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Cathedral in Paris),正式名稱為巴黎圣母主教座堂,是位于法國巴黎西堤島的天主教教堂,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始建于1163年。</p> <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的標志有尖頂塔冠、玫瑰花窗、滴水嘴獸等;從祭壇及回廊的建設(1163-1182年)到教堂中堂(1182-1190年),到正面的入口(1190-1225年)直至正面的塔樓(1225-1250年),最終將教堂整體定義為哥特式建筑的是在15至16世紀,由一群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完成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2019年4月15日下午,巴黎圣母院發生大火,教堂塔尖損毀坍塌。2024年12月7日,巴黎圣母院舉行重新開放儀式,法國總統馬克龍出席。</p> <p class="ql-block">圣母院并不是在它位址上的第一棟宗教性建筑,根據教堂地底下挖掘出來的一些文物,該地點被作為宗教用途的歷史,可以回溯到羅馬皇帝提庇留時代,在西堤島的東半部上可能建有一座用來祭祀羅馬與高盧神祇的神殿。</p> <p class="ql-block">至于在此地址上所修筑的第一座基督教一教堂,則眾說紛紜,有說法認為在4世紀時這里修筑了一座用來祭拜圣史蒂芬的大型教堂,但也有說法認為教堂是在7世紀所建,但是使用了一些更早期時的建筑要素,或有說法認為教堂是在墨洛溫王朝的希爾德貝爾特一世(Childebert I)在528年時,以先前已經存在的教堂為基礎進一步改建。</p> <p class="ql-block">圣母院的前身早在10世紀時,就已經成為巴黎、或整個法國的宗教中心。但是,也正因為這般的重要性,人們開始發現原有的圣史蒂芬教堂與它所承擔的重任不相符,再加上原本的教堂已經隨著時間而老舊,而開始思索重新修筑教堂的必要性。</p> <p class="ql-block">1160年時,巴黎主教昴熙斯·德·蘇利(Maurice de Sully)發起教堂的重建計劃,并于1163年時埋下第一顆基石,象征教堂開始興建。</p> <p class="ql-block">不過,關于到底是誰負責埋下圣母院的基石眾說紛紜,除了昴熙斯·德·蘇利是可能的人選外,也有說法認為是當時的教皇亞歷山大三世負責奠基。</p> <p class="ql-block">由于缺乏文獻,圣母院最早的一批建筑師到底是誰,并沒有明確的記載。第一位有列名出來的建筑師是尚·德·謝耶(Jean de Chelles),負責擴建教堂的北袖廳(Transept)。在1258年謝耶過世后,他的后繼者皮耶·德·蒙特厄依(Pierre de Montreuil)則完成了教堂的南袖廳。</p> <p class="ql-block">之后皮耶·德·謝耶(Pierre de Chelles)接手將門龕改為現今看到的模樣,而尚·哈維(Jean Ravy)則完成了唱詩班屏風。</p> <p class="ql-block">法國大革命時期,圣母院教堂蒙受了非常大的損害而曾經一度殘破,在19世紀,歐仁·維奧萊-勒-杜克(Eugène Viollet-le-Duc)負責全面整修教堂,因此今日我們見到的巴黎圣母院,有非常多的要素是由他來重新詮釋的。</p> <p class="ql-block">例如最有代表性的石像鬼,就是想象力天馬行空的歐仁·維奧萊-勒-杜克所發明的,在其生平修復的眾多建筑物都能找到石像鬼的蹤跡,例如皮耶楓城堡。</p> <p class="ql-block">雖然在中世紀,教堂的修筑通常都有當地統治者的介入與支持,但并沒有文件顯示圣母院興建時的法國統治者路易七世有真的主導這項工作。</p> <p class="ql-block">路易七世曾在1180年時捐款給教堂,而在教堂東北角小門“紅門”(Porte Rouge)的弧形頂飾(Tympanum)上屈膝跪著的皇家人像,傳統上被認為是象征圣路易國王(路易九世)與他的皇后普羅旺斯的瑪格利特(Queen Marguerite de Provence),這點間接暗示法國皇家可能還是有稍在此計劃中做出貢獻,但卻不能把教堂視為是一座皇家建筑。</p> <p class="ql-block">真正作為教堂修筑過程中主要財務來源的,其實是一般民眾的捐獻與當地的教會分會,只不過因為缺乏文獻,無法判斷教會是否在教堂建設初期就已定期地提供財務支援。</p> <p class="ql-block">只能知道的是在進入13世紀之后,他們開始在管理工地的事物上擔負重任,尤其是在主宮醫院(H?tel-Dieu,圣母院附設的教堂醫院)的修建部分。</p> <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它建造全部采用石材,其特點是高聳挺拔,輝煌壯麗,整個建筑莊嚴和諧。雨果在《巴黎圣母院》比喻它為“石頭的交響樂”。</p> <p class="ql-block">站在塞納河畔,遠眺高高矗立的圣母院,巨大的門四周布滿了雕像,一層接著一層,石像越往里層越小。所有的柱子都挺拔修長,與上部尖尖的拱券連成一氣。中庭又窄又高又長。</p> <p class="ql-block">從外面仰望教堂,那高峻的形體加上頂部聳立的鐘塔和尖塔,使人感到一種向藍天升騰的雄姿。</p> <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的主立面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筑中最美妙、最和諧的,水平與豎直的比例近乎黃金比1:0.618,立柱和裝飾帶把立面分為9塊小的黃金比矩形,十分和諧勻稱。后世的許多基督教堂都模仿了它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圣母院平面呈橫翼較短的十字形, 坐東朝西,正面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雄偉莊嚴。巴黎圣母院正面高69米,被三條橫向裝飾帶劃分三層:底層有3個桃形門洞,門上于中世紀完成的塑像和雕刻品大多被修整過。中央的拱門描述的是耶穌在天庭的“最后審判”。</p> <p class="ql-block">教堂最古老的雕像(1165—1175)則位于右邊拱門,描述的是圣安娜(St. Anne)的故事,以及大主教許里(Bishop Sully)為路易七世(Louis Ⅶ,于12世紀下令興建圣母院)受洗的情形。左邊是圣母門(Virgin’sportal),描繪圣母受難復活、被圣者和天使圍繞的情形。</p> <p class="ql-block">拱門上方為眾王廊(Galerie des Rois),陳列舊約時期28位君王的雕像。這些雕像都是重建過的,原來的雕像在1793年法國大革命時被誤認為是法國君王,于是被破壞拆除,到了1977年才被找到,現藏于克呂尼博物館(Musee de Cluny)。后來,雕像又重新被復刻并放回原位。</p> <p class="ql-block">“長廊”上面第二層兩側為兩個巨大的石質中欞窗子,中間是彩色玻璃窗。裝飾中又以彩色玻璃窗的設計最吸引人,有長有圓有長方,但以其中一個圓形為最,它的直徑有九公尺(約10米),俗稱“玫瑰玻璃窗”,其直徑,建于1220-1225年,這富麗堂皇的彩色玻璃刻畫著一個個的圣經故事,以前的神職人員借由這些圖像來做傳道之用。</p> <p class="ql-block">中央供奉著圣母圣嬰,兩邊立著天使的塑像。兩側立的是亞當和夏娃的塑像。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黎人很怕德國人把它搶走,所以拆下來藏起來了。</p> <p class="ql-block">第三層是一排細長的雕花拱形石欄桿。在這里的設計中,瓦雷里·勒·迪克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他在那些石欄桿上,塑造了一個由眾多神魔精靈組成的虛幻世界,這些怪物面目神情怪異而冷峻,俯著腳下迷蒙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還有一些精靈如鳥狀,但又帶著奇怪的翅膀;出現在教堂頂端的各個角落里。它們或在尖頂后面,或在欄桿邊緣,若隱若現,它們這些石雕的小精靈們幾百年來一直就這樣靜靜地蹲在這里里,思索它們腳下那群巴黎城里的人們的命運。</p> <p class="ql-block">左右兩側頂上的就是塔樓后來竣工,沒有塔尖。其中一座塔樓懸掛著一口大鐘,也就是《巴黎圣母院》一書中,卡西莫多敲打的那口大鐘。</p> <p class="ql-block">主體部分平面呈十字形,向所有的哥特式建筑一樣,兩翼較短,中軸較長,中庭的上方有一個高達90米的尖塔。塔頂是一個細長的十字架,遠望仿佛與天穹相接,據說,耶穌受刑時所用的十字架及其冠冕就在這個十字架下面的球內封存著。</p> <p class="ql-block">圣母院后殿始建于1370年,它不但是整組建筑的終端,而且它本身還創造了一種影響到每一部位結構的動感,從高低腳拱到肋狀構架,都體現了這種動感。高低腳拱半徑達15米左右,別具一格的后殿建筑不愧為歌特建筑的杰出之作。</p> <p class="ql-block">走進這座教堂里,四處可見虔誠的信徒雙手交叉合攏抵住下巴,閉眼凝神虔誠的祈禱,更突顯巴黎圣母院的莊重肅穆。</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圣母院兼具宗教、藝術和旅游價值與一體,是巴黎必到之處,登上巴黎圣母院頂端可眺望整個巴黎,欣賞絕美的塞納河精致。</p> <p class="ql-block">走近巴黎圣母院,可見雕有基督教經典之作—《圣經》的三個桃狀大門圣母門、審判入口大門和圣安娜們依次排列,雕刻栩栩如生。圣母院共三層,頂層風景極佳。矗立在塞納河畔,巴黎圣母院是對古老巴黎歷史的承載。</p> <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為歐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藝術的代表,它是巴黎第一座哥特式建筑。集宗教、文化、建筑藝術于一身的,原為紀念羅馬主神朱庇特而建造,隨著歲月的流逝,逐漸成為巴黎圣母院早期基督教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集宗教、文化、建筑藝術于一身的,原為紀念羅馬主神朱庇特而建造,隨著歲月的流逝,逐漸成為巴黎圣母院早期基督教的教堂。哥特式,原是從哥特民族中演化過來的,指的是北方野蠻民族,含有貶義。</p> <p class="ql-block">但后來也就失去了它的褒貶性,變成了當時一種文化的名稱了。哥特式建筑特征最重要的就在高直二字,所以也有人稱這種建筑為高直式。哥特式教堂的平面形狀好像一個拉丁十字。</p> <p class="ql-block">十字的頂部是祭壇,前面的十字長翼是一個長方形的大廳,供眾多的信徒做禮拜用。教堂的頂部采用一排連續的尖拱,顯得細瘦而空透。</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正面往往放一對鐘塔。哥特式教堂的造型既空靈輕巧,又符合變化與統一、比例與尺度、節奏與韻律等建筑美法則,具有很強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之所以聞名于世,主要是因為它是歐洲建筑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在它之前,教堂建筑大多數笨重粗俗,沉重的拱頂、粗矮的柱子、厚實的墻壁、陰暗的空間,使人感到壓抑。</p> <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沖破了舊的束縛,創造一種全新的輕巧的骨架券,這種結構使拱頂變輕了,空間升高了,光線充足了。這種獨特的建筑風格很快在歐洲傳播開來。</p> <p class="ql-block">教堂內部極為樸素,嚴謹肅穆,幾乎沒有什么裝飾。進入教堂的內部,無數的垂直線條引人仰望,數十米高的拱頂在幽暗的光線下隱隱約約,閃閃爍爍,加上宗教的遐想,似乎上面就是天堂。于是,教堂就成‘與上帝對話’的地方。它是歐洲建筑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p> <p class="ql-block">主殿翼部的兩端都有玫瑰花狀的大圓窗,上面滿是13世紀時制作的富麗堂皇的彩繪玻璃書。</p> <p class="ql-block">北邊那根圓柱上是著名的“巴黎圣母”(Notre-Dame-de-Paris)像。這尊像造于14世紀,先是安放在圣埃娘禮拜堂,后來才被搬到這里。</p> <p class="ql-block">南側玫瑰花形圓窗,這扇巨型窗戶建于13世紀,但在18世紀時作過修復,上面刻畫了耶穌基督在童貞女的簇擁下行祝福禮的情形。</p> <p class="ql-block">其色彩之絢爛、玻璃鑲嵌之細密,給人一種似乎一顆燦爛星星在閃爍的印象,它把五彩斑斕的光線射向室內的每一個角落。</p> <p class="ql-block">圣母院內右側安放一排排燭臺,數十枝白燭輝映使院內洋溢著柔和的氣氛。大廳可容納9000人,其中1500人坐席前設有講臺,講臺后面置放三座雕像,左、右雕像是國王路易十三及路易十四,兩人目光齊望向中央圣母哀子像(Pieta),耶穌橫臥于圣母膝上,圣母神情十分哀傷。</p> <p class="ql-block">院內擺置很多的壁畫、雕塑、圣像,因此前來觀覽的游客絡繹不絕。廳內的大管風琴也很有名,共有6000根音管,音色渾厚響亮,特別適合奏圣歌和悲壯的樂曲。</p> <p class="ql-block">要享受獨自一人片刻的寧靜,不妨上去圣母院第三層樓,也就是最頂層,雨果筆下的鐘樓。教堂正廳頂部的南鐘樓有一口重達13噸的大鐘,敲擊時鐘聲洪亮,全城可聞據說在這座鐘鑄造的材料中加入的金銀均來自巴黎虔誠的女信徒的奉獻。</p> <p class="ql-block">北側鐘樓則有一個387級的階梯。從鐘樓可以俯瞰巴黎如詩畫般的美景,有歐洲古典及現代感的建筑物,欣賞塞納河上風光,一艘艘觀光船載著游客穿梭游駛于塞納河。</p> <p class="ql-block">這個地下考古墓室收集了從羅馬時代開始的這個城市的遺跡,從巴黎圣母院前面一個不惹眼的樓梯就可以進入。每年都會有很多游客來觀賞這個著名的哥特式大教堂,但是如果下到地下墓室,你永遠都不會覺得自己是在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之一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內有件寶物,是木刻圣經故事《天庫》。</p> <p class="ql-block">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創作有巴黎圣母院同名長篇小說,對圣母院寫有詩意的描繪,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腸,先愛后恨,迫害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舍身。</p> <p class="ql-block">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欲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舍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兴市|
祁连县|
泸西县|
东源县|
乌兰县|
集贤县|
遂平县|
吴忠市|
彭阳县|
赞皇县|
工布江达县|
股票|
乌拉特后旗|
灵宝市|
宁南县|
尉犁县|
海淀区|
台安县|
明光市|
玉溪市|
建水县|
田林县|
潜江市|
冕宁县|
余干县|
松江区|
喀喇沁旗|
怀安县|
哈巴河县|
布尔津县|
四川省|
微山县|
克东县|
乡宁县|
梁河县|
衡山县|
句容市|
巴马|
旬邑县|
灵山县|
仪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