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來到重慶的第三天,我來到了當年國民黨軍統局在重慶市歌樂山下設置的渣滓洞、白宮館監獄。對于中國上世紀五十年代出生的人來講,恐怕不知道這兩處意味著什么的人不多。渣滓洞原是一私人煤礦,因其出煤渣石多而得此名。白公館原名“香山別墅”,因原主人四川軍閥白駒自詡為唐代詩人白居易后代,取白居易號“香山居士”前兩字命名。當地百姓習慣稱其為“白公館”,后成為正式名稱。這兩處監獄成為國民黨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拘壓和屠殺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的罪惡之地。其前后殺害革命先烈近400多人。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版的小說《紅巖》詳盡深刻描寫了這一歷史。我上小學時就細讀過此書,對渣滓洞、白公館印象很深。</p><p class="ql-block"> 這兩處監獄建筑規模都不大,相距不到3公里。我來到這天參觀人很多,特別是學生,看到這些我很欣慰,年青的一代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很重要。</p><p class="ql-block"> 參觀區內循環播放《紅梅贊》歌曲,這首上世紀六十年代由空政閆肅老師等四人聯合創作的歌曲,現在聽起來依然熱血澎湃、蕩氣回腸。“買上一束鮮花把獻給烈士,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的今天。”在“紅梅贊”音樂的背景下猛然聽到這句話,使我突然悲從中來,內心沉重。</p><p class="ql-block"> 我注意到白宮館烈士里有一位是原國民黨四十四軍參謀長、川北團管區司令周從化,當時他身居高位、家境優沃,但因不滿蔣介石的腐敗統治被殺害。他留由一首詩:‘神州嗟浩劫,四族勝狼群。民生號饑寒,民權何處尋?興亡匹夫志,仗劍虎山行。失敗膏黃士,成功濟蒼生。’特別是詩的最后兩句慷慨而悲壯,特別感人。</p><p class="ql-block"> 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取的了偉大勝利,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數百萬生命的代價,給我們勝利的軀體上有留有痛苦的傷疤。中國革命的過程太血腥了,我感到我們的民族在階級矛盾的沖突中缺少一種寬容文化,缺少一種尊重生命的妥協精神。要知道,不同階級之間的仇殺、民族之間的仇殺會給社會帶來更多的傷疤。不然,當歷史再前行五百年到一千后,我們的子孫會怎樣評價我們尼?</p> <p class="ql-block">白公館外景</p> <p class="ql-block">渣滓洞外景</p> <p class="ql-block">周從化遺像</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法库县|
丹棱县|
顺昌县|
温州市|
内黄县|
永仁县|
海丰县|
思茅市|
清水河县|
嘉兴市|
弋阳县|
县级市|
讷河市|
武夷山市|
怀远县|
潢川县|
宾阳县|
安吉县|
垦利县|
天长市|
长丰县|
健康|
昭苏县|
外汇|
芦山县|
那坡县|
东源县|
牟定县|
凭祥市|
来安县|
子洲县|
象山县|
曲沃县|
灵台县|
丹凤县|
滨州市|
兰溪市|
克拉玛依市|
阿荣旗|
拜城县|
南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