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肇慶,又名端州,此地名始于隋,是有2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也是我母親的故鄉。那日,我獨自徒步20公里,逛了逛端州城區里的幾處古建筑和街道,走著走著,忽然發現,你總能看見的風景,也會有突然間很美的時候,這便是歲月靜好的樣子。</p> <p> 姐姐家就在伴月湖公園旁,走過來5分鐘,據說這里是全市區最大的供市民放風箏的公園之一,等有風的季節,會不會滿園風箏呢。</p> <p> 手機搜索的第一個景點,我選擇了基督教端州堂,在天寧北路勒竹圍。建于清光緒三十一年,現僅存圣堂和神甫樓。</p> <p> 街道兩邊都是騎樓,讓我找回上世紀80年代的“老西關”的感覺,于是放慢腳步,慢慢地欣賞著。</p> <p> 一只貓咪坐在窗口,世界于它而言仿佛像一個過客,我在窗口暫停片刻,它朝我叫了一聲,我朝它點了點頭,相互打著招呼。</p> <p> 這里竟然有個清真寺。</p> <p> </p> <p> 文廟</p><p> 路過文廟,憑證免費進去觀看了一下,環境清幽,大門左側有一棵兩百多歲的大榕樹,遮天蔽日,蒼翠蔥蘢。</p> <p class="ql-block"> 閱江樓</p><p class="ql-block"> 是典型的嶺南四合院式建筑群,"江樓晚眺"自古以來是肇慶八景之一,現在的閱江樓是葉挺獨立團團部舊址紀念館,也是肇慶市博物館。</p> <p> 四合院中,種植著3棵300多年歷史的米蘭古樹,相傳是在崧臺書院讀書的秀才所植。米蘭古樹每年開花兩次,每到花期,滿院飄香,令人心曠神怡。</p> <p> 看完關于葉挺獨立團的展出可以到西側的崧臺書院里參觀端硯陳列館。這里展出了自唐代以來端硯的發展,也介紹了與端硯品質息息相關的硯坑、花紋和雕刻工藝等要素。</p> <p> 這條豪居路里,沒有豪宅,我想,這個"豪″指的應該是"文豪"吧。</p> <p> 米倉巷</p><p> 因宋朝包公曾在這里修建豐濟倉儲糧食備戰備荒而得名。</p> <p> 包拯掌政端州3年,在城內打了7口井,這口小井就是其中之一的“包公井”。</p> <p> 小小的巷道,隱藏著深厚的包公文化……深遂的古巷,已被歲月沖刷得越來越淡,突顯孤寂和冷傲。</p> <p> 草鞋街</p><p> 就在端州宋城墻腳下的一條古老街巷里。草鞋街不是很長,約有300米,西面接西仁里,東面登上一段幾十米長的斜坡,就可到達正東路。這里的房屋,基本都是清末民初的祖屋。這些古老房屋都是單體的房屋,青磚紅瓦。</p> <p> 草鞋街依著宋墻腳而建,一邊是城墻,一邊是房屋。街也很獨特,只有一米寬,剛好容得下兩人并排走,如果對面有人開著摩托車過來,行人要側著身子貼在古墻邊或躲在屋下避讓。</p> <p> 街巷里非常干凈,越往里走,小巷會越收越窄,直到僅能容得下一個人通過。</p> <p> 古城墻</p><p> 國內其實古城墻不少,但是比起那些收費的,開發的較好的古城墻,肇慶的古城墻卻依然有著它自己的小感覺、小味道。它是免費的,也是親民的。</p><p><br></p> <p> 回望古城墻,墻的一邊和任何一座城市沒有任何區別,一派都市的樣子。但隔著一座墻,卻圈出了一片悠然自得。</p> <p> 站在城墻上觀看,草鞋街上低矮的屋子就在腳下,單檐“金”字頂屋檐鱗次櫛比,被歲月沖刷的紅瓦片,一行行整齊地排列著;一間間的房屋高低錯落地排列著,有些老房屋頂已年久失修,有些屋墻已是斑斑駁駁,靜靜的守護在城墻下,訴說它們的故事…..</p> <p> 梅庵</p><p> 該庵據說是當年六祖惠能插梅之處,有很多惠能的傳說故事,庵不大,在喧鬧的城市里可享受片刻的寧靜。</p> <p> 此刻覺得,就算不懂禪宗佛理,待到梅花滿園,去賞梅花也是一件樂事。</p> <p> 三毛曾說過:歲月極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而我也覺得,如是。</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瓦提县|
庄浪县|
东光县|
寿光市|
东阿县|
滦南县|
图木舒克市|
芜湖市|
明星|
卫辉市|
定襄县|
从化市|
香港
|
嘉祥县|
土默特左旗|
万源市|
鸡东县|
璧山县|
扶风县|
清苑县|
鱼台县|
宁德市|
启东市|
尉氏县|
彰武县|
额济纳旗|
和龙市|
陇南市|
淮南市|
和林格尔县|
青阳县|
樟树市|
长葛市|
株洲市|
米易县|
资中县|
道孚县|
龙川县|
钟祥市|
汝南县|
竹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