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牡丹自南北朝以來是中國名花之一,被榮譽為“花中之王”,唐時盛載于長安,宋時稱洛陽牡丹為天下第一,故牡丹又名洛陽花。</h3><h3> 牡丹在我國歷史悠久約一千五百多年栽培史,牡丹有180多種,花大色艷、奇麗無比,有紅、黃、白、粉紫、墨、綠、藍等色。花多重瓣,姿豐典雅,花香怡人。我國人民把它作為富麗繁華之象征,稱之為“富貴花”、“百兩金”。</h3><h3> 牡丹不僅是名貴的觀賞花木,而且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花可醇酒,根可入藥,根皮是名貴的中藥材。</h3> <h3> </h3><h3> 牡丹盛開</h3> <h3> 牡丹是毛莨科,芍藥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灌木。 </h3> <h3> 莖高達2米,分枝短而細。</h3> <h3> 葉通常為二回三出復葉,偶爾近枝頂的葉為3小葉。</h3> <h3> 頂生小葉寬卵形,長7-8厘米,寬5.5-7厘米,3裂至中部,裂片不裂或2-3淺裂,無毛。</h3> <h3> 背面淡綠色,有時具白粉,沿葉脈疏生短柔毛或近無毛。</h3> <h3> 小葉柄長1.2-3厘米。</h3> <h3> 側生小葉狹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4.5-6.厘米,寬2.5-4厘米,不等2裂至3淺裂或不裂,近無柄。</h3> <h3> 葉柄長5-11厘米,和葉軸均無毛。</h3> <h3> 花單生枝頂,直徑10-17厘米。</h3> <h3> 花梗長4-6厘米。</h3> <h3> 苞片5,長橢圓形,大小不等。</h3> <h3> 萼片5,綠色,寬卵形,大小不等。</h3> <h3> 花瓣5,或為重瓣,玫瑰色、紅紫色、粉紅色至白色,通常變異很大,到卵形,長5-8厘米,寬4.2-6厘米,頂端呈不規則的波狀。</h3> <h3> 雄蕊長1-1.7厘米,花絲紫紅色、粉紅色。</h3> <h3> 上部白色,長約1.3厘米,花藥長圓形,長4毫米。</h3> <h3> 花盤革質,杯狀,紫紅色,頂端有數個銳齒或裂片,完全包住心皮,在心皮成熟時裂開。</h3> <h3> 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h3> <h3> 蓇葖長圓形,密生黃褐色硬毛。</h3> <h3> 牡丹花大色艷,品種繁多。</h3> <h3> 有的品種花器齊全,萼片、雄蕊發育正常,如“似荷蓮”、“風丹白”等。</h3> <h3> 但有的品種雄、雌蕊瓣化或退化,形成了多姿形美的花形,五彩繽紛的花朵。</h3> <h3> 根據花瓣層次的多少,傳統上將花分為:單瓣(層)類、重瓣(層)類、千瓣(層)類。</h3> <h3> 根據花朵的形態特征分為:葵花型、荷花型、玫瑰花型、半球型、皇冠型、繡球型六種花型。</h3> <h3> 花期5月,果期6月。</h3> <h3> 中國牡丹資源特別豐富,遍及全國各地,大體分野生種、半野生種以及園藝栽培種。</h3> <h3> 中國牡丹栽培面積最集中的有菏澤、洛陽、北京、臨夏、彭州、銅陵縣等。</h3> <h3> 牡丹有觀賞性:牡丹色、姿、香、韻俱佳。花大色艷,花姿綽約,韻壓群芳。</h3> <h3> 牡丹花可供食用。</h3> <h3> 藥用牡丹花者品種單調,花多為白色。根皮稱丹皮、粉丹皮等。</h3> <h3> 2019年牡丹再次被確定為國花,寓意社會穩定、經濟繁榮、人民幸福。</h3> <h3> 牡丹是中國彭州、洛陽、菏澤、銅陵、寧國市、牡丹江市的市花。</h3> <h3> 牡丹在中國稱為花之富貴者也。</h3> <h3> 牡丹不同花色的花語和屬性:</h3><h3> 紅牡丹花語:富貴、圓滿。屬性火。</h3> <h3> 粉牡丹花語:雍容華貴。</h3> <h3> 黑牡丹花語:死了都要愛。人們習慣把深紅色、深紫色牡丹稱黑牡丹。</h3> <h3> 白牡丹花語:高潔、端莊秀雅、儀態萬千、國色天香、守信的人。</h3> <h3> 綠牡丹花語:生命、期待、淡淡的愛、用心付出。</h3> <h3> 黃牡丹花語:亮麗富有而華貴。</h3> <h3> 牡丹象征意義:牡丹花大而艷麗,被視為富貴昌盛的象征。</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岛市|
霍城县|
武安市|
曲靖市|
淅川县|
巴彦淖尔市|
普宁市|
佛坪县|
锡林郭勒盟|
噶尔县|
湟中县|
都兰县|
台南县|
游戏|
襄垣县|
左云县|
宁城县|
东海县|
浦江县|
万年县|
玉山县|
涿州市|
江城|
油尖旺区|
普洱|
师宗县|
上饶县|
汪清县|
保定市|
大渡口区|
阳江市|
祁门县|
三河市|
宁强县|
永新县|
南和县|
四会市|
饶河县|
梅河口市|
六盘水市|
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