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河南省開封市——歷史悠久,夏朝國都老丘(開封),戰國時期的魏,五代時期的梁、晉、漢、周,其后的宋、金等王朝均建都于此,人稱“八朝古都”。開封置府始于五代,作為都城的開封府,當時稱為“京府”,亦稱“東都開封府”或“東京開封府”。元、明、清三代,開封降為省城,亦置開封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開封府”為北宋時期天下首府,威名馳譽天下,包龍圖扶正祛邪、剛直不阿、美名傳于古今。一曲“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令人蕩氣回腸,引起幾多瑕思神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重建的“開封府”,位于開封包公湖東湖北岸,2003年完工,占地60余畝,建筑面積1.36萬平方米,氣勢恢弘,巍峨壯觀,與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互呼應,同碧波蕩漾的三池湖水相映襯,形成了“東府西祠”,樓閣碧水的壯麗景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開封府,北宋時期的政治中心之一,包拯等歷史名臣曾在此任職,府內的建筑布局、陳列展示,展現出古代官衙的威嚴與公正,從中探尋古代政治制度的奧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開衙迎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演出位于府門廣場,是一個迎賓節目,衙役們從一陣陣威嚴、肅穆的鼓樂聲中,手持開道鑼、甩著響鞭、擎著旗子列隊從開封府而出,展示了宋朝府衙的威嚴、肅穆,以皇帝下旨的形式,頌揚了包公在位時的豐功偉績,而包公的出場亮相和演講將該劇推向了高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戒石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正廳院里豎立著一塊巨石,名為戒石銘。銘石的南面刻有三個大字:“公生明”,旨在提醒官員只有公正才能明察秋毫。而北面則刻有以下警示語:“爾奉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意在告誡官員要保持自身的廉潔。歷朝歷代所有當官的都能時刻牢記這十六字戒令,那該多好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本性孝順,以聰明才智聞名,智判盜割牛舌案。后來他被任命為端州的監察御史。他歷任京東、陜西、河北的轉運使,最后成為戶部的副使。他還先后擔任了瀛州、揚州、廬州、池州等地的知府,后來調任江寧府。在嘉祐二年三月(1057年),他被任命為龍圖閣直學士,同時負責管理開封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府衙文化區:以正廳(大堂)為核心,正中懸掛“正大光明”匾額,包拯曾在此審案,中央陳列“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仿制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清心樓:景區最高建筑,外四層內七層,名字取自包拯生前所寫的一首言志詩:“治本要清心,身謀必直道。一層立有5.8噸青銅包公像,東墻刻有包拯《戒廉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潛龍宮:宋太宗、宋真宗、宋欽宗三位皇帝登基前曾任開封府尹,殿內供奉其塑像及生平事跡展,后院還有象征皇權的“九龍壁”浮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梅花堂:包拯為處理積案,破例開府衙后門,允許百姓隨時申冤,堂內還原其深夜閱卷場景,院內植有百年臘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府司西獄:實景還原了低矮牢房、流沙墻、死牢刑具等,展示宋代司法制度,號稱“比歐洲早500年”,囚犯關押最長40天,此處僅為臨時拘留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開封府城門上的警句:勵精圖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開封古城墻:古馬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梁城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安遠門(車拍)</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結束語:</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再見了開封!再見了洛陽!再見了河南!這短短的幾天,我們從鄭州到洛陽再到開封,最后再回到鄭州坐火車回上海。河南這幾個城市幾個景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難以磨滅的影響:一院(博物院)、一窟(龍門石窟)、一園(牡丹園)、一山(老君山)、二寺(白馬寺、少林寺)、一城(武俠城)、一府(開封府)。古都、神都、第一古剎、第一禪宗、第一道庭、第一石窟,名不虛傳,深切領會了沉甸甸的歷史厚重感。這些地方就像一把把鑰匙,為我們打開了通往歷史、文化與自然深處的大門,帶來了無數觸動與感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踏入河南博物院,就仿佛一頭扎進了歷史的浩瀚海洋。這里的文物跨越千年時空,從遠古的石器到商周的青銅器,從精美的陶瓷到典雅的書畫,每一件都承載著厚重的文化記憶。它們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中華民族智慧與創造力的結晶。站在展柜前,仿佛能看到古代工匠們專注而堅毅的神情,感受到他們對技藝的執著與熱愛。在這個充滿歷史氣息的空間里,深刻體會到了中原文化在中華文明發展進程中的核心地位和深遠影響,也更加珍視我們民族的文化瑰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來到被譽為“中國佛教祖庭”的白馬寺,這座古老的寺廟處處彌漫著濃郁的佛教氛圍。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在訴說著千年的佛教故事。漫步其中,那莊嚴肅穆的建筑、慈悲祥和的佛像以及裊裊升起的香火,讓內心瞬間變得寧靜而平和。在這里,我們不僅領略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還感受到了不同文化之間交流融合的魅力。同時,也為商業化對寺廟帶來的影響感到一絲惋惜,真心希望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能在現代社會中保持它的清凈與神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當“天下武功出少林”的嵩山少林寺出現在眼前,古樸的建筑、靜謐的環境,空氣中都彌漫著淡淡的禪意。寺內武僧們精彩絕倫的武術表演,每一招每一式都剛勁有力,讓人深刻感受到少林功夫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在這里,禪與武完美融合,僧侶們通過習武修身養性,達到內外合一的境界。這不僅是對中華武術的傳承,更是一種對生活態度和精神境界的追求,明白了堅持、毅力和專注的重要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登上老君山,被眼前的自然美景深深震撼。山峰巍峨聳立,云霧繚繞其間,仿佛一幅大氣磅礴的山水畫卷。站在山頂極目遠眺,連綿的群山、浩瀚的云海盡收眼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我們對自然充滿敬畏。老君山作為道教圣地,還擁有豐富的道教文化遺產。在游覽過程中,我們了解到許多關于老子的故事和道教的教義,進一步領悟到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一趟旅程,是一次知識的汲取,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更是一次對中華文化的深度探尋。這些景點各具特色又相互關聯,共同構成了河南獨特而迷人的文化景觀。它們讓我們更加了解我們民族的過去,也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激勵在生活中傳承和弘揚這些優秀的文化傳統 。</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华县|
二手房|
旬邑县|
江西省|
论坛|
巩义市|
隆尧县|
抚远县|
武汉市|
五峰|
德保县|
拉萨市|
平南县|
水富县|
凤庆县|
尼玛县|
黄山市|
友谊县|
呼玛县|
呼伦贝尔市|
阳西县|
三亚市|
宜昌市|
金溪县|
勃利县|
同仁县|
关岭|
庆阳市|
贵定县|
延津县|
信丰县|
肃宁县|
武山县|
鹤庆县|
余江县|
苏尼特左旗|
浮山县|
两当县|
安阳县|
普兰店市|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