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0日清晨,我和夫人起床后就在下榻的酒店附近轉轉。這是我們乘坐的旅游大巴車。</p> <p class="ql-block">我們沿著酒店附近的公路散步。雨后的遠方的山間云霧繚繞。</p> <p class="ql-block">夫人站在公路旁留影。</p> <p class="ql-block">樓房、青山、云霧如同一幅水墨畫。</p> <p class="ql-block">萬綠之中一點紅。</p> <p class="ql-block">換個角度拍攝又是一番景色。</p> <p class="ql-block">夫人身后的杜鵑花盛開綻放。回眸一笑花紅山綠人美。</p> <p class="ql-block">我們路過的井岡山五指峰大酒店外景。</p> <p class="ql-block">夫人站在公路旁木欄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紅星閃閃做為前景。</p> <p class="ql-block">井岡山南山公園的最頂端是火炬廣場,面積有4300平方米,海拔高860多米,與它遙相呼應的北山烈士陵園海拔940多米,茨坪鎮海拔840多米。站在火炬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聳的“星火相傳”主題雕塑,雕塑基座高2.7米,火炬高34米。</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0日上午,我和夫人乘車來到了黃洋界游客服務中心。</p> <p class="ql-block">主樓分為上下兩層:一樓分為序廳和游客服務大廳,游客服務大廳有關于黃洋界保衛戰的圖片、資料的簡單陳列。這是亞洲最大的油畫亮相江西井岡山。該油畫名為《黃洋界保衛戰》,長十二米,寬八米,2007年9月由魯迅美術學院的四名教授歷時二個月精心創作而成。</p> <p class="ql-block">作品反映了一九二八年八月,紅軍憑險據守井岡山黃洋界哨口粉碎進行第二次“會剿”的國民黨軍的歷史,描繪了一百多個人物,色彩鮮艷,立體感極強。這是油畫近景。</p> <p class="ql-block">《黃洋界保衛戰》油畫介紹。</p> <p class="ql-block">二樓是一個動感立體影視廳,面積約450平方米,一次性可容納242人同時觀看影片,影視廳播放4D特效立體影片《黃洋界保衛戰》,再現了當年黃洋界保衛戰的宏偉戰略場面。</p> <p class="ql-block">黃洋界位于距茨坪西北面十七公里,是人文和自然景觀相結合的景區。</p> <p class="ql-block">黃洋界景區包括:黃洋界、大井,八面山和上井。</p> <p class="ql-block">我在黃洋界炮臺附近拍攝的山景的動態畫面。</p> <p class="ql-block">黃洋界山頂海拔1343米,這里峰巒疊嶂,地勢險峻,氣象萬千,時常彌漫著茫茫的云霧,好像汪洋大海一望無際,故又名:汪洋界。</p> <p class="ql-block">黃洋界哨口工事是1928年夏天修建的,由三個工事和一個了望哨組成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就發生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當時紅軍以不足一個營的兵力,打退了敵人四個團的進攻,保衛了井岡山。毛澤東為此寫下了《西江月·井岡山》這首詞,以志慶賀。</p> <p class="ql-block">1929年1月底,湘贛兩省敵軍對井岡山發動了第三次“會剿”,因敵眾我寡,哨口失守,工事遭到破壞。1960年哨口工事遺址由當地政府重新修復。1961年,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黃洋界哨口工事的動態畫面。</p> <p class="ql-block">黃洋界哨口工事介紹牌。</p> <p class="ql-block">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紀念碑位于黃洋界哨口工事的山頂上,坐西朝東。 是為紀念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而始建于1960年10月,當時為木質結構。</p> <p class="ql-block">1965年冬,重新修建為鋼筋水泥結構。“文革”期間,由于朱德受到批判攻擊,這座碑被炸毀,在碑的原址上又新建了一座“火炬亭”,上面是林彪寫的“黃洋界”三個字。</p> <p class="ql-block">1977年,炸毀“火炬亭”,重新豎起了原來的鋼筋水泥紀念碑,現碑高12米,底長4米,寬2.8米,正面鐫刻著朱德同志的題字寫的“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紀念碑背面是毛澤東同志的手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個字。</p> <p class="ql-block">我和夫人在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紀念碑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紀念碑介紹牌。</p> <p class="ql-block">在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紀念碑的豎碑前面增建了一個橫碑,橫碑高6.96米,底長10.94米,寬2.6米,正面是毛澤東手書的《西江月·井岡山》。</p> <p class="ql-block">背面是朱德手書的“黃洋界”三個大字。這是井岡山的一處重要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我和夫人在此碑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位于江西省井岡山市的黃洋界炮臺,作為黃洋界紅軍哨口工事的重要組成部分,負責把守從湖南方向通往井岡山的小路,是黃洋界保衛戰的主要戰場。</p> <p class="ql-block">夫人站在毛澤東手書“黃洋界上炮聲隆”的黃洋界炮臺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黃洋界炮臺介紹牌。</p> <p class="ql-block">由于地形和山谷環流等自然條件的影響,黃洋界氣候多變,風大、霧多、云奇。</p> <p class="ql-block">黃洋界炮臺附近的云海的動態畫面。</p> <p class="ql-block">1928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主力在湘南行動受挫后轉移到桂東。8月下旬,國民黨湘軍和贛軍共五個團,趁紅四軍主力在湘南未歸之際,對井岡山根據地發起第二次“會剿”。</p> <p class="ql-block">8月30日晨,敵軍向井岡山黃洋界哨口發起進攻。黃洋界位于井岡山主峰北面,扼山險要道,為井岡山五大哨口之一。留守井岡山的紅四軍第三十一團一部和第三十二團,在赤衛隊和人民群眾的支援下,憑險據守,連續打退敵人的多次猛烈攻擊。</p> <p class="ql-block">當天下午,正當敵軍重新組織進攻時,紅軍以僅有的一門剛修復的迫擊炮開始轟擊。湘軍誤以為紅四軍主力回山,當夜撤退。黃洋界戰斗的勝利,為紅四軍主力回師井岡山,打破國民黨軍的第二次“會剿”創造了條件。</p> <p class="ql-block">當耳邊響起《映山紅》的歌聲,看著山下的云霧,和著毛澤東主席的《西江月·井岡山》,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那崢嶸的歲月。在井岡山的五大哨口中,黃洋界哨口是一戰成名。來到這里體驗革命的堅苦卓絕,體驗當年那經典的戰役。</p> <p class="ql-block">我在黃洋界炮臺附近留影。</p> <p class="ql-block">黃洋界地勢雄偉險峻,舉目遠眺,群山起伏,云霧彌漫,白茫茫如同汪洋大海。</p> <p class="ql-block">雨后復斜陽,關山陣陣蒼。</p> <p class="ql-block">夫人身后的茫茫云海,讓人聯想到仙山瓊閣。</p> <p class="ql-block">我和夫人站在黃洋界哨口紅軍營房附近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可以看到我們的跟前的綠色的迫擊炮管。</p> <p class="ql-block">黃洋界就像是大海中的一個孤島,因此人們把黃洋界叫作“汪洋界”或“望洋界”。</p> <p class="ql-block">我和夫人站在黃洋界上,回顧中國革命的艱難險阻,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為我們謀取了今天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我們正在進行的偉大事業是通過無數探索尋找到的正確道路前行的。</p> <p class="ql-block">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昨天的風雨,讓我們體驗到今天的雨過天晴,壯觀云海。</p> <p class="ql-block">我和夫人在黃洋界上的不同位置、不同角度拍攝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那妖嬈的迷霧和翻滾的密云,一眼望去如同奔騰的大海,呈現出群山奔涌、白云填谷的氣象,蔚為奇觀,讓您感覺在仙境而不是在人間。</p> <p class="ql-block">黃洋界哨口紅軍營房附近的云海的動態畫面。</p> <p class="ql-block">1965年5月,毛澤東同志重上井岡山,在詩詞《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中寫道:“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p> <p class="ql-block">在這首詩中,毛澤東寫到“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它深刻蘊含著一種積極向上、無畏艱難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和夫人來到了黃洋界,深刻體會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豪邁氣概和偉大胸懷。</p> <p class="ql-block">這是紅軍第四軍在黃洋界哨口的營房,為一棟杉皮土木結構的五行一廳九間民房,面積200多平方米。于1928年夏由修建。1929年黃洋界哨口失守后被燒。1964年由當地政府重新修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1928年9月,黃洋界保衛戰打響,井岡山軍民在紅軍主力在外、敵軍大舉來犯的不利形勢下,以3個營兵力對抗敵4個團進攻,不但成功保衛革命根據地安全,還一舉擊潰來犯敵軍,創造了土地革命戰爭中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探索了人民戰爭的寶貴經驗。</p> <p class="ql-block">夫人站在紅軍第四軍在黃洋界哨口的營房門口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紅軍第四軍在黃洋界哨口營房的大理石牌。</p> <p class="ql-block">紅軍第四軍在黃洋界哨口的營房附近的玩偶群像。</p> <p class="ql-block">龍潭又稱五龍潭,因五神河水在不到兩公里的河程中五次飛躍山巖,形成五個梯狀的瀑布和深潭,因而得名。龍潭景區是井岡山風景名勝的一個著名景區,面積889公頃,都是自然景觀,以瀑布取勝。</p> <p class="ql-block">井岡山龍潭的纜車索道全長631米,水平距離為568米、高度差為196米。運行一次僅需10分鐘左右。</p> <p class="ql-block">這是索道纜車在上站進出的動態畫面。</p> <p class="ql-block">龍潭景區的索道位于茨坪西北面龍潭景區內。整個索道共設三個站臺,上站在景區的第一瀑青龍瀑起點位置附近,下站是在五潭仙女潭,估計也應該是五潭之中的赤龍潭附近。這是我拍攝的上站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纜車到站是不會停下來的,它們始終是在索道上周而復始的勻速運轉,游客乘纜車時,必須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以敏捷的速度鉆入車廂,否則就可能登不上這節車廂了。這是纜車到站時的動態畫面。</p> <p class="ql-block">去程為:上站→下站,回程為:下站→中站→上站。</p> <p class="ql-block">居高臨下看索道纜車,也是一派壯觀景象。這是我在去程時拍攝的索道纜車下行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這是索道纜車在山間行駛的動態畫面。</p> <p class="ql-block">和我們逆向行駛的上行索道纜車。從高空看龍潭倒也有幾分別致愜意,特別是龍潭峽谷兩岸的自然景色,盡收眼前。</p> <p class="ql-block">我們乘坐的索道纜車下行接近下站時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龍潭位于茨坪西北面7公里處,是自然與人文景觀相結合的景區——五神河是龍潭五潭十八瀑的源泉。溪水沖擊小井峽谷以后,陡然跌落絕壁之下,又連續飛下四級斷崖,形成梯狀的五個氣勢磅礴的瀑布與深潭。細觀五潭,碧水泱泱,樹影幢幢,崖壁如刀削斧鑿,崖腳怪石,汀芷竟秀,綠蔭覆蓋四周。仰觀五瀑。細觀五潭,潭潭無俗水,瀑瀑似神女,隨景暢想曲,千姿心中意。這是索道纜車從上站下行途經中站時的動態畫面。</p> <p class="ql-block">下站出來就可以看到第五潭仙女潭,潭上有玉女瀑,古名白龍瀑,似一窈窕少女,正在翩翩起舞,真是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這五龍潭古代傳說是龍王五個女兒變的,還有人作詩戲之:“龍王有女各有情,一情更比一情真,碧玉多情先迎客,金鎖含情在芳心,柔情珍珠化為水,豪情飛鳳作狂吟;惟獨玉女關情竇,恬情理妝半嬌嗔。”</p> <p class="ql-block">五龍潭瀑布群主要景點為五潭五瀑,分別為碧玉潭、碧玉瀑、金鎖潭、鎖龍瀑、珍珠潭、珍珠瀑、飛鳳潭、飛鳳瀑、仙女潭、玉女瀑。</p> <p class="ql-block">我和夫人在仙女潭前留影。玉女瀑飛流直下,懸掛崖壁之上。</p> <p class="ql-block">我和夫人在仙女潭、玉女瀑前留影。夫人揮手致意。</p> <p class="ql-block">我和夫人在仙女潭、玉女瀑前共同揮手致意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五潭中最富美感,瀑布分兩股迂回后合并沖下,形似仙女翩翩起舞,線條柔美。潭面開闊深澈,旁有天然跳水石板。傳說為龍王幼女化身,詩句稱其“恬情理妝半嬌嗔”。這是仙女潭、玉女瀑的動態畫面。</p> <p class="ql-block">仙女潭、玉女瀑介紹牌。</p> <p class="ql-block">龍潭景區指示牌。</p> <p class="ql-block">仙女潭、玉女瀑前山花爛漫。</p> <p class="ql-block">從我們乘坐的索道纜車上俯瞰仙女潭、玉女瀑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從我們乘坐的索道纜車上俯瞰玉女瀑的近景。</p> <p class="ql-block">沿山路上行,可以看到第四潭飛鳳潭,潭上有飛鳳瀑古名黑龍瀑,瀑水從數米高的山崖上急流直下,如鳳凰展翅,飛入潭中。</p> <p class="ql-block">沿山路繼續上行,可以看到第三潭珍珠潭,潭上有珍珠瀑,古名赤龍瀑,人未走近,已聞水聲如濤,瀑水從30米高的陡崖上飛下,中間遇一巨石阻擊,水花飛濺,如噴珠吐玉,在陽光照射下,光彩奪目。</p> <p class="ql-block">珍珠瀑、珍珠潭之上是第二潭金鎖潭,潭上有鎖龍瀑,古名黃龍瀑,兩股瀑水從黃色巖壁上噴涌而出,直落潭中,水勢不大,似蛟龍被鎖,故亦名鎖龍潭。</p> <p class="ql-block">第一潭名碧玉潭,潭上有碧玉瀑,古稱青龍瀑,上窄下寬,凌空飛瀉,落差達67米,是五瀑中最高的一個,下落深潭,潭水碧綠,清澈晶瑩,猶似碧玉。</p> <p class="ql-block">回程上行時在中站下來,可以去觀看碧玉潭和碧玉瀑。游玩后再接著乘往上站。仰望索道纜車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從索道纜車上俯瞰碧玉潭和碧玉瀑。</p> <p class="ql-block">從索道纜車上換個角度俯瞰碧玉潭和碧玉瀑。</p> <p class="ql-block">從索道纜車上俯瞰碧玉潭、碧玉瀑的動態畫面。</p> <p class="ql-block">夫人站在碧玉潭、碧玉瀑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換個姿勢再拍攝。</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碧玉潭、碧玉瀑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和夫人站在碧玉潭、碧玉瀑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夫人用手做出接碧玉瀑的動作。</p> <p class="ql-block">夫人為井岡山好山好水好風光點贊。</p> <p class="ql-block">五潭中落差最大(67米),瀑布如白練垂掛,噴珠吐玉,潭水碧綠清澈似玉,故得名。位于大峽谷始端,三面危崖陡峭,水霧騰空,氣勢磅礴。郭沫若曾以“井岡山上有龍潭,瀑布奔流疊作三”形容其壯景。這是眺望碧玉潭、碧玉瀑的動態畫面。</p> <p class="ql-block">游玩了龍潭景區,返回的路上,看到這個指示牌,不禁想起從索道纜車上看到的龍潭瀑布的壯觀景色。</p> <p class="ql-block">我和夫人在井岡山的午餐餐廳對面盛開的杜鵑花。</p> <p class="ql-block">夫人站在杜鵑花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路旁杜鵑花盛開的動態畫面。</p> <p class="ql-block">井岡山的人民常把滿山開遍映山紅做為革命勝利的到來。</p> <p class="ql-block">換個角度拍攝的杜鵑花盛開的動態畫面。</p> <p class="ql-block">我們結束了井岡山之旅。這是在乘車返回南昌時途經樟樹服務區。</p> <p class="ql-block">我國的高速公路得到了迅速發展。</p> <p class="ql-block">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建筑風格也是中西合璧。</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0日晚,我和夫人在南昌西站乘動車返回武漢。對于今天的黃洋界和龍潭瀑布景區的游玩,感悟小詩:黃洋界上炮聲隆,亂云飛渡仍從容。前赴后繼眾英烈,建國改革終成功。龍潭瀑布懸白練,俯瞰美景在半空。奮斗拼搏勇登攀,經歷風雨見彩虹。</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台县|
永德县|
洞头县|
武强县|
白城市|
五指山市|
威宁|
巴塘县|
嘉荫县|
图们市|
定远县|
丽江市|
藁城市|
肥城市|
呼和浩特市|
大兴区|
稻城县|
彭阳县|
林州市|
松原市|
乌拉特中旗|
荣成市|
禹城市|
岑溪市|
江北区|
永善县|
合作市|
白河县|
定结县|
永川市|
嘉峪关市|
连南|
西宁市|
衡东县|
大丰市|
隆化县|
都兰县|
麻城市|
扎赉特旗|
宁武县|
元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