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從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楊州”的詩句中,我們可以推斷出楊州在農歷三月的風景之美,是遷客騷人的心儀之地,為此前幾天我同友人一同去揚州游覽,領略了古城瘦西湖的湖光山色。</p><p class="ql-block"> (一)爭奇斗艷萬花園</p><p class="ql-block"> 我是從北門入園西門出園的,進園后首先跳入眼簾的是馬路對面大明寺內的棲靈寶塔。</p> <p class="ql-block">繡球花</p> <p class="ql-block">羅城花園,牧童與老人。</p> <p class="ql-block">鐵線蓮</p> <p class="ql-block">擁抱春天</p> <p class="ql-block">芍藥</p> <p class="ql-block">大型盆景</p> <p class="ql-block">(二)五亭橋</p><p class="ql-block"> 別名蓮花橋,因為從天空俯視五座亭子猶如一朵盛開的蓮花,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橋之一。</p><p class="ql-block"> 該橋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全長58米。它集北方橋梁之雄偉和南方橋梁的秀麗于一身,成為力與美的完美結合體。</p><p class="ql-block"> 每當月圓之夜,十五個橋孔各含一月,湖水蕩漾眾月爭輝,如夢似幻。</p> <p class="ql-block"> 這是乾隆的小舅子高恒為迎接乾隆的到來而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游客摩肩接踵</p> <p class="ql-block">(三)二十四橋</p><p class="ql-block"> 現在我們所看到的二十四橋是新造的單孔拱橋。橋長24米,寬2.4米,漢白玉欄桿24根,臺階24級,白天遠看如玉帶飄逸夜晚看似白龍臥波,站在橋頂可眺望熙春臺望春樓等古建筑。</p><p class="ql-block">從杜牧的詩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中,可以證實該橋在唐代就存在,傳說有24位美女于橋上吹簫而得名。后來不知何時被毀,現在再次復建。</p> <p class="ql-block">熙春臺</p> <p class="ql-block">“春臺祝壽”四個字記載了乾隆曾在此為他的母親祝壽。</p> <p class="ql-block">(四)白塔</p> <p class="ql-block"> 白塔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是一座藏傳佛教中的喇嘛塔,塔高28.5米。給人一種窈窕如瓶的美感。</p><p class="ql-block"> 它起源于1780年乾隆第六次南巡,當他游覽了瘦西湖后發出“斯景頗類瓊島(指北海公園),惟少白塔耳”的感嘆。上有所好下必行之,于是楊州鹽商集資在1784年開始建造這座磚塔,外表粉以白色,頂上冠以銅葫蘆,翹角裝上風鈴,遠眺甚是秀美玲瓏,在春日的陽光下熠熠生輝。</p><p class="ql-block"> 可惜塔造好后乾隆再也沒有來過楊州。</p> <p class="ql-block">白塔晴雲</p> <p class="ql-block">(五)鹽商</p><p class="ql-block"> 瘦西湖原本是京杭大運河的一條支流,只因河網錯縱風景秀麗,楊州的鹽商紛紛在此建造亭臺樓閣以博取皇上歡心,平時自家亦可享樂。</p> <p class="ql-block">框景</p> <p class="ql-block"> 當年熬鹽的鐵鍋,每一口鍋在衙門都有備案,方便收稅。</p> <p class="ql-block"> 楊州,這座馬可.波羅曾到訪過的歷史文化名城,無論是氣勢恢宏的運河博物館還是歷史悠久的個園及東關街,一年四季都是人流涌動熱鬧繁華,所以有“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楊州”一說,我們一定要去玩一次,但如果到了楊州而沒到瘦西湖則等于沒來過楊州,因為瘦西湖及其旁邊的大明寺,濃縮了楊州這座鹽都千百年來的城市歷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馬可波羅</p> <p class="ql-block">END</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海县|
钦州市|
舒兰市|
武山县|
太保市|
婺源县|
龙泉市|
赫章县|
万源市|
大关县|
榆中县|
航空|
九台市|
武鸣县|
朔州市|
青州市|
长沙市|
新巴尔虎右旗|
连云港市|
临朐县|
南昌市|
嫩江县|
滁州市|
邹城市|
柘城县|
年辖:市辖区|
界首市|
尉犁县|
南木林县|
清原|
当阳市|
红河县|
大安市|
武安市|
义马市|
兰西县|
朝阳县|
太保市|
克拉玛依市|
西华县|
漯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