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近看了熱播的電視劇【我的后半生】,便攜家人一起去了片中登山的場地-方山。</p> <p class="ql-block"> 方山風景區(qū)即江蘇江寧湯山方山國家地質公園(方山園區(qū)),位于南京市江寧區(qū)秣陵街道境內,坐標北緯31°54'、東經(jīng)113°52',緊靠南京江寧大學城和江寧高新開發(fā)區(qū),總面積約8.1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 方山風景區(qū)所處的方山是南京地區(qū)著名的死火山之一,方山洞玄觀組出土有“安琪馬”和“南京稀古倉鼠”兩種珍貴化石,具有地層與古生物研究意義。</p> <p class="ql-block"> 明清時期,方山勝景“天印樵歌”已分別被列為“金陵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方山風景區(qū)現(xiàn)分布有定林寺、天印宮、白龍凹、祖龍頂、南天門、十八盤、方山地質科普館等主要景點。方山風景區(qū)是集獨特火山地貌、自然景觀、歷史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景區(q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方山的地名由來</p><p class="ql-block"> 方山因山體呈方形,山頂平坦,因此得名方山。又因為方山猶如一枚玉印從天而降,故別稱“天印山”。</p> <p class="ql-block"> 方山風景區(qū)現(xiàn)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是國家地質公園“江蘇江寧湯山方山國家地質公園”的組成部分。2024年1月,方山風景區(qū)榮獲2023年度南京市“平安景區(qū)”創(chuàng)建示范單位稱號。</p> <p class="ql-block"> 方山的繁榮與南京的地位休戚相關。南朝宋時,劉劭殺了宋文帝后為了抵抗弟弟劉駿(宋孝武帝)的進攻,曾下令決破方山埭,以此阻止劉駿的東軍進入建康。南朝梁末年,北齊軍也曾繞道方山,從南面進擊建康。六朝以后,方山的重要性雖然降低,但它依然是通往南方的必經(jīng)之地。南唐時,南唐中主為其母后在方山建寶華宮。南宋時方山建有方山大廟,并從鐘山將定林寺遷至方山,后修建了定林寺塔。明代方山存有洞玄觀、定林寺兩大領頭的古寺觀,屬于當時中等的道觀廟宇。方山由于地扼交通要道,歷史上也曾多次卷入戰(zhàn)火,岳飛從建康南撤廣德打游擊時曾路過方山,方山現(xiàn)有一處岳王臺遺址。抗日戰(zhàn)爭時期,方山建有國民黨東方馬基諾防線的地下指揮所。</p> <p class="ql-block"> 定林寺始建于南朝劉宋元嘉十六年(439年),為南朝宗教文化圣地、金陵名剎之一。佛教界仍有“南定林,北少林”的美譽。南宋乾道年間,高僧善鑒主持建成。方山定林寺占地面積500畝,建有天王殿、鐘樓、鼓樓、大雄寶殿、祖師殿、伽藍殿,正在修繕之中的藏經(jīng)閣、云水堂、光明堂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 方山是一座宗教名山,因為道教開教祖師“二葛三張”中的葛玄創(chuàng)立洞玄觀于山南,葛洪后來又在此隱修,故有特殊地位。唐貞觀六年(632年),還并棲巖觀于方山洞玄觀,擴大了它的規(guī)模。明朝時,洞玄觀屬朝天宮管轄。明正統(tǒng)十二年(1447年),曾受賜《道藏》一部。民國始廢,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道觀之一。方山佛教的開發(fā)晚于道教,可考的最早寺廟在宋代。佛教寺廟中,最有名的是南宋時由鐘山遷來的六朝名剎定林寺,建于南朝宋景平二年(423年)。到了明、清時期因香火旺盛,隨著廟舍不斷增建而規(guī)模宏大。</p> <p class="ql-block">天印宮</p><p class="ql-block"> 天印宮海拔209米為方山的休閑觀景之地,也是方山制高點之一。天印宮建有天印宮花園,天印宮的桂花樹,號稱江寧桂花王。方山的天印宮的懸空觀景玻璃平臺,可俯瞰江寧全貌。</p> <p class="ql-block">定林寺塔</p><p class="ql-block"> 定林寺塔位于方山北麓,是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所建,為定林寺的附屬建筑物,已有830余年歷史。該塔為七級八面仿木結構樓閣形式,高約13米,此塔專供佛像。該塔造型美觀,雕刻精細。定林寺塔為南京歷史最久的樓閣式硬塔。1982年,方山定林寺塔被公列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白龍凹</p><p class="ql-block"> 白龍凹有白龍凹瀑布,該瀑布在方山南部半山腰環(huán)山路邊,白龍凹瀑布有著它獨特的景觀。常年細長的流水,在雨天中形成壯觀的瀑布,是方山主要風景景觀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祖龍頂</p><p class="ql-block">祖龍頂位于方山東南麓。因傳金陵有“王氣”,秦始皇來到方山,登臨此頂“揮鞭趕山,斷石壟,泄王氣”,保“秦國江山”萬子萬孫。后來這里的百姓就將秦始皇(即祖龍)當年登臨方山的獨秀一峰叫做“祖龍頂”。</p> <p class="ql-block">南天門</p><p class="ql-block"> 南天門顧名思義,天門即從地入天之門,方山又名“天印山“相傳是天上玉皇大帝之印,天印山頂喻為天,是天與地的分水嶺,人一旦進入天門意為上得天上。因所處的登山道位于方山南麓,民間一直稱其為登天的“南天門”。</p> <p class="ql-block">石龍池</p><p class="ql-block"> 石龍池地處于方山火山通道位置,出露巖石為輝綠巖,池水是輝綠巖中的裂隙水,用玄武巖塊砌成的水池,終年不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與方山的傳說</p><p class="ql-block"> 傳說秦始皇東巡江南經(jīng)過秣陵(今南京)時,因見前方金光閃閃、紫氣蒸騰,便詢問身邊的大臣。善于望氣的隨行大臣徐市建議秦始皇:“鑿石壟、斷山根、鞭方山以碎天印,才能永保大秦千秋功業(yè)。”秦始皇聽后帶著一根神鞭,單騎獨馬馳到方山腳下,抽出神鞭對山腰猛擊,把方山上半截打出去30多里,落在東南方的大湖中心,因山通體赤色,后人叫作“赤山”;秦始皇收回神鞭時,落下的土,分別形成了“土山”和“竹山”。而鞭后的方山頂上平平整整、四四方方,故稱為“方山”。由于天印通體紅色,故飛出去的赤山和剩下的方山均有紅土。傳說用方山紅土腌制出來的雞蛋、鴨蛋非常好吃,這是因為紅土含鐵較高。甚至還有傳說,方山紅土有止血作用,身上若有創(chuàng)傷,用在砂巖上剔下來的石粉敷在傷口上,能消痛止血。</p> <p class="ql-block">十八盤</p><p class="ql-block"> 十八盤是曲徑通幽的登山小道,是游方山漫步的道路。沿途會發(fā)現(xiàn)各種各樣石頭,這些石頭是1000萬年前從地下三十多千米的地幔巖漿,上升噴發(fā)出來的石頭,稱之玄武巖。當時火山呈高溫熔巖流到這里冷卻而成巖石。這里也曾是程裕祺先生在考察方山地質中走過的小道。</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民市|
南京市|
富民县|
华池县|
汉阴县|
青冈县|
炉霍县|
历史|
宁都县|
喀什市|
寿宁县|
罗甸县|
稷山县|
肥城市|
德阳市|
崇文区|
宁化县|
开江县|
康乐县|
堆龙德庆县|
三亚市|
治多县|
文化|
金山区|
苏尼特右旗|
新化县|
马龙县|
英德市|
资阳市|
沈丘县|
冷水江市|
谷城县|
舞阳县|
定陶县|
诸城市|
望江县|
平顺县|
特克斯县|
德令哈市|
米易县|
桐柏县|