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最近在整理樟木箱底的一些舊物件,又翻開了這些壓箱底的,珍貴的,十分讓人回想十六年軍旅生涯的軍人裝備。你看那頂棕色的毛絨帽子,仿佛承載著無數個冬日的溫暖回憶。每次觸摸它,都能感受到那份來自遠方的關懷。帽子上的紅色五角星,就像是那段軍旅歲月的印記,無論時光如何流轉,它始終在那里,靜靜地訴說著那些年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晾曬架上掛著的衣物,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溫暖。那些軍綠色的衣物,似乎還殘留著坎蘇溝1612高地,炮兵指揮所的汗水與鐵木里克炮陣地泥土的氣息。每當看到這樣的場景,心中總會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動,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充滿挑戰與成長的年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大紅色的帽子帶著柔軟的毛領,靜靜地躺在那里,如同一位老朋友般等待著被重新發現。它不僅是一件衣物,更是那段激情燃燒歲月的見證者,提醒著我們曾經擁有的夢想與堅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軍綠色的衣服上掛著的紅色五角星帽子,就像是一枚勛章,記錄了那些不平凡的日子。每一次戴上它,都仿佛能聽到遠處傳來的號角聲,激勵著前行的腳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這是北方地區部隊官兵冬季穿著的大頭鞋氈鞋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三件綠色的衣服整齊地掛在架子上,每一件都別著紅五角星徽章,它們不僅僅是制服,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這些衣物見證了無數個日夜的訓練與奮斗,也見證了從青澀少年成長為堅強戰士的過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黃色衣服領口處的“正三”、“214”字樣,以及紅色印章上的日期“1965”,仿佛將時間定格在了那一刻。這些細節不僅是身份的標識,更是那段歷史的見證,讓人不禁回想起那個時代的點點滴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這是部隊軍官裝備的純橡膠雨披和雨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這頂紅色毛絨帽子上的五角星,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著方向。它不僅是一件裝飾品,更是那段軍旅生活的象征,讓人懷念起那些并肩作戰的日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棕色毛絨帽上的紅五星標志,簡單而醒目,它不僅僅是一枚徽章,更是一種信念的體現。每當看到它,都會想起那些共同度過的艱難時刻,以及彼此之間的深厚情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這兩頂棕色毛絨帽子上都別著一顆紅五星,它們靜靜地躺在一起,仿佛在訴說著一段段難忘的故事。這些帽子不僅見證了歲月的變遷,更見證了友情與忠誠的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棕色毛皮帽子內部的黑色文字標記,記錄了它的來歷與制作年份和部隊番號,這些文字雖然簡單,卻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讓人感受到每一件物品背后的故事。部隊番號從我入伍的9905部隊,到36139部隊,再到1986年我從炮兵學院學成歸來已改成36229部隊至我1988.10解甲歸田。部隊由野戰部隊改武警后,又從36229部隊改成8664部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兩只綠色的手套上系著紅色的線繩,它們不僅實用,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每當戴上它們,都會想起那些寒冷冬日里的溫暖與支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這雙軍綠色的三指棉手套,上面綁著一條紅白相間的帶子,簡潔而實用。它們不僅保護了雙手,更成為了那段軍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舊衣物標簽上的“姓名 編號 制作 自用”字樣,記錄了每一件物品的主人與制作過程。這些標簽雖然不起眼,卻是那段歷史的重要見證,讓人感受到每一件物品背后的故事與情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堆綠色軍大衣整齊地疊放在木地板上,它們不僅是保暖的衣物,更是那段軍旅生活的見證。每當看到這些軍大衣,都會想起那些并肩作戰的日子,以及彼此之間的深厚情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這些軍裝用品整齊地擺放在地上,包括帽子、手套等物品,它們不僅實用,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每當整理這些物品,都會想起那些訓練場上的汗水與努力,以及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兩件軍大衣疊在一起,上面的大衣上有兩個扣子,它們不僅美觀,更體現了軍裝的設計理念。這些軍大衣見證了無數個日夜的訓練與奮斗,也見證了從青澀少年成長為堅強戰士的過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綠色軍裝上衣上的兩個圓形金屬扣子,簡單而精致,它們不僅實用,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每當看到這些扣子,都會想起那些并肩作戰的日子,以及彼此之間的深厚情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這件綠色布料的衣服上寫著“正三”、“制”等字樣,這些文字不僅記錄了它的來歷,更體現了那段歷史的獨特魅力。每當看到這些文字,都會想起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以及為之付出的努力與汗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照片里擺放整齊的一件舊式軍大衣和一頂帽子,衣服上還有兩個銅質扣子,它們不僅美觀,更體現了軍裝的設計理念。每當看到這些軍裝,都會想起那些并肩作戰的日子,以及彼此之間的深厚情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這些綠色軍裝及配飾整齊地擺放在木地板上,包括帽子、衣服等物品,它們不僅實用,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征。每當整理這些物品,都會想起那些訓練場上的汗水與努力,以及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棕色毛皮帽上的紅星標志,簡單而醒目,它不僅僅是一枚徽章,更是一種信念的體現。每當看到它,都會想起那些共同度過的艱難時刻,以及彼此之間的深厚情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這是一位素未平生,家原往在金陵東路浙江路口的劉姓上海網友,根據我的視頻號里的照片為我畫的素描畫。那幅黑白素描畫,描繪了一個戴著軍帽的我的臉部特寫。畫中的他眼神堅定,仿佛在訴說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這幅畫不僅記錄了那個時代的風貌,更展現了年輕一代的朝氣與活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曾經的崢嶸歲月,曾經的火紅軍營。這一件件軍旅舊物件,是半個世紀的歷史印記,是五十二年的歲月年輪。歲月無情催人老,軍旅生涯難忘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陳重震 畢業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學院和華東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高級經濟師。1971.12年上山下鄉。1973.12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陸七師炮兵團服役,曾在師團機關工作十五年。1988.10轉業,在上海一家金融企業擔任經營和風險管理工作,2014年退休閑賦在家。2025.4.26圖文編輯,修改定稿于上海宅中。</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璧县|
威信县|
营山县|
保靖县|
娱乐|
普定县|
平谷区|
九龙县|
页游|
凤台县|
瑞丽市|
探索|
峡江县|
泾川县|
洪洞县|
嘉定区|
湘潭县|
电白县|
遵义县|
邻水|
会宁县|
鸡泽县|
房山区|
丹凤县|
荔浦县|
大邑县|
鲁甸县|
钟山县|
荥阳市|
安丘市|
焦作市|
舟山市|
新干县|
西城区|
中江县|
颍上县|
临泉县|
邢台市|
犍为县|
安达市|
新巴尔虎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