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你覺得“柔弱”勝“剛強”嗎?</p><p class="ql-block">老子認為,柔弱并非軟弱,而是一種靈活、適應性強、充滿生命力的狀態。</p><p class="ql-block">相反,過于堅強和剛硬反而容易導致失敗或毀滅。</p><p class="ql-block">現實中的人們都追求自我的強大,會有人關心強大之后容易走向死亡的現象嗎?</p><p class="ql-block">也許人間最悲慘的事情是,在走向強大的過程中,倒在半路上。</p><p class="ql-block">這種思想體現了道家“無為而治”“以柔克剛”的哲學智慧。</p><p class="ql-block">《道德經》第76章的原文和釋義如下:</p><p class="ql-block">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p><p class="ql-block">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p><p class="ql-block">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p><p class="ql-block">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p><p class="ql-block">強大處下,柔弱處上。</p> <p class="ql-block">釋義:</p><p class="ql-block">人在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而死后則變得僵硬。</p><p class="ql-block">這說明柔弱是生命的狀態,而堅強則是死亡的象征。</p><p class="ql-block">草木在生長時是柔軟而脆弱的,而死后則變得干枯僵硬。</p><p class="ql-block">這進一步強調了柔弱與生命力的關聯。</p><p class="ql-block">因此,堅強的事物往往與死亡相關,而柔弱的事物則與生命相關。</p><p class="ql-block">老子認為,柔弱是生命力的體現,而過于堅強反而容易走向衰亡。</p><p class="ql-block">用兵過于強勢反而容易失敗,樹木過于堅硬則容易被折斷。</p><p class="ql-block">強大的事物往往處于劣勢,而柔弱的事物反而能夠居于上風。</p><p class="ql-block">“反者道之動”,任何事物似乎都有一種相反的力量與其相伴隨,能夠看到并把控這種相反力量的人,就是世間高人了。</p> <p class="ql-block">、生死和強弱有什么關系?</p><p class="ql-block">“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p><p class="ql-block">從人的生命現象來看,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弱的,而死了以后,身體就變得僵硬了;</p><p class="ql-block">從植物的生命現象來看,草木活著的時候,其軀體也是柔弱的,而死了以后,軀體就變得枯槁了。</p><p class="ql-block">我覺得老子想告訴我們,不要過于強硬、剛直,要學會變通。</p><p class="ql-block">大學畢業那年,一個朋友吃飯時候給我講:你看樹上那些活著的枝條都是可以彎曲的,那些死了的枝條,反而很脆,很硬,一掰開就斷了。所以你不要老是那么倔強,要學會靈活處事。</p> <p class="ql-block">這件事我一直記到現在,客觀上的規律大家每天都在看著,但是沒有人能從這些自然現象中深度去思考。</p><p class="ql-block">老子真的是一個前無來者,后無古人的智者。</p><p class="ql-block">他通過自然規律的變化,能思考出天道運轉的規律,并總結出來給我們:過于強硬、強大、驕傲會走向衰敗,只有守弱、守柔才能長久。</p><p class="ql-block">我們都知道一句話:屠龍少年終成了惡龍。</p><p class="ql-block">當一個人開始變得強大,那么他們也會覺得自己很強,也不會把別人放在眼里,也是一個人開始變質的開始。</p><p class="ql-block">客觀上的強大而讓主觀自大,因為客觀上的霸權而讓人變得非常霸道和強勢。</p><p class="ql-block">人性一旦出現這樣的表現,充滿了傲慢和偏見的話,就會看不到人的需求,只看到自我和利益。</p><p class="ql-block">這時候決策出現嚴重錯誤,就會激發或者培養反對力量的成長,就會漸漸將自己置于險境,直至最終出現重大危機。</p><p class="ql-block">古代很多王朝莫不是這樣的結局。商湯的酒林肉池、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當一個王朝要滅亡,你從這些事情上就能推斷出來。當一個人要走向衰敗,你就會發現他越來越聽不進去話,越來越霸道,自以為是,比如項羽。</p><p class="ql-block">2、為什么柔弱勝剛強?</p><p class="ql-block">“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p><p class="ql-block">老子在這里所說的堅強,不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那種敢于面對困難的堅強,不是說的意志力的強弱,而是說自我的膨脹和對自我的固執,是想掌控一切的欲望,是想把利益和權利攥在自己手里的驕傲。</p><p class="ql-block">老子在這里所說的柔弱,也不是我們生活中所說的那種懦弱,而是對自我變質的管控,是對違背自然規律的行為的管制。</p><p class="ql-block">老子意思是我們要弱化自我意識,提醒人們要遵循客觀規律和大道,這種順應規律的做法當然會生存下去。</p><p class="ql-block">為什么只有尊重規律才能生存下去呢?天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天道是能讓所有人生存下去的。</p><p class="ql-block">在阿德勒的《理解人性》中,有一句話我感觸很深:對于人類而言,社會具有巨大的保護作用,倘若不存在社會,人類的生命無法得到安全有序的延續。</p> <p class="ql-block">強大處下,柔弱處上。”</p><p class="ql-block">懂得“堅強者死,柔弱者生”這一人生原理的人,實際上很強大了,但在自己時刻警醒自己,知道“處下”,學會守弱、守雌,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終。</p><p class="ql-block">雖然在態勢是柔弱的,但在客觀上,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不斷優化和提高,卻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和居于上位。</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說:“處下”是一種覺悟,“處上”是一種規律。</p><p class="ql-block">怎么變得強大?怎么能活的長久?怎么走出“物極必反,盛極而衰”的死循環?</p><p class="ql-block">記得有本書叫《象與騎象人》,我們的大腦里都有2個系統:一個是意識,一個是潛意識。一個是騎象人,一個是頭大象。</p><p class="ql-block">我們做很多決策,都是用潛意識決策的。那么騎象人怎么去馴服大象呢?</p><p class="ql-block">齊善鴻老師告誡我們說:有所成就時注意不要驕傲,處在高位時更要謙卑,享盡榮耀時要思考危機。</p><p class="ql-block">尊重客觀規律做事,時刻提醒自己反省自己,多向內求,志存高遠,商業向善,要始終堅守謙卑、好學、不自滿、不霸道、不自我膨脹。做一個能夠把控好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有福之人!</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勤县|
宜兰县|
阿合奇县|
晋中市|
木兰县|
开阳县|
本溪市|
两当县|
安康市|
乾安县|
东阳市|
七台河市|
团风县|
和政县|
交口县|
政和县|
兰西县|
蛟河市|
北票市|
白城市|
汉阴县|
都江堰市|
乌鲁木齐县|
霍林郭勒市|
华安县|
平顺县|
柞水县|
铜山县|
中方县|
当涂县|
吉首市|
嵊泗县|
桦甸市|
延川县|
达拉特旗|
日土县|
资源县|
和田县|
永平县|
雅安市|
太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