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旅行社價:498元/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獨立成團 全陪帶隊</p> <h3>享有“四季皆風光”美譽的“八卦腦”,位于 石城縣 東北 部的高田鎮境內,因海拔1314米。也被稱為“愛情山”,不少游客慕名前往只為許下一生一世的愛情誓言。八卦腦的春日草長鶯飛,漫山花海,更是美不勝收<strong></strong></h3></br><h3> <h3><strong>千枝萬樹杜鵑花開</strong></h3></br><h3>八卦腦最吸引人的莫過于漫山遍野的杜鵑花海,</h3></br><h3>每年春夏之交,漫山遍野的杜鵑都會準初時盛開,迎接有情人的到來。</h3></br> <h3>每年春天,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h3></br><h3>為的就是一睹“映山紅,紅滿天”那美輪美奐的壯麗風景</h3></br> <h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杜鵑花盛開的季節</h3></br><h3>趁著花期,約上父母、孩子、戀人、朋友,</h3></br><h3>從蝸居走進春天里,</h3></br><h3>徜徉在這一大片的杜鵑花海下吧!</h3></br> ?網紅打卡地二:石城通天寨 <h3>第一天</h3></br><h3>統一出發前往“千里贛江的源頭”、“中國最美的白蓮之鄉”【石城】,抵達后中餐,后參觀縣城【縣博物館】這里是閩粵通衢歷史文化街區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生態石城館、客家歷史記憶館、石城歷史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等,總面積約1萬平方米。展館利用舊廠房建筑改造而成。建筑共分四層,讓每一位來到石城的嘉賓們能夠更好的親近石城,感受石城和了解石城。</h3></br><h3>接著游覽“陰陽”通天丹霞勝景,品鑒中國最奇特丹霞地貌、國家地質公園——【通天寨】(含往返景交車):通天寨具有奇特的丹霞地貌,都說通天寨上有三絕,一是一陰一陽同處一山的奇特景觀;二是完全不經人工雕琢的千佛丹霞;三是全國罕見的巖面龜裂地貌。中國丹霞地貌旅游開發研究會會長黃進同志于1996年11月14日考察了通天寨,認為在考察過的中國丹霞地貌300余處中,只有通天寨見到如此典型的巖面龜裂地貌,后游覽國家AAAA【大畬古村】,緊靠武夷山脈,峰巒崔巍、巖洞遍布、蒼松翠竹、山水奇特,加上名勝古跡、客家圍屋--南廬屋等古建筑的映襯,旅游資源十分豐富。<strong></strong>??</h3></br><h3>含中晚餐 ? 住石城準四星酒店</h3></br> <h3>第二天</h3></br><h3>? ? 早餐后前往醉美萬畝高山野生杜鵑景區——【八卦腦景區】:位于海拔1314米的八卦腦景區,春天,萬畝怒綻的高山野生杜鵑花多姿多彩,蔚為壯觀。杜鵑花與古道茶亭、枯藤老樹、高山草甸、藍天白云交相輝映,描繪成一幅醉人的江南高山草原畫卷。相傳兩人如果能從山腳堅持登到山頂,意味著兩人可以一生一世在一起。八卦腦的萬畝天然草場,是典型的高山草甸,與藍天白云渾然一體,風光無限。特別是每年春天,草場周邊成片的百年野生杜鵑花盛開,姹紫嫣紅,中餐后后回溫馨的家。</h3></br><h3>含早中餐</h3></br> <h3>通天寨景區</h3></br> ? ? ?距離石城縣城5公里處,有著“千佛丹霞,通天勝境”之稱的通天寨景區,是一處以觀光、健身、科普、客家民俗展示和佛教朝圣為主的丹霞地貌旅游度假區,因寨上主巖“外如兩指相箝,內若兩掌半合,仰視蒼穹似可通天”而得名,景區內山石險峻,峰巒璀巍,主峰海拔601.7米,景區面積27.1平方公里,寨上環巒疊沃、生態宜人;寨中清泉四季流淌、竹木青翠如海;寨下客家古剎、碧水環繞,自然資源得天獨厚。素有“石怪、洞幽、泉美、茶香、佛盛”之美譽。 <h3>通天三絕</h3></br> <h3>? ? ?通天寨最顯眼的景點要屬生命之根,猶如一根“春筍”直插云霄,故名“石筍干霄”,來通天寨景區必須追蹤通天三絕: 第一是全國罕見的超大規模巖面龜裂凸包地貌;第二是生命之門和生命之根這一陰一陽同處一山的罕見景觀;第三是完全未經人工雕琢而形態逼真的千佛丹霞。</h3></br> <h3>英雄點將臺</h3></br> ? ???山河振振,鼓聲隆隆,寨上的戰鼓浩氣長存。一敲精神一抖擻、二敲家里啥都有、三敲健康福祿壽,也是英雄的戰歌,寓意一鼓作氣,永攀高峰。 <h3>玻璃觀景平臺</h3></br> ? ? ?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600米高空玻璃觀景平臺,座落在懸崖峭壁上,給人恐慌又刺激的奇妙感,寨下百里荷花帶盡收眼底,是最佳觀景點,也是游客必打卡點。<br></br> <h3>大畬南廬屋</h3></br> ? ? “南廬屋”,又稱為黃家屋,座落于石城縣琴江鎮大畬村,背靠風光秀麗的國家地質公園通天寨,左右青山環繞。南廬屋是一棟建于清乾隆年間著名的天井式客家古民居。該建筑分為五進五出,磚木結構,建有房屋99間半,中間建有一大廳堂,大廳堂分上、中、下三廳約四百余平方米。屋正面有五道門,門面屋頂上左右各有三個大“山”字,每個“山”字各有六個翹角,像搏擊長空的雄鷹;屋外有大院、池塘、園圃。廳堂內門窗、梁、柱雕刻著各種圖案,花、鳥、蟲、魚、人和動物皆栩栩如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伽师县|
宿迁市|
秭归县|
九寨沟县|
淮阳县|
兴和县|
大埔县|
太原市|
鄱阳县|
钦州市|
贞丰县|
台中县|
武安市|
丹棱县|
肇源县|
泗洪县|
曲周县|
西和县|
河东区|
交城县|
怀仁县|
五寨县|
南宫市|
台南县|
天柱县|
淄博市|
即墨市|
宝坻区|
秦安县|
闻喜县|
正宁县|
无棣县|
丹阳市|
东莞市|
汕头市|
周宁县|
启东市|
张家口市|
黄大仙区|
额敏县|
宝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