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八省一市游(十)逐鹿淮海創奇跡,人民勝利得解放—徐州淮海戰役紀念館

<p class="ql-block">淮海戰役紀念館位于江蘇省徐州市泉山區解放南路二號。于1965年11月6日建成開放,2003年5月淮海戰役紀念館進行擴建工程,2007年7月新館落成開放。淮海戰役紀念館占地7萬平方米, 建筑面積2.56萬平方米。淮海戰役紀念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 ,1995年1月淮海戰役紀念館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公布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8年成為首批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人民的勝利</p><p class="ql-block">淮海戰役是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奪取全國勝利的決定性階段,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進行的一場戰略決戰。</p><p class="ql-block">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以及部分地方武裝共60萬人,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臨城、南達淮河的地區與80萬國民黨軍隊進行決戰。在以毛澤東為主席的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領導統率下,在淮海戰役總前委的統一指揮下,在華東、中原、華北廣大解放區人民的全力支援下,經過66天作戰,殲滅國民黨軍55.5萬人,基本解放了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使國民黨反動統治中心南京直接暴露在人民解放軍面前,為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奠定了堅實基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進行戰略決戰的三大戰役之一,其參戰兵力之多,戰場范圍之廣,支前規模之大,取得勝利之巨,歷史貢獻之大,在中國革命戰爭史上都是空前的。本展覽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參觀淮海戰役紀念館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以淮海戰役的歷史進程和偉大勝利為主要內容,詮釋其中蘊含的中國共產黨的斗爭精神、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人民軍隊的信心勇氣、人民群眾的擁護支持,揭示中國革命戰爭成功規律和人民的勝利歷史規律,展現黨和人民事業正義性質和勝利根本,昭示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激勵人們牢記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歷史,傳承紅色基因,開創美好未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斗。</p> <p class="ql-block">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共產黨代表人民的利益提出和平建國政治主張。國民黨不顧人民的愿望和反對,悍然發動全面戰爭,企圖消滅人民革命力量。在中國革命的緊要關頭,中國共產黨人以大無畏的革命膽魄和斗爭勇氣,堅決以革命戰爭反對反革命戰爭,先后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并轉入戰略反攻,中國人民革命戰爭實現了重大歷史性的轉折。</p> <p class="ql-block">抗日戰爭是近百年來中國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偉大民族解放戰爭。中國共產黨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建立并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放手發動群眾,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開辟了廣闊的敵后戰場,建立抗日根據地,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在抗日戰爭中黨和人民的力量獲得空前發展壯大,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堅定理想信念的政黨,在獨立自主領導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深刻認識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統一、社會穩定的奮斗目標。</p> <p class="ql-block">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共產黨順應人民渴望和平、休養生息、重建家園的根本愿望,提出了和平、民主、團結的方針,把中國引向光明。與此相反,國民黨統治集團繼續維持反共、反人民的反動政策,中國將繼續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黑暗前途。面對國民黨對人民寸權必奪、寸利必得的倒行逆施,中國共產黨以最大的誠意爭取和平建國。站在自衛的立場展開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的斗爭。在這重要的歷史轉折關頭,中國共產黨為鞏固國內團結、保證國內和平、實現民主、改善民生、建設獨立自由與富強新中國做出了巨大努力。</p> <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不顧個人安危,親赴重慶與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爭取國內和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共代表團在重慶就和平建國等問題與國民黨進行艱苦談判,為爭取國內和平,做出了巨大讓步。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署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國民黨當局口頭接受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和平建國方針。</p> <p class="ql-block">中國共產黨對爭取和平有著真誠的愿望。但國民黨當局的主要打算仍是通過戰爭來消滅人民革命力量。中國共產黨的一再努力,雖然未能制止內戰全面爆發,但卻用事實對全國人民進行了一次極為廣泛和深刻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黨堅持假和談、真反共,利用美軍飛機和軍艦從后方運送軍隊到華南、華東、華北、東北各地,搶占大城市和交通要道,同時逐步向解放區進犯。至1946年1月國共簽訂《停戰協定》之后,到全國內戰爆發之前,國民黨軍隊使用兵力270萬人次,進犯解放區4300余次,占領解放區城市41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5年9月至1946年6月,針對國民黨加緊發動內戰的企圖,中共中央要求各解放區軍民堅持自衛原則,有理、有利、有節地給進犯者堅決打擊,有力地配合了和平談判斗爭,保衛了解放區。</p> <p class="ql-block">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悍然發動全面內戰。面對強敵,中國共產黨敢于斗爭、敢于勝利,在政治上放手發動群眾,建立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在軍事上實行“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原則,先后粉碎國民黨軍隊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中國人民革命戰爭迎來重大歷史轉折點。與此同時,國統區人民反對國民黨統治的第二戰線迅速發展,國民黨政治、經濟危機日益加劇。</p> <p class="ql-block">全面內戰爆發后,解放區軍民奮起自衛,以劣勢兵力挫敗了國民黨軍隊的瘋狂進攻。國民黨統治集團在軍事進攻的同時,加緊破壞和平談判和國共關系,決心把內戰進行到底。面對新的形勢,中國共產黨逐步做出以革命戰爭方式最后解決國內問題的抉擇。</p> <p class="ql-block">解放戰爭第一年,人民解放軍處于戰略防御階段,戰爭主要在解放區進行。經過緊張激烈的內線作戰,人民解放軍粉碎了國民黨的全面進攻,基本上挫敗了國民黨軍隊對山東、陜北的重點進攻。并在其他戰略區舉行了戰略性反攻,解放戰爭從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進而把中國革命推向新高潮。</p> <p class="ql-block">在全面內戰爆發的最初四個月,國民黨軍隊占領解放區縣級以上城市153座。被“勝利”沖昏頭腦的國民黨當局于1946年11月15日召開沒有中國共產黨和民主同盟參加的“國民大會”,表明蔣介石決心把內戰進行到底,國共徹底決裂。針對國民黨召開“國大”的倒行逆施,中共中央正確分析形勢,并于1946年11月18日致電各中央局、中央分局,用“人民解放戰爭”取代一直使用的“自衛戰爭”,宣示了以人民解放戰爭打倒蔣介石的堅定決心。</p> <p class="ql-block">為打亂國民黨企圖把戰爭引向解放區的部署,1947年下半年,按照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采取“中央突破”戰術,劉(伯承)、鄧(小平)、陳(賡)、謝(富治)、陳(毅)、粟(裕)三路大軍相繼挺進中原,實施戰略展開。</p> <p class="ql-block">1947年10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發表宣言,第一次公開提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給全國人民指明了徹底解放全中國的總目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7年12月,毛澤東總結人民軍隊的作戰經驗,提出著名的“十大軍事原則”,使人民解放軍的作戰指導思想更加系統化、理論化,更能適用轉入戰略進攻后的作戰需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7年12月25日,毛澤東在陜北米脂縣楊家溝會議上作了《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報告。</p> <p class="ql-block">1948年上半年,中原、華東野戰軍在中原地區站穩腳跟后,先后進行了洛陽、宛西、豫東、襄陽、昌濰、兗州等戰役,大量殲滅國民黨軍隊,恢復和擴大解放區。9月起,在全國規模的秋季攻勢中,華東野戰軍取得濟南戰役的勝利,使華北和山東解放區連成一片。國民黨軍徐州、鄭州、濟南三足鼎立的防御陣勢陷于瓦解。中原、華東野戰軍對徐州劉峙集團形成夾擊,為進行淮海戰役創造了條件。</p> <p class="ql-block">1948年9月,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根據人民解放戰爭形勢發展,審時度勢,抓住戰機,決定發起淮海戰役。11月6日至翌年1月10日,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和華東、中原、華北的地方武裝60萬指戰員,堅定貫徹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決策部署,發揚高度的革命積極性和主動性,在人民群眾的傾力支持下,勢如破竹,摧枯拉朽戰勝80萬國民黨軍精銳部隊,取得淮海戰役偉大勝利,創造了中國革命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跡。</p> <p class="ql-block">1948年秋,人民解放軍向國民黨軍發動規模空前的強大攻勢。并隨著濟南戰役的勝利,及時將秋季攻勢引向殲滅國民黨大兵團的戰略決戰。此時國民黨軍統帥部對蜷縮在徐州地區的劉峙集團在撤守之間猶豫、徘徊。1948年9月24日鑒于濟南戰役后的勝利形勢,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代政委粟裕向中央軍委提出華東野戰軍出蘇北淮海地區,舉行淮海戰役的建議。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科學分析戰爭形勢,于9月25日果斷決策舉行淮海戰役,并進一步提出了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堅決聽從黨指揮,聞令而動,發起淮海戰役。</p> <p class="ql-block">1948年10月11日毛澤東關于淮海戰役電報。</p> <p class="ql-block">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在軍事、政治和物資保障等方面進行了認真的準備。華東野戰軍于濟南戰役結束后,奉命在兗州、濟寧等地休整時,戰役準備工作即已開始。中原野戰軍奉命先期發起鄭州和豫西作戰,利用戰斗間隙進行各項準備工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月8日,國民黨軍第三綏靖區副司令官、中共地下黨員何基灃、張克俠率國民黨軍第59軍、77軍3個半師共2.3萬余人在賈汪地區舉行戰場起義,及時讓開了國民黨軍在徐州東北的運河防線,華東野戰軍山東兵團得以迅速通過該部防區,直插隴海線,與自宿遷北上的華東野戰軍第11縱隊及江淮軍區部隊一起,截住了黃百韜兵團的退路,為包圍黃百韜兵團贏得了時間。</p> <p class="ql-block">11月16日,中央軍委決定成立淮海戰役總前委,使淮海戰役前線有了統籌一切的總指揮部。這對貫徹執行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戰略決策和作戰方針,統一指揮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作戰和戰區黨政軍民對敵斗爭的動員,后方人力物力全力支援前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8年11月6日,華東、中原野戰軍對徐州“剿總”劉峙集團發起全線進攻,首戰目標是黃百韜兵團。東線華東野戰軍主力沿隴海鐵路南北兩側勇猛追擊從新安鎮地區向徐州收縮的黃百韜兵團。蘇北兵團沿宿遷、大王集向徐州東南進逼,威脅徐州,迂回攔截黃百韜兵團;北線山東兵團爭取第三綏靖區部隊起義后,迅速插向徐州以東大廟、曹八集地區,切斷黃百韜兵團與徐州之間的聯系;位于隴海路以南皂河地區的華東野戰軍第11縱隊和江淮軍區兩個旅,由南向北配合山東兵團截斷黃百韜兵團西撤之路。激戰至11月11日,將黃百韜兵團包圍在碾莊圩地區。西線中原野戰軍主力并指揮華東野戰軍一部由隴海商(丘)碭(山) 線進逼徐州,在張公店地區殲滅第181師后直插津浦線徐蚌段作戰,于11月16日一舉攻克宿縣城,切斷徐蚌線,阻擊了黃維兵團和蚌埠國民黨軍的增緩,完成了對徐州的戰略包圍。華東野戰軍攻擊部隊在徐州以東打援部隊的有力配合下,激戰至11月22日,全殲黃百韜兵團。戰役第一階段共殲滅國民黨軍17.8萬余人,為戰役順利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奪取戰役第一階段勝利</p><p class="ql-block">1948年11月6日至11月22日,為淮海戰役第一階段。 華東 、中原野戰軍對徐州“剿總”劉峙集團發起全線進攻。華東野戰軍以殲滅自新安鎮西撤之黃百韜兵團為首戰目標.從徐州東翼實施中間突破,爭取第三綏靖區部隊起義。粉碎徐州邱清泉,李彌兩兵團增援,將黃百韜兵團10萬余人殲滅在碾莊圩地區。中原野戰軍在徐州西殲滅國民黨軍第181師后直插津浦線,攻克宿縣,切斷徐州、 蚌埠國民黨軍聯系,遲滯阻擊豫南來援的黃維兵團,徹底孤立徐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宿縣位于徐州、蚌埠之間,是徐州劉峙集團重要補給基地和通向京滬的必經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按照中央軍委指示,11月16日,中原野戰軍第3縱隊在第9縱隊一部配合下,攻克宿縣,殲敵1.2萬人,切斷徐蚌線,完成對徐州的戰略包圍,有力保障了圍殲黃百韜兵團的作戰,并為下一步分批求殲徐蚌之敵和來援的黃維兵團,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p> <p class="ql-block">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27師79團追擊黃百韜兵團途中,被寬十余米的河流擋住去路。為迅速渡河,2連1排3班十名勇士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用身體做橋墩,扛起兩個豎梯 ,架起了一座“人橋”,追擊部隊及時沖上對岸,全殲守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據中央軍委指示,11月2日至21日,中原野戰軍第1、2、6縱隊和陜南12旅等部在豫皖蘇、桐柏、江漢等地方武裝的配合下,遲滯、阻擊由駐馬店地區增援徐州的國民黨軍黃維兵團,保障了華東野戰軍圍殲黃百韜兵團的作戰,創造了殲滅黃維兵團的有利態勢。</p> <p class="ql-block">中原野戰軍阻擊黃維部隊的戰士。</p> <p class="ql-block">中原野戰軍第1縱隊2旅4團團長晉士林(左)、政委鄭魯(右)在渦河指揮作戰時相繼犧牲。</p> <p class="ql-block">11月12日,華東野戰軍集中八個縱隊兵力,依托臨時構筑的防御陣地,采取正面阻擊和側翼出擊的戰法,與增援的國民黨軍邱清泉、李彌兵團展開作戰。11月22日黃百韜兵團被殲時,共殲滅邱、李兵團萬余人,擊毀坦克34輛,有力保障了華東野戰軍東線部隊圍殲黃百韜兵團的作戰。</p> <p class="ql-block">11月12日起 ,華東野戰軍擔任圍殲黃百韜兵團的4、6、8、9、13縱隊和特種兵縱隊從四面向敵展開猛攻,在碾莊與敵人展開血戰。攻擊部隊采取“先打弱敵,后打強敵,攻擊首腦,亂其部署”的方針和村落攻堅戰的戰法,不怕犧牲,英勇頑強與敵展開逐村逐戶的爭奪戰,首殲第100軍、44軍。而后圍殲碾莊圩兵團部與戰斗力較強的25軍、64軍。激戰至22日黃昏,全殲黃百韜兵團四個軍,10萬余人,奪取戰役第一階段的勝利。</p> <p class="ql-block">奪取戰役第二階段勝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8年11月23日至12月15日,為淮海戰役第二階段 。主要作戰目標是殲滅由豫南遠道趕來增援而孤軍突出的黃維兵團。中原野戰軍主力和華東野戰軍一部采取“圍三闕一,網開一面,虛留生路,暗設口袋”的打法,于11月25日將黃維兵團包圍在澮河以南的雙堆集地區,12月6日,解放軍對黃維兵團發起總攻,激戰至15日,全殲該敵。在此期間,華東野戰軍堅決阻擊了南北兩線增援之敵,將由徐州撤離的杜聿明集團合圍在永城東北的陳官莊地區,并殲滅孫元良兵團一部。</p> <p class="ql-block">11月24日,根據戰場形勢變化,中央軍委決定先打黃維兵團。中原野戰軍沿澮河布署袋形陣地,誘敵深入。乘黃維兵團向澮河南岸收縮之際,全線出擊,扎緊口袋,至25日晨將其包圍在雙堆集地區。</p> <p class="ql-block">11月中旬起,華東野戰軍派出第2、6、7、10、11、13縱隊和江淮軍區部隊南下,開辟南線戰場,阻擊蚌埠北援的李延年、劉汝明兵團,保障中原野戰軍對黃維兵團作戰。11月25日攻占國民黨軍重要軍事據點靈璧。李、劉兵團懼于被殲,撤回蚌埠。</p> <p class="ql-block">11月24日至30日,為確保圍殲黃維兵團,華東野戰軍第1、3、4、8、9、12縱隊、魯中南縱隊、兩廣縱隊、冀魯豫軍區兩個獨立旅,在徐州以南寬100多公里區域 ,頑強阻擊邱清泉、孫元良兵團。經七晝夜激戰,擊退邱、孫兵團數十次進攻,粉碎了敵南犯企圖。</p> <p class="ql-block">11月25日,中原野戰軍將黃維兵團包圍在雙堆集地區,至12月2日將其壓縮在縱橫約五公里的防御陣地。12月6日,攻擊部隊組成東、西、南三個集團對黃維兵團發起總攻。各集團集中火力、集中兵力實行有重點、多方面的連續攻擊,以堅決、頑強的戰斗精神,同黃維兵團進行反復激烈的陣地爭奪戰。至12月15日,全殲黃維兵團。淮海戰役第二階段勝利結束。</p> <p class="ql-block">徐州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北扼齊魯,南屏江淮,東臨大海,西接中原,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淮海戰役時,國民黨軍在以徐州為中心的廣大區域部署重兵,企圖挽救敗局。淮海戰役的勝利發展,粉碎了其戰略計劃,11月30日徐州“剿總”杜聿明集團被迫放棄徐州,12月1日華東野戰軍渤海縱隊進駐徐州,徐州解放。解放后的徐州迅速成為支援前線的重要基地,為保障淮海戰役勝利發揮了重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8年12月12日,中央軍委指示劉、陳、鄧、粟、譚五同志召開一次總前委會議,商討邱、李兵團殲滅后的休整、下一步作戰及將來渡江作戰計劃,并以總前委意見帶來中央。12月17日,淮海戰役總前委在華東野戰軍司令部駐地安徽蕭縣蔡洼村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主要研究了渡江作戰建議與部隊整編方案。會后,劉伯承、陳毅赴西柏坡向中共中央作匯報,鄧小平返回駐地小李家。</p> <p class="ql-block">奪取戰役第三階段勝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8年12月16日至1949年1月10日,為淮海戰役第三階段,主要作戰目標是殲滅杜聿明集團。為配合平津戰役,麻痹并穩住傅作義集團,淮海前線解放軍奉命暫停對杜聿明集團的軍事攻擊,主要展開敦促杜聿明等率部投降的政治攻勢。至華北戰場解放軍完成對傅作義集團的分割包圍后,1949年1月6日 ,華東野戰軍對拒不投降的杜聿明集團發起總攻。經4晝夜激戰,全殲邱清泉、李彌兩個兵團,生俘杜聿明,至此,淮海戰役勝利結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2月1日,華東野戰軍集中11個縱隊的兵力,采取多路多梯隊平行追擊、尾追與多層次超越攔截相結合的戰法,勇猛追擊棄城西撤的杜聿明集團。至4日,將該敵包圍在永城東北的陳官莊地區。華東野戰軍隨即展開攻勢鉗制作戰,戰至16日,殲滅孫元良兵團大部,將邱清泉、李彌兵團的8個軍殘部壓縮包圍在以陳官莊為中心的南北5公里、東西10公里的狹小地區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8年12月中旬,殲滅黃維兵團后,被圍困在陳官莊地區的杜聿明集團,已陷人孤立無援的絕境。此時,解放軍在華北戰場已發起平津戰役。中央軍委決定對杜聿明集團圍而不打,兩星期內不作最后殲滅的部署,使蔣介石難以下定從平津撤軍的決心,以實現抑留全殲傅作義集團于華北戰場。華東野戰軍根據中央軍委指示,決定擔任圍困杜聿明集團的各縱隊于16日轉入戰場休整。</p> <p class="ql-block">戰場休整期間,華東野戰軍開展了群眾性的對敵政治攻勢,廣播毛澤東為前線司令部寫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通過廣播喊話、發射傳單、釋放俘虜、送飯等多種形式瓦解國民黨軍。在解放軍強大的政治攻勢下,大批國民黨軍官兵攜械投誠。從1948年12月16日至1949年1月5日的20天,投誠者達1.4萬余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p><p class="ql-block">(1948年12月17日)</p><p class="ql-block">杜聿明將軍、邱清泉將軍、李彌將軍和邱李兩兵團諸位軍長師長團長:</p><p class="ql-block">你們現在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黃維兵團已在15日晚全軍覆沒,李延年兵團已掉頭南逃,你們想和他們靠攏是沒有希望了。你們想突圍嗎?四面八方都是解放軍,怎么突得出去呢?你們這幾天試著突圍,有什么結果呢?你們的飛機坦克也沒有用。我們的飛機坦克比你們多,這就是大炮和炸藥,人們叫這些做土飛機、土坦克,難道不是比較你們的洋飛機、洋坦克要厲害十倍嗎?你們的孫元良兵團已經完了,剩下你們兩個兵團,也已傷俘過半。你們雖然把徐州帶來的許多機關閑雜人員和青年學生,強迫編入部隊,這些人怎么能打仗呢?十幾天來,在我們的層層包圍和重重打擊之下,你們的陣地大大地縮小了。你們只有那么一點地方,橫直不過十幾華里,這樣多人擠在一起,我們一顆炮彈,就能打死你們一堆人。你們的傷兵和隨軍家屬,跟著你們叫苦連天。你們的兵士和很多干部,大家很不想打了。你們當副總司令的,當兵團司令的,當軍長師長團長的,應當體惜你們的部下和家屬的心情,愛惜他們的生命,早一點替他們找一條生路,別再叫他們作無謂的犧牲了。</p><p class="ql-block">現在黃維兵團已被全部殲滅,李延年兵團向蚌埠逃跑,我們可以集中幾倍于你們的兵力來打你們。我們這次作戰才40天,你們方面已經喪失了黃百韜 10個師,黃維 11個師,孫元良4個師,馮治安4個師,孫良誠2個師,劉汝明1個師,宿縣1個師,靈璧1個師,你們總共喪失了34個整師。其中除何基灃、張克俠率3個半師起義,廖運周率1個師起義,孫良誠率1個師投誠,趙璧光、黃子華各率半個師投誠以外,其余 27個半師,都被本軍全部殲滅了。黃百韜兵團,黃維兵團和孫元良兵團的下場,你們已經親眼看到了。你們應當學習長春鄭洞國將軍的榜樣,學習這次孫良誠軍長、趙璧光師長、黃子華師長的榜樣,立即下令全軍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本軍可以保證你們高級將領和全體官兵的生命安全。只有這樣,才是你們的唯一生路。你們想一想吧!如果你們覺得這樣好,就這樣辦。如果你們還想打一下,那就再打一下,總歸你們是要被解決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原人民解放軍司令部、華東人民解放軍司令部</p> <p class="ql-block">1949年1月6日,華東野戰軍以10個縱隊和冀魯豫軍區部隊,分東、北、南、三個集團,采取各個殲滅與割裂突擊相結合戰法,對杜聿明集團發起總攻。首先割裂邱清泉、李彌兵團聯系,先殲李兵團,再殲邱兵團。激戰至1月10日,全殲杜聿明集團兩個兵團22個師,17.6萬人,杜聿明被捕,淮海戰役勝利結束。</p> 解放軍自制的火藥發射桶。 <p class="ql-block">淮海戰役中</p><p class="ql-block">人民支前的豐功偉績</p><p class="ql-block">為保障淮海戰役的勝利,中國共產黨在華東、中原、華北三大解放區周密部署,全力組織人民群眾支援前線。獲得翻身的解放區人民選擇共產黨,傾力支援人民解放戰爭,億萬群眾男女老幼齊上陣、家家戶戶忙支前。數百萬民工冒槍林彈雨,忍風雪饑寒,千里遠征,隨軍轉戰,展開了人民支前波瀾壯闊的宏偉畫卷。“淮海戰役的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來的”,成為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和人民戰爭深厚偉力的生動寫照。</p> <p class="ql-block">為保障人民解放軍作戰 ,中共華東、中原、華北中央局、華中工委及其所屬相關行政區和各解放城市,堅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指示,迅速建立健全各級支前機構 ,制定支前后勤工作的各項政策和措施,發出緊急支前指示和動員令,廣泛發動群眾、組織群眾 ,投身民工隊伍,參加支前工作。大規模的群眾性支前運動。在東起黃海,西至豫西,北自山東渤海,南達長江北岸的縱橫兩三千公里 ,9000多萬人口的廣大地區內,轟轟烈烈地展開了。</p> <p class="ql-block">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率先領導廣大農民進行了土地改革運動,猛烈地沖擊了幾千年來的封建土地制度。基本消滅了封建土地制度,改變了農村舊有的生產關系,廣大貧雇農基本獲得相當于平均水平的土地和其它生產、生活資料。這一翻天覆地的變化,使億萬農民在政治上、經濟上獲得了解放,迸發出難以估量的革命熱情</p> <p class="ql-block">在淮海戰役中,解放區人民共出動民工543萬人,挑子30.5萬付,大小車88.1萬輛,擔架20.6萬付,運輸糧食9.6億斤,轉送傷員9.8萬人。</p> <p class="ql-block">黨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為人民謀解放,人民跟黨走,無私奉獻。廣大解放區人民翻身當家作主人,他們把過上好日子的希望寄托在共產黨身上,把奪取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同自己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全力以赴支援前線。“最后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后一件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后一個親骨肉送去上戰場”,成為人民全力支前的真切心聲。車輪滾滾,川流不息,成為淮海戰場最為壯觀的歷史場景,水乳交融、生死與共,成為黨同人民一條心,軍民團結如一人的動人旋律。</p> <p class="ql-block">山東平邑縣擔架隊員穿過的衣服。</p> <p class="ql-block">山東樂陵縣支前特等功臣石連生,熱愛傷員親如兄弟。為給傷員擦血汚 ,一件長袍被撕去半截。這是剩下的半截和給傷員喂飯用的小勺。</p> <p class="ql-block">山東莒縣支前民工張竹峰三次火線搶救傷員,遭敵機轟炸時, 用身體保護傷員,榮立一等功。</p> <p class="ql-block">一分區擔架團隊長張墨賢冒著生命危險給傷員打水時用過的水壺。</p> <p class="ql-block">山東費縣擔架排長姚如臣將蘆管改造成吸管,以便傷員躺著喝水。</p> <p class="ql-block">  特等支前功臣唐和恩的小竹竿</p><p class="ql-block">唐和恩,山東萊陽人。1948年參加支前小車隊。他帶領小車隊從萊陽縣萬豪鄉出發,隨軍轉戰,跑遍淮海戰場,行程達5000多里。每到一地,就把途經的地點刻在隨身攜帶的小竹竿上。一米多長的小竹竿被刻上山東、江蘇、安徽三個省、88個城鎮和村莊的名稱。這個小竹竿已經是國家一級文物。</p> <p class="ql-block">支前民工就是穿著這樣簡陋單薄、甚至破舊的衣服和鞋子,隨軍轉戰淮海戰場,保障了戰斗的勝利。</p> <p class="ql-block">但就是這樣破舊的衣服鞋子, 仍然有許多支前民工沒有。山東莒縣運輸團2797人當中,沒有棉褲者1200人,占比43%,沒有鞋者1390人,占比50%。支前民工的食品只有紅高粱米、紅辣椒、紅蘿卜咸菜。即使這樣困難,他們寧愿自己忍饑挨餓,也不動用運輸的糧食。《大眾日報》報道了山東泗水縣糧食運輸團《忍饑不取車上糧,攀上填道向前進》奮勇之前的報道。</p> <p class="ql-block">解放區人民群眾搶修道路和通訊線路。</p> 人民群眾照顧傷病員。 <p class="ql-block">我拼上一死,也不能再叫你受二次傷。</p><p class="ql-block">同志,打不死我,就打不死你。</p><p class="ql-block">咱要不好好抬,就對不起傷員。</p><p class="ql-block">傷員就和咱弟兄一樣。</p><p class="ql-block">戰士都輕傷不下火線,咱這點傷算個啥。</p><p class="ql-block"> 擔架隊員語錄</p> <p class="ql-block">河南省擔架隊員徐乃禎是淮海戰役犧牲的31228位革命烈士中的一員。他在冰天雪地長途轉運傷員中,雙腳凍爛,醫治無效,不幸犧牲。</p> <p class="ql-block">王本剛烈士生前寄給母親的北海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淮海戰役總前委群雕</p><p class="ql-block">淮海戰役總前委群雕建立于1997年。高7米,寬9.5米,由70塊花崗巖雕砌而成,前有鼎式花壇作村,后有折形碑墻襯托,造型渾樸,形神兼備。總前委五位成員是(左起)粟裕、鄧小平、劉伯承、陳毅、譚震林。</p> <p class="ql-block">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于1959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興建,1965年落成。塔高38.15米,塔體正面是毛澤東題寫的“淮海戰役烈士紀念碑”。塔座正面鐫刻著碑文,兩側為大型浮雕。塔周圍有回廊角亭環抱,塔前10段129階臺階,烘托紀念塔更加巍然挺拔。</p> <p class="ql-block">淮海戰役紀念館的碑廊中有黨和國家、軍隊領導人的題詞。</p> <p class="ql-block">淮海戰役勝利的歷史意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淮海戰役中,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人民解放軍以氣吞山河之勢,浴血奮戰66天,殲滅國民黨軍55.5萬余人,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光輝典范。此戰勝利后,人民解放軍乘勝南下,江淮地區迅速解放,大軍鋒威直抵長江國民黨反動統治中心南京、上海直接暴露在解放軍鐵拳之下,淮海戰役連同遼沈戰役、平津戰役的勝利,為人民解放軍渡江南進,解放全中國奠定了勝利的基礎。</p> <p class="ql-block"><br ></br></p><p class="ql-block">我們緬懷<multi-find-1-extension class="HL-round-2 HL-light-theme" hl-word="125" title="被 Multi Find 突出顯示"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51, 255); color: black;">革命</multi-find-1-extension>先烈、為的是繼承他們的遺志,發揚他們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他們用生命和鮮血開辟的道路上不懈奮斗、水遠奮斗。</p><p class="ql-block"><br ></br></p><p class="ql-block">淮海戰役深刻啟示我們,決定戰爭勝負的未必一定是武器和兵力,軍隊的戰略戰術運用、將士們的信心和勇氣、人民的支持和幫助,往往是更為重要的因素。我們要傳承好人民軍隊的紅色基因,努力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時代<multi-find-1-extension class="HL-round-2 HL-light-theme" hl-word="125" title="被 Multi Find 突出顯示"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51, 255); color: black;">革命</multi-find-1-extension>軍人 ,永葆人民軍隊性質、宗旨、本色,要繼承和弘揚我們黨和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和歷史經驗,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進,</p><p class="ql-block"><br ></br></p><p class="ql-block">人民戰爭,小推車推出來的勝利。這就說明了人民選擇共產黨都站到共產黨這一邊。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我們就是要好好地守住這個江山,好好地回報我們的人民,我們要堅決地去捍衛我們人民的江山。</p><p class="ql-block"><br ></br></p><p class="ql-block"><multi-find-1-extension class="HL-round-2 HL-light-theme" hl-word="2" title="被 Multi Find 突出顯示"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0); color: black;">習近平</multi-find-1-extension>總書記瞻仰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參觀淮海戰役紀念館發表重要講話《2017年12月13日)</p> <p class="ql-block">當我站在淮海在役紀念館,看著那一幅幅戰斗場面的照片,眼前有硝煙在升起,耳邊有炮聲在響起,憑著崇高的革命理想,堅定的勝利信心,不怕犧牲的勇敢精神,戰士們用血肉之軀架起了通向勝利的橋梁,用鮮血生命點亮了新中國的曙光,為了新中國先烈們血灑疆場,怎不讓人景仰!今天的祖國,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陽光明媚,鮮花遍野,這盛世正如先烈所愿,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是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吾輩當永遠銘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我站在支前民工所用的小推車,還有那根小竹竿,支前民工穿的衣服鞋子面前,我熱淚盈眶。他們都是普通的農民,當革命需要的時候,他們義不容辭,克服了今天的我們難以想象的困難,跟隨解放軍部隊轉戰淮海戰場,他們為部隊運輸彈藥 ,運輸糧食,搶救傷員,在那樣嚴寒的冬天里,他們沒有綿衣,也沒有鞋子,忍饑挨餓,甚至付出了生命,為淮海戰役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支前民工都是懷揣著推翻舊社會,建立新中國的樸素愿望,他們只想做不挨餓,不受凍,做一個有尊嚴的人。他們雖然沒有豪言壯語,卻有著最真摯的家國情懷,平凡的他們有著最堅強的革命意志,他們把最清澈的愛,奉獻給了建立新中國的偉大事業。這樣的百姓怎不讓人動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淮海戰役犧牲的烈士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 者 褚麗君</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6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林市| 苍山县| 安康市| 滕州市| 灵台县| 河东区| 金川县| 南康市| 台南市| 吉安市| 郁南县| 涞源县| 同仁县| 扶余县| 吉首市| 娱乐| 长泰县| 丹凤县| 密云县| 苗栗县| 凌海市| 汉寿县| 阿勒泰市| 贡觉县| 崇明县| 潮安县| 盐山县| 贵溪市| 南城县| 衡山县| 靖边县| 阿图什市| 太湖县| 涟源市| 平武县| 志丹县| 新平| 古交市| 明光市| 长海县| 泰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