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瀘定是318國道上進藏住宿的第一站(海拔1200米),2025年3月22日上午由郝導帶領我們先參觀紅軍飛奪滬定橋紀念碑和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碑于1986年10月16日建成,鄧小平同志題寫碑名,北面是聶榮臻同志撰寫的碑文,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途中取得了飛奪瀘定橋的勝利……。</p> <p class="ql-block">站在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展示廳內,有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便撲面而來,燈光不算明亮,恰到好處地營造出了凝重的感覺,墻壁上紅軍戰士們的堅毅的臉龐,目光如炬,仿佛穿透時空凝著我們。我緩緩踱步參觀,凝視著玻璃柜中那截斑駁冰冷的鐵索,木板稀疏,耳畔仿佛響起1935年5月29日那場震徹山河的沖鋒號角,銘刻22名紅軍突擊隊員的名字,他們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攀爬13根冰冷鐵索晃晃悠悠奮勇前進,強渡大渡河和飛奪滬定大橋的勝利成功,體現我英雄紅軍無限忠于人民革命事業的大無畏精神,是血肉之軀用極限勇氣創造的軍事奇跡。</p><p class="ql-block">紅軍的功勛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紅軍精神萬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瀘定大橋位于瀘定城西,橫跨在洶涌奔騰的大渡河上,也是四川和康藏地區來往的咽喉孔道,也是紅一方面軍北上的必經之地。</p><p class="ql-block">中國古代跨度最長的懸索橋,又稱大渡河鐵索橋,是中國古代橋梁建筑的杰作,兩岸的橋頭古堡為木結構古建筑,為中國獨有。瀘定橋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建成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西岸橋臺落井里,9根作底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鐵件重40余噸。該橋曾經創造了古代懸索橋跨度的世界紀錄,是人類歷史第一座跨度超過100米的橋梁。</p><p class="ql-block">1961年,瀘定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橋頭我們可以看到兩塊很大的柱石,這個柱石的主要作用就是為了保持每一側兩根扶手鏈之間的高差,看上去還是非常堅固的。</p> <p class="ql-block">當我走上瀘定橋之后,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根本站不穩的,腳下踩著幾塊木板,人在橋上搖搖晃晃,向橋下一看,就是湍急的大渡河,真叫人心驚膽寒,我要很緩慢的往前走才能穩住身形,橋上走的人越多越晃蕩。真的是從瀘定橋走過之后,明白1935年紅軍戰士們飛奪瀘定橋到底有多么艱難呀,踏著鐵索一塊一塊鋪墊木板,勇于冒著敵人槍林彈雨,奮不顧身向前沖,成功取得了飛奪瀘定橋的重大勝利,向革命先輩致敬!</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庆县|
延津县|
松溪县|
交城县|
鄱阳县|
东海县|
红安县|
皋兰县|
双城市|
昌乐县|
神农架林区|
昆山市|
潜江市|
东阿县|
汶上县|
宁安市|
陆良县|
崇州市|
浦北县|
津市市|
洛阳市|
来安县|
鄂托克前旗|
右玉县|
拜城县|
鹿泉市|
四川省|
仙居县|
旅游|
镇康县|
广德县|
时尚|
普格县|
玉山县|
甘泉县|
湘阴县|
新宾|
揭东县|
闵行区|
秦安县|
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