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臥佛 安岳臥佛位于中國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是安岳石窟群中極具代表性的佛教造像之一,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宏偉的體量聞名,展現了古代石刻藝術的高超技藝。<br> 臥佛(又稱臥佛院摩崖造像)位于安岳縣城北約25公里的八廟鄉臥佛溝,地處幽靜的山谷中,周圍分布著大量唐代至宋代的石窟。<br> 臥佛開鑿于唐代(約8-9世紀),距今已有1200余年歷史,是安岳石窟中年代較早的造像之一。與安岳其他石窟(如毗盧洞、圓覺洞)共同構成川渝地區規模最大的唐宋石窟群。<br> 安岳臥佛規模宏大、氣勢恢弘,細節精湛、栩栩如生,自然融合、天人合一。臥佛全長約23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左側臥佛(通常釋迦牟尼涅槃像為右側臥),姿態靜謐莊嚴。佛像面龐豐潤,衣紋流暢,身后刻有弟子、菩薩、力士等群像,展現了唐代造像的典型風格。 <br> 臥佛上方刻有釋迦牟尼臨終說法圖,下方刻有天龍八部等護法形象,構成完整的涅槃主題場景。<br> 安岳臥佛是研究唐代佛教文化、石窟藝術及巴蜀地區宗教傳播的重要實物資料。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納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br> 臥佛所在的臥佛溝內另有盛唐至五代時期的刻經洞窟40余個,刻有佛經約70萬字,是中國罕見的佛教經文摩崖石刻群。 <br> 安岳臥佛不僅是佛教藝術的瑰寶,更是古代工匠智慧的見證。它深藏于山谷中,靜謐古樸,被譽為“隱世的東方美神”。若對石窟文化感興趣,這里堪稱“巴蜀敦煌”的縮影,非常值得深入探訪。靜立在臥佛前,可以感受千年匠心的溫度與信仰的力量,切身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安岳臥佛遠景 安岳臥佛近景<div>《釋迦牟尼涅槃圣跡圖》<br> 釋迦牟尼“涅槃”像左側身橫臥在崖壁上,身長23米,頭長3米,肩寬3.1米,背北面南,頭東腳西,兩手平放,閉目似睡。頭蓄螺髻,雙耳垂上各戴一圓形綻花耳環,頭墊扁形荷花枕,體態修長,身著袈裟,曲眉豐頤,慈祥端莊。臥佛頭頂后方雕立一半身環眼力士,作守衛狀;腰間禪坐一弟子,面壁背弓,作侍候狀:足踝前挺立一力士,威武雄健,作護衛狀,展示出釋迦牟尼“涅槃”時莊嚴肅穆的氣氛。<br> 臥佛的上方有一組釋迦牟尼“涅槃”前說法圖,中坐釋迦牟尼,兩側分兩層侍立九弟子、兩菩薩、天龍八部,表情各異,既烘托出他們恭聆佛法的肅穆情景,又展現出護衛佛法的威嚴場面。<br></div> 臥佛頭部雕刻十分精美 在臥佛頭部下前方“臥”子清晰可見。臥佛右臂下方的石壁上,鐫刻有宋兵部侍郎劉儀鳳及其表侄雍涓(普州參軍)的游記詩文。 臥佛是個“臥”字。見證古代工匠的智慧。 臥佛身體上部石刻造像 臥佛身體下部石刻造像 臥佛大力士 臥佛短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岑溪市|
日喀则市|
松滋市|
会泽县|
建始县|
温泉县|
横山县|
沁源县|
自治县|
天台县|
义马市|
凭祥市|
万山特区|
梓潼县|
和静县|
洪洞县|
淮安市|
吉安市|
长寿区|
普格县|
元谋县|
山阳县|
谢通门县|
毕节市|
中江县|
登封市|
日照市|
原阳县|
莱西市|
桦南县|
怀仁县|
罗甸县|
陆川县|
荣成市|
沁源县|
丁青县|
黄石市|
肥城市|
武清区|
嵊泗县|
沁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