長,廣州軍分區第一政委,廣州警備區第一政委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74年以后,歷任國務院交通部副部長、部長,國務院顧問,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等職。曾任第一至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四、五屆全國人大常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昔日的戰場、采石場,如今的百姓游樂場、大課堂。先烈們的鮮血沒有白流,他們為人民大眾翻身解放享幸福而死,真正死得其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今天的盛世中國,是無數革命先烈用血肉筑城的。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革命先烈們建立了彪炳史冊、萬古流芳的卓著功勛,我們這些享受先烈們奮斗成果的人切不可忘記他們!切不可背叛他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忘記,就是背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觀覽了一遍。我目所及可證明:“龍崗烈士紀念碑公園”確實建成了以“緬懷烈士,教育群眾”為主,集宣傳、教育、游覽、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功地把愛國主義教育與趣味性、知識性、生活性有機融合在了一起,為社會各界緬懷革命烈士和休閑、游覽提供了一個上佳去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樣的革命先烈紀念設施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樣的革命先烈紀念設施越多越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注:本篇參考、摘用了網上有關東江縱隊和“龍崗烈士紀念碑公園”的圖片、資料。在此,向原作者、編者致意。</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顺义区|
板桥市|
榆林市|
枞阳县|
城口县|
梁山县|
昔阳县|
罗山县|
白水县|
孟州市|
和林格尔县|
灵武市|
阳西县|
陇南市|
晋城|
湖北省|
琼结县|
赞皇县|
哈尔滨市|
洪江市|
黔西县|
温宿县|
黎城县|
肃南|
泊头市|
邯郸市|
元阳县|
林芝县|
米脂县|
赤壁市|
永康市|
诏安县|
南通市|
新巴尔虎右旗|
东平县|
唐海县|
江津市|
三都|
梨树县|
财经|
白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