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長篇報告文學《太行門衛》連載(32)</p><p class="ql-block"> 孔令賢 著</p><p class="ql-block"> 第二篇 搖 籃 曲</p><p class="ql-block"> (昔陽1937年12月至1938年5月)</p><p class="ql-block"> 第一章 紅色襁褓</p><p class="ql-block"> 第五節 向黃土地扎根</p><p class="ql-block"> 1937年12月間,晉冀豫省委所屬晉中特委決定成立和順中心縣委,指導昔陽、和順、平定三縣工作。趙武成被任命為和順中心縣委書記,辦公地仍在皋落。中共昔陽縣委書記為周璧,時間不長,于翌年1月調離,由趙武成兼任。趙邦漢從皋落調出,任縣委組織部長,二區回來的陳頡宇為宣傳部長。</p><p class="ql-block"> 書院北屋,縣委會議正在秘密進行。門外,抗戰烽火熊熊欲燃;屋內,黨建向基層發展的大戲正在籌劃。</p><p class="ql-block"> 有中共中央北方局文件精神,有彭真的當面指示,有皋落黨支部的試點經驗,趙武成如同一個雄心勃勃的畫家,欲在昔陽基層黨建的白紙上,放手濃墨重彩,又不乏細密筆觸,描繪至新至美的畫圖。</p><p class="ql-block"> 為著廣泛宣傳抗日,12月初縣政府成立流動宣傳隊,由“三高”30余名學生和游擊一大隊選調10余人組成。昔陽早期共產黨員李經寬,開始擔任三區區長,趙武成接任區長后,改任區“動委會”主任。懂政治,有激情,也酷愛文藝,編寫、繪畫樣樣在行。縣委因才是用,選派他擔任流動宣傳隊隊長,在犧盟會入黨的王定謨任副隊長。</p><p class="ql-block"> 宣傳隊一水年輕人,激情似火,行動如風,進機關,下農村,編演節目,宣講政策,成為縣委掌控的不拿武器戰斗隊。趙武成選定從這里突破,發展首批基層黨員。趙壁村吳克萬、車寺村李宜濱、北石龕村李光、峰洼村劉暄等人,就是在這里走進黨的隊伍。下鄉演出時,李經寬還發展南莊村李文亮、李生林為黨員。</p> <p class="ql-block"> 在縣、區政府機關發展黨員,近水樓臺。趙武成親自介紹,曾任皋落村長、已調任三區政府助理員的劉用光,在區政府工作的李超洲(李宜廉)、張承鈞、張丕楊等加入黨組織。趙邦漢則發展三區“動委會”王希圣、韓玉俊和交通員趙於濤、劉義入黨。</p><p class="ql-block"> 知識分子本是抗日戰線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縣委有意在他們中間培養先鋒戰士。然而,這個群體龐大,成分復雜。根據趙武成安排,12月上旬,由縣政府出面,趙邦漢主持,在皋落舉辦一期中小學教師和流亡人員培訓班。培訓,也是考察,對其中發現的優秀分子張璽、李瑄、李再珠、劉哲、李書早、田明善等,發展為黨員。</p><p class="ql-block"> 縣委這樣籌劃,為的是接下來的大手筆——從新黨員中挑選有一定獨立工作能力的新黨員,出任各編村村長和村政協理員。這一著,可謂一石三鳥:打牢共產黨掌握基層政權的基礎,更好地貫徹黨組織的方針政策;在鄉村發展黨員,建立基層黨支部;也為鍛煉培養干部,開辟道路。</p><p class="ql-block"> 于是,一大批新生力量自皋落放飛——在培訓班入黨的李瑄被派往庫城擔任編村村長,在南橫山村入黨的喬世卿擔任南橫山編村村長,趙壁村新黨員喬讓山出任水峪編村村長,在三區“動委會”工作的韓玉俊任車寺編村村長,三區助理員劉用光被派往張家莊,后到平原,任中心村村長……新黨員猶如一顆種子,在各自編村的土地上發展黨員,很快地,一批農村基層黨支部建立起來。</p><p class="ql-block"> 縣委還安排專人,包括769團派出的軍隊干部錫紹賢等,深入農村發展黨員。僅組織部長趙邦漢,先后在南莊、庫城、鋪上、前東峪、水峪、北石龕、白羊峪、南橫山、平原、梨園掌等19個村發展黨員20多名。</p> <p class="ql-block"> 在大規模發展黨員的熱潮中,趙武成總在關注一個人,書院趙允升之子趙邦藩。</p><p class="ql-block"> 趙邦藩那年36歲,博學多才,豁達大方,傳統文化底子深厚。在太原讀中學時,積極參加“五四”運動。1936年山西山右大學輟學后,在昔陽“三高”教書。翌年初冬縣抗日政府成立,他由校長轉任三區“動委會”副主任。</p><p class="ql-block"> 趙邦藩以知識分子的熱情和擔當,除帶頭捐糧捐款支持抗戰,還經常帶人趕著毛驢到農村募捐抗日經費。山路崎嶇,山村偏遠,每到一地,就在群眾中宣傳抗日。憑他的文思、口才,演說激情飛揚,總能點燃起人們心中那點抗日火花。多年擔任高小校長,培養出那么多優秀學生,在群眾中也有極高聲望。憑他的工作,憑他的人脈,每次總能募捐到不少銀元和小米。有的學生家長請吃飯,他便勸說,“省下錢捐給抗戰吧。打不走日本鬼子就要亡國,國亡了哪還有家?”討碗水,吃自帶的窩頭。</p> <p class="ql-block"> 怎奈事不過三,一天天這樣募捐可以,天長日久就有了困難。有時早晨出去信心滿滿,夜晚回來兩手空空。辛苦一天,頂著星星回到家,邊用笤帚清掃滿身的塵土,邊憤憤不平,“想不到我一個堂堂大學畢業的名校長連個乞丐都不如,又白白跑了一天。那些守財奴不捐錢給抗戰,想把錢留給鬼子哩!”</p><p class="ql-block"> 有事人夜里睡不著,躺在炕上眼瞅屋頂,挖空心事想辦法。突然,想起自家村西那十幾畝好地,臨楊趙河,土頭厚,肥沃,種啥收啥,人稱“撈飯盆”,好多村人早垂涎著呢。他們不是想方設法得到那些好地嗎,那就來個將計就計,叫他們自愿拿錢支援抗戰!</p><p class="ql-block"> 翌日一早,趙邦藩叩開本家叔趙開陽的街門,見面就說,“我知道你有銀元不愿捐,我們也不能強迫。但我家村西那‘撈飯盆’地,你可是求了我不止一回了啊。如果你肯捐一百五十塊大洋,我給你村西三畝好地。說話算話,點錢鋪契。”</p><p class="ql-block"> 趙開陽一聽,喜出望外,“侄兒,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闭f著,從柜子里拿出了白花花的銀元。</p><p class="ql-block"> 村西“撈飯盆”地出售的消息風一樣迅速傳開,大戶們紛紛上門買地。趙邦藩這回可不那么慷慨,不免討價還價一番。他家那十幾畝好地出賣了,抗日捐款卻增加了老大一筆。</p><p class="ql-block"> 深知底里的趙武成仔細觀察趙邦藩的每一點變化,深感洶涌澎湃的抗戰洪流,對知識分子的沖擊和改造多么巨大!有心樹立這樣的典型,以便更好地團結引導廣大知識分子走抗日救國之路。他將這個想法和趙邦藩的表現匯報給彭濤,兩人都認為,一個普通的民主主義者、愛國主義者,能夠在民族危難之際,以實際行動擁護共產黨,積極投身抗日陣營,難能可貴。應該為知識分子樹立一個榜樣。</p><p class="ql-block"> 1937年底,經彭濤、趙武成介紹,趙邦藩加入共產黨。</p><p class="ql-block"> 大規模發展黨員,大踏步建立基層黨組織,難免泥沙俱下??h委注重質量,把好入口關。那次,趙壁村發展新黨員名單,交給縣委審查。趙壁毗鄰官道嘴,趙武成對那里的情況心知肚明。一看名單,有點生氣,說,“發展黨員一定要注重質量。像趙壁的喬某某、喬某某是地主公子,吳某某是剝削者,怎么能讓這樣的人混到黨內來呢?趙壁地處交通要道,是昔東咽喉,建設好黨組織對保衛抗日根據地十分重要,一定要搞好。</p> <p class="ql-block"> 于是決定,將皋落黨支部宣傳委員趙文斌調出,任趙壁村政治協理員。</p><p class="ql-block"> 趙文斌到趙壁,對原先發展的黨員進行全面審查,果然發現除喬成義、喬成世、喬重考等外,其余民怨甚大,根本不符合黨員條件。之后,他深入群眾,發現苗頭,周密考察,又發展喬承勝、喬順來、張一等人入黨。趙壁村黨支部成立,趙文斌任黨支部書記。</p><p class="ql-block"> 繼趙邦漢、趙文彬之后,不久焦璽銘也被調縣政府工作;至此,皋落黨支部最初的三名成員,短時間內,全都走上抗日戰線的重要崗位。從農民,到黨員,再到干部;中華民族的一代英才,就這樣在黨組織的懷抱孕育、成長??h委派培訓班入黨的張璽出任皋落村政治助理員,專門負責黨支部工作。</p><p class="ql-block"> 至1938年初,將近兩個月時間,昔陽縣發展黨員200余人,較大村莊均建立黨支部。黨的力量在不斷壯大,建立區委的條件業已成熟。</p><p class="ql-block"> 縣委決定,任命李經鋤(西大街人,李子荷)為一區區委書記,趙子榮(北橫山村人)為三區區委書記。調趙文斌任二區區委書記,武珂楓任四區區委書記。</p><p class="ql-block">(下一篇:《太行門衛》連載(33):編村三劍客)</p> <p class="ql-block">作者:孔令賢,山西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主要著作:《大寨滄?!贰冻阶蛱斓妮x煌》《回望昨夜星》《漫話大寨文化》《孔令賢散文選集》《守望樹》《難民村的時代腳印》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顺县|
平潭县|
镇宁|
商城县|
揭东县|
香港
|
吴江市|
金塔县|
社旗县|
崇仁县|
巴马|
全州县|
江山市|
临桂县|
中超|
紫金县|
教育|
镇江市|
桂阳县|
曲麻莱县|
文水县|
宣城市|
鹤峰县|
富平县|
关岭|
阿荣旗|
长春市|
东乡县|
黄山市|
石城县|
陆良县|
梁河县|
白玉县|
靖安县|
乌兰浩特市|
姜堰市|
明水县|
古交市|
多伦县|
闽清县|
台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