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閑聊我的外公</span></p><p class="ql-block"> 茅屋安然自逍遙,山徑崎嶇賓客少。</p><p class="ql-block"> 看的是無名草,聽的是雀鳥叫。</p><p class="ql-block"> 喜的是青山穩穩,愛地是綠水滔滔....</p><p class="ql-block"> 這是二十幾年前,外公到我家,一次閑聊中,聽外公隨口吟出的,知道它叫《逍遙詞》,今天還記憶猶新。</p> <p class="ql-block"> 我的外公小時候讀過私塾,進過學堂,念過四書五經。算來,那時應該是清末和民國初期。現在的外公已經九十多歲的高齡了,雖然健在,但已臥病在床很長時間。每次去看他,我都要從商店給他買些好吃的食品,以盡孝意。雖然還能認出我來, 但許多交流已成困難。</p><p class="ql-block"> 也許是外公墨守不變的志向,從懵懂記事孩提的我,始終虔誠地深愛著中華文化的古典精髓。或許生于書香門庭的緣故,我常常零星地寫詩和填詞,一直到今天。這種斷續的習慣,已經成為我生命中,密不可分的個人愛好和興趣。</p> <p class="ql-block"> 記得還是許多年前,具體時間我已記不清了。外公告訴我,有些詩可以正讀也可以倒讀。怎么讀來都是一首詩,現在知道他叫《回文詩》。當時我讓外公背誦,外公正背和倒背竟能如流。熟悉程度,就如輕車熟路令我吃驚。他隨口吟出后,又手寫抄給了我。全文如下:“煙深臥閣草凝愁,冷夢驚回幾樹秋。懸壁四山云上下,隔簾一月水沉浮。翩翩影落飛鴻雁,皎皎光寒照斗牛,前路客歸螢點點,邊城似火夜星流。”外公說,這是他們村,先前一個秀才舉人留下來的。現在我已無法考證,百度查詢這首詩也含糊其辭,弄不清到底作者是誰。</p><p class="ql-block"> 當時的喜愛和現在的推論,已經知道回文詩沒有太深的境界。就是搜腸刮肚,絞盡腦汁也寫不出意境之深邃,它只是文字游戲的一種,僅供文人們的休閑娛樂罷了。</p> <p class="ql-block"> 外公正當年華時,適逢文化大革命,全國上下正在開展破四舊立四新的革命運動,當時鬧的沸沸騰騰。那會,很多的古典文物都被付之一炬,其中包括古書古畫,甚至一些名貴古跡。在那個時代每天要做的,就是學習毛主席語錄和高呼革命口號。外公所追尋的這些志向,也只能付之東流和偷偷深埋心底。不能像我們現在的網絡,作品交流這樣的方便。不然,我想外公也會有好的詩詞留給大家。</p> <p class="ql-block"> 七絕·清明憶外公</p><p class="ql-block"> 春光重返又桃開,絲雨瀟瀟淚滿腮。</p><p class="ql-block"> 碧海仙翁從此去,蓮花一朵入瑤臺。</p><p class="ql-block"> 早些年,外公住我們家時,上衣口袋中常常插著一支鋼筆,家中不用的本子和紙張,成了外公書寫的筆記。從舊式的木抽屜中,還能翻出他當時留下的泛黃手跡,大多是古人的詩詞和對聯,細細端詳,總讓我感覺是那么的親切和不舍。外公愛喝酒。每每家中來了客人,外公總是一邊喝酒,一邊滔滔不絕地談起古今軼事,外公最愛講的就是明朝朱元璋的諸多趣聞,其中不乏一些文韜武略和江湖道義。在一旁,我也聽的津津入迷。 我想,這是一種承前啟后的美德吧。這種美德,帶有芬芳的詩韻和遠古的清香。</p> <p class="ql-block"> 很可惜,現代人的愛好,已經偏離了這種軌跡。尤其是目前文化市場娛樂的走向,和我們中華文化的傳統精髓,已經格格不入,深感也差之甚遠。大多青少年的思想,已被流行歌曲和所謂的現代舞步所代替,并趨之若鶩,深深讓人惋惜。</p><p class="ql-block">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些萬古流芳的作品,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亙古不變的定律。愿我們五千年的文化瑰寶,能一代一代延傳下去。或許還會像從前一樣,炎黃的子孫們張口吟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樣朗朗沁人的詩句。從而,不會讓我們的祖先留有遺憾吧......</p><p class="ql-block"> 注:本篇完成于2014年7月</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树县|
新巴尔虎左旗|
普格县|
保康县|
缙云县|
清水县|
阜新|
佛学|
梁山县|
荆州市|
梧州市|
南充市|
交口县|
海丰县|
灵川县|
温宿县|
霍林郭勒市|
津市市|
克拉玛依市|
乐安县|
荣昌县|
惠来县|
文登市|
鄂尔多斯市|
黑山县|
梨树县|
侯马市|
哈巴河县|
镶黄旗|
那曲县|
泾阳县|
隆昌县|
西平县|
南通市|
铅山县|
屏东县|
连州市|
土默特左旗|
剑河县|
竹溪县|
台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