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古塔之旅,廣西的古塔(古塔系列2)

隴南人余松敏

2021年4月,前往廣西的南寧、桂林、柳州、崇左、北海、湛江等地旅游,到訪不少廣西的古塔。廣西的各類古塔,雖經歷代風雨侵蝕,人為毀壞,但經過修繕,古風猶存,煥發光彩。因行程原因,未能探訪到所有現存古塔,留下了遺憾。因適應旅游需要,各地的一些現代新建仿古塔,本文不作介紹。 一、南寧的古塔<div>南寧市原有古塔名龍象塔,位于青山嶺之巔,又稱青山塔,1937年8月,當地政府怕此塔成為日機轟炸南寧的目標,下令將塔拆除。1985年重建,已經不在古塔之列。</div> 南寧賓陽縣回風塔,位于東環路合嶺山頂,在田野中,就能看到古塔挺立的雄姿。 回風塔,高23.3米,始建于清代(1876年),八面七層,為樓閣式磚木塔。 回風塔只有塔頂的八個檐角掛有銅鈴,塔門之上是“回風塔”三個石刻大字,兩側石刻是:秀氣凌云天上星辰俱動,祥光耀日人間將相迭興。 南寧橫州承露塔,位于巒城鎮郁江岸邊的山丘之上,高39米,始建于明代,清代(公元1873年)重建。 承露塔為樓閣式磚木結構,七層八面,塔頂為葫蘆形。塔身開有圓孔窗,在中國古塔形制中很少見到。 南寧武鳴文江塔,位于武鳴區南郊渡頭村香山河(又稱東江)和西江匯流處的武鳴河東岸,高40米,始建于清代(1826年),樓閣式磚木結構,七層八面,為風水塔。塔身有拱門、圓窗及十字狀的花格窗,是廣西古塔特有的形式。 武鳴文江塔,在近代遭受多次劫難,1921年,部分木構設施毀于兵燹。1944年,日寇入侵南寧,從雙橋方向炮擊文江塔,將頂層南面炸開一個一人多高的窟窿。1958年,又有人把文江塔當作“高爐”,將木柴、礦石堆置塔內焚燒煉鐵,終成笑話。1988年,文江塔重新全面修繕,古塔再次煥發容光。 二、桂林的古塔<div>桂林不僅山水絕美,古塔也迷人。桂林市區現有四座古塔,而現代新建的日月雙塔和木龍塔都不在古塔之列。<br></div> 桂林木龍洞石塔,是桂林四大古塔之一,位于木龍洞不遠處一塊天然的巨石上,高度4.3米??,為覆缽式喇嘛塔。木龍洞石塔建造年代無文字可參考,據說始建于唐代。<br> 木龍洞古塔由塔基、塔肚、塔剎和頂蓋四部分組成,塔基為圓形,雕刻有蟬翼紋和仰蓮和覆蓮花紋。中間塔肚為瓶形,四面有佛龕,雕刻佛像。 桂林普賢塔,是桂林四大古塔之一,位于象鼻山頂,是一座覆缽式喇嘛磚塔,據說建于明代初期,高度13.6米。傳說象鼻山是天庭派來巡視凡間的神象,來到桂林,看到桂林 遭受大旱之災,勞不忍歸,沒有按期回到天庭,違背了天令,被天兵天將用長劍刺死在漓江邊,露于背部之外的劍柄就隨著大象的石化而變成了普賢塔,故普賢塔又名“劍柄塔”。 桂林普賢塔,因塔身又像一座寶瓶,又有“寶瓶塔”之稱。大象馱寶瓶,象征和平、美好和幸福。 桂林開元舍利塔,是桂林四大古塔之一,位于萬壽巷開元寺遺址內(網絡圖片)。開元舍利塔為過街式覆缽體喇嘛磚塔,高13.22米,始建于唐代(657年),為樓閣式七層磚塔,后毀于大火。現塔為明代(1385年)重建,底層為四方形,四面以券門貫通,。中層為八角形,每面一個佛龕。上層呈圓柱體,設孔放置舍利函。頂端有相輪五層,冠以寶珠形銅寶頂。整體造形獨特,古樸端莊。 桂林壽佛塔,是桂林四大古塔之一,位于漓江東岸,小東江西畔的塔山上,與穿山隔江相望,始建于明代。 壽佛塔為樓閣式磚砌實心佛塔,六面七層,塔高13.3米,頂部為覆體型,上冠葫蘆寶頂。從下向上第二層的北面鑲嵌青石板一塊,上面鐫刻“南無無量壽佛”一尊,故名壽佛塔。 據說塔山與穿山100萬年前為同一山體, 其后地殼上升, 地下水水面下降, 山體被切割分離成各自獨立的孤峰。 桂林荔浦縣城東南濱江石磯上,坐落著一座荔浦文塔(網絡圖片)。塔為樓閣式磚木結構,八面七層,高33.4米。現塔為清代(1709年)重建,彩繪塔檐,鑲嵌有色琉璃瓦,每層塔角均有彩塑獅子、麒麟。 桂林全州縣妙明塔(瀟山寺塔),位于全州城西北湘山腳下,高27.72米,宋代(1092)建筑,樓閣式八面磚塔,七層,是第七批國保(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妙明塔始建于唐代(公元861年),相傳塔底是一個巖洞,活了一百多歲的全真大師在巖洞內圓寂,就此建塔,將全真大師葬于塔內。原塔為5層,后毀。宋代(公元1081年)重建,公元1135年,宋高宗賜塔名為“妙明”。疫情期間,塔內不開放,無緣登塔。 據說塔內為六方形空間,有旋梯登頂,還有歷代碑刻二十余幅。 全州鎮湘塔,位于全州城東龍山上,始建于清代(公元1798年),高30米,樓閣式磚塔,八面七層。 鎮湘塔為風水塔,用以彌補全州城東北地勢之低陷,鎮住湘江之水,免將文運流失。鎮湘塔內設登塔臺階,供游客攀登覽勝。 桂林興安縣墓塔,位于興安縣的靈渠。因無任何資料可查詢,墓塔邊亦無任何文字說明。經向當地居民了解,才知墓塔是從其他地方遷移來的。 三、柳州的古塔<div>柳州現有文廟文昌塔,是現代新建仿古塔;蟠龍山上原有清代蟠龍雙塔,在抗日戰爭初期,因戰事需要被拆毀,并加修鋼筋混凝土頂蓋作為碉堡。1993年在原塔位置重建文光塔、蟠龍塔,但已不在古塔之列。<br></div> 四、崇左的古塔<div>崇左是廣西西南部的地級市,與越南交界,有世界八大斜塔之一的左江斜塔、跨國德天大瀑布、世界文化遺產左江花山巖畫、憑祥市友誼關等旅游景點。<br></div> 崇左的左江斜塔,又名歸龍塔,位于崇左左江的江心石島鰲頭山上,四面環水,風景如畫。 左江斜塔,高18.28米,始建于明代(公元1621年),為樓閣式風水塔,磚木結構,五層八面,是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專家考證,左江斜塔傾斜約4.5度,是建塔時工匠有意為之,當年考慮到江心風力及地質構造,順勢而建成斜塔。古代傳說,左江有條妖龍,常在急彎處翻船食人,弄得左江一帶人心惶惶。有個后生獵手,憑著一身好武藝,來到左江,斬殺了妖龍,使左江恢復了平靜。當地村民為了永記獵手殺龍除害的業績,便在江心島上建了座塔,取名歸龍塔。 左江斜塔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特殊時期遭受到破壞,一層塔身部分被拆去塔磚,塔頂葫蘆被砸壞,塔檐的八個風鈴被盜。 1995年最后一次修繕后,外觀與原塔色澤相差太多,已不是舊時模樣。 崇左龍州縣文筆塔,位于龍州縣城東獨山之巔,高11.28米,始建于清代,樓閣式磚塔,六面七層。 因天雨路滑,景區不開放,只能在公園圍墻外與古塔拍照留念。 崇左寧明縣的蓉峰塔,位于寧明縣城西郊,高43.44米,始建于清代(公元1821年),為樓閣式風水塔,磚木結構,六面五層。塔頂曾在1892年被雷擊毀壞成禿頂塔,塔內樓梯木構毀于抗日戰爭日軍占領時期。1983年,政府撥款按原貌修復。 蓉峰塔側有一古榕樹,綠色枝葉攔腰擁抱古塔,形成樹抱塔、塔依樹的自然奇觀。蓉峰塔的前面有名為東湖的湖泊,民間傳說,塔為筆,湖為硯,筆硯書寫好文章,寓意文才輩出。 五、北海的古塔<div>北海市區沒有古塔,僅在合浦縣有二座古塔。<br></div> 北海合浦縣的文昌塔,位于合浦縣城南郊,高37米,始建于明代(公元1613年),為樓閣式風水塔,八面七層,磚石結構。歷代修繕過五次,最后一次是1985年。 文昌塔的塔身每層各有風門2個,假門6個,塔內有樓梯通往塔頂,目前不對外開放,無法登高望遠。文昌塔的周邊山丘地下是漢墓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游客在山丘上盡興放飛風箏,享受難得的野外春日時光。 北海合浦縣的石康順塔,位于合浦縣石康鎮順塔村,高31米,建于明代(公元1625年),樓閣式風水塔,磚砌構造,八面七級,塔頂和第七級塔身已經損毀,只能看到六級塔身。雖歷經數百年風雨侵蝕和雷電狂擊、洪水淹泡,古塔殘破而不倒,是我們在國內所見過的二百多座古塔中最神奇的一座。 石康順塔是中國現時最值得一看的古塔之一,孤獨的聳立在荒野中,少有人知曉,連“ 合浦縣志”都沒有詳細的介紹。石康順塔無人看管,無人維護,第一級塔身已經殘破,露出磚砌的痕跡。 石康順塔每層塔身的塔檐都有二層,下面的厚,上面的薄,一般上面的檐上有平臺和欄桿,如今都損毀了。石康順塔已在荒郊野地中默默地度過了將近四百年,希望在科學維護后,繼續維持原貌,成為中國古塔中的佼佼者,以獨特的景色傲立于古塔之群。<br> 六、湛江的古塔<div>湛江市區原有云梯塔,但在1958年大煉鋼鐵時,被拆除取磚砌筑高爐大煉鋼鐵,現已無跡可尋?。現僅有雷州三元塔和徐聞登云塔。</div> 湛江雷州三元塔,位于雷州三元塔公園內,高57.4米,始建于明代(公元1613年),樓閣式風水塔,磚木結構,八面九層。據介紹,三元塔的外觀是九層,內樓是十七層。三元塔各層均有設拱券門和假門,隔層錯開,相間交錯排列。塔身每層用疊澀式砌出檐,檐上有平臺、欄桿,可憑欄遠眺,觀賞風景。 因三元塔檐磚脫落,有安全隱患,已經不讓入塔內登頂參觀了。 雷州三元塔原名啟秀塔,建塔時在塔基發現三枚蛇蛋,改名三元塔,取“三元及第”(解元、會元、狀元)之兆。明清科舉制度,分為鄉試、會試和殿試。鄉試為省一級考試,考試合格者為舉人,第一名為解元;會試是舉人在京城參加的全國統一考試,考試合格者為進士,第一名為會元;殿試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進士考試,第一名叫狀元。 雷州三元塔屬于“府級”塔,是府官認可修建的塔,比一般的縣塔高大,為廣西現存第一高古塔。 徐聞登云塔(網絡圖片),位于徐城鎮東方一路與民主路的交匯處,高36.41米,明代(1623年)建筑,樓閣式風水塔,磚石結構,八面七層。每層八角均裝有鐵鸚鵡,鸚鵡嘴上掛有銅鈴,風吹鈴響,民間俗稱“風塔”。逢麗日晴天登塔,還可以遠眺南海千帆,瓊島風光。<br> 七、桂平東塔<div>桂平東塔,號稱廣西第一高古塔,其實不是,比雷州三元塔低了7.4米,雷州三元塔才是廣西第一高古塔。<br></div> 桂平東塔,位于桂平市城東,黔江南岸,黔、郁兩江匯流處。塔高約50米,始建于明代(公元1573一1620年),為樓閣式風水塔,磚木結構,九層八面。東塔的塔身,每層疊澀砌出雙重塔檐,檐上有平臺。 東北和西北面開圭角形門,其余各面設圭角形假門。頂置銅葫蘆,塔內木樓板和木板樓梯可以登頂,遠眺山野風景。 由于東塔尚未完全修繕完工,不對外開放,只能在圍墻外面觀賞。 桂平東塔通體無任何雕飾,唯以朱白色相間,聳立在山水田園中,更顯一抹亮色。 八、來賓文輝塔<div>來賓文輝塔,是廣西歷史上第一座由壯族土官建造的古塔,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br></div> 來賓文輝塔(網絡圖片),位于來賓市興賓區遷江鎮扶濟村南側,紅水河北岸,高35米,始建年份不詳,重建于明代(1573~1620年),樓閣式風水塔,磚木結構,八面七層。在村民傳說中,文輝塔是神塔。據說抗戰時期,昆侖關大戰時,日軍飛機到處狂轟濫炸,有兩顆炸彈就落在文輝塔附近,卻沒有爆炸,村民相信是神仙在保佑神塔。 本文是古塔系列第二篇,第一篇是《中國古塔知多少,每省一座國保古塔作代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锦屏县| 日喀则市| 五原县| 凤庆县| 江山市| 体育| 枣阳市| 西乌珠穆沁旗| 井研县| 阿克| 宣威市| 星子县| 安顺市| 阳高县| 江西省| 建昌县| 万年县| 永顺县| 定安县| 绥德县| 苗栗县| 塘沽区| 梅河口市| 永嘉县| 广汉市| 平昌县| 华宁县| 宜春市| 开江县| 凭祥市| 衡山县| 崇仁县| 将乐县| 乌拉特前旗| 长岭县| 新绛县| 丰原市| 宣恩县| 晋江市| 黄大仙区| 临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