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銀山塔林風(fēng)景區(qū)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區(qū)延 壽鎮(zhèn)境內(nèi)的崇山峻嶺之中,西距昌平區(qū)35公 里,南距安定門46公里。這里是國家級風(fēng)景名 勝區(qū)"八達(dá)嶺﹣-﹣十三陵風(fēng)景名勝區(qū)"的一部分,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和國家AAAA級景區(q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銀山是遼、金、明、清時代寺院云集 之處,當(dāng)時有大小寺院庵堂百余所,其中法華 寺是最大的一座。銀山塔林現(xiàn)存古塔十九座, 其中密檐式塔七座,覆缽式塔十二座。景區(qū)內(nèi) 有前、中、后三座山峰,中峰為銀山最高主峰, 海拔726.81米。</p> <p class="ql-block">銀山因峰巒高峻,冰雪層積,色如白銀,所 以稱為"銀山"。山麓中有石崖,色如黑鐵,稱為 "鐵壁"。銀山鐵壁,一白一黑,風(fēng)景獨特,為明 清時期燕平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出國前在北京親戚家逗留幾天。昨日去北外重訪45年前我參加教育部許國璋教授為全國高校英語教師舉辦的研究生培訓(xùn)班,在此學(xué)習(xí)生活的情景還歷歷在目。歲月無聲,45年過去,感動仍舊。</p> <p class="ql-block">今日北京外甥女,女婿驅(qū)車陪同我們到昌平區(qū)參觀游覽銀山塔林。</p> <p class="ql-block">北京天氣太棒了,天空是典型的北京藍(lán),睛空萬里,陽光明媚,心情格外舒暢。停車場游客不少,門票每人20元,我免費。</p> <p class="ql-block">憑票進(jìn)入,上坡路一段是石板坡緩,不累。我一路走一路拍,興致勃勃。</p> 山上的松樹蒼翠挺拔。 核桃樹枝上長出了新芽。 孩子們走在前面。 <p class="ql-block">沿著路邊的路標(biāo)直奔塔林而去。</p> <p class="ql-block">孩子給我拍的上坡路邊這張圖片,我太喜歡了。</p> <p class="ql-block">山上蒼綠碧翠,綠樹成蔭。樹枝上飄著的紅絲帶是人們祈福求平安的祝愿吧。祈禱人們心愿達(dá)成,歲月靜好,人世平安。</p> 到達(dá)塔林了 <p class="ql-block">塔林在明清時期曾列為燕平八景之一。自古以來為中國北方著名佛教圣地,至今仍保存眾多僧人舍利塔,是我國現(xiàn)存古塔中的珍貴遺存。</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平臺上是法華寺遺址</b></p><p class="ql-block">法華寺遺址,舊為金代名剎大延圣寺。明宣德四 元1429年)四月,太監(jiān)吳亮出資重建。正統(tǒng)二年 1437年)二月,英宗朱祁鎮(zhèn)賜名"法華禪寺"明成 十年(1484年)重修,中軸線上有正殿三重,左右 迦藍(lán)、祖師二堂及廊龐、僧房。現(xiàn)存遺址基本反映這一建筑格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寺內(nèi)建有七塔,兩座為喇嘛塔, 五塔系密檐式磚塔。密檐式磚塔塔主佛覺、懿 堂、圓通、虛靜等大禪師均為金代名僧。法華寺在晉(1115-1134)時被稱為大顏圣寺。明宣德四年(1428年)四月,由太監(jiān)吳良贊助重建。正統(tǒng)二年農(nóng)歷二月(1437年),明英宗朱齊封“法華寺”。明成化20年(1484年)修繕后,寺廟成為了一個有三個主要殿堂躺在軸線上,以及桑哈拉瑪?shù)募卫?,祖師殿(創(chuàng)始人殿),共同僧舍兩側(cè)的房屋。布局基本上保留了下來。</p> <p class="ql-block">迎面并排的兩座塔歷經(jīng)歲月的風(fēng)雨滄桑,左為:懿行大師塔,右為圓通塔。塔的正下方有詳細(xì)的文字說明,掃碼還可以聽語音的解說,幫助游人了解塔的歷史文化及建筑特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懿行大師塔</b></p><p class="ql-block">這是保存最好的塔,懿行大師是金朝非常著名的僧人,他雖然沒有取得國師的地位, 但他辯經(jīng)本領(lǐng)是非常的高強(qiáng),71歲時圓寂。曾有人賦詩贊道:"于其親也孝,于其師也恭。臨機(jī) 答問難,諸方怖機(jī)鋒。七十一光陰,白駒之過隙。秋風(fēng)振塔鈴,說盡真消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座塔高19.95米, 塔基由須彌座構(gòu)成,遍布磚雕花紋,是我們研究金代的建筑藝術(shù)和佛教藝術(shù)絕好的實物資料。懿行 大師塔的塔身為八邊形,四面為花門另四面為菱花式假窗,采用的是盲窗結(jié)構(gòu),塔身是實心的。塔身花門上面是佛龕, 供有一尊佛,佛的兩側(cè)是飛天。十三層塔檐的最下一層的椽子采用的木料是金絲楠木。十三層塔檐之上是仰蓮座,仰 蓮座之上的圓的石件周圍還有一些呈輻射狀態(tài)的葉狀物是圓光。它代表著發(fā)自佛和菩薩頭頂?shù)膱A輪光環(huá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圓通塔</b></p><p class="ql-block">高 15.15米。是金代名僧圓通大師的靈塔,塔的形制為密檐式磚 塔,平面為六邊形,七層檐。塔身假券門券面磚南側(cè)雕飛天北側(cè)雕花卉。南 面的假券洞內(nèi)鑲嵌白石銘,篆刻"圓通大禪師善公靈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圓通大師法號廣善, 是海慧大師的傳法弟子,金世宗大定年間一度住持大圣安寺,圓通大師是金世宗、金章宗、衛(wèi) 紹王三朝國師圓通大師曾編寫了《覺海軒錄》可惜的是已經(jīng)失傳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虛靜塔</b></p><p class="ql-block">總高14.8米。塔平面為六邊形,七層檐,現(xiàn)存塔剎仰蓮以下掃碼免費聽講解部位。南面假券洞內(nèi)嵌有白石銘,刻"故虛靜禪師實公靈塔"、"大安元年元月二十二 日功畢"等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座塔的塔剎內(nèi),還設(shè)有"剎穴"。1992年在修繕銀山塔林時,在該塔 的塔剎內(nèi)發(fā)現(xiàn)了一件高18.3厘米銅制的小型喇嘛塔。徐涇塔總高14.8米。它是六邊形的平面,有七個檐,現(xiàn)有的結(jié)構(gòu)從佛塔下面的上翹蓮花延伸。南側(cè)假拱龕有白色石刻碑文,寫著“前虛靜禪師公靈塔”、“大安元年正月二十二日完成”等字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座寶塔的佛塔里面,有一個“佛塔洞”。"1992年,在對燕山塔林進(jìn)行修繕時,在這座塔內(nèi)發(fā)現(xiàn)了一座高18.3厘米的銅制小喇嘛塔。</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覆缽式塔</b></p><p class="ql-block">最早出現(xiàn)在印度,后傳入尼泊爾等國,在元代時又由尼泊爾傳入我國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覆缽式塔 塔身圓的部分就象過去僧人吃飯、外出化緣用的缽給倒扣過來,缽口朝下缽底在上所以叫覆缽 塔。有的覆缽式塔的覆缽正面的小洞叫"眼光門"(也叫時輪金剛門),它象征佛時刻刻都在注視著紅塵世界的人們。覆缽的下面是金剛?cè)ΑK沟孟逻叺捻殢涀蛏厦鎴A形的塔身起到一個過度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須弦 塔基的下面是地宮,僧人的舍利及陪葬等物品就放置在地宮內(nèi)。覆缽上面細(xì)長的部分是塔的相輪俗稱"塔脖子" 高的塔有十三層稱做"十三天"起敬佛禮佛的作用。在這里十三還代表著僧人修行到佛的等級要經(jīng)過的十三個過程。</p> <p class="ql-block">倒碗式塔最早出現(xiàn)在印度,然后傳播到尼泊爾等國家,到元朝時傳入中國。倒碗式寶塔的圓形部分酷似翻倒的和尚的缽,底座朝上,因此得名。其中一些寶塔在倒置碗的正面有一個小孔,“啟蒙門”(或時間輪金剛門),象征著佛陀對世俗現(xiàn)實的不斷警惕的碗是金剛?cè)Γ鳛閺南路降捻殢浕鬃綀A形寶座的過渡基座的底座內(nèi)設(shè)有一個地下房間,僧侶們“遺物和陪葬品被放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細(xì)長的部分是相輪,“俗稱“寶塔的脖子”。更高的寶塔為“十三層,寓意對佛的崇敬。這里的數(shù)字十三也代表他們走向成佛的進(jìn)程。</p> <p class="ql-block">藍(lán)天白云下的塔林,莊嚴(yán)而肅穆。參觀塔林,讓我們對佛教的珍貴歷史遺產(chǎn)與文化內(nèi)涵有了進(jìn)一步的了解,頗有收獲。</p> <p class="ql-block">下山了,空氣清新,微風(fēng)吹拂,令人神清氣爽。此行既是參觀學(xué)習(xí)又是一次郊游與鍛煉身體。何樂而不為。下山后北京的親又請我們在一組別致的山寺小院里喝咖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阳县|
阜新|
石阡县|
襄汾县|
雷波县|
雅江县|
渝北区|
望谟县|
庄河市|
增城市|
镇安县|
绥宁县|
当雄县|
明星|
东台市|
淮滨县|
眉山市|
黄大仙区|
海门市|
吉安县|
泌阳县|
马龙县|
图片|
淳化县|
太保市|
汽车|
佳木斯市|
馆陶县|
车致|
古交市|
沧州市|
高密市|
潢川县|
常熟市|
台中县|
迁西县|
称多县|
丘北县|
万年县|
玉山县|
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