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馮衛東愛好文學創作,他自稱是玩兒文學,出版過13 本書。長篇小說《玩兒房》還再版過,產生了一定影響。他采寫過150多位各行各業的人物,以紀實或人物通訊的方式發表在報刊上。其中,他寫過許多著名書畫家,他們出道前的坎坷經歷啟迪了馮兄。他們送給馮兄書畫作品、畫冊,日積月累一堆堆一摞摞的。他從仰慕這些藝術家到嘗試自己作畫是1999年,那年馮兄已經50歲了,古代文人都雅好琴棋書畫,也是文人必須研修的學問技能,他覺得不算晚,既是一種文化修養,也是一種文化人的樂趣吧。他自稱這是“文人畫”,有人說沒進過美院,算不上文人畫,就是野路子,野狐禪。其實,自古以來就有許許多多自學成才之藝術家。最近在全國大火的民間音樂家刀郎不就連高中都沒讀完嗎,不是科班出身一樣能夠創作藝術。</p><p class="ql-block">憑作品說話。馮兄自己不服氣,理直氣壯地說:齊白石、吳昌碩、八大也沒進過美院,誰敢說那三位不是大師?馮兄還說:教改是美院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美院有許多條條框框捆住學生手腳,使他們的心性得不到正常的發揮。民間藝人有更大的自由創作空間。</p> <p class="ql-block">馮兄平時喜讀畫論,讀大師們成長的傳記。道光十九年十二月出版的《鴻雪因緣圖記》,是一本破舊不堪的線裝書,他千方百計找來,自己修補裝訂后捧讀,臨摩。其問二十多歲的美院學生,對方沒看過也沒聽說過。</p><p class="ql-block">馮兄好交往,愛聊天,與陌生人見面熟,能很快變成無所不談的熟人。他用幾句話就能與人套上近乎,顯示出自己的所見不俗,他的磁場令有些人羨慕。</p><p class="ql-block">見到中醫大夫,人家張口黃帝內經,他提到《黃帝外經》,說此書已絕版了,世面上不好找。馮兄也能和人家侃一通治未病的道道。馮兄說藥王孫思邈,說張仲景、李時珍等如數家珍。</p><p class="ql-block">馮兄多次參加書畫家的筆會,在威海乳山,他見到張大千的孫子張劍清,兩人開始攀道。他拜讀過《五百年來一大千》 《張大千的后半生》。對方說也讀過。</p><p class="ql-block">馮兄說《張大千的后半生》寫了他去印度大吉嶺,差點兒被砸死。那位自稱為張大千的孫子一愣神。衛東判斷這孫子沒看過此書。馮兄又談張大千力排眾議要與畢加索見面的細節。對方更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了。孫子被衛東的談吐說蒙圈了。宴會后馮說:張大千那孫子還沒有我知道的多。馮說他對黃天才寫的那本《張大千的后半生》印象深刻。黃天才曾任中央日報駐日本特派員,中央</p><p class="ql-block">日報社長。</p><p class="ql-block">馮兄自認為臭顯擺自己是自己的一大劣根。馮兄自省之時也自我解剖,自我批評。然而,在民間在江湖在某個平臺上闖蕩,如果沒有展示自己的能力,人家會看不起,不買你的賬。馮兄深諳此道。馮兄深知平時就要多讀多看多摘錄,博聞強記。有些借來的書,有還書期限,他用笨招,抄書,以便反復看,幾乎能背下來。在侃山海聊時才能口若懸河,滔滔不絕。</p><p class="ql-block">馮兄常說:功夫在詩外,功夫在畫外,功夫在書外。馮兄特別注重讀社會這本無字之書,特別注重實踐。馮兄有一本自己寫的《馮氏箴言》,其中有一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p><p class="ql-block">馮兄說:踩著巨人的肩膀向上攀登。一位畫友說:人家讓不讓你踩。馮兄棱瞪著眼說,宋三家:郭熙,范寬,李唐;元三家:王蒙,倪瓚,黃公望,連他們的骨灰都踩不著了。您,您老人家有點兒水盆里扎蒙子,……對方真有點兒蒙圈了。</p> <p class="ql-block">馮兄平時喜歡忽悠別人,把別人忽悠暈算勝利。馮兄踐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他認為自己讀的還不夠多。他游學上癮。去過南昌青云蒲八大故居、杭州林鳳眠故居、胡雪巖故居、揚州八怪博物館。讀過黃公望《寫山水訣》、石魯《學畫錄》、黃賓虹《畫語錄》、石濤《苦瓜和尚畫語錄》《龔賢畫論》、董其昌《畫眼》。讀來讀去自己不動筆,也不是那么回事,也領會不到其精髓本意。</p><p class="ql-block">手不聽使喚,畫出來照樣有誤筆有次品有垃圾。馮兄開悟了,讀一百本書不如動一百次筆。讀一堆游泳的書,到海里照樣嗆水,甚至淹死。一百天在江河湖海里泡著,能踩水還能救別人。熟能生巧,巧能通神,神明降之。</p><p class="ql-block">前賢云:廢紙三千。聰明人、有天賦之人都要有這個過程,別說馮兄這樣的半路出家了。</p><p class="ql-block">馮兄說過笨鳥先飛。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人有愚蒙遲敏之分,天性遲鈍,勤能補拙,也許有珍跡流傳。</p><p class="ql-block">馮兄游名山大川,到一個旅游點,就買回書,有風土人情,有三教薈萃,有楹聯錦集,有道教初編等等。其回家后細讀細品,有時把典故改寫后落款在自己的山水畫上。</p><p class="ql-block">馮兄家離潘家園特近,得天獨厚,他結識了畫廊畫攤的畫商,與他們成為朋友,其出手大方,心懷舍得之念,故而他的畫能賣出去。馮自悅愉人利他,又自得其樂。迄今為止日本、韓國、美國大華府美籍華人都收藏了馮衛東的畫作,這成為他50歲后悉心研習書畫藝術的一個值得自豪的成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25日</p> <p class="ql-block">杲文川江蘇邳州人,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先后在黑龍江省七星農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工作,是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曲阜孔子學院特聘研究員。退休后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老專家協會秘書長,中國國際文化書院副秘書長、顧問等職,曾在100多家報刊上發表新聞作品及圖片8000余篇,有多篇文章獲獎。主編或執行主編《七星情思》《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中國社會科學發展歷程回憶》《卅載回眸社科院》 《學術名家高莽自述》等多種圖書。</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部县|
天峻县|
宜州市|
北流市|
游戏|
岚皋县|
南投市|
萨迦县|
乐亭县|
拉萨市|
泸定县|
九龙县|
苍梧县|
株洲市|
胶州市|
平湖市|
福州市|
凌源市|
天台县|
顺平县|
轮台县|
丹巴县|
安吉县|
勐海县|
渑池县|
柳河县|
栾城县|
凤冈县|
沅江市|
本溪市|
镇安县|
塔河县|
东乡族自治县|
水城县|
灌云县|
高雄县|
信丰县|
文化|
德安县|
锡林郭勒盟|
武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