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劍(耳東教授)<br>美篇號:253932472 烏石村的石頭是會呼吸的。<br> 兩億年前的火山巖漿在浙中腹地凝固成黑色玄武巖,歷經風雨雕琢,終成今日鱗次櫛比的烏石建筑群。當晨霧漫過金華市磐安縣尖山鎮烏石村村口的盤龍梯田,這些黑色的屋宇便從云海中浮起,恍若懸浮于半空的燕窩,故得“空中鄉村”之名。 一、石語春秋<br> 村口的龍灣堂是烏石村的精神圖騰。明朝平陽總督厲季明斥資建造的宗祠,門楣上“刺史第”“開國候”的鎏金牌匾在陽光下泛著微光。抗戰時期,這里曾作為軍火庫被日軍焚毀,如今的建筑雖為1949年重建,卻仍保留著明代的梁柱結構。堂內高懸的《厲氏族規》將“家國大義”置于首位,與堂前百年銀杏的年輪相互印證,訴說著這個家族的興衰沉浮。<br> 沿著烏石巷拾級而上,腳下的石板路被歲月打磨得溫潤如玉;兩旁的民居皆以玄武巖壘砌,石墻紋理間藏著火山噴發的褶皺;墻角的青苔順著石縫蜿蜒生長,在陽光的縫隙里舒展著翡翠般的葉片。 二、云起山居<br> 登上村后的云山尖,萬畝竹海在風中翻涌成綠色的海洋。山腰間的茶田層層疊疊,采茶女的藍布衫在云霧中若隱若現。這里的云霧茶汲取了天地精華,葉片上凝結的露珠能折射出七彩光暈。當暮色降臨,山坳里升起裊裊炊煙,與山間的嵐氣融為一體,恍若一幅水墨丹青。<br> 村東的初陽臺是觀星的絕佳去處。這座由村民張財瑤經營的四合院,曾是烏石村旅游的起點。2006 年,一群上海騎行客偶然發現了這里的烏石老屋,從此開啟了“滬上烏石”的傳奇。夜晚躺在石屋的雕花床上,透過木格窗欞仰望星空,銀河仿佛觸手可及。山風掠過屋檐,帶來遠處溪流的潺潺聲,讓人忘卻今夕何夕。 三、煙火涅槃<br> 清晨,在后山步道上漫步,烏石墻上掛著豆腐工坊的牌子,仿佛石磨轉動的吱呀聲喚醒了沉睡的村莊。游客們圍在石磨前,體驗著“推磨成漿”的樂趣。當豆漿在大鍋中煮沸,豆香與山間的霧氣交織,化作舌尖上的清甜。在它的隔壁,有一家咖啡館,似乎年輕人捧著拿鐵咖啡迎著晨霧在品嘗,窗外是明清風格的烏石建筑群,傳統與現代在此奇妙交融。<br> 暮色中的天笑廣場音樂美食城燈火璀璨。這座由廢舊廠房改造的夜市,匯聚了磐安藥膳、烏石烤全羊等特色美食。這里曾是國家級非遺“煉火”表演場地,眼前似乎出現了赤膊的漢子在炭火中騰挪跳躍,火星四濺間,古老的祈福儀式與現代的光影技術碰撞出震撼人心的火花。 四、石韻新生<br> 漫步在烏石村的街巷,智能便利店的電子屏與百年石墻相映成趣。村東的“烏石味道”中央廚房里,廚師正在用傳統工藝烹制黃精紅燒肉,砂鍋里咕嘟作響的湯汁飄散出中藥材的清香。這些新業態的植入,讓古老的村莊煥發出勃勃生機。<br> 村口的文化禮堂里,“迎大旗”的傳承人正在傳授技藝。三丈高的龍虎大旗在風中獵獵作響,旗面上的刺繡在陽光下閃耀著金輝。這項國家級非遺不僅是民俗的延續,更是烏石人對美好生活的祈愿。當夜幕降臨,游客們圍坐在篝火旁,聽老村長講述 “金鴨子從烏石中飛出”的傳說,火焰映紅了每個人的臉龐。<br> 離開烏石村時,晨霧正漸漸散去。黑色的屋宇在朝陽下泛著幽光,仿佛大地凝固的心跳。這些歷經億年的玄武巖,見證了火山噴發的壯麗,承受了歲月風雨的侵蝕,如今又在鄉村振興的浪潮中涅槃重生。每一塊烏石都是一個音符,在浙中的山水間奏響著古老而年輕的樂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山县|
邹城市|
桂林市|
蕉岭县|
南昌县|
甘肃省|
涟源市|
尤溪县|
延津县|
阿合奇县|
民丰县|
杭州市|
南漳县|
民勤县|
泰州市|
营口市|
察隅县|
无锡市|
聊城市|
富宁县|
达尔|
崇明县|
抚顺市|
遂平县|
上犹县|
新化县|
岳阳市|
邵阳县|
英山县|
嘉兴市|
蕲春县|
招远市|
永城市|
商河县|
新密市|
郸城县|
宝应县|
马边|
维西|
宣汉县|
封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