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昨天下午2:30許,和吳凱兄準時相約在南山的石牌坊下。</p><p class="ql-block">從南徐大道南拐竹林路就是南山的北入口了。</p><p class="ql-block">北入口有巍然軒昂的牌樓,屹立在郁郁蔥蔥的山林之中。牌樓三開門面,綠瓦飛檐,正面門額上鑲嵌著白色大理石。</p> <p class="ql-block">兩面皆刻“南山”二個工整雋秀的大字,由清朝探花、鎮江籍書法家王文治題寫。</p><p class="ql-block">王文治(1730年-1802年),</p><p class="ql-block">字禹卿,號夢樓, 丹徒(今江蘇鎮江)人,清代詩人 、書法家。</p><p class="ql-block">王文治年少時負奇志,詩歌和書法聞名于時。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以選貢入都,名動京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翰林院侍讀全魁出使琉球,邀同渡海,王文治欣然同往。后海中覆舟,幸得救。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為順天鄉試同考官、會試同考官。因翰林院大考第一名,擢侍讀,署日講官。授云南臨安府知府,在官3年,以吏議鐫級,王文治辭官返鄉。后當復職,因厭倦吏事,不再出仕。 </p><p class="ql-block">王文治與劉墉、翁方綱、梁同書并稱“清四大家”。王文治喜用柔毫或長毫,講求姿態,清峻綺麗。著有《夢樓詩集》和書法理論著作《快雨堂題跋》。</p> <p class="ql-block">北面石柱上鐫刻著清朝著名書畫家笪重光詩句楹聯:“南村煙樹重重出,北郭春潮渺渺流”,為鎮江近代文化大儒柳詒徴之孫、生前為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鎮江籍書法家柳曾符先生所書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鏈接:</p><p class="ql-block">①笪重光:中國清代書畫家</p><p class="ql-block">笪重光(1623年—1692年),字在辛,號君宜,又號蟾光、逸叟、江上外史、郁岡掃葉道人。晚年居茅山學道改名傳光、蟾光,亦署逸光,號奉真、始青道人,江蘇丹徒句容東荊(今江蘇句容白兔鎮茅莊村)人(一作江蘇丹徒人),清朝著名書畫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②柳詒徵(1880年2月5日—1956年2月3日),生于江蘇丹徒(今鎮江),字翼謀,號劬堂、知非,又號龍山,江蘇鎮江人,文學家,史學家,教育家,歷史學家,版本學家,書法家,文獻學家。目錄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生前是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委員。</p><p class="ql-block">柳詒徵于1913年—1914年任北京明德大學歷史教員、齋務主任;1914年2月獲聘為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文、歷史教授;1916年—1925年先后任教于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1923年任國立東南大學歷史系部教授;1925年任東北大學教授;1926年任北京女子大學教授,北京高等師范學校歷史教授;1927年任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館長;1929年任教于中央大學;1938年任教于浙江大學;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士;1949年任教于復旦大學;1949年4月—1956年2月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委員、圖書組主任;1956年2月3日在上海逝世,享年76歲。</p><p class="ql-block">柳詒徵一生致力于中國歷史的研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③柳曾符(1932~2005),國學大師柳詒徵先生長孫,家學淵源,精音韻訓詁,文史之學,書法其遣興也,而自有離奇之姿,詩書涵養得其勢,非一般以書乞食者可擬者。少蒙祖父家傳書法,后又得鮑抉九、沈尹默先生指點,書藝益進。1980年在復旦大學開設書法課程,1992年始,又赴日本筑波大學、臺灣中央大學、中國文化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講授書法課。書作結體精嚴,筆意酣暢,自具風貌。柳曾符2005年9月11日18時15分在上海辭世,享年73歲。</p><p class="ql-block">作品入選上海書畫家扇面展、“中國新加坡書展”、“日本筑波大學校慶書展”及其他國內外重大書展,并被倫敦大英帝國博物館及其他藝術館收藏。所作獲中泰美術家作品展榮譽金獎、紅蠟頌全國書畫展金獎、第三屆國際書畫作品展金獎等多次獎勵。注重書法理論研究,日本《新書鑒》雜志于1990年開始連載其書藝研究文章《中國現代書法概論》,《陳道日召論經詩難字試釋》在香港《書譜》發表,出版《大學書法新編》、《柳曾符書學論文集》、《隸書基礎知識》、《柳詒徵劬堂題跋》、《柳詒徵書法選》等。柳曾符其書法融碑參帖,昔者人謂趙撝叔字魏底顏面,今柳曾符先生亦克當此評,故而書風剛柔雙修,初承家法,復得心源矣,學者而能書者,今之海上一人而已。出版有《中國傳統書法概論》、《隸書基礎知識》、《鄭道昭論經詩難字試譯》、《中國現代書法概論》、《柳曾符書學論文集》、主編《柳詒徵書法選》、《柳詒徵說文化》等。</p> <p class="ql-block">朝南的楹聯為:“日臨河岳云俱色,春入江城數有花”。由清乾隆年間,鎮江書畫家潘思牧75歲時書寫。</p><p class="ql-block">潘思牧(1756-約1846),字一樵,一作樵侶,丹徒(今江蘇鎮江)人,與恭壽同族。山水遠宗黃公望,近法董其昌,筆沈著而墨罨潤,畫品不在恭壽下。道光八年(一八三八)年八十三尚作山水扇。亦工寫真,有松溪五友圖,今藏上海朵云軒。[墨林今話、墨香居畫識、清畫家詩史、名人書畫扇集]。</p> <p class="ql-block">走過牌樓就進入地靈形勝的南山~~~這個在鎮江被稱為“城市綠肺”的南山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4A級風景區。在南山牌樓的正對面有《南山賦》的照壁。照壁的右側有《南山勝境圖》。此圖以唐三彩為質′地,采用中國畫特有的組合形式,將文苑、竹林寺招隱寺和南山諸峰盡收其中。</p> <p class="ql-block">文苑位于南山風景區竹林寺東麓,占地4公頃,是一座紀念我國南朝文學家劉勰及其《文心雕龍》的園林。</p> <p class="ql-block">文苑運用了中國傳統造園藝術手法,以植物造景為主,輔以少量園林建筑。散以綴石,同時又有所創新,以冷色草坪為底色,將花木置于其中,并采用現代噴泉技術。花木以牡丹,芍藥為主,象征《文心雕龍》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p> <p class="ql-block">有幾位京劇票友站立在花架下,在吹拉彈老師的樂器伴奏下,聲音洪亮,響徹林間。</p> <p class="ql-block">水岸邊有幾只烏嘴白頭鳳鴨在悠閑的尋食。</p> <p class="ql-block">園內林間隱閣,水際有亭臺。</p> <p class="ql-block">學林軒,喻示鎮江科技文化名人薈萃。正廳立劉勰青銅塑像。廊亭中匯集28幅大型壁畫,以多種藝術形式展示文學、科技、藝術、文史、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二十幾位古今名人風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一個個與鎮江有關的鮮活的名字浮現在眼前:</p><p class="ql-block">雪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李齊賢、</p> <p class="ql-block">馬可波羅、</p> <p class="ql-block">阿倍仲麻品、</p> <p class="ql-block">賽珍珠、</p> <p class="ql-block">陶弘景、葛洪、</p> <p class="ql-block">王元、呂敏、陳竺、汪爾康、于淥、茅以升、戴安邦、王越、李德仁、楊槱、戴立信、</p> <p class="ql-block">丁石孫、呂允文、馬曉青、黃濤、凌令弟、凌達春、徐麗生、李京伯、楊守仁、張有實、呂叔湘、聞捷、邵大箴、卞祖善、呂同六、劉楠來、巴玉藻……</p> <p class="ql-block">沈括、</p> <p class="ql-block">辛棄疾、</p> <p class="ql-block">這是文學之苑前劉勰的塑像,給他的品價是: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p> <p class="ql-block">鎮江歷史上的傳世之作及作者:</p><p class="ql-block">1《文選》~中國最早的詩文總集,南朝·蕭統;</p><p class="ql-block">2《世說新語》~魏晉名士的眾生相,南朝·劉義慶;</p><p class="ql-block">3《文心雕龍》~中國古代最系統最完整的文論著作,南朝·劉勰;</p><p class="ql-block">4《玉臺新詠》~中國第一部艷歌總集,南朝·徐陵;</p><p class="ql-block">5《夢溪筆談》~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于一體的百科全書,宋·沈括;</p><p class="ql-block">6《畫史》、《書史》~歷代書畫鑒賞家的圭臬之作,宋·米芾;</p><p class="ql-block">7《園冶》~世界造園學最早的名著,明·計成;</p><p class="ql-block">8《康熙字典》~中國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書,清·張玉書;</p><p class="ql-block">9《鐵云藏龜》~中國第一部甲骨文研究專著,清·劉鶚;</p><p class="ql-block">10《馬氏文通》~中國第一部體系完整的語法書,清·馬建忠;</p><p class="ql-block">11《兵法史略學》~中國高校第一部戰史教科書,清·陳慶年;</p><p class="ql-block">12《中國文化史》~中國第一部完整的文化通史,民國·柳詒徵。</p> <p class="ql-block">劉義慶、蕭統、劉勰、</p> <p class="ql-block">米芾、</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書元·趙天錫詞《折桂令·金山寺》:</p><p class="ql-block">長江浩浩西來,水面云山,山上樓臺。山水相輝,樓臺相映,天地安排。</p><p class="ql-block">詩句就云山動色,酒杯傾天地忘懷。醉眼睜開,遙望蓬萊。一半云遮,一半煙埋。</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書宋·辛棄疾詞《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p><p class="ql-block">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p><p class="ql-block">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p><p class="ql-block">不盡長江滾滾流。</p><p class="ql-block">年少萬兜鏊,坐斷東南戰未休,</p><p class="ql-block">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p><p class="ql-block">生子當如孫仲謀。</p> <p class="ql-block">劉鶚、</p> <p class="ql-block">柳詒徴、</p> <p class="ql-block">張玉書、</p> <p class="ql-block">陳慶年、</p> <p class="ql-block">馬相伯、馬建忠……</p> <p class="ql-block">苑內雕塑。</p> <p class="ql-block">同時也有現代符號:網紅打卡點“我們在南山”展示牌。</p> <p class="ql-block">文心閣為苑內主體建筑,二層歇山式,清雅樸實,總領全苑。</p><p class="ql-block">閣內設有劉勰畫像和《文心雕龍》篇目篆刻。</p> <p class="ql-block">在文心閣前,攝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清.王文治書寫的楹聯雋刻的對聯立于門廳兩旁的木柱上,古樸典雅。</p> <p class="ql-block">吳侃兄在研究楹聯。</p> <p class="ql-block">文苑中有一池塘,池中建有水榭歌臺,可供文藝演出,雕龍池,知音亭既自成一體,又與文心閣相得益彰。苑內花木間石刻有《文心雕龍》名言佳句。</p> <p class="ql-block">知音亭上的扁額四周皆有,正草隸篆,皆為國內名家書寫。</p> <p class="ql-block">池塘邊有一形狀極似龍身龍頭的石頭葡伏在水邊,龍頭正對中間雕龍池石雕,別開生面,特別生動有趣。</p><p class="ql-block">我們說:文苑具有深厚的人文歷史底蘊。又富有時代的文化氣息,是文化藝術界開筆會、辦展覽、相互切磋的文化勝地,也是市民游客休閑攬勝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我雖為本地人,相隔多年,和好友相約,再次造訪文苑,不得不被它的文化氣息和人文景觀所折服,正如清代探花王文治所書寫的對聯:“丹青初炳而后渝,文章歲久而彌光”那樣,文苑之行,文脈賡續。 </p><p class="ql-block"> (泓儒草寫于4月26日晚11:31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安市|
五寨县|
威宁|
禄劝|
天台县|
湘潭县|
平顶山市|
宣恩县|
紫阳县|
苏尼特左旗|
深圳市|
晋州市|
水城县|
酉阳|
门源|
海门市|
大足县|
泸水县|
建昌县|
奇台县|
商南县|
瑞昌市|
桦川县|
修水县|
民勤县|
始兴县|
涿鹿县|
富蕴县|
来宾市|
阳信县|
辽宁省|
江口县|
招远市|
屯留县|
新源县|
临安市|
青龙|
北碚区|
宿松县|
奈曼旗|
长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