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逸之問——</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古人和今人腦子差不多,那為什么古人能創造宏大的智慧寶庫,如今人們還只是在吃老本,當今還有可能出現百家爭鳴蓬勃發展的新思想嗎?</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楊老師答——</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逸之好,思考很活躍,問題意識很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ut,我們一直在學習哲學,所以也要盡量嘗試用哲學工具打磨我們初步的”意見“,讓它更經得起推敲。比如你這里說的——古人能創造宏大的智慧寶庫,如今人們還只是在吃老本——顯然是太偏頗了,用常識想一下都不成立,那就沒法再從這個錯誤的、偏頗的結論里面繼續往下思考了。因為思考的前提是不成立的,問題也就變成了偽問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人確實”創造了宏大的智慧寶庫“,同時,古人跟我們現代人一毛一樣,也創造了他們力所能及的足量文化垃圾。只是因為古代技術條件不發達,無法像現代人那樣快速、有效、批量地”全民生產垃圾并迅速傳播“,在普遍文盲率95%以上的社會,絕大多數不識字的人,沒法填飽肚子的人,自然被排除在制造文化垃圾的隊伍之外。在這么糟糕的條件下,依然產生了足夠多的文化垃圾。但是,這些垃圾又被漫長的時間湮沒了、淘汰了。所以這就造成了——古人無比厲害,只創造經典的錯覺。那是因為,除了經典之外,能夠留存至今的東西就不多了。但是年代越靠近,留下來的垃圾越多,因為時間的清道夫還來不及清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至于我們現代人是否”只是在吃老本“,這個問題應該都不用想就有基本答案了吧。現代哲學、現代文學是怎么來的,電影怎么來的,AI對古人來說是無法想象的神話存在。我們不能把思考建立在這樣經不起基本推敲的前提之上啊[Facepalm])</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我們生活在當代的人,當然看到的是精華和糟粕并存的局面。這很正常。幾百年一千年過去,我們這個時代的天量文化垃圾又將被時間吞噬,徹底淘汰。一千年后的人類看待我們,估計也是這個感覺——21世紀的古人太牛啦,”創造了宏大的智慧寶庫“,他們咋那么厲害,那么精進呢,你看他們,一年時間就能讀完《道德經》和《莊子》,我們現代人都讀不懂啦,時間都浪費啦,bla bla……</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4/28</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如东县|
土默特右旗|
无极县|
陵水|
连江县|
雷州市|
临沭县|
安达市|
当雄县|
新丰县|
增城市|
安泽县|
麦盖提县|
略阳县|
巴彦县|
平阴县|
林芝县|
永清县|
崇明县|
济宁市|
乐都县|
宁南县|
郧西县|
金秀|
扶风县|
黑龙江省|
石柱|
即墨市|
治县。|
灵川县|
北安市|
玉林市|
云南省|
兴仁县|
黄骅市|
新乐市|
万盛区|
柞水县|
承德县|
大洼县|
邯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