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四月的南粵大地,已然浸潤在溫熱的季風里。我從廣東河源啟程,懷揣著對紅色歷史的崇敬與對彩云之南的無限向往,奔赴一場跨越山河的文學之約。4月20日,來自天南海北的200余位文友齊聚賓川,共同拉開“紀念紅軍長征過賓川89周年紅色詩歌朗誦會·暨采風活動”的帷幕,隨后,我們又踏上了為期十天的創(chuàng)作采風之旅,足跡遍布賓川、昆明、大理與麗江,這一路,歷史與詩意交織成絢爛的長卷,每一步足跡都鐫刻著震撼與感動,每一處風景都訴說著歲月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一、賓川:長征路上的紅色史詩</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當賓川的陽光溫柔地灑落在肩頭,遠處雞足山云霧繚繞,似是為這片土地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雞足山,因山勢形似雞足而得名,是佛教禪宗的發(fā)源地之一,素有“雞足奇秀甲天下”“靈山佛都、旅游勝地”等美譽。早在唐代,這里便成為佛教圣地,迦葉尊者在此守衣入定,等待彌勒佛的降生,無數(shù)高僧大德在此修行,留下了眾多珍貴的佛教文化遺跡。如今,它不僅是宗教圣地,更是自然與人文交融的瑰寶,山間古剎鐘聲悠揚,與鳥鳴、風聲共同譜寫出一曲寧靜悠遠的樂章。</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活動首日,“紀念紅軍長征過賓川89周年紅色詩歌朗誦會”在莊嚴的氛圍中開啟。會場內(nèi),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友們飽含深情,用聲音重現(xiàn)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當《七律·長征》的激昂朗誦聲響起,時光仿佛倒流至1936年的春天。當時,紅二、六軍團為擺脫敵軍圍追堵截,轉(zhuǎn)戰(zhàn)至賓川。面對賓川城堅固的城墻,紅軍戰(zhàn)士們機智勇敢,與敵人展開激烈戰(zhàn)斗。最終,紅軍成功攻克賓川城,打開了西進的通道。這場戰(zhàn)斗,不僅展現(xiàn)了紅軍的英勇無畏,更體現(xiàn)了他們的智慧與謀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朗誦會結(jié)束后,我們踏上重走長征路的征程。沿著蜿蜒崎嶇的山間小道前行,腳下的每一塊石頭、路旁的每一株草木,似乎都在訴說著當年的故事。賓川的地形復雜,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對于行軍的紅軍來說,每一步都充滿艱難險阻。然而,戰(zhàn)士們憑借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難。途中,向?qū)еv述著那些感人至深的細節(jié):為躲避敵軍,戰(zhàn)士們?nèi)找辜娉蹋I了啃一口冰冷的干糧,渴了就捧一掬山間清泉;在與敵人的殊死搏斗中,他們毫不退縮,用血肉之軀筑起革命的鋼鐵長城。</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行至紅軍長征過大理陳列館,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一張張泛黃的照片,無聲地訴說著那段崢嶸歲月。銹跡斑斑的步槍,曾陪伴戰(zhàn)士們沖鋒陷陣;磨破的草鞋,見證了無數(shù)艱難的跋涉;寫滿字跡的筆記本,記錄著戰(zhàn)士們的理想與信念。這些展品背后,都有著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其中,一封戰(zhàn)士寫給親人的家書尤為令人動容。信中,戰(zhàn)士表達了對家人的思念,更堅定地表示要為革命事業(yè)奮斗到底,直至勝利。這封家書,讓我們看到了紅軍戰(zhàn)士鐵骨錚錚背后的柔情,也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他們的家國情懷。</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賓川的百姓至今仍傳頌著紅軍的恩情。當?shù)乩先嘶貞涀孑呏v述:紅軍路過村莊時,秋毫無犯,還主動幫助百姓干農(nóng)活、治病救人。臨走時,戰(zhàn)士們把僅有的糧食分給村民,村民們則冒著生命危險為紅軍帶路、提供掩護。這種軍民魚水情,在賓川這片土地上代代相傳,成為了最動人的篇章。在采風過程中,我們走進當?shù)匦W,為孩子們講述長征故事。孩子們清澈的眼睛里閃爍著崇敬的光芒,稚嫩的臉龐上滿是對英雄的向往。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長征精神正在新一代的心中生根發(fā)芽,傳承不息。</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賓川的美食同樣令人難以忘懷。賓川海稍魚,是當?shù)貥O具特色的一道佳肴。海稍魚選用洱海特產(chǎn)的鮮魚,以獨特的烹飪方式制作而成。魚肉鮮嫩爽滑,湯汁濃郁醇厚,融合了辣椒的香辣、花椒的麻香以及各種香料的獨特風味。品嘗一口,魚肉的鮮美在舌尖綻放,湯汁的醇厚縈繞口中,令人回味無窮。這道菜不僅是賓川美食的代表,更承載著當?shù)匕傩諏γ篮蒙畹南蛲蛯h方客人的熱情。此外,賓川的烤乳扇也別具風味。乳扇是用牛奶制成的特色乳制品,經(jīng)過炭火烤制,外皮酥脆,內(nèi)里柔軟,散發(fā)著濃郁的奶香。再配上玫瑰醬或白糖,香甜可口,是賓川街頭常見的美味小吃。</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二、昆明:春城的詩意與煙火</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結(jié)束賓川的紅色之旅,我們馬不停蹄地奔赴昆明,這座素有“春城”美譽的城市,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人文氣息,熱情地迎接我們的到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滇池,作為昆明的“母親湖”,是我們采風的第一站。滇池亦稱昆明湖、昆明池,是中國第六大淡水湖,有著“高原明珠”的美譽。站在湖畔,極目遠眺,湖水浩渺無垠,與藍天相接,仿佛一幅巨大的水墨畫卷在眼前展開。每年冬季,成千上萬只紅嘴鷗從遙遠的西伯利亞飛來,在這里棲息過冬。此時正值四月,雖已過了紅嘴鷗大規(guī)模停留的季節(jié),但仍有不少紅嘴鷗在水面上盤旋飛翔,時而俯沖掠過水面,時而在空中翱翔,為平靜的湖面增添了幾分靈動與生機。微風拂過,湖水泛起層層漣漪,陽光灑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宛如無數(shù)顆璀璨的寶石在閃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沿著滇池畔漫步,感受著清新的空氣,聽著海鷗的鳴叫,身心仿佛都得到了徹底的放松。岸邊的垂柳依依,隨風搖曳,與遠處的西山龍門相映成趣。西山龍門是昆明的著名景點,位于西山羅漢山懸崖峭壁上,是一組雕刻精美的石窟藝術(shù)。相傳,西山龍門是由一位名叫吳來清的石匠,歷時14年,一錘一鑿精心雕琢而成。石窟內(nèi)的佛像、神像栩栩如生,雕刻技藝精湛絕倫,展現(xiàn)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和堅韌不拔的精神。登上西山龍門,俯瞰滇池和昆明城,美景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人類的智慧創(chuàng)造。</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走進云南民族村,仿佛踏入了一個民族文化的大觀園。云南是中國少數(shù)民族最多的省份,這里集中展示了云南25個少數(shù)民族的建筑、服飾、風俗和生活方式。白族的“三坊一照壁”,以其獨特的建筑布局和精美的雕刻彩繪而聞名。“三坊一照壁”由三幢房屋和一面照壁組成,照壁上通常繪有山水、花鳥等圖案,寓意吉祥美好。彝族的土掌房,是一種獨特的民居建筑,采用泥土筑墻,屋頂平坦,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傣族的竹樓,以竹子為主要建筑材料,造型美觀,通風透氣,適應了當?shù)貪駸岬臍夂驐l件。</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每一座建筑都獨具特色,承載著不同民族的歷史與文化。身著民族服飾的村民們熱情好客,邀請我們品嘗他們的特色美食,觀看精彩的民族歌舞表演。在哈尼族的寨子里,我們品嘗了香甜的紫米粑粑。紫米粑粑選用哈尼族特有的紫米制作而成,口感軟糯,香甜可口,還帶有淡淡的米香。在納西族的院落中,聆聽了悠揚的東巴古樂。東巴古樂被譽為“音樂活化石”,融合了納西族的民間音樂、宗教音樂和宮廷音樂,其旋律古樸典雅,演奏樂器獨特,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在佤族的廣場上,與村民們一起圍著篝火載歌載舞。佤族舞蹈熱情奔放,充滿力量,展現(xiàn)了佤族人民的豪邁與熱情。這一刻,我們不再是游客,而是融入了這片土地,感受著各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昆明的老街巷同樣充滿韻味。漫步在官渡古鎮(zhèn)的青石板路上,古色古香的建筑、斑駁的墻壁、精美的雕刻,都在訴說著這座古鎮(zhèn)的滄桑歷史。官渡古鎮(zhèn)始建于唐代,是古滇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也是昆明地區(qū)著名的歷史文化古鎮(zhèn)。這里曾是古滇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留下了眾多珍貴的歷史遺跡。金剛座寶塔、妙湛寺、法定寺等古建筑,風格獨特,建筑工藝精湛,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shù)價值。</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街邊的小店琳瑯滿目,有售賣傳統(tǒng)手工藝品的,有經(jīng)營特色小吃的。一碗熱氣騰騰的小鍋米線,是昆明人最愛的美食之一。小鍋米線以其獨特的烹飪方式而得名,用小鍋現(xiàn)煮現(xiàn)賣,湯汁濃郁,米線爽滑筋道,配上鮮嫩的肉片、豆芽、韭菜等配菜,味道鮮美無比。一個金黃酥脆的官渡粑粑,散發(fā)著麥香和芝麻的香氣,咬上一口,滿嘴留香。官渡粑粑有甜、咸兩種口味,甜的內(nèi)餡是玫瑰糖,香甜軟糯;咸的內(nèi)餡是豆沙和花生碎,酥脆可口。在街角的茶館里,坐下來泡一壺普洱茶,聽著老人們講述昆明的往事,感受著這座城市悠閑愜意的生活節(jié)奏。普洱茶是云南特產(chǎn),具有獨特的陳香和醇厚口感,常飲普洱茶,不僅可以消食解膩,還具有養(yǎng)生保健的功效。</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走進云南省博物館,仿佛開啟了一場穿越時空的云南歷史文化之旅。館內(nèi)文物多達二十多萬件,戰(zhàn)國青銅牛虎銅案造型獨特,以大牛為主體,牛背上立著小虎,展現(xiàn)了古滇國精湛的青銅鑄造工藝和獨特的審美觀念;大理國時期的銀背光金阿嵯耶觀音立像,工藝精美,觀音面容慈祥,散發(fā)著神圣的氣息,是研究大理國佛教文化的珍貴文物。在這里,我們還看到了宋代郭熙《溪山行旅圖軸》、元代黃公望《剡溪訪戴圖軸》、明代嵌寶金冠等國寶級文物,它們靜靜陳列在展柜中,卻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輝煌與故事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三、大理:風花雪月的詩意篇章</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告別昆明,我們來到了充滿浪漫與詩意的大理。一下車,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風花雪月的氣息。</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大理古城是大理的靈魂所在,這座始建于明朝洪武15年的古城,歷經(jīng)歲月洗禮,依然保留著古樸的韻味。城中方正的布局,縱橫交錯的街巷,就像一座活著的歷史迷宮。走在古城的青石板路上,街邊的店鋪琳瑯滿目,有售賣精美的白族手工藝品的,如精致的扎染布,那絢麗的色彩和獨特的圖案,都是白族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還有擺滿各種特色小吃的攤位,乳扇在炭火上烤得滋滋冒油,散發(fā)著誘人的奶香;喜洲粑粑有甜有咸,外皮酥脆,內(nèi)餡軟糯,咬上一口,滿滿的幸福感。古城內(nèi)的五華樓,曾是南詔王宴請貴賓的地方,如今雖已不見當年的盛宴,但那巍峨的建筑依然能讓人想象到曾經(jīng)的輝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蒼山洱海,是大理最壯麗的自然景觀。蒼山十九峰連綿起伏,山頂終年積雪不化,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著銀色的光芒。沿著蒼山的步道緩緩而上,山間的植被郁郁蔥蔥,各種珍稀的植物在這里肆意生長。山中有許多清澈的溪流和幽靜的潭水,如洗馬潭,傳說中是南詔國王洗馬的地方,潭水碧綠如玉,倒映著周圍的山峰和樹木,宛如仙境一般。洱海則像一面巨大的鏡子,鑲嵌在大理的大地上。沿著洱海生態(tài)廊道騎行,微風拂面,湖水波光粼粼,遠處的蒼山與藍天白云倒映在水中,水天相接,美不勝收。在龍龕碼頭,我們靜靜等待日出,當?shù)谝豢|陽光灑在洱海上,整個湖面被染成了金色,如夢如幻;磻溪S灣是拍照的絕佳地點,租一輛裝飾著鮮花的自行車,沿著海岸線騎行,留下最美的青春影像;雙廊古鎮(zhèn)則是欣賞洱海風光的好去處,這里有許多臨海而建的客棧和咖啡館,找一個安靜的角落坐下,點一杯咖啡,看著洱海的美景,感受著時光的緩慢流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的地標性建筑,也是中國著名的佛塔。主塔千尋塔高近70米,為16層密檐磚塔,氣勢恢宏;兩旁的小塔各為10層,高約42米,三座塔呈鼎立之勢,相互映襯,莊嚴肅穆。走進崇圣寺,香煙裊裊,佛音陣陣,讓人的心靈瞬間得到了寧靜。這里不僅是佛教信徒朝拜的圣地,也是游客了解大理佛教文化的重要窗口。</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喜洲古鎮(zhèn)充滿了濃郁的白族風情。古鎮(zhèn)中的白族民居建筑群保存完好,建筑上精美的木雕、石雕、彩繪,無不展示著白族人民的藝術(shù)才華。春季,古鎮(zhèn)周邊的田野里油菜花金黃一片,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夏天,綠油油的稻田在微風中泛起層層漣漪,仿佛綠色的波浪。在古鎮(zhèn)的集市上,各種特色小吃和手工藝品讓人目不暇接,品嘗一口地道的喜洲粑粑,感受著麥香與餡料的完美融合,那是屬于喜洲的獨特味道。</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四、麗江:古城遺夢與雪山壯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從大理出發(fā),我們來到了神秘而迷人的麗江。</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麗江古城是一座沒有城墻的古城,相傳是因為麗江世襲土司姓木,筑城勢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走進古城,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茶馬古道。腳下是被歲月打磨得光滑的五花石路面,每一塊石頭都承載著歷史的記憶。街邊的建筑融合了納西、白、藏等多民族的建筑風格,飛檐斗拱、雕梁畫棟,精美絕倫。房屋與潺潺的流水相依相伴,形成了“家家門前繞水流,戶戶屋后垂楊柳”的獨特景觀,讓人不禁聯(lián)想到“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意境,也難怪麗江會被稱作“高原姑蘇”。</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古城的心臟——四方街,曾經(jīng)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交易場所,南來北往的馬幫在這里停歇、交易,帶來了各地的貨物和文化。如今,雖然馬幫的鈴聲已漸漸遠去,但四方街依舊是古城最繁華的所在。街道兩旁店鋪林立,琳瑯滿目的商品讓人目不暇接,有精美的東巴木雕,那些木雕造型各異,栩栩如生,每一件都蘊含著東巴文化的神秘內(nèi)涵;絢麗的納西刺繡,用五彩的絲線繡出各種美麗的圖案,展現(xiàn)了納西族婦女的心靈手巧;古樸的銀飾,散發(fā)著柔和的光澤,款式獨特,充滿了民族風情。在這里,我舉起相機,將光圈調(diào)至f/2.8,快門速度設(shè)置為1/125秒,以獲得淺景深,突出拍攝主體,虛化背景中的人群和店鋪,捕捉下那些手工藝品精致的細節(jié),它們在陽光下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輝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沿著四方街旁的小道蜿蜒而上,便來到了木府。木府是麗江木氏土司當年的府邸,建筑氣勢恢宏,莊重典雅,有“北有故宮,南有木府”的美譽。走進木府,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土司王朝,玉溝縱橫,活水長流的布局,體現(xiàn)了納西族人民的風水觀念和對自然的尊崇。府內(nèi)的建筑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從議事廳到萬卷樓,從護法殿到光碧樓,每一處建筑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在拍攝木府時,為了展現(xiàn)其宏偉的氣勢,我選擇了低角度仰拍,將相機的感光度調(diào)整為ISO100,以保證畫面的細膩度,利用廣角鏡頭收納更多的建筑元素和天空,使照片更具視覺沖擊力。站在木府的庭院中,我仿佛看到了當年木氏土司在這里運籌帷幄,統(tǒng)領(lǐng)一方的場景,感受到了那個時代的風云變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玉龍雪山是納西人的神山,也是麗江最壯麗的自然景觀。它由13座連綿不絕的山峰組成,宛如一條巨龍騰越飛舞,氣勢磅礴。乘坐纜車緩緩而上,周圍的景色逐漸從郁郁蔥蔥的山林變成了白雪皚皚的冰川。山上的氣溫很低,空氣也變得稀薄,但眼前的美景讓我忘卻了一切不適。站在山頂,俯瞰著四周的雪山和云海,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偉大和人類的渺小。為了拍攝到玉龍雪山的壯美景色,我提前做好了準備,攜帶了保暖衣物、氧氣瓶和充足的相機電池。在拍攝時,由于光線強烈,我使用了偏振鏡來減少反光,增強畫面的色彩飽和度。調(diào)整好參數(shù)后,我拍攝了一系列雪山的全景和特寫照片,希望能夠?qū)⒂颀堁┥降男蹅邀愑肋h定格在畫面中。</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五、文化碰撞與心靈觸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在這十天的采風活動中,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友們相互交流、學習,碰撞出了無數(shù)思想的火花。每天晚上,我們都會圍坐在一起,分享當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有人用詩歌描繪賓川的紅色歷史,有人用散文記錄昆明的美景與人文,有人用小說構(gòu)思大理的浪漫故事,有人用攝影作品展現(xiàn)麗江的神秘風情。大家暢所欲言,從文學創(chuàng)作技巧到人生感悟,從地域文化差異到共同的精神追求,交流的話題豐富多彩。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僅學到了許多寶貴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還結(jié)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紅色歷史與春城文化、大理的風花雪月、麗江的古城遺夢相互交融,給我?guī)砹饲八从械男撵`觸動。在賓川,長征精神讓我深刻體會到信仰的力量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在昆明,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悠閑的生活氛圍,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多彩與美好;在大理,風花雪月的詩意與浪漫,讓我領(lǐng)略到生活的溫柔與細膩;在麗江,古老的古城和壯麗的雪山,讓我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和大自然的神奇。這種歷史與現(xiàn)實、自然與人文的碰撞,讓我對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意。</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當今時代,我們生活在一個快速發(fā)展的社會中,面臨著各種挑戰(zhàn)和機遇。長征精神所蘊含的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團結(jié)協(xié)作等品質(zhì),依然是我們戰(zhàn)勝困難、實現(xiàn)夢想的強大精神動力。而云南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大理的風花雪月、麗江的古城雪山,也提醒著我們要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傳承和弘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讓不同文化在交流互鑒中共同發(fā)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在大理,白族的扎染技藝不僅僅是一塊布的藝術(shù),更是白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表達。那些靛藍色的花紋,如同洱海的波濤,在歲月中流淌;喜洲的白族民居,每一處飛檐、每一幅彩繪,都在無聲訴說著家族的故事與傳統(tǒng)的堅守。麗江古城里,東巴文字像一個個跳動的精靈,記錄著納西族千年的智慧;玉龍雪山下,納西人對自然的敬畏,更是給我們上了一堂深刻的生態(tài)保護課。</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這些文化與精神,不應只停留在歷史的長河中,更應在當代社會煥發(fā)新的生機。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賓川的紅色旅游、昆明的民族風情體驗、大理的風花雪月之旅、麗江的古城文化探秘,都是將傳統(tǒng)文化轉(zhuǎn)化為時代價值的生動實踐。它們不僅吸引著八方游客,更讓年輕一代在游覽中了解歷史、熱愛文化,讓長征精神、民族精神得以薪火相傳。</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當采風活動接近尾聲,即將踏上返程的那一刻,心中滿是不舍。回望滇西大地,賓川的紅色記憶依然鮮活,昆明的民族風情絢麗多姿,大理的風花雪月浪漫迷人,麗江的古城雪山神秘壯美。這十天的旅程,不僅是一次創(chuàng)作采風,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和精神的升華。我相信,這段難忘的經(jīng)歷,將會成為我創(chuàng)作的源泉和動力,激勵我用文字去記錄更多的美好與感動,傳承紅色精神,弘揚優(yōu)秀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云南這片充滿魅力的土地,感受歷史與文化的力量。</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帶著滿滿的收獲和眷戀,我離開了彩云之南。但滇西的長歌,將永遠在我心中回蕩,指引著我在文學創(chuàng)作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為時代而歌,為人民而寫。我期待著未來能再次踏上這片土地,去發(fā)現(xiàn)更多的故事,續(xù)寫與云南的不解之緣。</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市|
积石山|
库伦旗|
大田县|
崇信县|
青岛市|
葫芦岛市|
平塘县|
庆安县|
东海县|
彰化县|
衡山县|
噶尔县|
宣化县|
漳平市|
荣昌县|
彭阳县|
广宗县|
嘉兴市|
临朐县|
南靖县|
彭阳县|
固阳县|
瑞安市|
汝城县|
会理县|
合阳县|
庆阳市|
静宁县|
长顺县|
澄迈县|
姚安县|
西安市|
轮台县|
石景山区|
呼图壁县|
枣阳市|
海宁市|
山东|
会宁县|
林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