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半工半讀知行合一 衛健戰線屢創佳績

袁昆華

<p class="ql-block"><b>江西《我們是共大人》編輯部公眾號錄用了我的文章,現轉載如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半工半讀知行合一 衛健戰線屢創佳績</b></p><p class="ql-block">原創 袁昆華 <b style="font-size:20px;">我們是共大人</b></p><p class="ql-block">2025年04月14日 07:51 江西</p><p class="ql-block">播音:8人</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袁昆華 </b></p><p class="ql-block">我出生于1951年6月,1968年初中畢業回鄉在老家萬埠公社務農。1970年初,我被推薦來到安義縣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就讀草醫草藥班。這也是安義縣共大“文革”中恢復招生的第一個班級,只有34位同學。我們大部分是來自農村的子弟,非常珍惜這樣的學習機會,大家刻苦努力,孜孜以求,不負韶華。我當了班長,選為班團支部書記、學校革委會委員(學生代表)、校團委副書記、校學生會主席。<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校期間我還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span></p> <p class="ql-block">1971年8月我<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出席江西省紀念毛主席“七·三0”指示十周年講用會</span>。江西省拍攝的《紀念毛主席“七?三0”指示十周年》新聞紀錄影片,拍攝了我們班級同學們采草藥歸來、洗藥、曬藥、切藥、碾藥等等一系列實況場景畫面,并在全省各地放映。在校時間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年,但對我們來說是彌足珍貴的,我的三觀是在這里定型的,知行合一,學習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協調各方的能力都有極大的提升,為我以后幾十年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雖然當初是縣辦分校初技畢業生實行“社來社去”、回到農村基層去的辦學方針,但由于在“文革”期間,許多人員下放,很多企事業單位缺人,故前來我們班級招錄工作人員,我們班級的同學就成了香餑餑。</p> <p class="ql-block">1972年初畢業,我們有85%的同學在縣、鄉、村或其他部門從事醫療衛生或藥劑、制藥工作,體現了學為所用的共大辦學理念。</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1991.5.25 安義縣分校校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1993.12.15 安義縣分校原教學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工作上求創新、求突破。</b>1972年初<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畢業被擇優選拔分配至安義縣衛生防疫站工作</span>。1972年6月至11月參加宜春地區鉤端螺旋體病流行病學調查(病原學和血清學調查),我主要從事采牛血、捕鼠等現場采樣工作。工作環境差、任務重,但我有“共大”的經歷,一切都不是“事”,經過理論培訓后,先后赴宜春縣、銅鼓縣、宜豐縣、上高縣、新余縣開展現場調查。9月下旬“全省鉤端流病調查現場會”在上高縣召開,我在現場用自己改良了的采牛血方法做了技術表演,受到省衛生防疫站王克站長的表揚。</p><p class="ql-block">1972年11月在控制出血熱發病的滅鼠措施中,<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首次提出投藥封洞滅野鼠的方法</span>。與普通方法相比滅鼠率提高57.3%,鼠密度大幅度下降并且人畜安全,得到了權威部門的認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該滅鼠方法爾后在全省推廣使用。</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2000.11.1 捕捉野外老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1999.1.4 井水消毒</b></p> <p class="ql-block">1979年11月組織上調派我去<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組建縣藥品檢驗所,并擔任所長</span>,在藥檢所工作期間,為醫療單位和藥材部門購進藥品藥材時鑒定出假虎骨、假麝香、假三七、假黃芪、假川貝、假鹽酸黃連素片等,避免了重大經濟損失。對全縣無失效期藥品進行抽檢,發現不合格率為38.5%,及時進行了處理,確保臨床用藥安全有效。及時查明了醫療單位臨床輸液熱原反應的原因,保障醫療安全。這得益于我1970年9月,學校組織我們到武寧巖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草藥學習和實踐教學,這是共大獨特的教學方法。從書本到自然的課堂在武寧巖的深山老林中,我們每天穿梭于懸崖峭壁之間,尋找草藥。這種教育方式完全不同于課堂上的理論學習,它讓我們真正走進自然,用眼睛觀察,用手觸摸,用心感受。在草藥師傅的指導下,我們認識了許多草藥,了解它們的生長環境、藥用價值以及采摘方法,是真正的“知行合一”,練就了我的“火眼金睛”。1982年2月我被宜春地區衛生局授予“<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優秀藥品質量監督員</span>”稱號。</p><p class="ql-block">1984年7月調回<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縣衛生防疫站任站長</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雖然名稱改了幾次,但不變的是我一直在防疫、疾控戰線上奮斗不息。由于我們不懈的努力,至2009年底,安義縣連續25年無小兒麻痹癥、24年無白喉、15年無百日咳病例報告;連續14年無本地感染麻疹病例報告;連續14年無流腦、12年無乙腦、19年無狂犬病病例發生。1991年我被省衛生廳授予“</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全省計劃免疫先進工作者</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2006.5.25 下鄉補種疫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2006.11.20 處理小學生水痘病疫情</b></p> <p class="ql-block">絲蟲病和瘧疾也曾經是危害安義縣人民身體健康的兩大“疫魔”,瘧疾1970年安義縣患病9405例,發病率高達 6456.7/10萬,這兩種疾病都是蚊子傳播的,成為當時防疫部門的主要工作。我在共大讀書磨練了意志,能吃苦耐勞。在武寧巖現場教學山上采草藥迷路的那晚,被困的師生依靠彼此的鼓勵和幫助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而山下的同學不顧疲憊,連夜上山尋找,第二天又帶著熱飯熱菜再次上山。這種無私的付出和彼此扶持的精神讓我深受感動,終身難忘。團隊的力量不僅體現在共同面對困難時的協作,更體現在彼此的信任和支持中。我始終堅持在“兩病”復查復治的第一線,無論是組織協調,還是絲蟲病深夜上門采血片、酷暑炎夏上門送瘧疾藥,以及宣傳指導滅蚊防蚊工作,我都會堅持親自參加,每場必到。辛勤的耕耘換來豐收的喜悅,經過我帶領全體衛生防疫和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1986年安義縣通過了基本消滅絲蟲病考核驗收。嶠嶺是安義縣唯一的山區鄉,碘缺乏病相對較重,1986年,為了查清嶠嶺鄉碘缺乏病情況,我帶領部分職工吃住在該鄉10多天,因為這里是安義共大校區,我讀書時就在這深山老林伐木采草藥,我仍然與學生時代一樣爬山涉水、翻山越嶺,挨家挨戶、邊查邊治。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在全縣推廣普查,通過全體醫務人員一個月的努力,普查了17萬多人,投服碘油膠丸22萬粒,以后每年又組織力量復查復治,使安義縣在1988年就基本控制了碘缺乏病。</p><p class="ql-block">1997年、1998年、1999年安義縣連續三年分別通過了消滅絲蟲病、控制碘缺乏病、基本消滅瘧疾的省級考核驗收;省衛生廳授予我“<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全省絲蟲病防治先進個人</span>”,2010年10月中國地方病協會授給<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全國老地方病工作者”榮譽牌</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1986.10.13 絲蟲病驗收采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2005.1.6 上門隨訪肺結核病人</b></p> <p class="ql-block">我在共大讀書的1970年夏,嶠嶺地區山洪暴發,學校前面的皎源河洪水猛漲,一根根松木料隨急流從上游林區漂來,我們師生冒著生命危險去打撈,洪水退后用板車送回了吊鐘、龔坊等村,當地村民萬分感激。這件事讓我認識到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品德的培養和價值觀的塑造。在面對自然災害時,我們師生能夠挺身而出,冒著生命危險去打撈松木料,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一種品德的體現。而這種品德的培養,離不開教育的引導和熏陶。共大的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讓他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能夠勇敢地站出來,為他人和社會做出貢獻。畢業后我長期致力于防疫防病,在霍亂、傷寒、甲肝、甲流、“非典”、新冠等突發疫情處置中都能率先垂范,一馬當先,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在控制傳染病和突發疫情中屢創佳績。為全縣人民筑起了一道堅實的健康安全堤防,至2009年底安義縣保持了連續13年無甲、乙類傳染病暴發流行和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的良好態勢。2003年6月我被南昌市委、市政府評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抗擊非典先進個人并榮記“三等功</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2009.6.17 首例甲流密接者流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2009.4.16 保育院手足口病晨檢</b></p> <p class="ql-block">1987年和1994年安義縣曾先后發生過3例外地輸入性霍亂病例,我都是親自帶領防疫人員冒著被傳染的風險,最先出現在處理疫情現場。為追蹤查找病人接觸者,有時白天忙了一天,晚上仍要繼續工作,直到天亮。由于措施有力,方法得當,霍亂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均未出現第二代病人。</p><p class="ql-block">2003年5月4日,安義縣防治非典辦公室接到市防非辦一份緊急傳真,要求嚴密監控我省乘坐1625次列車上的非典密切接觸者。安義縣長埠鎮老下村一戶村民的名字赫然出現在傳真名單上。我接到通知后立即帶領應急處理小組趕到這戶村民家中。當時鄉村干部和該村的村民遠遠地圍在這戶村民家的四周,紛紛要求將這戶村民一家大小五口人轉移隔離。大家情緒十分激動,場面有些混亂。關鍵時刻,我臨危不懼,第一個走進這戶村民家中,詢問情況,測量體溫,組織防疫人員進行消毒,而且指出村干部不應該將這戶村民的門窗用木條封閉,要開窗通風,科學防治。并向這戶密切接觸者農戶宣傳講解非典防治知識,說明隔離觀察的必要性。在場的村民、鄉村干部也消除了恐懼心理。“非典”期間,我親自排查的可疑疫情不下10起。</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1995.7.13 食品衛生檢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2001.1.17 銷毀不合格食品(電視臺記者采訪)</b></p> <p class="ql-block">2004年負責實施“中國煙草控制流行病學、監測和干預能力建設項目縣”,該項目是由美國國立衛生院資助,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醫科大學共同執行的國際合作項目,通過5年項目實施,<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安義縣控煙工作躋身全國先進行列</span>。2005年6月8日我作為三個特邀嘉賓之一,來到江西電視臺節目錄制中心參加《遠離煙草 真愛生命》專題節目錄制,主要是介紹了安義縣控煙基線調查結果和準備干預的措施。該節目于12日12時-13時在江西電視臺(三套)播放。2006年8月國際戒煙競賽(中國賽區)頒獎儀式在江西飯店舉行,世界衛生組織駐華官員司徒農、衛生部、中國疾控中心、省衛生廳、南昌市政府有關領導出席。會上我作了《因地制宜 探索農村控煙工作新路》的發言。2007年8月中國疾控中心在大連市舉辦“邁向無煙中國”被動吸煙干預培訓班,邀請我介紹安義縣控煙工作經驗。2007年11月中國疾控中心在北京舉辦“邁向無煙中國”媒體記者培訓班,邀請我介紹安義縣控煙媒體宣傳工作經驗。2008年1月3日南昌電視臺(四套)《公民 市民 老百姓》欄目播放專題《給大家說說“煙”的事》,其中有介紹安義縣積極開展控煙工作,主要是采訪我。2008年6月中國疾控中心、北京協和醫科大學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在香港聯合舉辦“邁向無煙中國煙草控制領導能力培訓班”,邀請我參加。2009年5月31日江西電視臺(三套)【天天健康】欄目播放“5?31世界無煙日”專題節目,其中有7次是采訪我的畫面。</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2006.8.28 中國國際戒煙競賽頒獎儀式上發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2006.1.10 縣政協大會上發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專業領域勤鉆研、出成果。</b>共大實行半工半讀的教育模式,雖然學習時間有限,但通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思考能力,可以彌補這一不足。這種模式的核心在于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思考,最終實現知識與能力的全面發展。在有限的時間內平衡學習和勞動,學生需要學會合理安排時間,提高效率。我共大畢業分配至縣衛生防疫站工作,<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以后便沒有去其他學校讀書了</span>,充其量是職業高中,這就成為了我的最高專業文憑,但我后來自學考試獲得“馬列主義基礎理論專業”大專文憑。我于1980年10月經考試考核定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衛生醫士</span>,1983年1月經批準轉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藥品檢驗技士</span>。1988年<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破格晉升為公衛醫師</span>,1994年<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破格參加考試</span>并合格<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晉升為主管醫師</span>,2002年和2007年又通過考試、答辯分別<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破格晉升為副主任醫師和主任醫師</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2009.12.1 艾滋病宣傳活動</b></p> <p class="ql-block">我曾編寫《乙型肝炎的免疫預防》《免疫預防是控制、消除、消滅傳染病的根本措施》《結核病防治知識問答》《狂犬病免疫預防知識問答》《免疫預防實施知識問答》《吸煙和被動吸煙的錯誤認識與解答》等小冊子,印發給鄉、村防疫醫生和城鄉居民。創新健康教育工作模式,與縣電視臺全面合作,廣泛開展衛生知識宣傳和健康教育工作。開專欄、編讀本等馳而不息。2012年10月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授予我<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國健康教育30年“金牛獎”</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2010.12.11 健康教育知識講座</b></p> <p class="ql-block">我撰寫過26篇預防醫學專業學術論文,其中16篇為獨撰或第一作者,發表在國家級乃至中文核心期刊和省級期刊上。先后參與或為主持人開展《江西省農村基本醫療保障的現狀與對策研究》《南昌地區不同碘鹽濃度對人群尿碘濃度影響的現場干預試驗研究》《農村地區被動吸煙影響因素及干預效果研究》《滴定法尿鈣檢測應用于評價兒童鈣營養狀況的研究》等課題研究項目,其中獲<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昌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span>一個,通過江西省科技廳、南昌市科技局科技成果鑒定各一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1993.11 “全國衛生防疫防治工作先進個人”榮譽證書</b></p> <p class="ql-block">我還長期擔兼社會職務。在1998 年1月至2007年2月期間,擔任安義縣政協<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六、七屆政協委員</span>,并連續擔任醫藥衛生專委會副主任之職。還曾兼任過南昌市防癆協會理事、南昌市預防醫學會理事、安義縣老科協衛生分會第一屆理事會副會長、安義縣藥學會理事、南昌市鼠害與衛生蟲害防制協會理事等多個專業學會職務。2006年2月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江西省預防醫學會流行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span>,2010年7月為南昌市疾控機構<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專家組成員</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2005.11.7 江西省勞動模范表彰大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評先嘉獎中有榮譽、受表彰。</b>我參加工作40多年,一直在安義縣衛健系統工作,曾獲得<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全國衛生防疫防治工作先進個人</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江西省勞動模范</span>、江西省江鈴科學普及推廣獎、江西省衛生防疫防病先進個人;南昌市勞動模范、“五一”勞動獎章、優秀共產黨員,南昌市全民創業<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十大創事業標兵</span>;安義縣優秀黨務工作者,安義縣“<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突出貢獻人才</span>”,安義縣“<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十佳名醫</span>”等縣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以上的各項獎勵110次。許多媒體報道或刊登我的事跡。2003年8月19日<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光華時報》</span>【委員風采】欄目刊登文章《你健康 我快樂——記安義縣政協委員袁昆華》;2006年7月14日<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江西日報》</span>刊登紀實文章《山路彎彎》〔報道我下鄉為農村兒童接種疫苗查漏補種的事跡〕;2006年11月29日<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江西電視臺</span>(教育頻道)《健康家園》欄目播放專題片:《用奉獻書寫生命的價值——記安義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袁昆華》。回首共大校園,追尋工作足跡,曾經的安義共大讀書經歷,堅定了我的信念,磨練了我的意志,鍛煉了我的能力。這一切都是在共大半工半讀為我奠定了堅實基礎。現在我仍然擔任了安義縣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衛健分會秘書長,將繼續在衛健戰線上發揮余熱,回報社會、回報人民,書寫不倦人生。</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b>袁昆華</b>,1972年初共大畢業分配至安義縣衛生防疫站工作。1979年11月任縣藥品檢驗所長,1984年7月調回縣衛生防疫站任站長,2004年9月改任縣疾控中心主任、衛生監督所長(至2005年7月不再擔任所長),2009年9月改任縣疾控中心書記至2012年5月退居二線(61歲),2014年退休。</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安县| 九台市| 宜都市| 琼结县| 南溪县| 吉木乃县| 常宁市| 沙坪坝区| 永和县| 周宁县| 鄂伦春自治旗| 海盐县| 和田市| 大厂| SHOW| 沁源县| 辽源市| 普陀区| 巴林左旗| 凤山市| 墨竹工卡县| 金沙县| 乃东县| 云阳县| 虞城县| 鄱阳县| 红桥区| 巴楚县| 马尔康县| 盐亭县| 岳阳县| 绩溪县| 佛教| 邛崃市| 平湖市| 淳化县| 东方市| 天长市| 喀喇沁旗| 张家口市| 和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