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主編按語: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是一位未署名的作者投給孝義市孔子學術研究院主辦的刊物《孝義儒學研究》的一篇文章。作者可能是位青年老師,或者學生,特別是文中所寫的,《論語》精神在校園里的悄悄落地,在孝義大地上的悄悄落地,在廣大師生的心田里,在廣泛的孝義人心底里,埋下了充滿希望的種子,讓我們頓生歡喜心、幸福心、快樂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晨光撞進崇文街時,整條街的槐樹都在練習鞠躬。我站在校門口的石獅旁,看見兩千個青灰色校服從《鄉黨篇》的褶皺里涌出,他們衣領上別的金龜子胸針,正將“有朋自遠方來”譯成翅膀振動的摩斯密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操場中央的孔子像今日格外不同。青銅眼瞼下滲出露水,在晨讀聲里結晶成“克己復禮”的篆文。當三年級七班的小個子女生念到“君子不器”,雕像掌心突然驚起一只白鷺——這生靈自何處來?或許是從某句“浴乎沂”的霧氣中凝形,又或是從某個孩子反復摩挲的書頁折痕里破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震撼的并非聲浪。當“吾日三省吾身”的韻律漫過圍墻,對面商鋪的卷簾門漸次發出共鳴。五金店的鐵鎖、文具店的玻璃柜、包子鋪的蒸籠,都在特定頻率的聲波中震顫。穿棗紅馬甲的環衛工突然駐足,她手中掃帚在柏油路上劃出的弧線,竟暗合著“禮之用,和為貴”的筆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教導主任腕間的智能手表正在記錄聲紋。那些起伏的波紋里,藏著更古老的漣漪:穿的確良襯衫的教師父親在煤油燈下抄《先進篇》,扎羊角辮的奶奶輩學生跪在祠堂背誦《學而》。此刻所有時空的讀書聲正通過童聲解碼,在2025年的春風里重新編譯基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課間操鈴響時,我發現某個男孩的課桌洞里藏著一窩秘密。泛黃的《泰伯篇》書頁上,他用熒光筆把“士不可以不弘毅”畫成鐵路軌道,直通向抽屜深處的樂高長城。而在走廊盡頭,兩個交換錯題本的小姑娘,正把“己欲立而立人”改寫成只有她們懂的暗語,粉筆字在黑板報的縫隙里長出淡綠的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離校時,校工老張在修剪黃楊。剪刀開合間,碎葉竟排列成“見賢思齊”的模樣。他腳邊的灑水壺突然傾倒,水流沿著地磚縫蜿蜒,在操場北角匯成個小小的“洙”字——這所小學的地下,或許真有條暗河,涌動著兩千五百年前的泗水流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者簡介:薛艷艷,筆名嚴峻、嚴肅、楊雪,山西呂梁人。作品散見于《詩詞春秋》《書香怡園》《詩人樣本》《天安門文學》《作家地帶》《世文正能量》《文學作家》《呂梁風》和《青萍文藝》等報刊雜志及網絡平臺。</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乡县|
宽甸|
美姑县|
恭城|
平江县|
九龙县|
鲁山县|
北川|
科尔|
都兰县|
霍林郭勒市|
芦山县|
黄陵县|
深水埗区|
会东县|
彭山县|
定安县|
桑日县|
石嘴山市|
息烽县|
晋宁县|
东港市|
霍林郭勒市|
龙胜|
江油市|
黄石市|
汝南县|
大丰市|
卢湾区|
临西县|
镇安县|
合江县|
凌源市|
宁河县|
札达县|
三明市|
霸州市|
雅江县|
肇东市|
定边县|
浦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