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忍”者,從心從刃,心字頭上一把刀,本義為不讓心受傷而乖乖的一動不動。引申義為不能把心里想的都說出來做出來。關于“忍”《說文》曰“忍,能也。”《廣雅》云“忍,耐也。”是為能耐,本事之謂也。由此可見,“忍”也是人生存與自我保護的一種技能。這種技能人皆有之,只不過程度有所不同罷了。今天筆者專門來說“忍”,無非就是想推己及人,提升一下度量而已。</p> <p class="ql-block"> 其一是為什么要“忍”?</p><p class="ql-block"> 都說是瀟灑過生活,自在做真我,那就應該是想忍就忍,不想忍就不忍,何以有時候還就非得“忍一忍”不可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小不忍則亂大謀,大不忍則壞事情。因為矛盾無處不在,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不忍,則不但無益于矛盾解決,而且還常常導致矛盾升級。小到生活瑣事,大到為人處世,無不如此。忍了,風平浪靜;不忍,波濤洶涌。是以說:小忍小得,大忍大得,不忍不得。</p><p class="ql-block"> 其二是怎么樣去“忍”?</p><p class="ql-block"> “忍”說起來不是一件難事,譬如勸別人忍,可做起來還真不是一件易事,譬如自己去忍。一般來說,小事小氣或許好忍,大事大情豈能忍住,尤其是利害攸關之時,有幾人又能夠忍得住呢?可見這“忍”還得有個度量之說,即能忍就忍,忍無可忍還須忍,實在忍不住了就無須再忍!關鍵還是要先學會問自己,忍過了嗎?還能繼續忍嗎?若能,便不要爆發;若不能,得先有充分的理由。</p><p class="ql-block"> 其三是“忍”的真諦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忍”不是目的,而是方式,即通過“忍”這種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譬如“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忍”是不生是非,緩和矛盾,或維持現狀,或找尋解決問題的合適辦法,“忍”的目的是和諧關系謀求事成。但“忍”絕不是低三下四的唯唯諾諾,也絕不是逆來順受的窩窩囊囊。“忍”是有底線的,一旦突破了底線就不能再忍,就得斗爭,就得反抗!否則,“忍”就毫無意義,更無價值可言。</p> <p class="ql-block"> 毋庸諱言,既然“忍”是人的一種生存和自我保護技能,那么就自然值得我們去修煉。凡人凡事既不能斤斤計較,也不能耿耿于懷,只要在自己的容忍范圍之內,就該當釋懷。同時還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度量,忍人之所不能忍,成人之所不能成!須知:“胯下之辱”的韓信終成大業,“睚眥必報”的項羽四面楚歌,“裝傻充愣”的劉備建立蜀國,“心懷故國”的李煜自食惡果……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人們:“忍”雖無奈卻有大用。能忍,則諸事可為;不忍,則壞事傷身。</p><p class="ql-block"> 最后套用一下彌勒佛座前的一副對聯稍作修改作為結語: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容而不語,一忍了之;開口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笑而不言,一笑釋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圖片源自網絡(順致謝意!)</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革吉县|
牙克石市|
泸西县|
历史|
高台县|
交城县|
修武县|
永和县|
诸城市|
祁东县|
丁青县|
格尔木市|
黑龙江省|
老河口市|
凤冈县|
安塞县|
囊谦县|
紫阳县|
临洮县|
达孜县|
资中县|
黔江区|
金湖县|
陈巴尔虎旗|
荆门市|
明光市|
绥芬河市|
枣强县|
新竹县|
治多县|
弥勒县|
南昌县|
永和县|
高要市|
舟山市|
澳门|
泰来县|
新绛县|
泾阳县|
公安县|
奉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