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孟 渭 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李靖(公元571年-649年),字藥師,京兆三原(今陜西三原縣)人。隋末至初唐時期杰出的軍事家,唐朝開國功臣之一,排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八位,被唐太宗封為衛(wèi)國公。史家贊道:“近代稱為名將者,英、衛(wèi)二公,誠煙閣之最。”他的軍事才能和戰(zhàn)略智慧,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p><p class="ql-block">李靖出身隴西李氏丹楊房,受家族的軍事傳統(tǒng)和文化氛圍熏陶,深入研習(xí)兵法,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理論知識。初仕隋朝,擔任馬邑郡丞。隋末亂世,被李淵的軍隊所擒,后被李世民收歸麾下。從此,李靖開啟了為大唐南征北戰(zhàn)的傳奇人生。</p><p class="ql-block">武德年間,李靖轉(zhuǎn)戰(zhàn)巴蜀、荊襄、江陵,直至嶺南,為唐朝平定各地割據(jù)勢力立下汗馬功勞。南平蕭銑和輔公祏,展現(xiàn)出卓越的軍事才能。貞觀年間,李靖達到了軍事生涯的巔峰。北征東突厥,西破吐谷渾,為唐王朝的建立、開疆拓土和穩(wěn)定立下了不世之功。</p><p class="ql-block">李靖大器晚成,一生征戰(zhàn)數(shù)十年,少有敗績。文韜武略,勇敢善戰(zhàn)。在治軍、作戰(zhàn)等方面積累了許多成功經(jīng)驗。著有《六軍鏡》、《衛(wèi)公兵法》等多部兵書。后人輯有《唐太宗李衛(wèi)公問對》,宋神宗時列入《武經(jīng)七書》,為古代兵學(xué)代表作和傳統(tǒng)軍事學(xué)經(jīng)典之一。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和兵法理論,對軍事理論的研究與創(chuàng)新具有一定的啟示和借鑒意義。《舊唐書》中提到“靖才兼文武,出將入相,為公能政,辟土開疆,功蓋天下”。</p><p class="ql-block">歷史上的李靖是大唐第一名將,一代軍神,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在《西游記》里被神化為“托塔李天王”,威風(fēng)凜凜,鎮(zhèn)守天庭;是《封神演義》里的“陳塘關(guān)總兵”,武藝超強,法力無邊;尤其是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中的哪吒父親嚴厲、慈祥的形象,更是廣為流傳,引發(fā)關(guān)注。</p><p class="ql-block">據(jù)說李靖年少時生活在三原。三原有李靖故居,位于魯橋鎮(zhèn)東里堡。始建于唐貞觀年間,明清時期重修,已有1300多年歷史。當時稱李氏園,亦稱唐園,俗稱東里花園。唐代著名詩人張籍游此園后,曾走筆寫下《三原李氏園宴集》贊美:“莫春天早熱,邑居苦囂煩。言從君子樂,樂彼李氏園。……”</p><p class="ql-block">李靖府邸遺址,坐北朝南,融合了唐、宋、明清、民國以及現(xiàn)代元素,古韻與新意交相輝映。以“關(guān)中八景”為題材,魚池、古建、竹林、垂柳,兼有北方大氣與南方婉約風(fēng)格,體現(xiàn)“南秀北雄’之特點。亭臺樓閣,古樸典雅,千年古木,奇花異草,是馳名渭北的古典園林。</p><p class="ql-block">來到李靖故居,一股濃郁的古樸氣息撲面而來。大門形似一座巨大的照壁,上部尖頂猶如城堡,墻壁鑲嵌著中式雕花;下部是圓形門洞,配有一副傳統(tǒng)磚雕對聯(lián),典型的中西合璧風(fēng)格。</p><p class="ql-block">進入大門,正前方是一塊橫臥的石頭,上面刻寫著“李靖故居”四個大字。筆鋒蒼勁有力,好似刀刻斧鑿,默默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變遷。兩旁是唐代石刻獅子,姿態(tài)威猛,造型生動。再往后,是一尊李靖站立的雕像,身披戰(zhàn)袍,手握寶劍,眼睛望著前方。器宇軒昂,氣勢磅礴,顯示出一派大將風(fēng)度。</p><p class="ql-block">代表性建筑和景觀有讀書堂、魚池、望月樓;掛云樓、妙香亭;望稼樓等。其中讀書堂是李靖讀書學(xué)習(xí)之地。園內(nèi)奇花異木如紫藤抱楊、紅豆杉、線柏等錯落有致,更添古韻。還有距今1300多年的檉柳,相傳為李靖親手種植;800年的古槐,見證了悠悠歲月。挺拔的白楊,婀娜的垂柳,把整個花園點綴的異常秀麗。</p><p class="ql-block">1918年這里為陜西靖國軍司令部,改名“靖國公園”;楊虎城將軍曾在此居住近20年,故又稱“楊虎城花園”。靖國軍總司令于右任常來此園謀劃軍事,運籌帷幄。“西安事變”時周恩來曾在這里與楊虎城將軍會晤,共商抗日大計。這里還安葬著革命烈士史可軒。建有紀念亭,立有胡耀邦同志題寫的“史可軒烈士之墓”石碑一通。</p><p class="ql-block">李靖是三原城隍廟供奉的守護三原城池的城隍主神。矗立在殿堂中央6米高的神像,面容威嚴莊重,身著繡有金龍彩鳳的華麗華服,眼神中透露出將軍的英氣與沉穩(wěn)。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特意敕封三原城隍廟“鑒察司民城隍顯佑伯”,并立大明誥命碑,“三原城隍,聰明正直,圣不可知。”此碑現(xiàn)存于三原城隍廟內(nèi)。</p><p class="ql-block">位于縣城東大街的三原城隍廟,始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規(guī)模之龐大,建筑之堂皇,在全國城隍廟中首屈一指,為全國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廟和大型古建筑群之一。</p><p class="ql-block">三原城隍廟為宮殿式建筑,用均衡對稱方式,把樓、殿、廊、廡、坊、亭等40多座單座建筑,按主次布局在縱橫軸線上。殿樓廊亭,飛檐落霞,布局合理,錯落有致。五個廊院相套向縱深和兩側(cè)伸展。中軸線上布著三道門、四重排坊和五座重檐殿樓。</p><p class="ql-block">整個建筑群,琉璃蓋頂,鎏金溢彩,雕梁畫棟,富麗堂皇。“殫土木之功,窮造型之巧”。充分體現(xiàn)了明代建筑的獨特風(fēng)格和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以及杰出智慧,突出了我國古建筑平面輪廓規(guī)正,整體布局合理,結(jié)構(gòu)嚴謹,疏密得當,刻鏤精致,紋飾典雅的特點。</p><p class="ql-block">在三原城隍廟中供奉城隍李靖、城隍夫人,不僅體現(xiàn)了當?shù)匕傩諏λ纳詈窬匆猓沧屵@座廟宇增添了一份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李靖,這位在唐朝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將領(lǐng),以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赫赫戰(zhàn)功,深受人們的敬仰和愛戴。</p><p class="ql-block">李靖在唐肅宗時配享武成王廟,為武廟十哲之一。后晉時追封“靈顯王”; 南宋時累封為輔世靈佑忠烈王。由供奉而致神話,李靖的功績、才能、品格、修養(yǎng),得到民間廣泛愛戴和世代相傳。其軍事才能和人格魅力,使其在晚唐以后逐漸被神化,成為民間信仰中的“護法神”。</p><p class="ql-block">貞觀二十三年,李靖患病,李世民親臨病榻慰問。見李靖病危,李世民涕淚俱下。同年,李靖溘然長逝,享年79歲。李世民下詔,冊贈他為司徒、并州都督,賜班劍、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謚號“景武”,配享太宗廟庭。</p><p class="ql-block">李靖墓位于禮泉縣。由東西并列的3個高大夯土堆組成。遠望仿若山脈起伏,居中部分高12米,東西兩側(cè)各高9米。墓冢形如東突厥鐵山和吐谷渾積石山的模樣。唐太宗以此表彰李靖在征服東突厥和吐谷渾戰(zhàn)爭中的功績。</p><p class="ql-block">在禮泉昭陵博物館內(nèi)有李靖碑,也被稱衛(wèi)景武公碑,刻于唐顯慶三年。原存于禮泉縣煙霞鄉(xiāng)官廳村西北李靖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館。碑陰有北宋名臣游師雄于元祐四年作的題記,記載了他當時看到的李靖墓保存情況。“墳制如衛(wèi)、霍故事,起冢象鐵山、積石山,以旌殊功”。雖歷經(jīng)千年風(fēng)雨,碑文依然清晰可見。</p><p class="ql-block">該碑高427厘米,下寬128厘米,厚42厘米。碑文共39行,滿行82字,有部分磨損,當前保存的文字有2000余個。螭首龜趺,氣勢恢宏;碑額篆書“唐故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仆射司徒衛(wèi)景武公碑”。</p><p class="ql-block">碑文開篇追溯了李靖的家族淵源,強調(diào)了出身名門背景。接著,詳細敘述了他在唐朝建立過程中的歷次征戰(zhàn)。“武德間平定各地割據(jù)勢力,轉(zhuǎn)戰(zhàn)巴蜀、荊襄、江陵,直至嶺南。貞觀間攻滅東突厥,俘頡利可汗;西征吐谷渾,撫寧西北邊疆”。“夜襲陰山,破定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潰敵軍,這種“兵貴神速”的戰(zhàn)術(shù)思想,“以奇制勝”的軍事智慧和卓越的軍事才能,在碑文中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p><p class="ql-block">碑文還記載了李靖在軍事制度和管理上的創(chuàng)新。他在擔任兵部尚書期間,改革府兵制,提出“以法治軍”理念,使唐朝軍隊紀律嚴明,戰(zhàn)斗力更強。碑文還對李靖的品德和為人給予高度評價。碑文稱李靖“性沉厚,每與時宰論政,必弘大體”,展現(xiàn)了他的沉穩(wěn)和大度。</p><p class="ql-block">李靖碑的碑文由當時的弘文館學(xué)士許敬宗撰文,初唐著名的書法家王知敬楷書書寫。許敬宗文章辭藻華麗,為李靖碑的內(nèi)容增添了豐富的歷史信息。王知敬書法峻利剛健,婀娜多姿,蘊含北碑遺風(fēng)。使李靖碑不僅具有歷史價值,還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p><p class="ql-block">從神話傳說中的托塔天王,到昭陵碑刻里的唐代戰(zhàn)神,至今仍從東里花園的歷史疊影看到李靖形象在虛實交錯中的印記。當觀眾在銀幕前為父愛動容,在碑刻中觸摸歷史,在古建里體會滄桑,在城隍廟感受莊重時,這位初唐戰(zhàn)神早已突破時空界限,成為中華民族世代的精神圖騰。</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陕西省|
瑞昌市|
梧州市|
五原县|
仁布县|
和田县|
化州市|
会泽县|
密山市|
崇信县|
太康县|
封开县|
双辽市|
安宁市|
安庆市|
霍山县|
青铜峡市|
江口县|
高淳县|
昌吉市|
哈尔滨市|
分宜县|
镇安县|
江达县|
乐平市|
巴南区|
栖霞市|
朝阳县|
田林县|
咸丰县|
景东|
莱州市|
饶平县|
扶风县|
来安县|
元氏县|
苏尼特左旗|
锡林浩特市|
财经|
洛川县|
贵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