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建水,在云南的古城中因守舊而鶴立雞群,以致今天在云南,人們要證實曾經存在過一個雕欄玉砌的世界,要找回那些傳統的建筑、手藝、生活方式、人情味、口味,只有去建水……</p><p class="ql-block"> 12日,我們從元陽的阿者科下山一路疾行,這天是元陽的潑水節,快到縣城時路上小車擁擠的幾乎要堵塞交通,交警在不斷的疏通叫停車輛不讓進城,看見我們的車輛一直前行,立馬有交警上前阻止,待我們說明是要上高速去建水才放行。</p> <p class="ql-block"> 下午2點20分終于到達建水預定的“23美學湖畔度假酒店”,服務生已經在等候了,辦入住還每人送了兩個紫陶杯,熱心地幫我們把行李提上二樓。酒店設施太滿意了,透過房間的窗戶就能看見桂湖,視線非常開闊,古城的東城門也能目測到,太滿意了??。</p> <p class="ql-block"> 小張得知我們還沒有吃飯,推薦我們到古城附近的馬市街回民開的“清真好吃店”,價格便宜公道。這個時候已經過了中午的飯點,店里的伙計還是很快就給我們上菜,并送上一大碗紅糖粥,看我們喜歡又送來兩碗,哎呀,一到建水就盡遇上熱心人啦。</p> <p class="ql-block"> 從馬市街出來右轉就到了東門,也就是現在看到的迎暉門。</p><p class="ql-block"> 朝陽樓,是建水古城的地標,坐西朝東,有三層城樓,城樓正面是清代書法家石屏人涂日卓書寫的“雄鎮東南”四個大字,體現古城當年的威嚴與榮光,背面是拓印的唐代著名書法家張旭的狂草“飛霞流云”,使朝陽樓威武雄壯之中又增添了瀟灑飄逸的靈性。</p><p class="ql-block"> 朝陽樓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比北京的天安門還早28年。建水當地人說,建朝陽門的是師傅,建天安門的是徒弟??。</p> <p class="ql-block"> 哇,城樓下正有當地人在歡歌跳舞,四小姐很快的融入進去了??</p> <p class="ql-block"> 建水,舊稱臨安。臨安本是杭州,那個中國天堂的舊稱。云南建水這個臨安是明代命名的。建水不僅承襲了美名,也讓江南千年的文化積韻在邊地古城落地傳承。古有"文獻名邦"、"滇南鄒魯"之譽,與昆明、大理鼎足而立,為滇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曾歷七個世紀而不衰。</p><p class="ql-block"> 建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唐元和年間(806—820年),南詔國在此筑“惠歷”城,距今有1200余年建城史,“惠歷”是少數民族語言,意為“大海子”,漢語譯為“建水”。由此可見,這座城市的最大特色就是“水”。</p> <p class="ql-block"> 建水古井之多,不需要刻意尋找,不經意就會遇到。以往我們看到的古井,大多都是單眼居多,或圓或方。但是像建水古城,有單眼井,雙胞井,三眼井,四眼井,十二眼井……如此之多的形態,著實少見。<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井繩在青石上磨出的凹痕,呈現著這座古城依然還在用最古老的方式,講述關于水、人與時間的永恒故事。在這里,每一口深井都是時光的瞳孔,倒映著千年文脈與市井煙火的纏綿,那是建水人世世代代割舍不掉的古井情懷 。</span></p> <p class="ql-block"> 這些古井不僅是水源,更是建水豆腐的靈魂。古井水含特殊礦物質,與黃豆相遇便成就了建水豆腐的傳奇——無需石膏鹵水,天然點化的豆腐,肌理如云,經炭火烘烤后,外焦里嫩,蘸上井水調制的腐乳辣碟,是刻在味蕾上的鄉愁。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曾經的國營臨安飯店,拿著餐券窗口排隊打餐,舊建筑下,現代商業元素已然讓這個現在的國營飯店登上了央視的舞臺。</p> <p class="ql-block"> 朱家花園的名氣大到來建水的人,除了朝陽門就是這座清末鄉紳朱渭卿兄弟的豪宅了。</p> <p class="ql-block"> 這座滇南小城是一座有聲音的城市…… 腳踩在透著歲月光澤的青石板街,會有咯噔咯噔的聲響。汽車開過去,會有石板的哐嘡聲。商販很多,很少叫賣聲,卻也有洶涌的客流。</p> <p class="ql-block"> 走,去文廟看看……</p> <p class="ql-block"> 建水文廟始建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已有700多年的歷史。經歷代多次擴建增修,占地面積已達114畝,其現存規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僅次于山東曲阜孔廟和北京孔廟,在全國的大型文廟中名列前茅。</p> <p class="ql-block"> 建水文廟完全依曲阜孔廟的風格規制建造,采用南北中軸線對稱的宮殿式,東西兩側對稱還布置多個單體建筑。</p> <p class="ql-block"> 洙泗淵源坊,位于半月形唇臺的中心,背面鐫刻“萬世宗師”。“洙泗” 指的是孔子家鄉的兩條河“洙水”和“泗水”,孔子便出生在這兩條河的交匯處,“洙泗淵源”的含義是儒家學說源遠流長。這座牌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為典型的五開間三門道古牌樓建筑,木石結構,通面闊23.7米,進深7.7米,高9米,面積180平方米。巨大石雕龍、麟、獅、象拱衛牌坊。石雕坐于獸頭之上,頭頂檐柱。整座牌坊用材考究,斗拱精巧。</p> <p class="ql-block"> 六進式的院落,以“洙泗淵源”牌坊為分割線,南面是學海,北面就是主建筑群。整個古建筑群宏偉壯麗,結構嚴謹,給人以莊嚴肅穆之感,為建水這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極其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p> <p class="ql-block"> 牌坊前面的泮池,又被稱之為“學海”。泮池為橢圓形,有別于全國各地文廟中都是半圓形的泮池,占地面積達45畝,其規模之大,造型之特別均可謂全國之冠。從步入太和元氣坊之始,就能看到本該是官學標志的泮宮之池變成了湖水浩淼,碧波蕩漾的學海。這全國第二的氣勢便充分顯現了出來,再聯想到科舉時代建水的中榜考生雄踞云南省半數之多,便也不難理解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杏壇,相傳是孔子聚徒講學的場所。始建于元代,后毀壞。杏壇中有一塊明代天順年間的“孔圣弦頌圖”畫像碑。圖示孔子席地而坐撫琴授課,四個弟子肅立恭聽,碑文為宋高宗御題《孔子像贊》。此碑原是宋高宗贈予浙江衢州孔廟,元滅南宋后,此碑隨原國都“臨安”之名移至建水而傳入建水文廟。</p> <p class="ql-block"> 先師廟又稱為大成殿,是祭孔的正殿。</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正面,有22扇雕花屏門,玲瓏剔透,工藝精細,近百種翎毛花卉組成一幅幅寓意雋永的畫面,如“ 六龍捧月”、“喜鵲鬧梅”、“犀牛望月”等等,都是雕刻藝術的珍品。更為獨特的要數左右檐角的兩根石龍抱柱,它們都是用整塊巨石精心構思,采用浮雕與透雕相結合的藝術手法雕刻而成,技藝登峰造極,可謂南國無雙。</p> <p class="ql-block"> 六藝之“理樂射”??</p> <p class="ql-block"> 六藝之“御書數”??</p> <p class="ql-block"> 天色已暗,我們要離開文廟回酒店了。</p> <p class="ql-block"> 四小姐看到嘉禾客棧開心的不得了,她的網名是“嘉禾仙子”,在云南建水這樣一個偏遠的古城,有如此佳遇,真是巧合。</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臨,桂湖景色不錯。</p> <p class="ql-block"> 14世紀晚期,明朝廷“移中土大姓,以實云南”。二三十年間,數十萬移民背井離鄉,遷徙云南。這是一支由生活世界的行家里手、大師組成的隊伍,他們從中原、江南帶著各類種子、精致的手藝,依照宋元時形成的經典“營造法式”來建筑一個夢想中的天堂。建水城就這樣誕生了,彼時的它,名曰“臨安”——一個來自天堂的名字。如今,建水城已經年華老去,與它同時代興起的古城,大都煥然一新。而它卻在20世紀的城市化、大拆遷的洪流中如頑石般幸存,以致人們要證實曾經存在過一個“雕欄玉砌”的詩意世界,找回那些傳統的建筑樣式、生活方式,只有去建水。建水成了古典生活世界的活化石。</p><p class="ql-block"> 明天,我們將沿著小火車的路線游玩一天,晚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心县|
平利县|
安吉县|
陆河县|
潼南县|
长治县|
施秉县|
忻州市|
贞丰县|
辽源市|
婺源县|
灵川县|
林周县|
库尔勒市|
仁怀市|
高阳县|
玉环县|
兴仁县|
林周县|
宜君县|
金秀|
石台县|
宁津县|
灵川县|
珠海市|
浦北县|
铜川市|
东方市|
盐源县|
江门市|
大丰市|
无极县|
车险|
南华县|
宾阳县|
蕉岭县|
蓬莱市|
赣榆县|
成安县|
峨眉山市|
宜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