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攝影/文字/編輯:陵江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背景音樂《故鄉情依舊》來自網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家鄉是在化州市寶圩鎮龍堝(行政村)坡頭村,屬化州巷口陳氏。化州巷口陳氏一世盧直,出生地福建,元朝末進士,先在廣東梅州任官,后于1341年來廣東化州任官期滿后,落籍(居住)化州城南關帝廟東門巷口,所以稱為化州巷口陳氏。盧直公生一子祥卿,祥卿公生三子,長子福山遷居現在的廣東化州市寶圩鎮巷口(行政村)西山村,延續巷口陳氏名稱(次子綠山遷居現在的廣東高州市石板鎮高橋村,三子壽山遷居現在的廣西陸川縣烏石鎮沙井村)。到了我們分支13世從西山村遷居坡頭村至今,已發展到24世,目前全村有五百多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家鄉坡頭村,依山傍水,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是我永遠不會忘記和舍棄的地方。我的家鄉,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實施鄉村振興“百(縣)千(鎮)萬(村)”工程,村容村貌和人們的生活方式與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村邊后背山,以前是長著柴草和一些桉樹雜木,現在全都種上了荔枝、龍眼等果樹。舉目望去,都是綠油油一片,不但綠化美化了環境,而且為村民增加了經濟效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村前的陵江,屬于化州市境內(鑒江、羅江、陵江)三大江之一。陵江引陵攔河大壩始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原來是石頭水泥實體壩,于1997年拆除重建成閘體式活壩。引陵水渠流經化州市寶圩鎮、那務鎮、合江鎮、江湖鎮(以前還到林塵鎮)和高州市石板鎮,為周邊無數村民和農田供應用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前,人們都是在陵江洗菜、洗衣服、沖涼,從陵江挑水做飯飲用。我們的孩童時代,經常在陵江游泳、沖涼、捉魚摸蝦,尤其是夏天幾乎日日到場,甚至有時侯一日兩三次,都說我們是飲陵江水和浸陵江水長大的。現在村民全都用上了干凈衛生的自來水,飲用陵江水的現象成為了過往的歷史記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前村前的陵江邊是遮天蔽日的竹林和雜草叢生的沼泥地,是人跡罕至的陌生地帶,現在經過“三清三拆”治理后,面目大變樣,亂七雜八的竹林和場景不見了,只見江邊一片清新整潔的場面,江邊還種上綠化樹,鋪砌了健身步道,為村民提供了一個休閑健身的好去處。同時在這里新建了龍堝村委會辦公樓,方便村民辦事,也為坡頭村增添了人氣和生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村民通過政府實施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和泥磚房改造優惠政策扶持后,家家戶戶都住上了新樓房,村中只見兩三間比較完好的閑置的泥磚瓦房作為歷史記憶外,所見的都是新樓房,鄉親徹底告別了世世代代居住泥磚瓦房的時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通過“三清三拆”的整治和改造,以前村中污水橫流、垃圾成堆和破舊不堪的豬舍、雞舍、牛欄、糞池等亂七八糟的東西,一掃而光,不見蹤影。村容村貌大改觀,展現出整潔有序、文明衛生的新農村新景象。有屋必有路,而且所有村道和屋前道路實行硬底化,村中安裝了路燈,家家用上自來水,污水走地下排污管道,垃圾放在指定地點并且當日清理運走,三鳥圈養不放養,村中的綠化美化環境煥然一新。特別是村民的思想觀念、村風民風有了大轉變,自律自覺性增強,文明衛生意識增強,法律意識增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村中有兩個廣場,其中有一個比較大的廣場。供村民打球、運動、健身、娛樂。在節日或村民辦喜慶大事,還可以在這里停車和設宴擺酒或搞文藝演出活動,一舉多得,十分方便實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前村中的曬谷場,現在改變為村中的小公園,成為村民的休閑場所。改變的原因有兩條,一是可以在自家樓頂曬谷,二是土地實行集約經營,耕地都是由大公司承包經營,完全改變了一家一戶的耕作模式。所以曬谷場被閑置了,為適應時代發展需要改為了村民休閑場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經過“三清三拆”的整治和改造建設,村中環境大變樣,成為了一個整潔有序、文明衛生、清新舒適的居住環境。特別是村中還保留著的幾棵百年荔枝樹,讓村莊充滿了古雅的氣氛,讓人仿佛回到了遙遠的過去。我們在孩童時代,每當荔枝將熟或熟的季節,每天早上起床第一時間就是跑到荔枝樹下拾自然落下的荔枝,特別是刮風下雨天,我們都是守在荔枝樹下,希望有更多的荔枝被風雨刮下來,能拾到一顆荔枝如獲至寶,十分高興,吃起來也津津有味。這些有趣的往事,現在還記憶猶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家鄉變化,是廣大農村日新月異變化中的一個縮影。現在的農村,普遍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今非昔比,而且在加速發展,越來越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謝謝您的關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者:陳冠明,美篇號昵稱陵江緣,機關退休干部,廣東化州市人,出生于化州市寶圩鎮陵江東畔坡頭村,現居住化州。喜歡運動、自駕游、拍照和做美篇。</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云港市|
化州市|
抚顺市|
景泰县|
铁力市|
依兰县|
上饶市|
云林县|
齐河县|
虎林市|
内江市|
三河市|
赤壁市|
兰坪|
铜梁县|
三江|
宿松县|
丰都县|
沂源县|
德阳市|
石嘴山市|
成武县|
三原县|
静海县|
大连市|
西乌珠穆沁旗|
韩城市|
西林县|
天水市|
林周县|
潼关县|
永福县|
新龙县|
渝北区|
南江县|
大石桥市|
淳安县|
上杭县|
铜鼓县|
建德市|
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