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試問禪關,參求無數,往往到頭虛老。磨磚作鏡,積雪為糧,迷了幾多年少。毛呑大海,芥納須彌,金色頭陀微笑。悟時超十地三乘,凝滯了四生六道。誰聽得絕想崖前,無陰樹下,杜宇一聲春曉?曹溪路險,鷲嶺云深,此處故人音杳。千丈水崖,五葉蓮開,古殿簾垂香裊。那時節,識破源流,便見龍華三寶。</p><p class="ql-block">——吳承恩《西游記》第八回</p> <p class="ql-block">《西游記》的四五個人物,作者把心身意識演化成小說,將心猿意馬,化出代表“心”的孫猴子。代表意氣的是一匹龍馬。豬八戒代表了人的大欲,特別喜歡男女飲食。一個晦氣色的沙僧,代表沒有主見的情緒,只能挑著行李,擔起這個皮囊跟著猴子、豬八戒跑。那代表整個完整的心身生命的,便是唐僧。從表面看來,他是世界上最老實的笨人、善人、好人,雖然一路上他所遭遇到的,處處是艱難險阻,都是妖魔鬼怪,而在這三四個鬼精靈伴隨下,走完一段人生的道路,但由于他的“誠意、正心、修身”,所以他成功了!</p><p class="ql-block">——《原本大學微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游記》我看過四五遍,前幾年我還重新一字不漏再看一遍,我很想拿起筆來,每一句話、每一回都把它批了,那真是寫得好,全部修道做工夫的道理都在內了。</p><p class="ql-block">孫悟空出來尋師訪道,后來被壓在五行山下。到第八回開頭,有很長的一篇偈子,那偈子好極了,“試扣禪關,參求無數,往往到頭虛老”,天下人學佛修道、信宗教、信上帝、信耶穌……年輕出家修道,到頭發白了,得個什么?“往往到頭虛老”,到老都不成。“積雪為糧,磨磚作鏡,誤了幾多年少”,年紀輕輕萬事不管,跑來修道,以為打坐啊、聽呼吸啊,或者是參話頭就是修道了,都是積雪為糧、磨磚作鏡。</p><p class="ql-block">這一篇多好!好句子我把它背下來,最后那真是修道的境界——“誰聽得絕想崖前,無陰樹下,杜宇一聲春曉”,無陰樹下,這個五陰都空了,身心都沒有了,到達這個境界。忽然之間,“杜宇一聲春曉”,杜宇是杜鵑鳥,“一聲春曉”,春天的境界回轉來了,生機活潑。“那時節,識破源頭”,那時才能夠識得源頭,那個流水的根源一樣,“便見龍華三寶”,才明心見性了。</p><p class="ql-block">多好的偈子啊!你們看《西游記》,像是看“自游記”,你游一道就完了。我看小說、看任何書,都很尊重它,好的句子就把它記下來,那才是讀書嘛,讀書不是白讀呀!說到這里,想起別人寄來多少論文要我看,哎喲!拜托大家不要給我寄,打開一看題目,那種文章看了太浪費時間。所以看你們的日記、給你們批改,那對你們多恭敬啊,我恭敬你們如三寶、如父母一樣,不然你們那些文章還能看嗎?當然我的文章也不好啦!古人的流傳著作,不管如何,里頭是有東西的。</p><p class="ql-block">——《列子臆說》</p> <p class="ql-block">每一觀開始,釋迦牟尼佛都教我們要“系念一處”,或者“系念住意”。要“系念”,把心念拴住,讓心念專一。</p><p class="ql-block">為什么要“系念”?你們都看過西游記吧?那只孫猴子就象征我們第六意識的心念。一個筋斗云就翻過了十萬八千里;一會上天,一會兒下地;打了龍宮,又大鬧天宮。我們的心念不正是如此?剛剛才想著“肚子餓了”,馬上又想到“美國的太空梭”……總而言之,是上窮碧落下黃泉,亂七八糟,沒有什么不想的。好討厭啊!打起坐來,它就搗蛋。你要靜,他偏動,真是麻煩!</p><p class="ql-block">不過話說回來,唐僧取經主要還就靠這只猴子護駕,才大功告成呢。他雖然不聽話,調皮搗蛋,可是既能收妖又能降魔,本事大得很噢!我們這第六意識的心念也是一樣,雖然它一會兒東一會兒西的亂想一通,可是你們看,什么電影、電視、電子、電腦,乃至于人造衛星、太空梭等等,不都是它想出來的?要成佛作祖,得道證果,關鍵也還是在它。</p><p class="ql-block">你們都知道這只孫猴子又叫“孫悟空”,為什么叫他“孫悟空”?《西游記》可不是哄小孩的故事書喔!現在告訴你們,這是一本哄大人的書,因為大人們都沒看懂,都以為它是神怪故事。其實它是一本道書,許多修行道理都藏在故事里,連他們的名字都不是隨便叫的。你看,“悟空”就是悟了空性,道理上明心見性了,然后還要老老實實修持,所以孫“悟空”又叫孫“行者”,乖乖的隨著唐僧,一步一步的往西天行去。路途的坎坷自然不在話下,但是最要命的是他那難改的猴性,也就是所謂的“余習難除”,一發脾氣,就不干了,跑回老家去,和猴子猴孫們吃喝玩樂,好不快活!</p><p class="ql-block">碰到這么一個神通廣大,又猴性難馴的齊天大圣,怎么辦?哈!沒關系,有“金箍咒’,咒子一念,老孫就只好乖乖的又回到唐僧身邊,繼續這段千辛萬苦的道路。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系念法”,用“金箍咒”把猴子拴住。現在這本禪秘要法的“系念法”,是用“白骨觀”把我們的“心猿”拴住。</p><p class="ql-block">不論凈土宗也好,天臺宗也好,什么禪宗、密宗的,及至于華嚴宗,也都各有他的特殊修法,很少有人知道,在座諸大菩薩當然也不例外,這些都不再多說,總而言之,各宗各派的各種修法都是以“系念”為基本法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禪觀正脈研究》</p> <p class="ql-block">中國產生了一部《西游記》,里面有個孫悟空。孫悟空取經以前,已經把閻王那里猴子的生死簿勾掉了,閻王管不住他了。《西游記》有英文翻譯的,你看過沒有?</p><p class="ql-block">圣吉:沒看過。</p><p class="ql-block">南師:孫悟空代表什么?代表意識思想。他上帝也不怕,閻王也不怕。他是東勝神洲一個海島上石頭里跳出來的,亂蹦亂跳。后來他去修道,他的師父是須菩提,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解空第一。須菩提很討厭這個徒弟,因為他不守規矩,不過他很聰明。不守規矩的,一定聰明。所以我說,老實就是笨,聰明就是滑頭;又聰明又老實的人,找不到的。</p><p class="ql-block">孫悟空很聰明,很調皮,很快學會了神通變化,但是沒有得道。結果他玩弄神通,師父把他趕出去了,告訴他在外面不準說是他的徒弟,如果說是他的徒弟,就把孫悟空的神通收了。須菩提同我一樣,不準任何人在外面說是我的學生。</p><p class="ql-block">孫悟空出來第一個就去找閻王,問閻王生死簿上有沒有自己的名字。閻王說有,結果他拿來都勾掉了,把那個電腦用病毒搞壞了,了了生死了,閻王也拿他沒有辦法。</p><p class="ql-block">后來他跳到海底找龍王借兵器,龍王打開武器庫,他都看不上,龍王只好陪他到海底最深的地方去看。他看到那個定海神針,又軟又硬,可大可小。那個海底在哪里?在人的身體里。這個世界,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也等于人的身體,七分是水,三分是骨肉。</p><p class="ql-block">結果孫悟空把定海神針拿來,放在耳朵里,就是這根金箍棒,可以上鬧天宮,下鬧地獄。這個東西每個人都有,就是男人那個東西,可以大鬧天宮;中醫里有“耳通氣海”的道理。</p><p class="ql-block">孫悟空就是思想意識,配合這條棒,打亂人間。要把孫悟空(意識)收服了,修道變成佛,就很難了。所以他的法名叫悟空,明白思想念頭生滅無常,本來抓不住的,像水中撈月,所以他不再執著了。豬八戒代表欲望,貪吃貪色,能轉過來就是修道的能量了,所以叫“悟能”。沙和尚挑行李,代表帶著業障重擔跟著走;他叫“悟凈”,修行就是凈化業障。白龍馬代表氣,馱著唐僧一路取經,唐僧代表本性,所以是師父,取經代表修行修道。</p><p class="ql-block">這部小說寫的,就是東方文化印度和中國的宗教思想的系統,天人合一的東西。孫悟空保護了唐僧取經,路上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然后成功了。每種磨難,代表了社會人生的一種現象。孫悟空對幾個妖怪沒有辦法,有個妖怪住在無底洞,代表了人的食道、消化道、排泄系統,也代表了我們的欲望,永遠填不滿。</p><p class="ql-block">西方人翻譯了《西游記》,只認為是中國的神話故事,不曉得蘊含了印度、中國天人合一的宗教理念,里面還藏有深刻的道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懷瑾與彼得?圣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德市|
临朐县|
东乡|
汕头市|
塔城市|
长宁县|
大理市|
繁峙县|
小金县|
玉树县|
平遥县|
高青县|
五华县|
乌恰县|
乌兰浩特市|
麟游县|
东海县|
英德市|
礼泉县|
雷波县|
宣威市|
彩票|
麦盖提县|
通化县|
永春县|
东阿县|
洛宁县|
鲁山县|
云和县|
牡丹江市|
西峡县|
平凉市|
高台县|
兰州市|
甘肃省|
宁明县|
丹巴县|
铜鼓县|
三门县|
凌源市|
保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