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第 25 回 承恩慧眼識贗品 老板受教知真假</font></b></h1><br> 沈坤和吳承恩說著下了譙樓,他們直奔全興糧行。<br> “他吳承恩算什么,一個窮秀才有什么了不起?等哪天他栽到我手里,哼哼,我要他好看!”路上承恩想起剛才人們七嘴八舌的議論,他覺得張全興這個奸商,對聯(lián)規(guī)勸是沒什么大用了。<br> 南門是山陽城重要的街道,它依托漕運總督府署,輻射整個縣城。南門街面上商家云集,全興糧行就在不遠處。<br> 剛才路過縣衙時,吳承恩發(fā)現(xiàn)出出進進的人很多,他一打聽才知道知縣老父親過七十大壽,所以他才決定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好好治一下張全興這種人。<br> 他進了小巷子請來幾個學伴,和沈坤一起來到了南門外,他們故意在全興糧行對面巧遇。<br> “吳先生哪去啊? ”<br> “諸位,有要緊事在想,再遇再遇。”說著他急匆匆就要告辭。<br> 又來一個學伴拉住承恩:“哎,別急啊。吳秀才相逢不如巧遇,咱們一起下館子喝點。” <div> “對不住了,仁兄心意弟領(lǐng)了,務(wù)實分身乏術(shù)啊!”<br> 沈坤在一旁幫腔,故意讓伸頭想聽的張老板聽到:“諸位兄臺,知縣老父親生了大病走了,縣學都湊了份子,等著我們?nèi)マk行頭,明天好去吊喪呢呀。”<br> “你小聲點,知縣不想聲張,快走吧!”天承恩不由分說拉著沈坤匆匆離去。 </div><div> “下回見!”幾個朋友揮手作別。<br> 話說張全興此人平日里就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人,剛才對面幾個書生的對話被順風耳的他聽得明明白白,作為南門糧業(yè)的商董,怎么能錯過這個巴結(jié)知縣的機會呢?<br> 于是,算盤打定的他火急火燎地出去湊份子去了。躲在暗處的吳承恩悄悄地跟著張全興,果然這個張老板一邊湊份子,一邊約好明天一早在他糧行集中:“大家早點,吹吹我已 喊,不過這錢咱白菜燒豆腐——有鹽在先,大家平攤。”<br> “就知道你會這么說。”南門商家對張全興太了解了。</div> “怎么樣,這貨上鉤了。”承恩得意地說。<br> 沈坤撓了撓頭對吳承恩說:“我們做得是不是過分了? ”<br> “過什么,誰叫他處處虧待南門百姓的?他活該!”吳承恩抬頭看了看天,“十洲,天色不早了,你回家吧,要不你娘該著急了。”<br> “那我們下回再見。”<br> “嗯,十洲,千萬別做書呆子,沒事多出來走走。”汝忠和十洲分了手。<br> 第二天一早,全興糧行前大大小小糧商人人身穿素服,兩個吹嗩吶的吹著百姓們熟悉的哀樂在前邊帶路,后邊跟著長長的隊伍抬著禮品直奔山陽縣衙。嗩吶聲驚天動地,驚動了半個山陽城。<br> 再說大人正在縣衙里操持著老父親的古稀大壽,可耳邊的嗩吶聲由遠及近震耳欲聾。<br> “真娘的晦氣,什么時候死人不好,非挑今兒? ”大人不高興地說,“給我把大門關(guān)上,吵死了。”<br> “得了,老爺!”<br> 張全興在前邊帶路,眼看就來到了縣衙門口,他見大門緊閉,心想知縣太清廉了, 辦喪事都這么低調(diào)。<br> 他一揮手,嗩吶吹得更響了,十幾個糧商撲倒在地,個個號啕大哭。惹得百姓們圍觀,不一會兒就把縣衙門前圍得水泄不通。<br> “咚咚咚,咚咚咚!”張全興拍打著門,“南門糧商前來吊唁,開門啊!”<br> 門房一聽外邊這動靜,再聽著有人叫門,他發(fā)覺這太不對勁了,嚇得他連滾帶爬地前去報告:“大人,大人不好了!”<br> 正在后院張羅的大人不耐煩地呵斥道:“怎么了,前邊怎么回事啊,真晦氣!” <div> “大人你快去看看吧。”門房拉著大人來到大門前。<br> 嗩吶聲一浪高過一浪,簡直要把縣衙掀翻。大人臉一沉開了門,眼前的陣勢讓他驚呆了。縣衙門前喪事隊伍浩浩蕩蕩的,那白事的裝扮一應(yīng)俱全,看熱鬧的百姓人山人海。<br> 知縣暴跳如雷:“停下,全給我停下,誰領(lǐng)的頭? ”<br> “我,大人。”領(lǐng)頭的正對他點頭哈腰的說著什么,大人此刻什么也聽不進去。<br> “來人啦!” </div><div> “在!”<br> “給我這聚眾鬧事的抓起來!”大人大喝一聲,張全興一下子懵了,圍觀百姓面面相覷,吹嗩吶的一看歲數(shù)大的手一揮,幾個人混在人群中逃了……<br> “帶走!”幾個衙役上來把張全興五花大綁帶到堂前。 </div><div> “堂下何人? ”大人高坐堂上,他臉色鐵青。<br> “全興糧行張全興。”<br> “張全興,你可知罪? ”<br> “大人,小民實在不知,請大人明示。”張全興看大人的臉色不對,可他沒看明白哪里 不對, 自己明明是來拍馬屁的,怎么會對簿公堂啊?<br> “大膽張全興,你明知今日是本縣老太爺七十大壽,你卻帶人來鬼哭狼嚎,公然詛咒本縣,來人,拖下去重打五十大板!”說著大人扔下竹簽,氣呼呼地拂袖離去。</div> “打!”<br> “大人,我冤枉啊,冤枉啊!”張全興一聽這才會意過來, 自己是一巴掌拍馬蹄上了。<br> 衙役將張全興摁在長凳上,扒開褲子露出屁股,那板子重重落下,大堂里頓時聽到一 聲高過一聲的慘叫……<br> “大人,小民冤枉啊!”五十大板下去,張全興早已是皮開肉綻,叫聲漸漸小了下去……<br> 全興糧行老板烏龍事件在山陽城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到了吳承恩的耳朵里,他在心 里說:“該!”<br> 學伴們圍過來盯著吳承恩:“這事,應(yīng)該是你一手策劃的吧? ”<br> “我哪有那個本事,不過,我只是好奇的很。你說堂堂一個糧行大老板,他怎能如此不辨是非呢? ”吳承恩反問質(zhì)疑的學伴們。<br> “說的也是,這種人叫他下回再做缺德事?!”<br> 時間一天天過去,沈家后繼有人,繼沈坤這個長子后,沈少爺又有了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兒子叫沈坊,字伯禮,號寰洲。兩個女兒,大的叫學德容,小的叫沈德真。<br> 沈煒少爺發(fā)現(xiàn)幾個兒女中,長子沈坤自小就聰明伶俐,所謂經(jīng)史子集、諸子百家無所不讀,且過目不忘,將來定是人中之龍,必能光宗耀祖。<br> 正因為如此,沈老爺和少爺合計把沈坤單獨放在南門,閉門苦讀圣賢書,指望著他學有所成,將來做個大官,改變沈家非軍非商的門庭。<br> 沈老爺常常南下做生意,每每有了贏利,必不惜重金購買圖書等帶到南門,所以少年沈坤雖很少出門,但是他博覽群書,眼界漸開。<br> 沒多久沈坤通過考核進了縣學,這兩個同學如今又在縣學再續(xù)前緣了。<br> “沈叔叔,我來了。”有一天吳承恩來到南門家中。<br> “好啊,中午別走了,在我家吃飯。”沈少爺一聽高興極了,連忙吩咐夫人打酒買菜。<br> 沈煒對沈坤的期望非常高,沈少爺高興地招待承恩。吳承恩和沈坤在書房談古論今,不亦樂乎。<br> “開飯了。”沈少爺招呼兒子。<br> 幾個坐在八仙桌邊,沈少爺幾杯酒下肚話就多了起來,人是滿面紅光,他舉杯對承恩說:“我這個兒子不是池中之物,將來他一定能中個狀元…… ”<br> “爹,別說了,喝酒喝酒!”沈坤被他說得臉紅脖子粗的,連連阻止可他爹根本沒說夠。<br> “你怕什么呀,讀書人誰個不想當狀元? ”已經(jīng)有點醉意的沈少爺更肆無忌憚。<br> 吳承恩聽著沈少爺?shù)脑捄苡械览恚骸笆蓿蚴逭f得沒錯,古人云‘萬官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人人人想中狀元,這是人之常情。”<br> 回去的路上吳承恩心頭不時回想著沈少爺?shù)脑挘前。l不想金榜題名, 自己的前路究竟會是怎樣的呢?<br> 這天吳承恩出了門路過,被守株待兔的程老板逮著機會,他一把拉住承恩腆著臉說:“吳秀才擇日不好撞日,走,到我府上去一趟吧? ”<br> 吳承恩心想這尿尿不能往人臉上刺,既然如此只能答應(yīng)了,他試探性地問:“請我到府上是—— ”<br> “吳大秀才,我知道你擅長吟詩作畫,是河下當之無愧的才子。”這個程老板可不是浪得虛名,他在名利場上摸爬滾打幾十年,抬舉人的話他能說一籮筐,“但是,我今天不請你作畫。”<br> 吳承恩被他說懵了,于是不解地問:“那你請我去做什么呀? ” <div> “請吳秀才替我長長眼。”<br> “長長眼?莫非程大老板淘著什么好東西了? ”吳承恩一聽馬上猜測道。 </div><div> “嘖嘖嘖,不愧是河下,不,山陽城數(shù)一數(shù)二的才子,果然聰慧過人。” </div> “承蒙程大老板抬舉,就別折煞我了。”<br> “不瞞才子說,老朽前天高價買了一幅古畫,人都說是吳道子的真跡。”程大老板眉飛色舞,說得唾沫星滿天飛。<br> “哦,那我恭喜大老板收得寶物啦?!”吳承恩故意拱手表示祝賀,“這么一說,我還非得去府上大飽眼福不可。”<br> “老朽求之不得,何三,去把吳秀才同窗好友也請來了。”程大老板手一揮,跟班何三點頭哈腰地辦事去了。<br> “南船北馬、九省通衢 ”的獨特地理位置,讓淮安府敞開胸懷、擁抱南來北往的各路文化。無論是“ 陽春白雪 ”還是“下里巴人 ”,淮安皆能照單全收、融為一體,融通南北、兼容并蓄的地域特色可見一斑。<br> 而千年河下古鎮(zhèn)依托漕運,可謂天時地利人和,這里近千年的積淀與融合,古鎮(zhèn)既有富甲一方的外姓大鹽商,他們連片的豪宅大院,仿佛陽春白雪。而河下同時,也住著接地氣的底底層百姓,他們祖祖輩輩在這里繁衍生息。<br> 富得流油的鹽商在河下的飛揚跋扈,河下百姓早已司空見慣了。吳承恩跟在程老板后邊,他表面上搖著折扇漫不經(jīng)心地走著,其實心里在思考著……<br> “汝忠!”忽然空氣中飄來一個熟悉的聲音,吳承恩回頭一看,果然是學友李秀才。 <div> “哎呀,驚動了老弟,實在愧不敢當!”吳承恩連忙施禮,兩個人算是打了招呼。<br> 眼前的豪門吳承恩從不涉及,今日卻不得不走一遭。<br> “老爺。”門童恭恭敬敬地上前施禮。 </div><div> “到了到了,兩位才子請!”<br> 吳承恩略長一點,所以他也不謙虛了在前邊走,李秀才跟著走進了院子。此刻,天色已晚,程府內(nèi)卻燈火通明,偌大的院落里亭臺樓閣隨處可見,足見程府的實力。幾進院子,端的是雕梁畫棟。<br> 走過九曲回廊,眼前怪石嶙峋的假山中叮咚作響,潺潺流水歡快地聚成小溪水流向偌 大的湖中。遠處,一個古色古香的雄偉建筑矗立在眼前,讓吳承恩恍惚間像是進了皇宮一 般。<br> “以后程府隨時歡迎兩位才子,走,現(xiàn)在請隨老夫到書房一觀。”說罷,兩個丫鬟打著燈籠在前邊引路,程大老板引著他們拐了幾個彎來到了書房。<br> 突然,耳邊傳來古箏聲響,一曲“高山流水”如行云流水般傳入耳朵。 </div><div> “侮辱斯文。”吳承恩在心里咒罵道。<br> “老爺,到了。”丫鬟守在門旁將客人讓進書房。<br> 眼前的書房讓兩位秀才眼前一亮,且不說錯落有致的書架上放著整整齊齊的古典書籍,也不說裝飾間那價值連城的古董,就說那墻上懸掛的畫作,已經(jīng)讓兩位秀才瞠目結(jié)舌了。</div> “程老爺果然格調(diào)高雅,想必是學富五車學識淵博。”李秀才恭維道。<br> “那是當然。”承恩隨手拿出一本古籍,他發(fā)現(xiàn)連開封都不曾,“這里的藏書都快趕上縣學了。”<br> “哪里哪里?兩位秀才請看!”就在承恩和李秀才驚嘆于書房書香時,兩個丫鬟早已笑盈盈地站在對面,一雙玉手執(zhí)著畫。<br> “吳秀才,久聞先生才學一流,琴棋書畫無一不曉,尤其是丹青技藝高深莫測。”程老板極盡拍馬之能事,他察言觀色感到吳承恩有點不耐煩了,連忙切入正題,“前些日老夫花幾千銀兩,幸得古畫一幅,特請才子鑒定一下真?zhèn)危瑒?wù)必多多指教,千萬不要客氣。”<br> 丫鬟在主人的授意下慢慢展開畫軸,程大老板待畫幅露出廬山真面目后得意地清清嗓 子介紹:“兩位才子想必早就知道,吳道子的判官是天下無雙,好比吳先生擅長畫鵝一般,一筆雖寫不出兩個‘吳 ’字,只怕這幅畫作先生也沒見過,我說的對吧? ”<br> 吳承恩聽了程大老板的介紹,心中甚是不爽,他屏氣凝神仔細觀察這幅判官圖。畫卷上鐘馗正在擲骰子,面前的五枚骰子早已擲好,只有一只在碗內(nèi)疾速旋轉(zhuǎn),如果再擲出一個五點,那就是青龍了。<br> 畫軸上判官怒目圓睜,左手支在桌邊上,右手張開五指,嘴張得好大,好像在喊著什么數(shù)字。<br> 吳承恩專心致志地欣賞著,不過他面無表情,也不吭聲,一旁的程大老板實在無法淡 定了,一種不祥的預(yù)感襲上他的心頭,又過了一會兒,他實在忍無可忍忐忑不安地問:“吳先生畫你也瞧了,怎么樣,這畫能值兩千兩吧? ”<br> “兩千兩,河下古鎮(zhèn)誰不知道你們鹽商個個富得流油。兩花兩千兩,你也買得起。”<br> “那是那是的。”李秀才是個門外漢,他知道自己只是來撐門面的,汝忠才是行家,“汝忠,看出這幅畫究竟是吳道子的真跡,還是贗品啊? ”<br> “賢弟,那我可就說了。”吳承恩折扇一合,終于開了金口,他端過茶品了一口,“此畫絕對是—— ”<br> “真跡!”程老板搶先說。<br> “是什么?汝忠,你就別賣關(guān)子了。”李秀才急得頭上直冒汗。 <div> “贗品!”吳承恩斬釘截鐵地說。<br> “怎么可能?吳先生,我請了山陽縣多少書畫名家鑒定過了,他們都說這畫絕對是唐代畫家吳道子的手筆。世上僅此一幅,絕無第二幅啊!”程老爺頓覺心慌氣短。<br> 吳承恩高高地豎起食指和中指:“此畫做工精致,裝裱無半點瑕疵,不過它只值—— ” </div><div> “兩千兩? ”李秀才眼睛瞪得圓圓的。<br> “不,二兩銀子!”<br> 程大老板臉紅脖子粗:“吳秀才,你肯定是故意氣我,如此極品畫作,你非說它一文不值?” </div><div> “是啊,仁兄,你就別開玩笑了。”<br> “絕無戲言!”<br> “那你有何憑據(jù)? ”程老板臉一板。 </div><div>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义县|
德保县|
高邑县|
陇川县|
凭祥市|
阿坝|
枣庄市|
定边县|
鸡泽县|
宜川县|
沂南县|
沙洋县|
灵台县|
蚌埠市|
余江县|
微博|
临漳县|
大竹县|
马尔康县|
蕲春县|
密云县|
思茅市|
牡丹江市|
修武县|
贺州市|
保康县|
青海省|
册亨县|
措美县|
建德市|
萨迦县|
东兴市|
西充县|
汤原县|
玛多县|
弥勒县|
织金县|
昭苏县|
长阳|
营口市|
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