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p class="ql-block">童年生活是最美麗的,是最值得回味;而如果你的童年生活實在鄉村度過的,那回憶會時時闖進你的睡夢中,連綴成一串珠玉般的人生裝飾。</p><p class="ql-block">《呼蘭河傳》是蕭紅生前寫的最后一部小說,是一部充滿溫情和童趣、娓娓道來的回憶性小說。創作時,正是抗戰進入最艱苦的階段,這使得遠在香港的蕭紅更加懷念自己的故鄉和童年。</p><p class="ql-block">小說以為“生于斯張于斯的呼蘭河畔的鄉鎮”作傳,為這個鄉鎮的“風土人情”,為“各樣人的生與死、歡樂與悲哀”作傳,給我們描繪出一個復雜的生活空間,折射出悲憫的深度人性,從而以寬廣的胸襟召喚人間真情和溫暖。</p><p class="ql-block">我們以小說中的一個小人物——馮歪嘴子為例,來品鑒小說展示的人性美。馮歪嘴子是一個長工,住在一間磨坊里,和拉磨的驢兒為伴。這間磨坊鄰近小說中“我”的深宅大院,磨坊上的窗子,成了溝通兩個世界的窗口。</p> 02 <p class="ql-block">窗子這邊,是我的童年世界和童話世界,是地主家的深宅大院,似乎高高在上,凜然不可越界;窗子那邊,是一間低矮的磨坊,是窮苦人家的世界。但在這個低矮、陰暗、孤寂的世界里,馮歪嘴子享受著孤寂而快樂的生活:</p><p class="ql-block">這窗子上的黃瓜秧一干掉了,磨房里的馮歪嘴子就天天可以看到的。</p><p class="ql-block">馮歪嘴子喝酒了,馮歪嘴子睡覺了,馮歪嘴子打梆子了,馮歪嘴子拉胡琴了,馮歪嘴子唱唱本了,馮歪嘴子搖風車了。只要一扒著那窗臺,就什么都可以看見的。</p><p class="ql-block">仔細解讀這兩節文字,設身處地進入這兩個世界交錯的空間,我們透過這簡潔樸質的文字,窺見文字背后深藏的內蘊:首先,這段文字寫出馮歪嘴子的日常生活是充實的,也是寂寞的;其次,這段文字透過“我”的視角來寫,表現出“我”對馮歪嘴子的關注、對他生活情景的感興趣;還有這段文字也含蓄地反映出“我”童年生活的單調,對院子以外生活的向往。</p><p class="ql-block">作為地主家的孩子,“我”的身上沒有有些作品展示出來的痕跡,那就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蔑視下層勞動人民,更不會拿長工、短工或者仆人當回事;我們也在很多影視中看到,地主家的孩子也“地主”,面對下人,就如同惡狠狠的狼盯著孱弱的小羊羔。</p><p class="ql-block">這樣,在蕭紅的筆下,所有的人,就連這個小孩子,都洋溢出難能可貴的人性美。小說中的人物,不管是大戶人家的祖父和我,還是作為底層百姓的馮歪嘴子,都呈現出心地善良、為他人著想的“人性美”。①我:當馮歪嘴子和我要黃瓜時,我立刻摘下來遞過去;②祖父:當忍不住笑時,祖父把后門關起來再笑,怕馮歪嘴子聽見了不好意思;③馮歪嘴子:當我在大門外玩或者爬上墻頭,馮歪嘴子總是切一片粘糕給我吃。</p> 03 <p class="ql-block">小說在展示人性美的時候,是不吝筆墨的。我們看一段文字:</p><p class="ql-block">祖父在園子里的時候,他和祖父談話。他說拉著磨的小驢,驢蹄子壞了,一走一癡。祖父說請個獸醫給它看看。馮至嘴子說,看過了,也不見好。祖父問那驢吃的什么藥?馮歪嘴子說是吃的黃瓜子拌高梁醋。</p><p class="ql-block">馮歪嘴子在窗里,祖父在窗外,祖父看不見馮歪嘴子,馮歪嘴子看不見祖父。</p><p class="ql-block">有的時候,祖父走遠了,回屋去了,只剩下我一個人在磨房的墻根下邊坐著玩,我聽到了馮歪嘴子還說:</p><p class="ql-block">“老太爺今年沒下鄉去看看哪!”</p><p class="ql-block">有的時候,我聽了這話,我故意的不出聲,聽聽他往下還說什么。</p><p class="ql-block">有的時候,我心里覺得可笑,忍也不能忍住,我就跳了起來了,用手敲打著窗子,笑得我把窗上掛著的黃瓜都敲打掉了。而后我一溜煙地跑進屋去,把這情形告訴了祖父。祖父也一樣和我似的,笑得不能停了,眼睛笑出眼淚來。但是總是說,不要笑啦,不要笑啦,看他聽見。有的時候祖父竟把后門關起來再笑。祖父怕馮歪嘴子聽見了不好意思。</p><p class="ql-block">在這大段人物惟妙惟肖、情節輕松幽默的文字中,滲透著人與人之間難得的善良與質樸。作為長工的馮歪嘴子和作為“老太爺”的祖父,毫無等級、低位的迥異,問答之間盡顯親切親近,祖父的和藹可親和馮歪嘴子的質樸善良相得益彰,其樂融融中讓封建禮教中的條條款款煙消云散。</p> 04 <p class="ql-block">“我”是個孩子,是地主家的孩子,也是個淳樸可愛的善良的孩子。當馮歪嘴子賣年糕時,“我”的饞蟲就蠢蠢欲動,“當我在大門外玩的時候,推著單輪車的馮歪嘴子總是在那塊粘糕上切下一片來送給我吃,于是我就接受了。”你看,寫得多么輕松,在輕松的文字里,“我”和馮歪嘴子簡直是“心有靈犀”,疼愛與默契暖暖的交融著。</p><p class="ql-block">而接下來的一段文字就更有情趣了:</p><p class="ql-block">當我在院子里玩的時候,馮歪嘴子一喊著“粘糕”“粘糕”地從大墻外經過,我就爬上墻頭去了。</p><p class="ql-block">因為西南角上的那段土墻,因為年久了出了一個豁,我就扒著那墻豁往外看著。果然馮歪嘴子推著粘糕的單輪車由遠而近了。來到我的旁邊,就問著:</p><p class="ql-block">“要吃一片嗎?”</p><p class="ql-block">而我也不說吃,也不說不吃。但我也不從墻頭上下來,還是若無其事地呆在那里。</p><p class="ql-block">馮歪嘴子把車子一停,于是切好一片粘糕送上來了。</p><p class="ql-block">文字依然是輕松活潑。似乎未加雕琢,但是盡顯雕琢之用意。馮歪嘴子在墻外喊,我“就”爬上墻頭,這是多么默契的行動,這里面有小孩的饞意在作祟,有聞聲而動的期盼與快捷。而“不說吃,也不說不吃”,其實就是“想吃”,“于是一片切好的年糕送上來”,這細節配合得是多么天衣無縫。</p><p class="ql-block">小說用第一人稱,顯得真實、自然、親切。通過孩子的視角,呈現天真有趣、溫暖美好的一面。無論是大人讀,還是孩童讀,讀出的不僅僅是生活的“真”,更有人性的“善”,當然,人情的“美“是感觸最深的。</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丘县|
沾益县|
永春县|
航空|
宣恩县|
县级市|
永胜县|
新郑市|
乌什县|
绥芬河市|
绥阳县|
锦州市|
呼和浩特市|
灵石县|
南丹县|
镶黄旗|
潍坊市|
西安市|
临泽县|
华宁县|
名山县|
房产|
彰武县|
托里县|
双城市|
阳春市|
广水市|
辉南县|
正安县|
新民市|
临洮县|
济阳县|
霸州市|
唐山市|
荃湾区|
福清市|
清原|
商河县|
双江|
大名县|
鄱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