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圖文:老金</p><p class="ql-block">美篇號:246164702</p> <p class="ql-block"> 4月18日,是國際古跡遺址日,這個特殊的日子,宛如一把時光的鑰匙,悄然開啟了我記憶深處那扇通往龍門石窟的大門,讓我重溫起去年八月那場尋幽探秘的奇妙之旅。</p><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3日,驕陽似火,卻絲毫無法阻擋我對龍門石窟探秘的向往。懷揣著對歷史的敬畏與好奇,我偕妻子踏上了這片承載著千年文明的石刻圣地。龍門石窟,作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中國石刻藝術(shù)”的最高峰,它宛如一部鐫刻在山崖上的史書,每一尊造像,每一處碑刻都訴說著往昔的輝煌。</p> <p class="ql-block"> 為保護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景區(qū)采用換乘電瓶車的方式進入。帶領(lǐng)我們探秘的是一位姓鄒的導(dǎo)游,來自河南鄭州,小伙子知識淵博,對龍門石窟的歷史了如指掌。據(jù)他介紹:龍門,相傳由大禹治水時開鑿的,使伊水得以通過伊闕注入黃河。石窟,始鑿于北魏,在唐代達到鼎盛,直到清代才逐漸停工。在這漫長的歲月里,無數(shù)能工巧匠在這里揮灑著汗水,用他們的智慧和技藝,雕琢出2345個洞窟像龕,11萬余尊造像。曾經(jīng),這些造像身披絢麗的彩繪,在陽光的映照下,美輪美奐,令人嘆為觀止。然而,時光無情,彩繪已漸褪色,但經(jīng)歷千年風(fēng)雨洗禮的石刻,依然散發(fā)出獨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電瓶車行駛2公里,停在龍門石窟景區(qū)內(nèi)停車場,我們在世界文化遺產(chǎn)標(biāo)志處打完卡,就跟著導(dǎo)游踏入龍門。</p><p class="ql-block"> 一進入龍門,眼前的景象便讓我驚嘆不已,伊水從龍門兩山之間流過,大大小小的洞窟像龕,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崖之上,仿佛是歷史老人精心雕琢的藝術(shù)品,陽光灑在洞窟上,給這些古老的造像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更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在導(dǎo)游的引領(lǐng)下,我們仿佛穿越時空的隧道,走進了那個遙遠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古陽洞,這是北魏孝文帝為祖母馮太后鑿的洞窟。洞窟內(nèi),造像精美絕倫,每一尊都仿佛蘊含著無盡的故事。鄒導(dǎo)游詳細(xì)地介紹了每一尊造像的特點和背后的歷史典故。主佛高肉髻,面相長圓,脅侍菩薩頭戴寶冠,面容清秀。洞內(nèi)石壁上還留有許多書法碑帖,仿佛讓我看到當(dāng)年工匠的精心雕琢的身影,聽到他們敲擊石塊的清脆聲響。古陽洞,不僅是藝術(shù)的殿堂,更是歷史的見證,它見證了北魏時期的政治風(fēng)云和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 繼續(xù)前行,我們來到了賓陽南洞,這是唐時魏王李泰為生母長孫皇后祈福所造,洞窟內(nèi)空間開闊,造像眾多,主佛面容慈祥,端坐蓮花寶座上,周圍的弟子和菩薩姿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導(dǎo)游告訴我們,賓陽南洞的建造歷時多年,凝聚著無數(shù)工匠的心血,具有政治和宗教的意義。</p> <p class="ql-block"> 接著,我們來到了盧舍那大佛前,這座按照武則天形象塑造的大佛,通高17.14米,莊嚴(yán)肅穆,慈眉善目,端坐于八角束腰蓮花座上。居高臨下,使前來瞻仰的人們需登上半山腰才可見到大佛,增添了人們崇敬之感。大佛的面容寧靜祥和,仿佛在俯瞰著世間的滄桑巨變。我靜靜地站在佛前,感受著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沉淀,仿佛與大佛進行了一場跨越千年的心靈對話。</p> <p class="ql-block"> 在探秘過程中,我們還看到了褚遂良的書法碑刻“伊闕”二字,筆力遒勁,氣勢恢宏,仿佛為我們打開了龍門石窟神秘大門的鑰匙,引領(lǐng)我們走進歷史長河。我還看到了部分二十品碑帖,讓我大開眼界。這些碑帖,字體各異,風(fēng)格獨特,有的雄渾豪放,有的清秀俊逸。它們都是中國書法藝術(shù)的瑰寶,每一筆每一劃都蘊含著書法家的情感和智慧。我靜靜地站在碑帖前,仿佛能感受到書法家們揮毫潑墨時豪情壯志。</p> <p class="ql-block"> 由于石窟眾多,我們沒辦法一一探訪,有的洞窟還在修繕中,有的還沒開放。雖說有些遺憾,但我也明白,保護文化遺產(chǎn)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zé)任,只有讓它們得到妥善的保護,才能讓更多的人欣賞到它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探秘告一段落,我們從龍門橋過伊水河來到東岸的香山。站在香山的廣場上,望著西岸龍門石窟全貌,那一尊尊佛龕在陽光的照耀下,宛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山崖之上。伊水潺潺流淌,仿佛訴說著千年的故事,遠處的山巒連綿起伏,與龍門石窟相互映襯,構(gòu)成一幅美麗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 此時,夕陽的余暉灑在大地上,給整個龍門石窟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我知道,這次探秘之旅即結(jié)束,但龍門石窟的故事,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我們坐電瓶車返回乘車點,一路上,我的腦海中不斷浮現(xiàn)出那些精美的造像和碑帖,心中滿是感慨。龍門石窟,它不僅僅是一座石刻藝術(shù)的寶庫,更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它讓我們在欣賞藝術(shù)之美的同時,也能銘記歷史,珍惜現(xiàn)在,展望未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會帶著這份對歷史文化的熱愛和敬畏,繼續(xù)踏上探索的征程,去尋找更多隱藏在歲月深處的秘密,因為,歷史是我們的根,文化是我們的魂,只有銘記歷史,傳承文化,我們才能走得更遠,飛得更高。</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巫山县|
潍坊市|
平原县|
金昌市|
湄潭县|
陇川县|
武义县|
宿州市|
徐水县|
洪雅县|
赫章县|
法库县|
明光市|
土默特左旗|
二连浩特市|
东丰县|
汶川县|
峨眉山市|
资阳市|
桑植县|
婺源县|
开阳县|
遵义县|
临江市|
五家渠市|
如东县|
铜陵市|
襄樊市|
翁牛特旗|
和林格尔县|
菏泽市|
皋兰县|
西藏|
临沂市|
平凉市|
原阳县|
芦溪县|
彭山县|
贵定县|
周口市|
离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