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4月19日,我們一行人懷著無比崇敬與莊重的心情,踏入了胡耀邦陵園。首先撞入眼簾的便是那一排排高大挺拔的樟樹。它們像是訓練有素的衛(wèi)士,以整齊的隊列守護著這片安息英靈的凈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風拂過,松柏低語,似在訴說著胡耀邦同志的往昔。我們沿著象征他73載人生歷程的73級石階拾級而上,每一步都踏得沉穩(wěn)。到達墓碑前,我們神情肅穆,雙手捧上精心準備的鮮花,那潔白的花朵,寄托著我們無盡的追思與敬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隨后,我們整齊排列,向墓碑默哀三鞠躬,時間仿若在這一刻靜止,四周一片寂靜,唯有內心的敬仰如潮水般涌動 。緊接著,我們圍在陵園講解員身旁,靜靜聆聽著關于胡耀邦同志的生平事跡與卓越貢獻,那些故事,深深烙印在我們心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墓前,敬意油然而生。他一生光明磊落,為國家發(fā)展、人民幸福傾盡全力,組織和推動真理標準討論,大刀闊斧平反冤假錯案,為改革開放打開新局面。他的功績,值得永遠銘記;他的精神,激勵著后來人在追求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奮勇前行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隨后,我們參觀富華苑展廳,觀看1990年12月5日胡耀邦同志的骨灰安放錄像,并參觀胡耀邦同志生平館,了解胡耀邦同志與共青城的不解之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胡耀邦陵園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市富華山景區(qū)內,始建于1990年3月。由胡耀邦墓、胡耀邦同志生平館、富華亭、胡耀邦陵園大門、胡耀邦夫人李昭題字石、信碑等六個文物點構成。胡耀邦同志是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政治家,1989年4月15日病逝于北京,1990年12月5日胡耀邦同志骨灰安放于陵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共青城市起源于1955年,由上海共青團青年在江西德安縣創(chuàng)立。1984年胡耀邦題寫“共青城”,2010年成為縣級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胡耀邦逝世后,夫人李昭向黨中央提出將其骨灰安葬在共青城,這一請求得到批準。據(jù)說勘選墓址時,在富華山突然雨過天晴,地勢開闊,大家一致贊同在此建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胡耀邦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整個墓碑像一面直角三角形的旗幟,高4.43米,底邊長10米,碑重73噸,象征著胡耀邦73年人生的曲折道路。墓碑上雕刻著中國少先隊隊徽、中國共青團團徽、中國共產(chǎn)黨黨徽,代表胡耀邦一生與這三個政治組織的緊密聯(lián)系。從陵園入口處到墓碑前,兩條彎繞的墓道均鋪有73級石階,也象征著他的人生歷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碑石右上方雕刻著胡耀邦側面頭像,栩栩如生。主碑前立著長方形銘文碑,鐫刻著由中共中央撰寫的“胡耀邦生平”。墓碑后面有火炬形草坪,綴以從井岡山運來的9塊巨大花崗石,右側一塊石頭上有李昭親筆題寫的“光明磊落無私無愧”八個大字。此外,墓碑四周的草坪上散落著12塊廬山第四紀冰川石,代表當時的12億中國人民永遠陪伴著耀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胡耀邦生前曾兩次親臨共青城。1955年11月29日,他到江西考察工作時,看望了上海青年志愿墾荒隊,并為墾荒隊創(chuàng)辦的合作社命名為“共青社”。1978年,他又為其題寫了場名“共青墾殖場”。1984年12月12日,胡耀邦第二次視察共青城,此時共青墾殖場已成為現(xiàn)代化大型農(nóng)場,他還應邀寫下了“共青城”三個大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信 ? 碑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親愛的共青墾殖場的同志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你們?yōu)榱俗鎳衽d而堅持墾荒整整30個春秋的時候,我高興地向你們和你們的親人們表示熱烈、誠摯的祝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0年前,你們中間的老一代人響應黨的號召,高舉向困難進軍的旗幟,發(fā)揚堅韌不拔、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墾荒精神,勇敢地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30年來,你們在鄱陽湖畔的荒灘野嶺上安家落戶,生根開花,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創(chuàng)建了生機勃勃、繁榮富裕的共青城。這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國青年的一個富有教育意義的創(chuàng)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在我們黨領導十億人民進行改變自己命運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仍然需要大力發(fā)揚你們這種極可寶貴的墾荒精神。一切有理想、有抱負、有出息的當代中國青年,都應該從你們的奮斗歷程中悟出一個不朽的真理:中國青年的光明前途要靠自己用雙手去開辟,中國人民的光明前途要靠自己用雙手去開辟。讓我們繼往開來,再展宏圖,一往無前地為共產(chǎn)主義壯麗事業(yè)英勇奮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祝共青城的創(chuàng)業(yè)者們繼續(xù)奮發(fā)進取,建功立業(yè)!</p><p class="ql-block"> 胡耀邦</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五年十月十五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1年,時任中華醫(yī)學會基金理事、胡耀邦同志女兒李恒同志瞻仰耀邦陵園,以表達對父親崇敬、懷念之情。這株柏樹由李恒同志親手栽種,樹梢正對著碑上父親的耳朵,山風吹來,樹葉颯颯作響,如同女兒和父親在竊竊私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書記處原書記胡啟立同志瞻仰胡耀邦陵園,并向胡耀邦同志敬獻花籃,以表達崇敬、懷念之情。這株廣玉蘭樹由胡啟立同志親手培士,澆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1年5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李鐵映同志瞻仰胡耀邦陵園,并向胡耀邦同志敬獻花籃,以表達崇敬、懷念之情。這株廣玉蘭樹由李鐵映同志親手培士,澆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9年3月25日,時任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央委員毛致用同志瞻仰胡耀邦陵園,并向胡耀邦同志敬獻花籃,以表達崇敬、懷念之情。這株廣玉蘭樹是由毛致用同志親手培士,澆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胡耀邦同志生平館 富華亭 胡耀邦夫人李昭題詞石 胡耀邦陵園大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胡耀邦1958年創(chuàng)作的對聯(lián):</span>“心在人民,原無論大事小事;利歸天下,何必爭多得少得。”鐫刻在陵園大門兩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8年,胡耀邦在參觀河南南陽武侯祠時,看到曾任南陽知府的顧嘉蘅留下這樣一副對聯(lián):“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辯襄陽南陽”,于是提筆改寫出上述的那副對聯(lián),昭告共產(chǎn)黨人應有的群眾觀、利益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胡耀邦陵園已成為當?shù)氐貥私ㄖ蛺蹏鴲埸h教育基地,人們通過瞻仰陵園,緬懷胡耀邦同志為國家和人民所做出的貢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阳市|
吴旗县|
万年县|
色达县|
抚远县|
轮台县|
百色市|
商都县|
东丰县|
自治县|
屏南县|
阿坝县|
夏津县|
邢台县|
兰西县|
永定县|
察雅县|
新干县|
临湘市|
纳雍县|
新竹县|
平谷区|
河津市|
杭锦后旗|
怀仁县|
沧源|
沽源县|
闵行区|
穆棱市|
文山县|
南木林县|
土默特左旗|
余姚市|
淳安县|
涞源县|
龙里县|
正阳县|
禹城市|
松江区|
子长县|
泸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