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嶗山八仙墩,坐落于嶗山東南那片突出于海面的海岬之上,是一處融合了自然奇觀與神話傳說的勝地。據《嶗山志》記載,八仙墩有廣袤數畝的石坡,向東傾斜直插入海,海浪洶涌,山勢仿佛隨波而動。其北側則是千仞峭壁,險峻巍峨直逼蒼穹,上下相接,似有傾覆之勢。石層色彩斑斕,五彩斑駁如銹蝕般,其下便是那仙墩。巨石錯落有致,表面平坦可供人坐臥,海浪沖涌而上與石墩相擊,激起浪花倒卷數丈,飛舞于空中,宛如玉樹、銀花、琉璃、珠磯,令人嘆為觀止,實為山海奇險之極致景觀。明代大學士高弘圖亦曾盛贊八仙墩如錦繡華茵,堪稱天下第一奇觀、第一麗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八仙墩的形成源于此地風急浪高,歷經千萬年的浪濤沖擊,海岬南側底部逐漸被侵蝕鏤空,最終坍塌,形成一片陡峭的石壁。頂部突出的部分形似大廈飛檐,地面坍塌后留下的十余方巨石,或臥或立,大小各異,表面平坦可供人坐臥,因此得名“墩”。這些石墩與石壁皆為變質巖,紅、黑、灰、青、白相間,層層疊疊,色彩斑斕絢麗,景象十分壯觀,故又有“海橋仙墩”之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八仙墩因傳說中八仙由此起步過海而得名,八仙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其中,《八仙過海,嶗山起小》的故事便與八仙墩直接相關。據說八仙在昆侖修煉,為解救人間瘟疫,拯救百姓,需前往東海采集草藥,便從嶗山出發。這里的“相公帽”“靴子石”等景觀以及“八仙墩”的傳說,皆為八仙留下的仙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八仙墩對面,有一塊平坦的巨石,傳說中龍王曾在此曬錢,故名“曬錢石”。另有傳說稱張三豐曾在此石上酣睡,因此又名“邋遢石”。在太清宮與八仙墩之間的海邊,有一叢高聳的巖礁,人稱“釣魚臺”。礁巖上刻有一首詩:“一蓑一笠一髯叟,一丈長竿一寸鉤;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獨釣一海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原創于2025年4月25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越西县|
万年县|
沧州市|
通山县|
兖州市|
明溪县|
阳城县|
宁蒗|
阆中市|
漯河市|
元阳县|
延边|
溧水县|
高台县|
鄂伦春自治旗|
遵化市|
兰考县|
石阡县|
方正县|
西华县|
阿巴嘎旗|
肥城市|
额尔古纳市|
淮南市|
东港市|
苍南县|
茌平县|
永兴县|
大余县|
航空|
长岛县|
海林市|
恩施市|
青河县|
沂水县|
芦溪县|
玛沁县|
信阳市|
乌鲁木齐市|
遂宁市|
天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