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去西藏旅游,是我長久以來的夢,然因各種緣由,始終未能成行。終于,在4月9日我將屆73周歲之際,踏上了西去的列車,歷時十余日,完成了多年的夙愿?,F(xiàn)將旅途所攝照片,編纂成《圓夢西藏》美篇集,以與諸君共享。此為《門仲民俗村》篇。</span></p> <p class="ql-block"> 來到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到民俗村參觀是必不少的一項安排。我們這次去的是林芝市巴宜區(qū)的門仲村。</p> <p class="ql-block"> 門仲村(又稱“門中村”)原本是雅魯藏布大峽谷深處的一個原始藏族村落。現(xiàn)整體搬遷于尼洋河畔的巴宜區(qū)更章門巴民族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 門仲村是2019年12月31日,被國家民委命名的第三批“中國少數(shù)民族特色村寨”。</p> <p class="ql-block"> 我們所見的,是高山腳下清一色的二層紅頂彩邊、漂漂亮亮的藏式別墅,一共有38幢,均為政府無償修建。</p> <p class="ql-block"> 村里有十多戶人家符合接待要求,即每家要有一位公職人員擔任接待員。并規(guī)定接待員要在村口迎候每批游客。</p> <p class="ql-block"> 擔任接待員的都是接待戶在城里工作的人員,或教師,或工礦企業(yè)干部,或機關干部等。他們在旅游季回家做接待宣傳,淡季回單位工作。</p> <p class="ql-block"> 在大巴車門口迎接我們的是一位女藏胞,她的名字好像叫什么卓瑪,職業(yè)是教師,在城里的一所中學任教,每年的4-10月會回到村里做接待宣傳工作。</p> <p class="ql-block"> 她熱情地給我們每位游客散獻了哈達。藏民敬獻哈達的習俗是藏族文化中表達尊敬、祝福和友好的一種重要禮儀,</p> <p class="ql-block"> 哈達被視為"仙女的飄帶",敬獻哈達即是將最美好的祝愿傳遞給對方,寓意尊敬、友愛、虔誠和吉祥。</p> <p class="ql-block"> 敬獻哈達后,卓瑪給我們簡要講解了門仲村的歷史,和村里接待游客的基本情況。</p> <p class="ql-block"> 她告訴我們:門仲村是一個移民村,全村共38戶人家,全部是2016年前后,從自然條件惡劣、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與世隔絕的大山深處搬遷而來的。</p> <p class="ql-block"> 門仲村的村民均為工布藏族,世代傳承著藏族的制作工藝。因此,當?shù)卣浞职l(fā)揮他們祖?zhèn)髦谱縻y器等手工藝品的特長并融入鄉(xiāng)村旅游,使門仲村成為林芝地區(qū)一張亮麗的旅游名片。</p> <p class="ql-block"> 卓瑪帶著我們來到她家的二層小樓門前,把我們迎進了底層那充滿藏式風情寬大的客廳,同時告訴我們室內(nèi)不能拍照。</p> <p class="ql-block"> 客廳的裝飾風格是藏族人民鐘愛的金黃色和深紅色。室內(nèi)擺放的藏式家具沒有過多的形狀變換,就是簡簡單單的正方形或者長方形。</p> <p class="ql-block"> 卓瑪介紹說,這間大房間既是餐廳,又是臥室,也是飲茶吃飯、待人接客的廳堂。</p> <p class="ql-block"> 指著室內(nèi)外的木作雕刻,以及色彩豐富得如同打翻了調色盤的裝飾,卓瑪自豪地告訴我們,這些雕刻、彩繪等都是她爺爺?shù)慕茏?,是工布藏家祖?zhèn)鞯氖炙嚒?lt;/p> <p class="ql-block"> 客廳的長桌上擺滿了青棵酒、酥油茶、糌粑和奶制品等,這是藏族同胞最純樸、最熱情的待客之道。</p> <p class="ql-block"> 卓瑪告訴我們,她的祖輩解放前都為農(nóng)奴,人民解放軍進藏后才得以翻身解放。因此,老一輩一直教導她們?nèi)?,要世世代代感恩毛主席,感恩共產(chǎn)黨,感恩解放軍。</p> <p class="ql-block"> 閑聊中,卓瑪還談到藏區(qū)現(xiàn)今還沿襲著傳統(tǒng)的多妻多夫制,全村有一半家庭是多妻或多夫。藏族同胞純樸善良,即使是多妻多夫的家庭也相處和睦。</p> <p class="ql-block"> 客廳的桌上,盛酥油茶的小碗,有幾只是亮堂堂的銀碗。桌瑪介紹說:藏族人出生,祖輩都會給孩子準備三樣東西:銀碗,銀筷子,銀勺子,被稱為藏民的“吉祥三寶”。</p> <p class="ql-block"> 藏族人出生后,銀碗即跟隨其左右,外出都要隨身攜帶。若去世后即將銀碗送至寺廟供奉,表示人已經(jīng)離開人間。</p> <p class="ql-block"> 卓瑪告訴我們,她們小時候生活在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山上的臥龍村,十分閉塞,進出僅靠江兩岸的滑鐵溜索過江。</p> <p class="ql-block"> 2015年由國家出資,門仲村整體搬遷到海拔較低的尼洋河畔,住進了溫暖寬暢的大房子。</p> <p class="ql-block"> 為了支持多布水電站的建設,2017年在脫貧攻堅、精準扶貧的過程中,村莊再次異地重建搬遷至此。</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經(jīng)過兩次整體搬遷的門仲村,家家住上了漂亮的藏式別墅。</p> <p class="ql-block"> 整個村莊道路寬敞、路燈明亮,停車場、小商店、公共廁所、垃圾桶、自來水等便民基礎設施一應俱全,藏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p> <p class="ql-block"> 卓瑪在還向我們介紹了銀器在藏人生活中起到的“護身符”功能,并演示了各種銀器在日常生活和養(yǎng)生保健中的用法和效果。</p> <p class="ql-block"> 結束在家里的訪談后,卓瑪又帶我們來到了村里的銀器銷售部。銀器銷售由村合作社統(tǒng)一經(jīng)營,銷售收入主要用于支持村內(nèi)老人、兒童及公益事業(yè)。</p> <p class="ql-block"> 銷售人員會詳細講解銀器的功效,并現(xiàn)場演示使用 。有了先前卓瑪?shù)难菔就平?,考慮其帶有公益的性質,不少游客在這里選購了合意的銀器。</p> <p class="ql-block"> 結束參訪,走回村頭,眼前一枝桃花鮮艷奪目,山坡上樹木郁郁蔥蔥,雪山巍峨聳立,腳下河流蜿蜒。這一切,共同構成了雄渾壯闊的背景。</p> <p class="ql-block"> 駐足尼洋河畔,看眼前美景,不禁感嘆:這里不僅是自然的饋贈,更是當?shù)厝嗣裼蒙鷳B(tài)智慧與家國情懷書寫的鄉(xiāng)村振興詩篇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野县|
汤原县|
陆良县|
安福县|
成都市|
潜山县|
庆阳市|
东乌珠穆沁旗|
高邑县|
徐水县|
隆昌县|
西乌珠穆沁旗|
微博|
永福县|
皋兰县|
区。|
慈溪市|
通许县|
饶平县|
军事|
通山县|
天峻县|
濮阳市|
重庆市|
大安市|
夹江县|
古浪县|
大余县|
衡南县|
古蔺县|
昌宁县|
日土县|
罗定市|
金华市|
醴陵市|
娄底市|
柳江县|
大田县|
饶河县|
山阴县|
陈巴尔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