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臨江仙》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謝新恩》、《雁后歸》、《畫屏春》、《鴛鴦夢》、《玉連環》、《采蓮回》、《瑞鶴仙令》、《庭院深深》等等。此調唱時音節需流麗諧婉,聲情掩抑。代表作有宋蘇軾《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宋李清照《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明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等。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明 楊慎<br>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br>是非成敗轉頭空。<br>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br>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br>一壺濁酒喜相逢。<br>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宋 蘇軾<br>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br>家童鼻息已雷鳴。<br>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br>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br>夜闌風靜縠紋平。<br>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五代 李煜<br>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br>子規啼月小樓西,<br>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br>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br>爐香閑裊鳳凰兒,<br>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宋 晏幾道<br>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br>去年春恨卻來時。<br>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br>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br>琵琶弦上說相思。<br>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臨江仙·送錢穆父》宋 蘇軾<br>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br>依然一笑作春溫。<br>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br>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云。<br>尊前不用翠眉顰。<br>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臨江仙·寒柳》清 納蘭性德<br>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br>疏疏一樹五更寒。<br>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br>最是繁絲搖落后,轉教人憶春山。<br>湔裙夢斷續應難。<br>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宋 陳與義<br>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br>長溝流月去無聲。<br>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br>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br>閑登小閣看新晴。<br>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臨江仙·梅》宋 李清照<br>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春遲。<br>為誰憔悴損芳姿。<br>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br>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br>濃香吹盡有誰知。<br>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br> 《臨江仙·記得金鑾同唱第》宋 歐陽修<br>記得金鑾同唱第,春風上國繁華。<div>如今薄宦老天涯。</div><div>十年岐路,空負曲江花。<br>聞說閬山通閬苑,樓高不見君家。</div><div>孤城寒日等閑斜。</div><div>離愁難盡,紅樹遠連霞。</div> 《臨江仙·斗草階前初見》宋 晏幾道<br>斗草階前初見,穿針樓上曾逢。<div>羅裙香露玉釵風。</div><div>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br>流水便隨春遠,行云終與誰同。</div><div>酒醒長恨錦屏空。</div><div>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div> 《臨江仙》調唱時音節流麗諧婉,聲情掩抑。至今影響最大的《臨江仙》,是明代才子楊慎所作《廿一史彈詞》的第三段《說秦漢》的開場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毛宗崗父子評刻《三國演義》時被放在卷首,后被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片頭曲歌詞所引用。<div><br></div><div><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渝北区|
桐梓县|
普兰县|
宁远县|
平昌县|
松江区|
连云港市|
米易县|
丰宁|
靖西县|
东光县|
潞西市|
五大连池市|
皮山县|
扎赉特旗|
金乡县|
页游|
依兰县|
衡山县|
小金县|
蓝田县|
拜城县|
会东县|
湾仔区|
科技|
游戏|
锡林郭勒盟|
阳西县|
林芝县|
花垣县|
溆浦县|
乐安县|
安远县|
宜黄县|
翁牛特旗|
南丹县|
龙泉市|
蚌埠市|
威宁|
富平县|
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