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8日至20日,余隨福建省新四軍研究會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考察學習組到永新、蓮花、寧岡。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最令余難以忘懷的是巾幗英雄賀子珍。</p><p class="ql-block">賀子珍作為毛澤東的患難妻子、井岡山第一位女紅軍、女共產黨員而聞名于世。在井岡山斗爭時期,賀子珍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智慧,她不僅協助毛澤東完成《永新調查》,為井岡山土地法奠定了基礎,還積極參與革命斗爭,協助毛澤東處理日常事務,為紅軍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p><p class="ql-block">在戰場上,她表現英勇,能雙手使槍百發百中,有“雙槍女將”的名號。</p><p class="ql-block">在生活中,她關心同志,樂于助人,深受大家的喜愛,是紅軍戰士們心中的“好大姐”。</p><p class="ql-block">在長征途中,她所在的紅軍總衛生部休養連突然遭到國民黨飛機的襲擊。為保護擔架上的傷員,賀子珍撲在傷員的身上,擋住了飛來的彈片。傷員沒有再受傷,而賀子珍身上中了17塊彈片。</p><p class="ql-block">賀子珍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艱苦奮斗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忠誠的一生。她為中國革命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將永遠銘記在人民心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煙閣鄉黃竹嶺村賀子珍故里】</p><p class="ql-block">黃竹嶺為賀子珍一家祖居之地,賀子珍于1909年在此出生。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賀子珍父母攜全家遷居永新縣城,開設“海天春”茶館維持生計。后賀子珍一家相繼參加革命。井岡山斗爭時期,賀子珍及其兄妹曾回到這里,帶領群眾開展革命活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賀子珍故居展陳內容】</p><p class="ql-block">賀子珍在大革命的疾風驟雨中走上革命道路,在井岡山血與火的考驗中茁壯成長,在中央蘇區和長征的戰斗歲月里歷練成熟。她與毛澤東結為革命伴侶,攜手走過了中國革命最艱難的十年時光。</p><p class="ql-block">賀子珍的革命事跡和無私奉獻的精神,體現了一個中國共產黨人金子般的品格和一個女人母性的光輝。她在中國通往革命勝利的道路上留下了光輝的足跡,中國革命歷史的豐碑上永遠鐫刻著她閃光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賀子珍這位平凡而偉大的女性,這位最早上井岡山的女紅軍,這位和毛澤東患難與共,共同生活十年的共產主義戰士,終于走完了她的人生之路。但她艱難曲折、艱苦奮斗的革命經歷,堅強不屈、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將永遠銘記在人們心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黃竹嶺村史館展陳內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永新縣城南門老街】位于永新縣城老城區,東至民主街,南臨禾水河,西至幸福街,北至禾川東大街?,F有中共湘贛省委舊址(蕭氏宗祠)、紅四軍軍部舊址、永新縣聯席會議舊址、海天春茶館(賀子珍故居)等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永新縣城海天春茶館】位于永新縣城南門老街,原為清末建筑,磚木結構,一進兩廳,面闊三開間,中有天井。上世紀二十年代初,賀子珍父親賀煥文攜全家由南鄉黃竹嶺村遷居縣城,購此屋經營茶館,取名海天春,兼營雜貨。因地利之便,店面整潔,經營有方,人來人往,生意興隆。</p><p class="ql-block">賀子珍一家很早便投身革命浪潮,為革命事業做出巨大貢獻,尤以賀子珍及其兄賀敏學、妹賀怡最為有名,戎馬倥傯,風范永存,被譽為“賀氏三兄妹”。時光荏苒,海天春茶館見證了賀子珍一家為革命做出的不朽貢獻,可惜因年久失修,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坍塌?,F建筑為2011年重建修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賀子珍紀念館】位于永新縣城的三灣公園內,展示了賀子珍的革命事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賀子珍,這位平凡而偉大的女性走完了她艱難坎坷的人生之路,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共和國永遠不會忘記她。在中國革命最艱難的時期,她和毛澤東結為伴侶,一起度過了崢嶸的戰斗歲月,在通往革命勝利的道路上留下了她光輝的足跡;中國革命歷史的豐碑上將永遠鐫刻著她熠熠閃光的英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革命家庭)</p><p class="ql-block">賀子珍的一家是革命的一家。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為推翻反動統治,她們一家投身革命,跟隨毛澤東南征北戰。她的父母暮年參加革命,矢志不移;哥哥戎馬倥傯幾十載,是最早上井岡山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賀子珍、賀怡兩姐妹分別與毛澤東、毛澤覃兄弟結為伴侶,志同道合,為革命英勇奮斗,義無反顧;小弟犧牲在長征路上;小妹被敵人剜去雙眼而死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投身革命)</p><p class="ql-block">賀子珍出生在一個內憂外患,民不聊生的黑暗年代,她聰穎好學,自小憐憫窮苦百姓,富有反抗精神。她16歲時就在歐陽洛、劉真等共產黨人的指引下,接受革命思想,帶頭組織并參加各種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動,永新“6·10”反革命事件后,策劃并領導了為營救被捕革命同志的永新暴動,表現出很強的組織才能和犧牲精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井岡烽火)</p><p class="ql-block">1927年8月初,賀子珍隨兄賀敏學上了井岡山。此后與袁文才、王佐以及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等一大批無產階級革命家一道為開創、保衛、建設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艱難奮戰,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她是井岡山第一位女紅軍、共產黨員。在井岡山血與火的戰斗中,賀子珍與毛澤東從相識到相愛,結成了相濡以沫的革命伴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四部分:轉戰蘇區)</p><p class="ql-block">為了打破湘贛兩省敵人對井岡山的第三次“會剿”,1929年1月賀子珍隨紅四軍主力離開井岡山,開始了長達六年創建中央蘇區的偉大斗爭。這時,她除了完成機要科長的本職工作及宣傳動員群眾參加反“圍剿”外,還要為毛澤東收集譽寫大量資料。期間,在毛澤東受到“左”傾錯誤領導者的排擠、打擊及身患疾病時,賀子珍晝夜操勞,對丈夫精神上安慰,生活上體貼關懷,做了一個妻子和戰友能做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五部分:離別延安)</p><p class="ql-block">紅軍到達延安后,中國革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賀子珍為了系統地學習革命理論,提高自己的政治、文化水平,同時為了治病,她不顧毛澤東多次勸阻和挽留,仍然離開延安,赴蘇聯治病和學習。從而,造成了與毛澤東分手的愛情悲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六部分:異國蹉跎</p><p class="ql-block">賀子珍在蘇聯遭遇到太多的艱辛和磨難,不幸接踵而至,使她精神受到重大打擊。加上生活極度困難,賀子珍身心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但她堅強地挺過來了。她自己織衣種菜,節衣縮食,對女兒嬌嬌以及毛岸英、毛岸青兄弟盡心照顧,他們艱難地活了下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七部分:回歸祖國)</p><p class="ql-block">賀子珍從蘇聯回國后,她誠懇而迫切地要求工作。但由于歷史及健康原因,在回國后幾十年的日子里,她大部分時間只能在治療和休養中度過。這期間,她有和親人們在一起的歡樂,有在沉寂生活中的悲愴,更多的是對毛澤東不盡的思念…</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南县|
乌鲁木齐县|
涟源市|
永康市|
铜川市|
镇安县|
吐鲁番市|
沛县|
永昌县|
资源县|
饶平县|
石家庄市|
宜宾市|
淮南市|
惠水县|
佳木斯市|
麻城市|
昭苏县|
昌邑市|
延川县|
松原市|
金乡县|
革吉县|
阿瓦提县|
辛集市|
蓝山县|
黄陵县|
沙雅县|
娄烦县|
邢台市|
吉林市|
湖口县|
长葛市|
佛冈县|
沐川县|
清镇市|
咸阳市|
陆河县|
广宁县|
灵宝市|
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