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張?zhí)棍擘佟蹲嚓惤″X漕刑名積弊疏》(節(jié)選)<br> 奏為據(jù)實臚陳恭請睿鑒事。<br><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竊查江省各屬徵收錢糧,納戶裏書有花分②之弊,有詭寄之弊,有飛灑③之弊,皆由蠹役排年包攬侵蝕。按冊原非的名,摘征又無實在,以致年年壓欠,陳陳相因。此錢糧之積弊所當亟為剔除者也。又下江舊欠,自康熙五十一年起至雍正元年止,共六百九十餘萬兩。經(jīng)前撫臣張楷題準分作十年,十二、十五等年帶征。其有實欠在民,田仍原主管業(yè)者,尚不難征比。若原田屢易售主,產(chǎn)戶已非的名,甚至遷徙逃亡,無可根追。更有裏蠹通同侵收,捏開詭名欠戶,經(jīng)征各官,新舊兼征,每不能徹底清查。故催追二年而照數(shù)征完者十不過二三。若屆限不參,則將來玩誤惰征,愈不可問。如盡行照例參處,則革任必多,而接征之官,更難措手。此帶征之民欠所當亟為清厘者也。</span></div></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武漢東西湖區(qū)柏泉湖區(qū)候鳥天堂</h3><div><br></div><div>又如各屬刑名事件,例有定限。江省積習,案件多不速結。每每待參遲延,拖斃人命,勢所不免。更有自理詞訟,不遵例限速完,以致原被證佐候審日久,奸役乘機高下其手。役既犯贓,官罹失察。此審案之積玩,所當亟為振刷者也。又如聚從哄堂,挾官抗糧,此等習染,深可痛惡。雍正五年四月內(nèi),有震澤縣鄉(xiāng)民楊秀林等打鬧公堂一案。本年二月內(nèi),有嘉定縣糧戶張三等,聚眾拆毀四門吊橋一案。四月內(nèi),有福泉縣衙役戈祖順等,聚鬧公堂、拆毀暖閣一案。前撫臣陳時夏自必一一奏聞。茲六月二十三日,又有無錫縣鄉(xiāng)民聚眾搶去欠糧枷犯薛浩等一案。</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東西湖區(qū)柏泉茅廟集</h3><div><br></div><div>臣抵任後,據(jù)報當行藩臬二司嚴拿究審,俟查詢得實,或具折奏聞,或題請究治。此又江省之刁風,所當亟為懲創(chuàng)者也。<br>總因各屬上智者少而中材者多,繁劇之區(qū),不堪肆應,以致幕客之操權,蠹胥之舞弊,上下相蒙,習慣因循而不克整理。臣俯揣譾陋,重沐皇上隆恩,不敢不竭蹷厘剔以盡厥職。奈臣報效有心,而才識短淺,封疆重任,恐難負荷。伏懇聖主另簡賢員,俾臣得免複之虞,而於地方事務,亦大有裨益矣。 謹奏。</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東西湖柏泉石潭涇大橋(新建)</h3><div>【譯文】<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張?zhí)棍搿渡献嗖㈥愂鲫P于浙江省在錢糧、漕運以及刑獄訴訟等方面長期積累的弊病的奏疏 》(節(jié)選)</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奏為據(jù)實臚陳恭請睿鑒事。</div><br>上奏是為了依據(jù)實際情況詳細陳述,并恭敬地請求皇上明察。<br>我私下查訪發(fā)現(xiàn),江蘇省各個地區(qū)在征收錢糧方面,存在著繳納賦稅的農(nóng)戶和里書(古代負責地方文書和賦稅征收等事務的人員)的多種弊端。有將田賦化整為零、分散隱藏的 “花分” 弊端,有把田產(chǎn)詭詐地寄托在他人名下的 “詭寄” 弊端,還有將田賦隨意攤派到其他田畝上的 “飛灑” 弊端。這些弊端都源于那些狡猾的差役和按年輪流當值的人包攬錢糧事務并從中侵蝕貪污。按照稅冊上的名字去查,原本就不是真正的戶主姓名,要抽取征稅對象又找不到實際的責任人,以至于每年都有拖欠的錢糧,這種情況一年又一年地積累延續(xù)。這是錢糧征收方面長期存在的積弊,應當盡快予以剔除。</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柏泉東流港石橋遺址(現(xiàn)嚴家渡橋下,上面是新高速公路橋)</h3><div><br></div><div>另外,江蘇省長江下游地區(qū)(下江)的舊欠錢糧,從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起至雍正元年(1723年)為止,總共六百九十多萬兩。經(jīng)過前任巡撫張楷奏請并獲批準,分作十年,在十二年、十五年等年份附帶征收。其中那些確實是百姓所欠,而且田地仍然歸原來的主人經(jīng)營的情況,還不難進行征收和催逼。但如果原來的田地多次易主,實際的田產(chǎn)戶主已經(jīng)不是稅冊上登記的人,甚至有的人已經(jīng)遷徙或逃亡,根本無法追查到他們。更有鄉(xiāng)里的奸猾之人相互勾結,侵吞征收上來的錢糧,還編造出一些虛假的欠稅戶頭。負責征收的各個官員,既要征收新的賦稅又要追繳舊賬,往往不能徹底清查清楚。所以,經(jīng)過兩年的催逼追繳,能夠按照數(shù)額征繳完成的不過十分之二三。如果到了期限不對這些官員進行參劾,那么將來就會出現(xiàn)玩忽職守、懈怠征收的情況,情況會更加難以收拾。但如果全部按照慣例進行參劾處理,那么被革職的官員必定很多,而接下來接手征收的官員,處理起來會更加困難。這是附帶征收的百姓欠稅問題,應當盡快進行清理整頓。</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武漢蔡甸九真桃園風景</h3><div><br></div><div>再比如,各個地區(qū)的司法案件,依照慣例都有規(guī)定的審理期限。但江蘇省長期形成的不良習慣是,很多案件都不能迅速審結。常常是為了等待上級參劾而故意拖延,這種情況下,拖死人命的事情也就難以避免。更有那些官府自行處理的民間訴訟案件,不遵照規(guī)定的期限迅速結案,導致原告、被告以及證人等長時間候審,狡猾的差役趁機暗中操縱、營私舞弊。差役既然收受賄賂,官員也就會因失察而受到牽連。這種審理案件時長期形成的懈怠拖延的作風,應當盡快加以整頓革新。</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蔡甸區(qū)詩竹軒</h3><div><br></div><div>還有像聚眾哄鬧公堂、挾持官員抗拒繳納賦稅等行為,這種不良風氣非常令人痛恨。雍正五年(1727年)四月,發(fā)生了震澤縣鄉(xiāng)民楊秀林等人打鬧公堂的案件。本年二月,又有嘉定縣的糧戶張三等人聚眾拆毀縣城四門吊橋的案件。四月,有福泉縣衙役戈祖順等人聚鬧公堂、拆毀公堂內(nèi)的暖閣的案件。前任巡撫陳時夏想必已經(jīng)將這些情況一一上奏皇上。而在六月二十三日,又有無錫縣鄉(xiāng)民聚眾搶走因欠糧而被枷號示眾的犯人薛浩等人的案件。我到任之后,根據(jù)報告當即命令藩司和臬司(省級主管財政、人事和司法的官員)嚴厲捉拿相關人員并進行審訊。等查詢到實情后,或者寫成奏折上奏皇上,或者奏請進行追究懲治。這也是江蘇省存在的刁蠻之風,應當盡快加以懲治。<br>總體來說,這都是因為各個地區(qū)才智超群的官員少,而能力中等的官員居多。在事務繁雜艱巨的地區(qū),他們難以應付自如,以至于幕僚操縱權力,奸猾的小吏營私舞弊,上下相互蒙騙,習慣了因循守舊而不能進行有效的治理整頓。我自思才能淺薄,卻又承蒙皇上深厚的恩德,不敢不盡心竭力地進行清理整頓以盡到自己的職責。無奈我雖然有心報效朝廷,但才識短淺,擔心難以承擔起守護一方疆土的重任。懇切地請求皇上另外選派賢能的官員,使我能夠免除力不從心的擔憂,這樣對于地方事務的處理,也會有很大的益處。 謹此上奏。<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蔡甸區(qū)景致</h3><div><br></div><div>注:<br>1.張?zhí)棍耄?677—1750),(按照三修張氏家譜記載:“康熙戊午年1678年生-乾隆乙亥1755年卒”)字畫臣,北湖北省漢陽縣豐樂里(今東西湖區(qū)柏泉農(nóng)場)人。仲璜三子。<br>清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第十四名舉人,并于胞弟坦熊同榜。雍正元年癸卯(1723)進士(畿輔通志卷六十)。(國子監(jiān)進士題名碑173號) 初任戶部主事,綜合考核為“精勤”,故為趙恭毅、張清恪大司農(nóng)所器重,推薦他任通州倉監(jiān)督。雍正元年(1723),累升遷至鴻臚寺卿。 <br>三年(1725)授兩淮鹽運使。<br>五年(1727)晉升江蘇布政使。在江蘇與巡撫陳時夏意見不合。<br>六年(1728)正月調(diào)山東時,陳指使江蘇新任布政使趙向奎擅造偽證,勒賠巨額銀兩,以阻止其赴任。清世宗(雍正皇帝)震怒,將陳時夏貶任山東布政使,而讓張?zhí)棍肴紊綎|巡撫,在陳之上。七月補任內(nèi)閣學士,仍留山東,八月移任江西。<br>七年(1729)閏七月應召回京,十一月奉命往南河,會同河道總督孫毓恂協(xié)辦高堰工程。<br>八年(1730)母親去世,奏請回籍奔喪,經(jīng)討論,令其在工守制(即在任上服喪),直至十年工程竣工,才回籍服喪。<br>十一年(1733)正月,浙江修筑海塘出現(xiàn)問題,張?zhí)棍敕蠲巴遛k。海塘修筑會總理大臣程元章與副都統(tǒng)隆升意見分歧,不接受張?zhí)棍氲囊庖娊ㄗh,致使塘工屢潰,經(jīng)部討論,擬將張?zhí)棍虢狄患壵{(diào)用。世宗旨意:從寬免其調(diào)用,仍令其督修海塘工程。<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審閱準備出刊的《廿一史彈詞·註》的畫臣公</div><div><br></div>乾隆元年(1736),程元章、隆升被解職,以大學士稽曾筠總理海塘工程,仍留張?zhí)棍胂遛k。<br>二年(1737)正月回京城,不久任倉場侍郎,五月拔任江蘇巡撫,八月,出任安徽按察使,因疾病去職還鄉(xiāng)。<br>張?zhí)棍肷試乐敚谟谡隆T谕ㄖ輦}任職,廒座整齊堅固,糧食毫無虧損,已得清世宗歡心。及被破格提拔,委以財賦重任,剔除弊端,一塵不染,便引起庸官們的忌妒,引發(fā)赴山東時的勒賠事件。清世宗明察是非,再次破格提拔。曠遇殊恩,張?zhí)棍胪砀袏^,遇事不避嫌怨,最后遭到庸官們朋比排擠,孤立無援,年屆花甲,憂憤成疾。張?zhí)棍霘v官政績以及奏議都隨皇帝的朱批諭旨保存在皇家檔案中。<br>退職后,張?zhí)棍朐跐h陽縣蔡甸鎮(zhèn)租房居住,足跡不入府城,與身為布衣時的兩三個舊友詩酒唱酬,不問政事,悠閑自得十余年而卒。他生平著作很多,但因為官清廉,無力刊行,現(xiàn)存者僅為傳抄下來的散帙。<br>2.“花分”通過將產(chǎn)權偽報至享有免稅特權的官紳或已故戶籍名下的“詭寄”方式?。“?詭寄”?指明清時期民眾將田產(chǎn)虛報至享有賦稅優(yōu)免特權的官紳、宗族或已故戶籍名下,以此規(guī)避國家賦役的行為?<br>3.“飛灑”,將應納稅額暗中轉嫁給其他農(nóng)戶土地承擔的操作方式。?<br>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客|
苗栗县|
旌德县|
泾阳县|
安徽省|
布拖县|
交口县|
江永县|
祁门县|
鹤山市|
新民市|
聊城市|
红原县|
玛纳斯县|
治多县|
玉环县|
珠海市|
罗江县|
迁西县|
闸北区|
会宁县|
三原县|
开阳县|
梁山县|
云安县|
宜黄县|
金门县|
桦甸市|
新兴县|
法库县|
资中县|
福安市|
兴安盟|
英德市|
延寿县|
扶绥县|
米易县|
清水河县|
康保县|
苍梧县|
瓦房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